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黃金飾品,幾乎是無人不知,但是你聽說過黃金食品嗎?過年了,伴隨著新年的到來,一度的酒類消費旺季正在進行之中。最近,金箔入酒的新聞鬧翻了天,如果您過年喝酒不摻點金子,那都不好意思再稱自己為土豪。但是那酒裡面畢竟是純金,這樣喝真的好嗎?伴隨著金箔能用於食品中嗎?還有人擔心,古代素有「吞金自殺」的傳言,黃金吃了會不會損害人的健康?大家對於「黃金酒」有各種的疑問,新材料在線小編在此帶您揭開「黃金酒」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金箔酒?
金箔酒是指允許作為食品添加劑而製成的白酒,最大使用量為每公斤0.02克。在生產工藝上,將純度為99.99%純金以物理方式將其汽化,使其均勻分散成小分子,再將這些小金分子重新堆棧排列以精準控制分子磊晶堆棧的方式形成食品添加劑金箔。
黃金到底能不能吃?
一提到吞金自殺,我們就忍不住想起《紅樓夢》中,尤二姐吞金自殺的橋段——二姐心下自思:不如一死,倒還乾淨。常聽見人說,生金子可以墜死,豈不比上吊自刎又乾淨。
這不過古代小說裡的片段,實際上純金是無毒的。黃金不僅無毒,同時也非常穩定,不會與常見的酸鹼發生反應,例如胃酸等,因此在體內也不會被腐蝕從而產生有毒物質。當然古代所謂的吞金自殺也有可能的,我們都知道黃金很沉,是因為其密度很大,純金的密度為19.3 g/cm3,幾乎是鐵的3倍。一小塊黃金我們拿到手上都覺得很沉,因此吞入較大量的黃金的話容易引起消化道破裂出血或者壓迫胃,腸等,造成腸梗阻,從而引起死亡。
金屬金是一種食品添加劑
其實在黃金酒之前,金屬金作為添加劑用於食品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印度人在很久以前就有將比較便宜的銀箔和甜點一塊兒食用的習慣,認為可以幫助消化進而練習瑜伽的人士,就食用貴重價昂的金箔,認為可以幫助他們冥想靜坐。
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於1983年正式將黃金列入食品添加劑範疇,將自然純金列入食品添加劑範疇編為A表第310號。金箔首次被用於餐飲上,是始於16世紀 的歐洲大陸。在中國,金箔醫用價值由來已久,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食金,鎮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服之神仙。尤以箔入丸散服,破冷氣,除風。
近年來,日本、東南亞一帶食用金箔盛行,金箔大餐、金箔糖果、金箔糕點成了市場上的高檔搶手貨,在澳洲和紐西蘭,金屬金可以用於糖果的裝飾物。法國的糕點師傅們也不落人後,由印度大量訂購金箔銀箔和銀珠(外面裹一層銀的糖珠),用來裝飾他們匠心獨運創作的點心。國內一些大城市裡「食金」不僅是為了保健,更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金箔入酒是否有必要?
「黃金酒」是否如商家鼓吹的那樣能強身健體,美容養顏呢? 金箔入酒是否有必要?讓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我還沒想明白,白酒中添加金箔能有什麼作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表示,食品添加劑能否獲得審批,應該看其是否具備技術的必要性。但是作為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添加金箔沒有任何意義和技術必要性。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也表示,從營養學的角度看,目前已確定人體必要的元素有20多種,但肯定不包括金。
還有專家表示,金子在人體內不會消化,也不會堆積,會原封不動離開人體。簡單來說,就是喝了加金箔的白酒,金箔會隨糞便排出體外。
說到這裡小編覺得可以打住了,有些事情就是經不住深想,到底要不要喝還得您自己抉擇。
來源:新材料在線,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材料在線第二屆中國新材料資本技術峰會暨「中國好材料®」頒獎盛典,活動火熱報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