臨沭:魯南水鄉柳編精美歷史遺存豐厚 紅薯質優味美常林鑽石熠熠生輝

2020-12-01 騰訊網

CCTV-10

2020.1.7 15:38播出

《中國影像方志》山東卷 臨沭篇

臨沭篇 預告片

在臨沭縣境內的夾谷山區,夾山與金山一東一西比肩連袂,構成了一條貫通南北的狹長山谷。這裡是古時的一條通行要道。據《臨沭縣誌》記載,曾名震一時的「夾谷會盟」就發生在此地。

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一心想要恢復霸業的齊國,為了震懾魯國,提出會盟要求,並將地點指定在兩國交界處的夾谷山。讓齊國沒有料到的是,魯國大司寇孔子,在會盟中文武並用、靈活應對,不僅使得魯國國君全身而退,甚至逼得齊國歸還了之前侵佔的國土。「夾谷會盟」成就了孔子從政生涯中彪炳史冊的第一件功績。

在「夾谷會盟」一千多年後,初建的唐王朝為了鞏固統治,重新劃分全國行政區域。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這片丘陵地帶首次設縣。因治所臨近沭河,定名「臨沭」。此後的地名建制幾經更迭,直至1961年,再度恢復「臨沭」縣名,並沿用至今。

北溝頭遺址:尋找失落的文明

20世紀60年代,北溝頭村的村民在土臺附近勞作時,挖出了古銅劍和陶俑等器物。

自1974年開始,山東省考古專家對北溝頭村土臺周圍進行多次試掘,發現了從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的豐厚歷史遺存,幾乎見證了臨沭在漢代以前的各個時期。

其中一件略有殘損的陶器是「黑陶高柄杯」,其造型細高,中間凸起部位布滿細小鏤孔。據鑑定,這件黑陶器皿,是原始社會中一種精美酒器,是龍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這些珍貴文物,不僅佐證了新石器時代臨沭境內人類活動的文明程度,更為研究我國古代東夷地區的風土人情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1977年,這片古文化遺址被正式命名為「北溝頭遺址」,2013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柳編形態精美 款式多樣

臨沭的柳編技藝自古遠近聞名。史書記載,清朝時期,臨沭就已經有數量頗為可觀的柳編製品銷往全國各地。歷經幾百年的沿襲,臨沭民間的柳編技藝越發精湛,全縣有近十萬人從事柳編工作。2012年,臨沭柳編被正式列入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今,臨沭生產的柳編工藝品,形態精美、款式多樣,先後銷往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出口量佔全國柳編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年總產值高達20億元。

臨沭紅薯 名揚四海

為了在秋冬季儲存大量的紅薯進行「反季節銷售」,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臨沭薯農們紛紛將小型地窖,改造成了大型「樓式地窖」,並引入了先進的貯藏技術。如今,通過窖藏,臨沭縣一年可儲存三十萬噸的紅薯。

為了更深入地開發紅薯的附加值,臨沭縣建立起了完善的深加工體系。豐富多樣的紅薯產品源源不斷地流向全國各地,成為人們喜愛的舌尖美味。

2017年,臨沭紅薯因種植歷史悠久、產業規模龐大,且具有質優味美、營養豐富等特點,被農業部評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常林鑽石 熠熠生輝

1957年,為了勘測我國的金剛石資源,國家地質部門在山東成立了」沂沭河地質隊」。他們沿沂河和沭河進行了大規模的地質考察。至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臨沭縣周邊先後發現了多條金剛石原生礦床,從此結束了我國沒有金剛石原生礦的歷史。

1977年12月21日,常林村的魏振芳,在田間耕作時,挖出了一塊「核桃」大小的鑽石。面對這顆前所未有的「大鑽石」,魏振芳覺得此事非同小可,毅然決定將它獻給國家。

經權威部門鑑定,魏振芳發現的這顆鑽石,重達158.786克拉,在世界範圍內都極其罕見。不久後,國家以發現地「常林村」作為紀念,將這顆鑽石命名為「常林鑽石」。

今天,「中國現存第一鑽」「常林鑽石」的傳奇,仍為臨沭的百姓們口耳相傳、津津樂道,這段往事演變為獨特的「鑽石文化」,並融入到了臨沭的城市風情中。

創新發展 農業現代化

2016年,臨沭縣被列入「全國首批28個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名單。

2017年7月,我國首個現代農業服務平臺「金豐公社」在北京成立。僅一個月後,臨沭縣就與金豐公社展開深度合作,引入更前沿的農業科技。

如今,一架小小的無人機只需要一分鐘,便能完成六百多平方米耕地的農藥和肥水播撒,無人機工作一天,便可完成以前數天甚至數周的工作量。

無人機與各類農機「陸空一體」相互配合,實現了農作物從播種到收割的全機械化作業。

臨沭現有耕地五萬多公頃,年糧食總產量三十萬噸以上,連續十餘年躋身「全國產糧大縣」行列,是山東地區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

