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是怎樣煉成的?

2020-12-08 第一電動網

馬斯克又一次創造了歷史。

因天氣原因推遲兩天後,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15時24分,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SpaceX龍飛船發射成功,乘「獵鷹9號」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

這意味著自2011年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退役,時隔九年後,美國再一次擁有載人航天飛行器——在過去的九年裡,美國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只能購買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的「船票」。

而尤為特別的是,此次完成載人發射任務的是被稱為「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一手創辦的私營企業SpaceX,經此一役,SpaceX也成為全球首家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私營企業。

馬斯克的傳奇人生再添一筆。

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變為現實,這是馬斯克的頭頂光環越來越閃亮的原因。而在現實世界裡,馬斯克是一位總是做出驚人舉動的創業者、夢想家——直播時抽大麻、在Twitter上公開稱特斯拉股價太高、被稱為暴君——讓平庸的人們看不明白。而當所有人對其失去信心與耐心的時候,他才拿出真正的實力,證明你們是錯的,我最牛逼。

真是沒有見過比他還過分的人了。

而在一次次兌現自己曾經「吹過的牛」後,馬斯克成為了註定要被寫進人類科技史的「壞」傢伙。

01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1971年6月28日出生在南非的行政首都普利托利亞。他的父親是一位機電工程師,母親則是一位在南非頗有名氣的模特。由於歷史上白人殖民的原因,南非雖地處非洲,馬斯克從小接受的也是純正的西方教育。

馬斯克小時候,一度被人懷疑智力不行。據傳小馬斯克三歲的時候還不能開口說話。他太沉默了,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一個人宅在家裡看書、玩遊戲。由於不停地搬家轉學,馬斯克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朋友,人生地不熟的馬斯克永遠是那個被欺負的對象,這讓他更加沉默內斂。

少年馬斯克 (圖片來自彭博商業周刊)

他成了愛因斯坦綜合症的又一案例,該綜合症指的是天才兒童的語言能力要明顯遲滯於正常孩子,中國亦有「貴人語遲」的相近說法。相傳愛因斯坦也是很晚才學會說話,有相似症狀的還有核物理大師費曼,德國浪漫主義音樂家舒曼。

天才的世界是寂寥的。有些人堅信,馬斯克根本就是不想與這個平凡的世界進行交流,這一點從馬斯克的少時興致能夠驗證。他在9歲時擁有了人生第一臺電腦,這臺電腦附贈了一本「如何編程」的指南,建議學習時間是6個月,馬斯克用了3天就學會了。

馬斯克閱讀面極廣,對知識有著近乎病態的渴求,從專業工具書到偵探小說他都能讀得津津有味。馬斯克也懂得學以致用,12歲的小馬曾寫過一款太空戰鬥類的小遊戲賣給了一本雜誌,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500美元。

他還喜歡看漫威漫畫,幻想著自己漫步在無垠的銀河宇宙之中,是拯救人類於水火超級英雄。從日後馬斯克的諸多商業實踐來看,少年馬斯克的這個夢,從來就沒醒過。

最為中二熱血的是,這個拯救人類的超級夢想,在馬斯克狂熱的追逐下,如今真的在一步步實現。

02

科技、商業,馬斯克身上最顯著的兩個標籤。科技源於馬斯克少年愛讀書、愛思考的性格,商業則與他的家庭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馬斯克家族血脈裡流淌著近乎愣頭青式的冒險精神。「資深馬吹」羅永浩曾經講過一個小故事,馬斯克的外祖父經常帶著家裡人開危險係數極高的單引擎飛機越洋旅行,「這其實挺混蛋的」。但這種基因的人就是會不顧一切的做一些瘋狂舉動,如果這個舉動剛好是有價值的,就會創造極高的價值。

埃隆·馬斯克的母親也有這樣的基因。梅耶·馬斯克,前職業模特兒、南非小姐、兒童營養師,開過倒閉的公司。

梅耶年輕時是個大美人,她拒絕了許多世家子弟的追求,選擇了嫁給愛情——出身平民的同班同學埃羅·馬斯克。鋼鐵俠超乎常人的學習能力應該是遺傳自他的母親,梅耶在懷著馬斯克時還自修取得了營養學的碩士學位。

年輕時的梅耶·馬斯克

馬斯克不到10歲的時候,梅耶和他的丈夫離婚了。為了能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梅耶選擇帶著三個孩子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加拿大。

這個選擇幾乎沒什麼猶豫,但梅耶放棄的是在南非已經成功的事業。回到加拿大,梅耶算是從頭再來,但誰會去僱傭一個已經三十多歲的大齡模特呢?

