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又一次創造了歷史!
2020年8月3日SpaceX載人龍飛船圓滿完成了人類首個商業載人航天任務,馬斯克攜手其公司SpaceX正式揭開了世界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的簾幕。
「當太空旅行變得和飛行一樣普遍時,文明的未來將得到保證。」
從創立PayPal和SpaceX,到運營世界上最具顛覆性的汽車公司之一,埃隆•馬斯克取得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且這位身價達705億美元的富豪今年僅只49歲。
如今,作為SpaceX和特斯拉的執行長,The Boring Company的創始人,OpenAI和Neuralink的聯合創始人,馬斯克也正身兼數職,推動著各種未來科技的發展。他曾說過,除非離開地球、殖民火星的計劃得以實現,否則他不會滿足。
除了太空火箭、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還有他一路賺來的數百億美元,馬斯克基本上就是一個現實版的託尼·斯塔克——這就是為什麼他成為了2008年漫威電影《鋼鐵俠》的靈感來源。
馬斯克(右)客串《鋼鐵俠2》
細數馬斯克的創業之路,似乎沒有什麼是他做不到的。
火星之外,馬斯克在地球上也一直很忙碌。
如此驚人成就的背後,也存在著多次近乎毀滅性的打擊與挫折。
在經營Zip2與PayPal的期間,馬斯克都曾經歷過多次「政變」,因不可調和的技術與經營理念分歧而被罷免CEO職位、被架空。從採訪發言中也能獲知馬斯克對前兩次創業歷程的「失望」。儘管在公司交易中獲利數千萬,他卻依然稱Zip2為一個失敗品:「它對人類的影響太微不足道了。」
2008年的危機來得更為兇猛,這更是被他稱為「一生中最糟糕的一年」。短短的一年間,先後出現了美國金融危機、特斯拉瀕臨破產、SpaceX火箭發射不順、馬斯克個人接近破產、與妻子離婚、年幼兒子因病去世等幾近致命的事態。直到2009年,馬斯克還只能憑藉個人貸款維生。
他比我認識的任何人都要刻苦,並且能夠承受更多壓力。
Solarcity投資人安東尼奧·格雷西亞斯說:「他在2008年所經受的一切可能早就讓其他人崩潰了。他不僅僅生存了下來,並且持續專注於他的工作。」
「經歷過那種壓力的人大多數都退縮了,」格雷西亞斯表示,「他們會出現決策失誤。但是馬斯克卻變得更加理性,依舊能夠做出清晰並且有遠見的決定。壓力越大,他做得就越好。」
回看以上的幾次重大變故,挫折與打擊的背後隱藏的或許是通向探索、創新的大門:
假如沒有那幾場「政變」,執著於CEO職位的馬斯克或許不會有後來的創業與投資,以及他最為瘋狂的大冒險——私人火箭發射計劃,也或許就不會有千億美元市值的特斯拉、龍飛船。
假如沒有08年的接連打擊,馬斯克或許會失去了一個從接連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的機會,也或許就無法幫助他建立起如目前一般規模龐大的「馬斯克科技宇宙」。
失敗也是一個選項,想要成功需要多點耐心。
「當你提供新的科技產品時,難免會有錯誤的地方。重點是要認識到那些問題,承認問題,並採取正確的行動。一個成功的公司很大程度上要看它解決問題有多快,而非你會否會犯錯誤。」
面對失敗的無畏精神也有利於企業家探索出更多結果未知的道路,以最終建立起一個更好的企業。
「我是在學物理學的時候了解這一點的。在物理學領域,你需要自己解決自身的所有問題。在自學時要一直假設自己是錯的而不是假設自己是正確的,這樣你不得不證明自己沒有錯。想理解那些反直覺、反常規的新事物,我覺得物理學提供了一個最理想的研究框架,因此我學會了它。」
編輯/排版:Sheila
圖片來源:Googl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