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究竟有一種刑罰叫「吞金」?為什麼人吞了金就會死?

2021-01-13 小小小鬼王說歷史

吞金,實際上主要是要界定吞金的具體含義是什麼?有人說這金子代表了黃金,也有人說這金子代表了金屬,甚至某些特殊金屬。實際上,只有理解了金子究竟指的是什麼,才能理解為什麼吞了金子就會死去?

在很多人看來,吞金子指的是金子,那麼這個懲罰就有點奢侈了。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黃金都是比較值錢的,朝廷如果真的用這種刑罰去殺人,還是很浪費金錢的。並且黃金本身無毒,即使吃進肚子裡,對身體影響也不大。那麼,為什麼許多人認為吞了金子就會死去呢?

假如吞食黃金就會死亡,那麼這個人實際上並沒有死於黃金,而是死於腸胃的損傷!當今社會,我們不時地會看到有小朋友誤食一些東西,到了最後其實只要孩子們能排洩出來,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就算吞食這些東西,對身體的傷害也不大。實際發生的損害是吞食了不規則的東西,比如有稜角的東西,這是比較危險的。

由於這些東西進入腸道後,很有可能劃破你的腸道,甚至如果這些東西足夠大,就會直接阻塞腸管,造成腸梗阻,使腸內物不能通過,近端的腸管越撐越大,最終可能導致腸破裂,腸壞死,極有可能危及生命。近代社會醫學發達,大部分情況下都能治癒,但在古代,遇到這樣的問題就很難治癒,而且很有可能因此死去。

回到吞金這個話題,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黃金本身無毒,而且黃金不會被人體消化,所以如果真要吞金而死,那麼黃金一定不會太小、太規則,比如金珠,因為吞下這些黃金,人體就會排出體外。吞食黃金會導致死亡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黃金不規則、非常尖銳,一旦吞食就會劃破腸道;另一種是黃金體積大到足以阻塞腸道導致腸壞死。

不管怎樣,其實這種吞食黃金而死的方法,成功率並不高,而且一旦成功,非常痛苦。要是真用這個方法,不如隨便找個外石吞下去,說不定效果會更好。

文章認為,古代實際上應該是沒有吞金這種刑罰的,因為,與這種殺敵方式相比,實際上有更有效和經濟的方式。吞食黃金這個方法成功率很低,也很費錢,古時候的人不會這麼傻吧。

而且說到吞金自殺這事,古時候的確有記載。例如《明史》中的宦官張敏,就是因害怕萬貴妃報復而選擇吞金自殺。《紅樓夢》裡的尤二姐也是吞金而死的,所以說,這一說法在古代是真的。不過,這樣死法實在太過殘酷了。

因為吞金對金子的形狀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像尤二姐這種應該是吞金耳釘、金鍊之類的,只有這種金子才是不規則的,像什麼金戒指、金耳環之類的根本不管用。而且宦官張敏的話,肯定是不會吞下一大坨金子,這樣費錢,他很可能是吞下了好幾片金葉,這種金葉倒的確是有規則有稜角的。

吞噬黃金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金屬。雖然有許多金屬單質,對人類並無害處,因此,如果吞食這些東西,原則仍然與上面一樣,那就是用金屬的不規則尖端劃破小腸,最終使人慢性死亡。

另一些人則認為,水銀是一種金屬,且具有毒性,遠古時期吞金很可能是水銀。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人反駁說,水銀的毒性主要是因為它極易揮發,水銀蒸氣在被人體呼吸之後才具有毒性,而且喝水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其實這個說法是有誤的,少量誤食汞的確沒有什麼大問題,人體無法消化汞,汞仍然會排出體外。但是如果真的喝下大量的水,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水銀會通過呼吸道、消化道黏膜進入人體,產生危害。因此,我們有理由說,吞食水銀會導致死亡。

事實上,單質金屬都相對較穩定,不易與人體內部發生反應,所以古時說吞金致死,有很大概率很多是傳聞。但是金屬離子確實容易與人體發生反應而引起人體中毒。因此,如果真有吞金致死這種說法,那很可能是吞食了金屬化合物,最後在體內產生反應,使人體中毒。

