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馬斯克讓...

2020-11-30 網易新聞

  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

  

  來源:環球科學

  

  文 | 吳非、樊亦非

  北京時間11月16日8:27,在美國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搭乘獵鷹9號運載火箭,將運送3位NASA太空人和一名日本太空人發射升空。龍飛船計劃與國際空間站對接,4位太空人將開展約半年的太空站任務。這也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

  

  點火2分36秒後,龍飛船與一級火箭分離。

  

  點火約10分鐘後,一級火箭成功降落並被回收。

  

  點火12分15秒後,飛船與二級火箭分離。此後,龍飛船獨自踏上前往國際空間站的旅程。

  

  「這是首次有4名太空人,並且通過商業太空飛行器前往國際空間站,這也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首次批准前往軌道的商業載人太空飛行器,」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表示,「此次飛行有著眾多『第一』,4位太空人也將在未來半年內取得更多驚奇的發現。」

  打破太空飛行器「發射荒」

  自從首架太空梭「哥倫比亞」於1981年升空以來,太空梭一直是NASA進行載人航天項目、搭建國際空間站的有力工具。但隨著「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相繼發生事故,加之其餘的3架太空梭逐漸老化,2010年,NASA決定將太空梭全部退役。2011年7月,「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成功執行最後一次任務後,太空梭正式宣告退出歷史舞臺。

  在此之後,美國的載人航天陷入了近10年的空窗期。由於缺乏載人太空飛行器,美國太空人只能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費用昂貴不說,「寄人籬下」使得國際空間站中NASA太空人的數量也受到了限制。

  不過,NASA顯然不會任由這種情況持續太久,但這次研發的主角由他們自己轉變為商業公司。在決定退役太空梭的同一年,NASA就宣布了下一代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此後,兩家企業——馬斯克的SpaceX與波音公司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而NASA則為兩家公司提供資金支持。

  其中,波音公司製造的CST-100星際航線(Starliner)飛船於去年年底進行了無人試飛,計劃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但由於任務計時器出錯,飛船燃燒的推進劑超過預期,因而偏離了原定航線,錯過了與空間站對接的機會。就在上周,NASA宣布星際航線的下一次無人測試將於2021年一季度進行,而首次載人飛行預計至少要到明年夏天才能進行。

  

  CST-100星際航線(左)與SpaceX龍飛船(右)

  圖片來源:波音/SpaceX

  SpaceX龍飛船的研發過程同樣歷經波折。去年4月,龍飛船在進行發動機自動點火測試時,一個閥門故障導致火箭發射的推進劑洩漏,從而引發連鎖反應,導致爆炸。就在當月,龍飛船在返回艙著陸測試中也遭遇了挫折。返回艙配備的4個降落傘中,除去一個為測試系統控制能力而「主動未打開」的,其餘3個未能正常打開,導致返回艙高速撞毀。

  不過,在查明並解決了一系列問題之後,龍飛船還是搶先一步實現了商業載人航天的目標。今年5月30日,龍飛船已經載著兩名太空人道格拉斯·赫爾利(Douglas Hurley)和羅伯特·貝恩肯(Robert Behnken)前往國際空間站,完成了Demo-2演示任務的最後一環。經過64天的太空之旅,龍飛船在大西洋成功濺落,兩名太空人安全返回。此次任務的成功標誌著商業航天時代的開啟,並獲得了關於運載火箭、龍飛船、地面系統、在軌飛行、對接、返回、著陸等全流程的數據,為飛船最終認證提供了參考。

  

  今年8月,載人龍飛船返回(圖片來源:NASA)

  此後,SpaceX除了等待FAA的最終批准,還進一步改進了之前存在的問題。SpaceX 副總裁漢斯 · 科尼斯曼(Hans Koenigsmann)表示,工程師們發現,再入大氣層時的高溫對飛船隔熱罩造成了過度侵蝕,該公司已經加固了易受影響的部分。其次,在第一次載人飛行時降落傘打開的高度有點低,如今降落傘的高度測量系統也得到了改進。最近,SpaceX 還更換了執行發射任務的獵鷹 9 號火箭的兩個發動機,這使發射延誤了兩周。