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農業全面機械化」,今天的臨沭人依舊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他們不斷探索著更加科學、可持續的當代農業發展之路,為中國農業歷史耕耘出新的藍圖。

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中國影像方志

《臨沭篇》

播出時間:1月7日 15:38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胡悅 高貝貝(實習)

相關焦點

  • 臨沭柳編藝人解印權又出新作:自創編織手法 小金魚活靈活現
    編者按:十指上下翻飛,一根根柳條相互交織,一件件柳編作品活靈活現,勤勞智慧的臨沭人奏響「柳編之都」的美好旋律,編織臨沭人的幸福新生活,更串起了臨沭「巨龍騰飛」的新篇章。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七屆中國(臨沭)柳編旅遊文化產業博覽會開幕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特別策劃,走近臨沭柳編大師,展現傳統工藝製作流程和匠人精神;走到田間地頭,一起迎接豐收的金秋;與臨沭知名企業零距離,揭秘持續快速發展背後的「密鑰」;對話行業專家,詳解柳編文化創意產業。「漫步柳海·樂遊岌山」,一起領略鏡頭下的詩和遠方。
  • 特大天然金剛石,名為「常林鑽石」,發現地點在山東臨沂市臨沭縣
    中國最大金剛石事情發生在山東臨沂市臨沭縣,1977年的一個傍晚當時的農村還屬於集體出工收工的一個狀態,一個農婦在耕完自己份內的那塊地後準備離開,忽然發現不遠的地方還有一片茅草沒清理完,她就走了過去,可一鍁下去,就看到瓶子底那麼大的東西
  • 魯南院土壤汙染狀況調查項目工作圓滿完成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影 通訊員 高燕 濟寧報導  近日,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承擔的臨沂地區4個項目的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均已圓滿完成。
  • 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土壤汙染狀況調查項目工作圓滿完成
    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土壤汙染狀況調查項目工作圓滿完成
  • 好好品,好好看,愛上魯南製藥不需要太多理由
    魯南製藥,產品正「智造」曾經,魯南製藥還是一個環境艱苦、條件簡陋校辦小廠,缺人才、缺技術、缺設備、缺資源。歷經52年發展,魯南製藥砥礪前行,一步一個腳印,蛻變為中國民營製造業500強企業。而今,魯南製藥成立了50餘名博士、600餘名碩士的團隊,引進義大利、德國、瑞士、美國等國外智能化設備,和百餘所高校建立合作互聯,實現了質的跨越。
  • 兗州煤業:收購魯南化工瞄準高端煤基新材料產業
    其中兗礦魯南化工有限公司(簡稱「魯南化工」)是交易標的的主要資產之一。作為擁有53年發展歷史的魯南化工,定位於打造全國領先的創新型煤基新材料企業,公司收購魯南化工旨在延伸產業鏈,實現業務協同發展。  煤氣化技術有明顯優勢  資料顯示,魯南化工是一家具有53年發展歷史,主要從事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精細化工產品生產與研發的大型高科技化工企業,擁有甲醇—甲醛—聚甲醛、醋酸—醋酐—醋酸酯—醋酸纖維素等多條產品鏈,產品上下遊關聯度高,市場競爭力強。
  • 鎮海應家遺址:從史前到明清的罕見歷史遺存
    戰國時期泥質陶器與原始瓷器。 應家遺址發掘區地層有12層,由早至晚可分為史前時期(河姆渡文化三、四期,良渚文化晚期),商代末期至西周早期,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和歷史時期(漢六朝、唐宋和明清時期)等四個階段,遺址主體堆積為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遺存。 雷少介紹,史前時期遺存出土遺物以陶片為主,幾乎不可復原。
  • 70年代,她撿到一顆158克拉大鑽石,無償上交,現在怎麼樣了?
    文/小野妹子學歷史70年代,她撿到一顆158克拉大鑽石,無償上交,現在怎麼樣了?說故事之前我們先來出一個測試題:如果你很窮,有一天走在路上突然撿到一顆158.7869克拉的大鑽石,你會自己偷偷藏起來賣掉還是上交?(故事發生年代沒有監控)。
  • 銀杏之鄉郯城概況簡介 天下銀杏第一縣文化底蘊豐厚