梅耶帶著三個孩子住廉價房,為了讓孩子免費上大學,她在大學當無薪營養學研究員。後來迫於生計,梅耶曾同時連打5份工,馬斯克家有段時間連肉都吃不到。

「孩子是我的所有精神寄託,我來不及沮喪傷心,我不得不拼命工作賺錢給他們繳學費,我不堅強點孩子怎麼辦?」

貧窮會將大部分人吞沒,人窮志短可不是空穴來風的。這時候,梅耶顯現出了一個偉大母親的優雅與遠見,「拿到第一筆薪水之後,我們做得第一件事情,是買了一條便宜的地毯鋪在地上,因為我們沒有椅子之類的家具。第二件事就是買了臺電腦給Elon,他就可以坐在地板上學習。」

這位母親的三個孩子,有鋼鐵俠馬斯克,弟弟是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的創始人,小妹成為了好萊塢導演。

無論孩子們做什麼瘋狂的舉動,梅耶都會選擇無條件的支持孩子。

當馬斯克兄弟倆還一無所有的時候,梅耶有次過生日,哥倆送給母親一棟玩具小房子、一架玩具車,「總有一天它們會變成真的」。

03

人類清潔能源城市項目「太陽城」SolarCity、純電動汽車Tesla,就是那棟房子,那輛車。

馬斯克兌現了當年對媽媽的承諾。

1992年,馬斯克依靠獎學金轉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攻讀經濟學,畢業後又留校一年拿到了物理學學士學位。

1995年,24歲的馬斯克進入史丹福大學攻讀材料科學和應用物理碩士學位,躁動的矽谷創業情結讓馬斯克感到興奮,僅僅念了兩天碩士,馬斯克便決定輟學創業。

有意思的是,從比爾蓋茨到賈伯斯,再到後輩的馬斯克、扎克伯格,無一不是肄業生。

同年,馬斯克和弟弟卡姆巴 ·馬斯克(Kimbal Musk)創立了Zip2公司,這一家公司專攻開發新聞機構的在線內容出版軟體,不久之後《紐約時報》和《芝加哥郵報》都成為了馬斯克兄弟的客戶。

年輕的馬斯克兄弟,右為弟弟Kimbal Musk

1999年,美國電腦製造商康柏公司以3 .07億美元現金和3400萬美元股票期權收購了Zip2公司,不到30歲的馬斯克在這筆收購中獲利2200萬美元。同年3月,馬斯克拿著1000萬美元,創辦了一家在線金融服務和電子郵件支付業務公司「X.com」。

2001年,在收購了同業競爭的Confinity公司後,馬斯克將合併後的新公司更名為PayPal。

2002年10月,PayPal宣布被當時全球最大的網商公司易貝(eBay)以15億美元全資收購,創始人馬斯克拿到了其中的1.65億美元。一個小插曲是,在被全資收購後,馬斯克像賈伯斯一樣因為公司內鬥失敗而被逐出了公司。

馬斯克(右)與PayPal

回顧馬斯克的早期創業經歷,我們不難發現,一些重要節點之間相隔了僅僅一兩年的時間。馬斯克在用極短的時間完成著自己的資本原始積累,早期的創業項目對他來講只是純粹的賺錢手段,馬斯克追求的是高位收購、套現走人。

04 

重頭戲終於登場了,在完成原始積累後,馬斯克的眼睛望向了星辰大海。

馬斯克始終覺得,即使人類不作死,按照目前人類對地球的破壞節奏,幾十年後地球一定無法滿足人類的生存需求。所以未來,人類要麼留在地球上等死,要麼移民外太空。

馬斯克(圖片來自網絡)

2001年開始,馬斯克陸陸續續的關注一些火箭製造項目。一次,馬斯克不遠萬裡的飛到俄羅斯,同俄羅斯宇航公司談判運載火箭收購事宜。矽谷有個笑話,「這人搞航天賺錢了」,意思是嘲諷航天是一個永遠在砸錢、砸很多錢,還沒有收益的賠本項目。