  經過近半年的等待,NASA於11月10日宣布,FAA對載人龍飛船和獵鷹9號火箭的認證工作已經完成,認為SpaceX有能力運送太空人往返於軌道,並授予SpaceX 6次乘員運輸任務,每次任務將最多搭乘4名航天員,同時向國際空間站運送100千克貨物。這是NASA歷史上首次給予商用載人航天系統認證。

  4位太空人

  此次被命名為Crew-1的任務共有4名成員參與,他們分別是NASA太空人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和麥可·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以及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

  

  從左至右依次為沃克、格洛弗、霍普金斯和野口聰一(圖片來源:NASA)

  其中,霍普金斯是首位在太空艙內指揮4人機組團隊的指揮官,他也是首位隸屬於美國太空軍的NASA太空人。此次的駕駛員格洛弗是本次機組人員中,唯一一位首次進入太空的。他也將成為國際空間站建立20年以來,首位承擔全職工作的黑人成員。沃克曾於2010年6月乘坐聯盟號TMA-19進行了首次太空飛行任務。

  除了以上3位NASA太空人,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也加入了本次任務。他此前曾乘坐過美國的太空梭及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兩度前往太空。野口聰一成為首位搭乘美國商業太空飛行器的非美國籍太空人,也是史上第三位搭乘3種不同類型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設計亮點

  載人龍飛船使用了類似阿波羅飛船的太空艙設計,可以容納7名太空人。霍普金斯將其命名為「適應力」(Resilience)。霍普金斯說,2020年充滿了挑戰,我們需要從太空計劃中獲得正能量。之所以選擇這個名字,是因為它不僅與4名太空人有關,還要為每個人的生活帶來一些積極的東西。

  

  龍飛船太空艙與獵鷹9號火箭

  太空艙下方連接的是服務艙,這裡包含了太陽能電池、散熱器、儲物空間等。整個龍飛船直徑4米,高8.1米,使用了16個天龍座推進器用於在軌道上對飛船的運動狀態進行微調,每個推進器在真空環境中可以提供相當於40千克重的力。

  載人龍飛船還配備了逃逸系統:8個超級天龍座推進器,每個都能提供相當於7.2噸的推力,從而使載人艙能夠在任務的任何階段迅速脫離,幫助太空人逃生。

  龍飛船的內部也充滿了科技感。SpaceX工程師約翰·費德施皮爾(John Federspiel)就介紹稱,公司的設計理念就算將飛船打造為「21世紀的飛船」,其內部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是3塊觸摸顯示屏,飛船的指揮官和駕駛員可以通過屏幕進行操控,徹底改變了用按鈕操控飛船的方式。

  

  Crew-1的太空人計劃在太空中停留197天,遠超1974年美國太空實驗室最後一批機組所創造的84天的美國自身記錄。屆時他們的接替者將登上另一艘載人龍飛船到來。同時,貨運版本的龍飛船還將繼續定期運送食物和補給。

  SpaceX載人航天計劃負責人本吉·裡德(Benji Reed)表示,該公司預計將在未來14個月內發射7艘龍飛船,包括3艘載人飛船和4艘貨運飛船。他說:「這些飛船的發射意味著,太空中隨時都會保留兩艘飛船。」

  參考來源:

  https://www.space.com/spacex-crew-1-astronauts-nasa-firsts

  https://edition.cnn.com/2020/11/08/world/astronauts-excited-iss-resilience-launch-trnd/

  https://www.cbsnews.com/news/spacex-nasa-crew-dragon-launch-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