    郯城縣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郯城是古徐文化發源地,曾是早期古徐國的國都所在地,古徐國的第一位國君若木和此後數位國君都葬城北七裡處。此後有郯國建立。   地處魯東南,北依沂蒙,南臨淮海,為山東南大門,蘇魯之通衢,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 中國最大的鑽石產地 中國僅有五顆超大鑽石全是這裡出土
    說起珠寶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鑽石了,很多人提起鑽石最先想到的都是南非,其實咱們中國也有鑽石,而且並不少,最出名的就是山東臨沂了,因此臨沂也被稱為鑽石之都。中國歷史上出土最大的十顆鑽石在臨沂就發現了多顆,據悉臨沂出土鑽石超過100克拉的就有5顆,也是目前國內出土的僅有的五顆特大鑽石,而世界上100克拉以上的鑽石也才2000多顆。
  • 秈粳雜交稻嘉豐優2號,不僅高產、抗稻瘟病,而且米質優、食味佳
    在10月中旬,在南城縣雲眾地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徐家鎮陳家村舉行了嘉豐優2號的測產觀摩會,隨機選取田塊測產,經測算後溼稻穀平均畝產量1917斤,水分含量26.7%,折算後幹谷達到畝產1664斤。不僅如此,嘉豐優2號的莖稈粗壯,抗倒性較好,而且稻曲病綜合抗性優於其他粳稻系列。
  • 中國的鑽石之都,你知道在哪裡嗎?
    從古至今,鑽石被人們賦予力氣、神秘、美麗、愛情等浪漫的意義。大家都知道:南非是有名的鑽石王國,那麼你知道哪個城市號稱是中國的鑽石之都嗎?截至2015年底,臨沂轄蘭山區、羅莊區、河東區和郯城、蘭陵、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莒南、臨沭9縣 截至目前,臨沂累計查明的鑽石資源儲量達到1235.39萬克拉,佔全國總量的50?堪稱中國「鑽石之都」!
  • 劉月群/長孫皇后與昭陵遺存
    壯美昭陵文化藝術平臺 | 文學 | 書畫| 攝影 | 朗誦 |音樂| |第1384期| 長孫皇后與昭陵遺存
  • 5顆中國發現的大鑽石,100克拉以上,它們分別是?
    其實我國對鑽石的開發和利用歷史悠久,在一些古籍中有所記述,如《晉起居注》記載:「鹹寧三年(公元277年)敦煌上送金剛,生金中,百淘不消,可以切玉,出天竺」。《山海經·西山經》曰:「今徼外出金剛石,石屬而似金,有光彩,可以刻玉」。
  • 菜用型紅薯的品種選擇很重要,管理措施不一樣,請按照科學操作
    2.選用合適的菜用型紅薯品種。並不是所有的紅薯品種都可以作為菜用型紅薯栽培,有的產量低,有的味道差,有的纖維多,有的周期短。只有選對了紅薯品種,才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比如,在福建地區種植福菜薯18號,就是最好的選擇。福菜薯18號屬葉菜用甘薯新品種。
  • 金剛石是什麼,是鑽石嗎?
    金剛石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鑽石是它的俗稱),它是一種由純碳組成的礦物。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因此也就具有了許多重要的工業用途,如精細研磨材料、高硬切割工具、各類鑽頭、拉絲模。金剛石還被作為很多精密儀器的部件。金剛石有各種顏色,從無色到黑色都有。
  • 分辨真假紅薯粉條三步走,在家快速自製純正的紅薯粉條
    粉條是真是假,紅薯粉比例高不高,直接影響到了口感,所以在購買粉條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辨別真假。 現在除了農村自己家做的紅薯粉,很少能在市場上買到純正的紅薯粉了。
  • 葡萄酒中的礦物質味是什麼?
    1、最新研究顯示,「礦物質味」確實存在  近日,來自紐西蘭和法國的科學家們共同對長相思(Sauvignon Blanc)中的礦物質味進行了研究,同時也調查了兩國之間對礦物質味的不同感官理解。  研究結果表明,礦物質味確實存在。
  • 你知道我國的紅薯有多少個種類嗎?哪些品種更適合自己種植?
    紅薯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農作物,又稱甘紅薯、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紅苕、線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紅苕等,旋花科一年生植物,全國廣為栽培。因其甘甜可口,營養價值高而受到大家普遍青睞。一、各地人對紅薯的不同稱謂不同地區人們對它的稱呼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