俄羅斯人也不覺得眼前這美國小暴發戶能有多靠譜,敷衍著帶馬斯克到處轉轉就結束了。回去的飛機上,馬斯克左思右想,他覺得其實俄羅斯人的運載火箭有很多地方都是可以壓縮成本的,與其買別人的不如自己造來的划算。

他叫醒了前排兩個打瞌睡的同事,大眼睛眨巴著對他倆說,「咱們來造火箭吧!」

2002年6月,馬斯克創立了自己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

馬斯克Space X的核心賣點,在於廉價火箭。火箭及推進器能夠回收再使用,將其成本降到一次性火箭的十分之一。

馬斯克把PayPal的全部身家,都砸在了Space X上。富商老馬不僅做好了返貧的準備,而且真的拿來了《火箭推進原理》、《天體動力學基礎》、《燃氣渦輪和火箭推進的空氣動力學》等專業書籍,速成成了美國公認的火箭專家。

05 

不過,這可苦了馬斯克手下的員工們。在他們眼中,馬斯克完全就是一個暴君形象,員工永遠不能跟馬斯克說「這事辦不到」。

如果說了,馬斯克多半會回你一句,「那你可以走了,我來親自負責」。最氣人的是,馬斯克說接手就會真的親自接手,然後比他的前任做的好的多。

馬斯克也承認一天只有24小時,所以既然老闆能夠一周七天、一天24小時連軸轉,那馬斯克也默認了員工們能像他一樣一絲不苟的按時間表完成任務。

馬斯克的口頭禪是,「等我們破產了你就有大把的時間陪伴家人了」。

可就是馬斯克帶著員工如此拼命,Space X也差一點就完蛋了。

一次發射幾千萬的成本讓馬斯克幾乎只有三次機會。

2006年「獵鷹1號」火箭發射,僅一秒後就因燃料管破裂而失敗,火箭整體失控粉碎性骨折。

2007年,新獵鷹1號衝上天空,然後迅速解體爆炸,成了太空垃圾。

2008年8月,獵鷹1號第三次發射,不出意外的仍以失敗告終。

這個世界有很多夢想型企業,馬斯克沒讓Space X淪為畫餅型企業的唯一原因在於,他是真的懂技術,並且狂熱地熱愛技術。

2008年9月,獵鷹1號第四次發射。這一次幸運女神站在了馬斯克這邊,火箭順利升空,Space X有幸成為了美國、俄羅斯、中國之後的第四家掌握火箭發射技術的私人企業。

並且馬斯克的Space X在回收技術上大幅領先世界。此後NASA的訂單紛至沓來,Space X起死回生。

早年間造火箭的時候,馬斯克曾吹過牛,說我要送我跑車先去太空。2018年2月,人類現役運力最強火箭——馬斯克的「重型獵鷹」在弗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首飛成功,且兩個助推火箭同時垂直落地,順利回收。

那次發射搭載了一輛櫻桃紅特斯拉Roadsteds/a>跑車,車上播放著大衛·鮑伊的名曲《太空怪咖》。馬斯克在特斯拉電路板上留了一行小字,「Made on Earth by Human」(產於地球,人類製造)。同年4月3日,SpaceX成功發射獵鷹9(Falcon 9)號火箭,將Dragon飛船送入軌道。這意味著SpaceX已經11次成功發射「二手」火箭。

2020年2月18日,美國太空探險公司宣布與SpaceX籤訂合約將啟動私人太空旅遊計劃,每艘飛船可搭載4名旅客,其計劃於2021年底或2022年初實施。

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鮑勃·本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爾利(Doug Hurley)登上載人龍飛船,完成了SpaceX載人龍飛船的首次飛行。

馬斯克離他的火星夢又進了一步。

Space OddityDavid Bowie - Space Oddity (40th Anniversary EP)

06 

特斯拉,馬斯克手中的又一顆明珠。

幾乎是Space X焦頭爛額的鏖戰升天大業的同時,馬斯克盯上了初創一年,但資金不足、後繼乏力的特斯拉。他用5500萬美元的累計投資額獲得了特斯拉的控制權,由此開啟了自己純電動造車的第二戰場。