綜合來看,吞金這種行為,其實很難用作懲罰,因為成功的機率太低,太費錢,不如直接吞下一塊石頭有效。而且那些真正吞食金子而死的人,很有可能是吃了尖銳的東西,劃破了腸子,最終慘遭殺戮。它實際上是一種長期的折磨,與其它死亡方式相比,是非常殘忍的。

相關焦點

  • 古代「吞金自殺」吞的是黃金嗎?為什麼吞了「金」就會死?
    這些歷史人物吞金導致自己死亡,那麼他們吞的到底是不是黃金?黃金金是惰性金屬,本身對人體無害相信很多人在我們初中的化學課本中曾經學過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表,金這種金屬排在最後,而且是屬於稀有金屬。所以我們知道了金是一種非常穩定的金屬,很多物質都無法與之發生反應,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這麼多金屬中,我們人類社會偏偏要拿黃金作為保值增值的金屬。那麼金這麼穩定,會和胃裡的鹽酸反應嗎?
  • 古代有種死法是「吞金」,為啥人吞了黃金就會死?原因竟如此簡單!
    我們國家在以前是非常混亂的,在古代人如果犯了錯誤的話,就會受到很嚴重的懲罰。就比如古代有各種各樣的死法,例如五馬分屍,剝皮充草等等一些非常殘暴的刑罰,當這些殘酷的刑罰用在人身上的時候,就會讓很多人選擇自殺也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懲罰,在古代有一種吞金的自殺方法。
  • 古代人因吞金而死,金本身無毒,為何人吞下會死亡呢?
    古代為了懲戒犯人、威懾他人,發明了各種各樣的酷刑,如車裂、凌遲、腰斬、點天燈等等。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道主義越來越被重視,這些酷刑就廢除了。在古代還有一種自殺的方法,叫吞金。普通老百姓家裡沒有金子,吞金多是很多達官貴人的自殺方式。
  • 在古代「吞金」是一種刑法,尤二姐「吞金」死亡,真的那麼安祥嗎
    小說家言,畢竟不可以全信,金子本身不帶有毒性,怎麼可能立刻就死,其實吞金自殺,不會有如此立竿見影的效果的。吞金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刑法,如果自殺選擇這種方式,死得也不會太痛快,本來就是一種刑法,尤二姐是多恨這個世道,是多恨自己,才選擇了這樣一種方法離開。
  • 為何古代的「吞金自盡法」會致死?網友看後紛紛表示:我很窮
    論起這吞金自盡,其實有很多人都會感到疑惑,雖然常常在電視劇或者小說名著中看到有人吞金自殺,但其中的原理又是什麼呢?為什麼人吞了黃金就會死呢?吞金自盡吞金自盡,顧名思義就是吞下金子或金首飾用以自殺。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這是大戶人家才能用得起的死法,因為古代的平民百姓大多捨不得,還有些百姓根本買不起金子,所以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富貴的死法。《本草綱目》中記載:「毒金即生金,出交廣山石內,赤而有大毒,殺人,煉十餘次,毒乃已。」
  • 吞金自殺?真的有這回事嗎?
    喜歡看古典小說的人,總是少不了看到各種各樣的自殺方式,像是三尺白綾,鴆酒一杯等。這些方式都被賦予了不一樣的內涵。有時投水自儘是增添了幾分悽美,撞柱而死更顯激烈。以上這幾種方式,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一種自殺方法,讓現代人看到時就覺得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吞金自殺。          吞金自殺,顧名思義就是把金子吞進肚子裡自殺。
  • 黃金本身無毒無害,那麼古人的「吞金自殺」吃的是啥東西呢?