  https://www.space.com/spacex-nasa-crew-1-astronauts-launch-site-arrival

  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5284048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SpaceX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
    SpaceX首次正式發射商業載人飛船,馬斯克離他的太空夢想更近了這也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2011年7月,「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成功執行最後一次任務後,太空梭正式宣告退出歷史舞臺。在此之後,美國的載人航天陷入了近10年的空窗期。由於缺乏載人太空飛行器,美國太空人只能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費用昂貴不說,「寄人籬下」使得國際空間站中NASA太空人的數量也受到了限制。
  • 裡程碑!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圓滿成功
    正式展開商業運營的載人航天任務,也是一個新的突破,標誌著美國的載人航天向著常規化發射邁出第一步。這次發射的成功,給美國的航天事業帶來了新的希望,以後常規化發射,不用再「寄俄籬下」了。剛剛發射的、載有4名太空人的龍飛船,不僅意味著美國和NASA再次恢復載人航天能力,也標誌著商業航天走向了新時代。
  • 馬斯克達成裡程碑!SpaceX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達成
    當地時間11月15日晚19時27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次為NASA執行載人航天任務,SpaceX載人龍飛船此次搭載了四名太空人,將其送往,也標誌著SpaceX與NASA的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正式開啟,SpaceX未來將定期在地球和國際空間站之間接送NASA太空人。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發射前夕,馬斯克掉鏈子了
    兩天後,就是SpaceX的重要日子了,對SpaceX和馬斯克甚至對NASA都是歷史性的一刻。雖然在5月底已經成功將兩位太空人送到空間站,但畢竟是試驗任務,而這一次,是真正意義上SpaceX的首次正式商業性載人航天發射任務。
  •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航天任務發射成功,助力美國重回太空
    當選美國總統發來賀電,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飛行發射成功。龍飛船這款太空計程車,今天正式「開始運營」了。這次名為Crew-1的任務是自5月31日之後,美國載人航天的第二次成功發射,也是首次正式商業任務。
  • 發射成功!馬斯克再創歷史,SpaceX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
    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這個見證了阿波羅 11號的登月者飛船和首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升空的航天聖地,再次見證了歷史性的時刻: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這是史上首次上由民營企業研發的火箭和飛船將太空人送入地球軌道,也是自 2011 年美國最後一架太空梭退役後,首次在美國本土執行的載人航天任務。
  • 發射!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飛行成功,馬斯克將改寫人類航天史
    ,11月16日SpaceX公司載人龍飛船商業載人飛行已經發射升空,發射現場工作人員歡呼,連馬斯克都流下了激動的眼淚。因為這是繼5月31日後SpaceX載人測試後的首次載人飛行。意味著SpaceX已具備商業航天載人飛行的實力。馬斯克的努力讓載人飛行真正的走向了商業化,打破了以往的先例,在未來的太空旅行上今天將成為一個被載入歷史的日子。
  • 首次商業載人可回收航天,SpaceX 5月31日發射載人火箭成功
    ,SpaceX,NASA,航天,火箭,發射,空間站,太空人,馬斯克,太空,獵鷹,太空梭,設計,商業,成功,發動機,回收,逃逸,貨運,國際,飛行,公司,2011,聯盟,直播,波音,人類,航天員,項目,俄羅斯,航天服,復用,Space,退役,對接,首次,火星,運載火箭,艙內,著陸,失敗,首飛,能力,逃逸塔,Crew,一級,重複使用,CCP,加壓艙,試驗,軌道,技術,甘迺迪航天中心,阿波羅,爆炸,太陽能
  • 剛剛,馬斯克再次創造航天歷史!SpaceX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圓滿閉環
    北京時間 8 月 3 日凌晨 2:48 分, SpaceX 載人龍飛船在完成了首次載人飛行後成功濺落海面,商業載人項目的試驗階段正式宣告成功。北京時間 5 月 31 日凌晨,SpaceX 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了載人龍飛船,實現了首次載人飛行任務,載著兩名太空人鮑勃 · 貝肯 (Bob Behnken)、道格 · 赫爾利 (Doug Hurley