但在某種意義上,馬斯克接手的特斯拉是個爛攤子。高負債率讓馬斯克不得不裁員25%,並且找朋友借錢為員工發工資,一度是借了這月沒下月。不過就算這樣,馬斯克仍然挪用了特斯拉大量的資金來補貼Space X,這也一度讓他站在了商業道德的審判臺上。

看著兩個巨型財富焚燒爐日以繼夜的燒錢,卻沒有實際產品量產。那段時間對馬斯克來講是最黑暗的,他說自己醒來枕頭都是溼的,因為他睡覺都在哭。

2004年,馬斯克出任特斯拉董事長,特斯拉的「生父」艾伯哈德擔任CEO公司人數一路從20人增至150人。但首款車型Tesla Roadster的研發工作卻遭遇了瓶頸,變速箱問題尤其嚴重。

2007年,Ze』ev Drori接任特斯拉的CEO職務,特斯拉創始人艾伯哈德由於成本控制上沒有達到馬斯克的要求而離開了公司。

2008年,特斯拉交付第一輛Roadster,最初的7輛車作為「創始人系列」提供給馬斯克和其他出資人,這份名單裡有谷歌拉裡·佩奇(Larry Page)、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ebay傑夫·斯科爾(Jeff Skoll)等,當然也包括已離開公司的艾伯哈德。

成本還是很高。原計劃售價10萬美元的Roadster,實際成本達到12萬,冒著被客戶打死的危險,馬斯克將售價又提了1萬。但儘管如此,還是虧損。

馬斯克想了很多融資的辦法。

比如拿出自己僅存的6000萬美元;比如用8周的時間,把一輛Smart改成電動車,用這一技術打動戴姆勒;比如讓歐巴馬參觀工廠,獲得美國能源部的低息貸款;比如上市。

2010年,特斯拉登陸納斯達克。2013年特斯拉首次盈利,市值突破100億美元。馬斯克說:「只想對客戶和投資人說聲謝謝,你們給了特斯拉一個穿越漫漫長夜的機會,沒有你們我們走不到今天。」

然而,馬斯克與資本市場的關係非常微妙。

2010年特斯拉在納斯達克上市後,華爾街的大空頭們始終沒有放棄做空特斯拉。最簡單來講,他們向券商借來特斯拉的股票,在高位時賣出,然後不斷給市場釋放特斯拉快要倒閉了的信號,讓投資者信心崩盤、股價下跌,他們再低價買進還給券商,賺取中間的差價。

這正是馬斯克曾經突發奇想要私有化特斯拉的原因。只要馬斯克能籌來足夠多的錢來完成特斯拉的私有化,特斯拉便能不再為財報好看而追求短期盈利,繼而更加安心的投入到長線的產品研發之中。同時,在高位上私有化的特斯拉,也能讓馬斯克討厭的空頭勢力賠的血本無歸。

這樣的馬斯克誰人不愛。

圖片來自網絡

人們總是訝異於馬斯克為何能在數個不同的領域都取得極高的成就,事實上,他的眼睛從來沒離開過遠方的星辰大海。

基於馬斯克對地球即將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判斷,Space X誕生並為未來人類提供星際遠航的可能;當人類殖民某一星球後,特斯拉現有的智慧駕駛技術則能為人類日常出行提供技術支持;馬斯克的清潔能源城市實驗,則是對人類未來生存環境的一次理性探討;即便是他最近提出的超級隧道計劃,其實也是為地表不適宜人類居住的情況下移居地下做準備。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有實力的夢想家,馬斯克將他的理論一一付諸實踐。從某種意義上講,他的所有反常規的舉動都在他「造福人類」的邏輯內核之下。

不論是拍腦門要造火箭、還是特斯拉頂著無法量產的壓力數年如一日的進行開發、亦或是如今承諾要完成資金缺口龐大的退市計劃,馬斯克還都是那個曾經沉默內斂的小男孩,他喜歡看宇宙冒險故事,他想做拯救人類的超級英雄。