    在《紅樓夢》第69回中,著名作家曹雪芹寫尤二姐自殺時是用的這樣一種「吞金自殺」的方法,「尤二姐拃掙起來,打開箱子,找出一塊生金,也不知多重,含淚便吞入口中。」實際上,在古代也多有使用「吞金自殺」成功的,但是由於中國人對於死亡向來都是避諱莫深,因此並沒有留下很多的細節。
  • 在當時都這麼有錢生活優裕,古人為什麼還會吞金自殺呢?
    在中國古代時期,人權意識還沒有廣泛普及。因此,古人經常出現由於受封建禮制的各種壓迫,被迫自殺的也是大有人在。而在古裝劇中,我們會經常看到皇宮中內宮女自殺除了上吊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吞金。在最新的熱播劇延禧攻略中,傅恆身邊的丫鬟青蓮最後被迫吞金死亡。
  • 金子本無毒但為何古代會有吞金自殺的說法,吞金自殺的原理是什麼
    古代的思想自由度要遠不如現在高,於是我們在古裝劇中經常能看到自殺的劇情,也能見到很多奇葩的自殺方式,咬舌自盡的,上吊自殺的,撞牆自盡的簡直是應有盡有,吞金自殺也是其中的一種,紅樓夢中的尤二姐在被王熙鳳迫害到人生無望的時候,就選擇了吞金自殺。
  • 古代的一種刑罰,不會讓人受到肉體折磨,卻比死刑更讓人害怕!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古代的一種刑罰,不會讓人受到肉體折磨,卻比死刑更讓人害怕!在封建主義思想十分強大的中國古代,那些皇宮朝廷的刑罰制度十分嚴格,而且花樣十足,這些刑罰手段不僅殘忍,而且會讓犯人生不如死,由於太過血腥暴力慢慢的就被現代法律給取締了。但是我們在古裝劇中還是時長會看到古代的刑罰方式,在這些刑罰中,有一種刑罰人們再熟悉不過了,它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流刑。
  • 古人「吞金自殺」,黃金明明沒有毒性,為何會死亡,原理是什麼?
    古人」吞金自殺」,黃金明明沒有毒性,為何會死亡,原理是什麼?我們看古裝電視劇卻發現了很多種自殺方式。可以說,除了普通的上吊自殺,還有服毒自殺之外,還有一種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就是吞金自殺。其中在我們所知道的,就有紅樓夢中尤二姐,她就是吞金自殺的。但是據現在科學研究表明。其實黃金根本就是沒有毒性了,那麼吞金自殺,它得原理是什麼?就讓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吧。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說到。說毒性就是我們所說得生金,生金沒有經過煉製可以說具有毒性,但是只要在煉製十幾次,之後就沒有毒性的。這就說明了,其實真正的純正的黃金他是根本沒有毒性的。
  • 在古代,有一種刑罰不用蹲牢房,不擔心會死,但卻人人畏懼!
    古代懲罰犯人的方式有很多,而且大多比較殘忍,有割鼻子、割耳朵、砍腿、腰斬、五馬分屍等。後來漢朝建立後提倡寬宥,於是就形成了後來的封建五刑:笞、杖、徒、流、死。死大家都能理解,但還有一種刑罰,僅次於死刑被稱為古代第二大刑罰,就是流刑。
  • 古代最折磨的一種刑罰,古人寧死都不接受,唯有這3女子面無懼色
    古代最折磨的一種刑罰,古人寧死都不接受,唯有這3女子面無懼色當人們漸漸的形成自己的榮辱心,對於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的時候,人們除卻生理上的痛苦以外,又多了一條軟肋就是羞恥心。這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人們有了羞恥心之後,就知道事情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可是,這個劣勢恰恰被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他們充分的利用在了刑罰裡面,讓那些犯錯的人,不僅僅遭受生理上的痛苦,更要遭受心理上的羞辱,可以說殘酷之至。
