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第69回中,著名作家曹雪芹寫尤二姐自殺時是用的這樣一種「吞金自殺」的方法,「尤二姐拃掙起來,打開箱子,找出一塊生金,也不知多重,含淚便吞入口中。」實際上,在古代也多有使用「吞金自殺」成功的,但是由於中國人對於死亡向來都是避諱莫深,因此並沒有留下很多的細節。可是現代醫學證實,黃金本身對人是無毒無害的,那麼「吞金」致人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要弄清「吞金自殺」的原理,首先需要明白的是這裡的「金」指的是什麼。翻閱古漢語詞典我們發現,「金」在古代主要的意思,一是指黃金或者貨幣,二是金屬的通稱。因此就「吞金自殺」而言,我們還是要分幾種情況加以討論。
第一,若「吞金自殺」的「金」指黃金,那麼我們都知道,金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人的胃液近似於鹽酸,根本不可能將其分解,也就不存在重金屬中毒的情況,因此只可能是物理原因致人死亡。金塊一般都很大,而且有稜角,有可能在吞下的時候就因為窒息而當場死亡,而強行吞下後勢必會刺破消化道,加之黃金本身密度較大,還有可能引起胃穿孔、大出血和其他併發症導致死亡,但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吞金者會疼痛難忍,不會立即死亡。
第二種情況就是這裡的「金」並非純金,我們知道古代的鍊金術不像現在這樣發達,黃金的冶煉也是如此,在冶煉的過程中可能會摻入其他的重金屬雜質,如果它們以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存在時,和胃酸(主要是鹽酸,強酸)反應就會成為游離態,造成重金屬中毒,引起蛋白質變性致人死亡。上面的例子中尤二姐並沒有立即死亡,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她是死於大出血和重金屬中毒。
那麼,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斷定吞金自殺無非是因為3種情況:1,金屬體積過大,窒息而亡;2,金屬有稜角,造成胃穿孔以及其他併發症而死亡;3,重金屬中毒而亡。黃金單質對於人沒有毒性,只是黃金比重大,下墜壓迫腸道,不能排出,而一時又不會致命,吞金者一般都是疼痛難忍被折磨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