「我不知道什麼是放棄,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

來源:深響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17340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深響,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轉載內容並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SpaceX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據美國報導,當地時間5月30日下午3點22分,鋼鐵俠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載人飛船(Dragon Crew)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載人成功發射,美國總統川普也抵達現場觀看。這次SpaceX的載人飛船是安裝在火箭的頭部, 載有兩名資深美國航天員Bob Behnkm 和Dug Hurley。
  • Space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在即,全民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此次發射對馬斯克、SpaceX和NASA來說都至關重要。如果此次發射成功,將標誌著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發展過程中,實現了新的裡程碑,未來將會使得太空旅行價格更低。Space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人稱鋼鐵俠,1971年出生於南非,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經濟學和物理學雙學位。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私人企業家馬斯克載人航天被封神
    39號發射臺發射成功了,搭載了羅伯爾和道格拉斯兩名NASA太空人,用的是「獵鷹9號」火箭將馬斯克的「龍飛船」送上了高空,飛往國際空間站。載人龍飛船就是由這家公司研製的,5月30日載人龍飛船發射的成功,讓SpaceX成為了世界首個載人航天的私企。美國為什麼要用私人企業SpaceX的「龍飛船」呢?他們國家也研製不出來?是的,美國研製不出來。美國最後一架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是在2011年就已宣告退役,此後一直依賴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才能將太空人和貨物送往太空站。
  • spacex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看完這些履歷,你就知道馬斯克有多厲害
    今天凌晨3:22分,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又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走出資金困局,馬斯克心懷感激,甚至將自己的登錄密碼改為「ilovenasa」。 2010年6月4日,Falcon 9(獵鷹9號)試飛成功;2010年12月8日,搭載著龍飛船的獵鷹9號發射成功,標誌著全球首個私營研製宇宙飛船成功發射入軌和回收。並決定2012年正式開始為NASA向ISS(國際空間站)提供貨運服務,NASA見此勢立即追加了4.4億美元投資。
  • spacex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看完這些履歷,你就知道馬斯克有多厲害
    今天凌晨3:22分,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又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你知道馬斯克的終極目標是是什麼嗎?他的目標是送100萬人去火星,一個人大概乘坐費用是20萬美元,這就是他的瘋狂的夢想。
  • 載人龍飛船順利返回地球!馬斯克繼續創造歷史
    以下是任務全程的簡單回顧:發射——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3:22,SpaceX用一枚全新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載人龍飛船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成功將NASA的兩名太空人羅伯特·班肯和道格拉斯·赫爾利送上太空。進入太空軌道後,兩名太空人將這艘載人龍飛船取名為奮進號。
  • 一席美金8000萬,SpaceX載人航天發射成功,馬斯克真的成了鋼鐵俠
    最後,鋼鐵俠SspaceX的進度表夠快。於是就有了這次發射。雖然經歷了5.28日的發射取消,但5.30日發射成功還是成為了裡程碑的事件。這是第一個私人公司成功送人進入太空。埃隆馬斯克跟他的公司前途無量。而事實上,這些年來,美國因為送人上空間站這事付給俄羅斯的費用高達35億美金。某種意義上來講,鋼鐵俠真的成了美國英雄。
  • 矽谷鋼鐵俠的「飛天茅臺」,平價火星飛船發展史
    美國當地時間的8月4日,號稱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了不鏽鋼材質的全尺寸「星艦」原型機SN5。矽谷鋼鐵俠馬斯克,也在新聞底下第一時間回復了「 Mars is looking real 」(火星看上去很真實)。
  • 馬斯克再創歷史,SpaceX龍飛船成功送太空人返回地球
    說起「矽谷鋼鐵俠」,無人不識埃隆·馬斯克,拋開他的桃色緋聞和他在推特的各種大膽發言,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位科技狂人,用一次次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向世人傳達了他的宇宙探索夢,而這個夢想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乘坐SpaceX龍飛船(Crew Dragon)前往太空站的兩名太空人,在美國時間8月2日成功返回地球,象徵美國相隔9年的載人太空任務取得成功。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返航!太空船票或明年開售