  • 古代有種刑罰,是女囚犯的噩夢,如今卻成了年輕人的時尚符號
    有人會問:在身體上紋身有種酷酷的感覺,但在古代為什麼就成了一種刑罰呢?不過說來,墨刑在古代可不是什麼「溫柔」的刑罰,首先它會在犯人臉上用烙鐵上印,之後再用墨水填充,如此犯人臉上就有一道永久保留的痕印,早在周朝就有人被施以墨刑,在秦始皇時期,在修建長城的時候,若是遇到怠工的工人,就會立馬對其施以墨刑,一時間其他的工人頓時就老實了,直到1911年大清覆滅之後,墨刑才被廢除。
  • 古代一種專門針對女性的刑罰,往往讓女罪犯「叫聲」連連,受不了
    古代雖說科技不發達,交通不發達,什麼都不發達,但是古代人卻發明了各式各樣的刑罰。古代的皇帝沒有更好的辦法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只有通過各式各樣的刑罰讓人們畏懼他,產生畏懼感自然就會聽從他了。古代的刑罰不僅犯人對此毛骨悚然,老百姓也是異常恐懼,對此也起到了統治的作用。
  • 古代「最溫柔」的刑罰,沒有絲毫疼痛,卻能讓人生不如死
    古代「最溫柔」的刑罰,沒有絲毫疼痛,卻能讓人生不如死刑罰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約束人們,換句話說就是為了更好的管理人們,尤其是那些不聽話的人。而為了震懾人心,古代的時候則是想出各種刑罰。而人一旦被關進大牢,則是如同進入地獄一般,想要出來必須是經歷過非人般的折磨。然而並非是所有的刑罰都是如此的,有一個刑罰堪稱古代「最溫柔」的刑罰,卻能讓人生不如死。那麼這個刑罰是什麼刑罰呢?其實很是常見,就是所謂的「笑刑」。其實所謂的笑刑就是撓痒痒。而據說這個刑罰最早出現在漢朝,我們都知道古代等級分明,皇族自然和普通人不一樣了。
  • 古人真的會吞金自殺嗎?金子本無毒,為什麼吞金卻會死亡
    而其中最奇怪的一種,就是吞金自盡了。而吞金自盡,其實是古人很常見的一種自殺方法。在曹雪芹所著的《紅樓夢》中,尤二姐就是受到了王熙鳳的迫害,喪失了求生的意志,所以吞金自盡。 但是古人所指的「金」,跟現代人理解的純金是不同的。古代冶煉技術很低,對於金子的提純度不高,所以即便經過反覆的冶煉、提純,獲得的金子中也往往會摻雜著一些雜質。《本草綱目》中就曾經記載過,提煉不到位的金子:赤而有大毒。所以說吞金自盡,也是有可能中毒身亡的。不過不是金子中毒,而是鍊金中產生的雜質,使得人中毒。
  • 古代女子的死亡方式有哪幾種?紅樓夢裡就有六種!
    之前我曾有拙作細數過紅樓夢前八十回裡死亡的男男女女,有三十多人,平均不到兩回就死一人,其實從紅樓一開篇,死亡就如影隨形,為全書籠罩上了一層陰影,也為紅樓一書奠定了悲劇的基調。既然紅樓夢是為女兒作傳,今天我們就分析一下紅樓夢裡女性死亡的幾種方式,一種有六種。
  • 咬舌,服毒,吞金……明清小說中這些自盡方式真的靠譜嗎?
    咬斷舌頭,人很疼,但一般也不至於被疼死;會出血,但這點血量也是不足以失血過多而死的,所以就有另一種說法,咬斷舌頭會導致窒息,斷裂的舌頭或者血液會堵塞呼吸道……但根據醫學分析,其實這都是不可能發生的情況。
  • 一種比較溫柔的刑罰,只需要一頭山羊,卻會讓人不由自主窒息而死
    在古代,酷刑一開始的發展只是用於對付那些頑固不化的奴隸,可漸漸的,這些酷刑開始被帝王利用,成為一統天下的利器,而隨著朝代的更迭,酷刑變得花樣百出,每一種都令人聞風喪膽。我國滿清時期還有十分殘酷的滿清十大酷刑,例如竹刑,剝皮還分為兩種:一種只是為了給人造成痛苦,然後犯人一輩子都會有心理陰影,另一種是一層一層的剝下來,折磨到死為止。還有鼠刑,象刑,石刑,刺刑等等。相比於我國的這些殘酷刑法,歐洲古朝代的一些刑法就相對顯得溫柔的多了。其中笑刑便是歐洲最常用的,以柔克剛,卻能殺人於無形。笑刑即就是我們民間通常說的撓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