  • SpaceX已正式開始執行NASA商業載人航天任務了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透露,未來將和SpaceX合作,將在10月23日以後,進行載人龍飛船的首次定期輪換發射任務。並將此次任務命名為為Crew-1,計劃搭載3名美國太空人和1名日本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並且再次駐留6個月,完成相關的研究和任務,這是載人龍飛船第一次執行定期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成功,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也是繼美國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阿波羅飛船、太空梭後,第5款美國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本次任務是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美國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採用官方發包、發射商承包的商業模式,它將為NASA節省大約200億-300億美元。此次任務成功,不僅意味著美國重啟載人航天關鍵一發,也是開啟商業載人航天一個新時代。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私人企業家馬斯克載人航天被封神
    39號發射臺發射成功了,搭載了羅伯爾和道格拉斯兩名NASA太空人,用的是「獵鷹9號」火箭將馬斯克的「龍飛船」送上了高空,飛往國際空間站。2009年,美國為了鼓勵民營太空商業化,由政府控制轉為商業運作,美國宇航局NASA與SpaceX公司籤下了16億美元的合同,未來「龍飛船」要為NASA執行最低12次無人航天任務,並運輸貨物。
  • SpaceX載人航天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馬斯克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
    當然,毫無疑問的是,此後SpaceX公司在商業航天領域之所以接連取得了不起的成功,並不能完全歸功於馬斯克一個人。而SpaceX首次載人發射取得成功,則意味著,在俄羅斯、美國和中國之後,全球載人航天終於迎來了第四位玩家,而且是一位極其特別的玩家,因為SpaceX只是一家私營公司。此次發射任務取得成功,不僅標誌著美國載人航天能力得以恢復,也標誌著人類載人航天一個嶄新時代開始:一個商業航天公司成為第四位玩家,它獨立並全面掌握了載人航天最重要的運載火箭、貨運飛船和載人飛船等環節。
  • 馬斯克的大新聞:SpaceX 商業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今天早晨,馬斯克的 Space X 商業航天公司成功完成了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船的發射,馬斯克的飛船此次共搭載4名太空人,目的地是國際空間站。4名太空人預計在太空執行180天的任務,而馬斯克的飛船也將在太空等待180天,待任務完成後將4位太空人送回地球。此外,這艘 Space X 飛船可以重複利用,意味著經過檢修後,這艘飛船可以繼續承擔接下來的航天任務。這也是世界上首次正式的,由企業負責的載人航天任務。本次的飛行任務由3位美國太空人和一名日本太空人擔當。
  • 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第一次正式商業載人飛行運載4名太空人上天
    這是Spacex第一次正式載人飛行,上半年的那次載人飛行其實屬於測試任務。隨著Spacex載人商業的正式運營,NASA無需再購買聯盟號的艙位了。從2019年3月首次載人「龍飛船」的試飛成功,到2020年1月19日載人「龍飛船」通過緊急逃逸測試,Spacex終於通過了載人飛船的所有技術測試,美國也終於闖過恢復載人航天能力的最後一關。
  • 首次!SpaceX「龍」飛船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隨著SpaceX公司研發的「獵鷹9」火箭載著「龍」飛船順利發射升空,4名太空人被送入國際空間站的旅程也正式開啟。根據NASA的聲明,此次太空之旅創下多個「第一」。 創下多個「第一」 作為NASA商業飛行計劃的一部分,「Crew-1」任務是NASA和SpaceX將執行的第一個載人任務,後續還將執行更多飛行任務。
  • 「載人龍」攜帶4名航天員升空,正式開啟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北京時間今天早上8時27分,美國SpaceX 公司在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使用獵鷹9火箭,成功將搭乘有4名航天員的載人龍飛船(Crew-1任務)發射升空,前往距離地面400公裡高的國際空間站,標誌著該飛船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這也是自太空梭退役後,第一個獲得美國宇航局認證、可定期搭載航天員進入太空的新型飛船
  • 馬斯克為何選擇在39A發射臺進行首次載人發射?
    在經過了長達18年的探索和實驗之後,矽谷大俠埃隆·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Space X公司首次載人航天發射任務即將於本月27日進行,這次極具歷史意義的載人航天發射,將在位於佛羅裡達海岸附近的美國宇航局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Pad 39A)進行,那麼,這個發射臺有何來頭?馬斯克為何將這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發射選擇在這裡進行?
  • 美國宇航局宣布推遲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中新社休斯敦8月14日電 美國宇航局(NASA)14日宣布推遲商業載人航天任務(Crew-1),計劃將不早於10月23日執行發射任務。NASA當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原計劃於2020年9月執行。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來了!
    當地時間5月30日15時24分,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龍飛船發射成功,乘「獵鷹9號」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本次發射原定於當地時間27日進行,但當日由於天氣原因,擔心接觸雷電,發射在最後時刻取消改期至本次發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