    ‍· 推特 @SpaceX:成功降落確認,歡迎回到地球!這是龍飛船的首次載人飛行。在此之前,「龍飛船」已經在國際空間站和地球之間運送了 21 次物資,其中還包括 9 次返回任務。而它的首次載人發射和安全返回,讓鋼鐵俠馬斯克再一次創造了航天歷史,完成了「不可能的事」。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馬斯克的成功,關鍵在這裡
    當6月1日凌晨SpaceX公司發射載人龍飛船,成功將兩名NASA太空人送上了這一裡程碑式的事件直接影響了公眾對於馬斯克領導及執行能力的看法。馬斯克的創業歷程充斥著挫折與質疑,但他憑藉一腔孤勇,先後殺進電動汽車、火箭發射、太陽能等領域,在眾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屢次以顛覆性姿態取得勝利。如果你了解這個特立獨行的「鋼鐵俠」之前的演講和訪談,就會知道他的成功究竟是基於什麼?
  • 馬斯克的大新聞:SpaceX 商業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今天早晨,馬斯克的 Space X 商業航天公司成功完成了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船的發射,馬斯克的飛船此次共搭載4名太空人,目的地是國際空間站。4名太空人預計在太空執行180天的任務,而馬斯克的飛船也將在太空等待180天,待任務完成後將4位太空人送回地球。此外,這艘 Space X 飛船可以重複利用,意味著經過檢修後,這艘飛船可以繼續承擔接下來的航天任務。這也是世界上首次正式的,由企業負責的載人航天任務。本次的飛行任務由3位美國太空人和一名日本太空人擔當。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的一大步,人類的……?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搭載著兩名太空人的SpaceX載人龍飛船,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並於北京時間31日晚間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馬斯克和他的SpaceX,讓很多人看到了「星辰大海」的新可能。目標:登陸火星此次飛行任務,是世界歷史上首次由私營航天企業進行的載人發射。龍飛船搭載兩名太空人,由一枚SpaceX獵鷹9號火箭送入軌道,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馬斯克讓...
    2011年7月,「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成功執行最後一次任務後,太空梭正式宣告退出歷史舞臺。  在此之後,美國的載人航天陷入了近10年的空窗期。由於缺乏載人太空飛行器,美國太空人只能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費用昂貴不說,「寄人籬下」使得國際空間站中NASA太空人的數量也受到了限制。
  •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航天任務發射成功,助力美國重回太空
    當選美國總統發來賀電,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飛行發射成功。龍飛船這款太空計程車,今天正式「開始運營」了。這次名為Crew-1的任務是自5月31日之後,美國載人航天的第二次成功發射,也是首次正式商業任務。
  • 他是現實版的鋼鐵俠,成功地改寫了航天史,或者他才是美國未來
    近日一條新聞引爆網絡: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史上首次商業載人!在美國當地時間5月30日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研發的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發射成功,乘「獵鷹9號」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這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
  • 這位身價705億的矽谷鋼鐵俠是如何煉成的?
    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又一次創造了歷史! 2020年8月3日SpaceX載人龍飛船圓滿完成了人類首個商業載人航天任務,馬斯克攜手其公司SpaceX正式揭開了世界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的簾幕。獵鷹9號火箭發射成功,完成私人公司發射火箭的創舉,震驚整個宇航界;2016年成立The Boring Company,正式涉獵軌道交通領域;......
  • 載人龍飛船凌晨成功返回地球,將在1個月後搭載4名太空人再次發射
    北京時間凌晨2點47分左右,載人龍飛船經過近20小時的回家路程,終於成功地降落在墨西哥灣Pensacola落區。至此,spacex的DM-2載人龍飛船終於可以畫上圓滿句號,宣布成功!spacex公司於2020年5月30日(北京時間5月31日)發射,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私人企業發射的載人飛船,發射的時候美國總統川普也來到現場觀看,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 SpaceX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抖音評論區卻集體翻車
    SpaceX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抖音評論區卻集體翻車 北美5月30日,下午3:22,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芯級火箭海上回收成功,標誌著商業航天邁入新時代。 火箭發射瞬間>接下來兩位太空人還要在龍飛船上待十幾個小時,直到接近ISS(國際空間站)並對接成功。
  • 發射成功!馬斯克再創歷史,SpaceX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
    01 SpaceX 首次載人航天,馬斯克埋下哪些彩蛋?這一刻,SpaceX 的載人龍飛船已經脫離了二級火箭,獨自在太空中飛行,由飛船的太陽能電池板來供電,向著國際空間站靠近。他們將在空間站停留 30 天到 119 天,具體時間取決於龍飛船的狀態和新一代飛船載具的進度,在此期間兩位太空人還有可能進行太空行走。對於 SpaceX 來說,這是成立 18 年來最重要的一次發射任務。而善於營銷的馬斯克,早已經把每一次重要的發射任務變成一場「太空大秀」,而這首次載人航天的亮點當然也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