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來了!

2020-11-26 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5月30日15時24分,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龍飛船發射成功,乘「獵鷹9號」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

本次發射原定於當地時間27日進行,但當日由於天氣原因,擔心接觸雷電,發射在最後時刻取消改期至本次發射時間。美國航天局29日早些時候稱,這一時間發射的可能性是50%。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天發射前天氣狀況「良好」。這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此次飛行任務系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視頻來源:澎湃新聞

49歲的太空人羅伯特·本肯和53歲的道格拉斯·赫爾利將在SpaceX的巨龍號載人太空艙內待上大約19個小時,跟隨著太空艙慢慢向國際空間站移動。他們將與空間站的其他太空人共同進行一系列實驗和研究任務。

5月30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美國太空人羅伯特·本肯(右)和道格拉斯·赫爾利準備前往39A發射臺。新華社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供圖)

太空艙預計將於美國東部時間5月31日上午10點29分,北京時間5月31日晚上22點29分左右與空間站對接。

美國航天局NASA、SpaceX和美國的軍方人員都聚集在控制室支持發射,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他們都實施了額外的安全措施,比如對發射控制室進行深度清潔。

在發射之前,NASA的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說,他希望在當前的疫情危機中,這次發射能夠振奮人心,讓人們有很多希望。

為什麼這次發射如此鼓舞人心?

這次發射對於美國的航天業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自從2011年太空梭項目結束以來,美國一直就沒有在本土將自己的太空人送入太空。從那時開始,前往空間站的美國太空人不得不前往俄羅斯,在那裡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

搭乘的費用相當昂貴,每個座位耗資達到8600萬美元。

這次發射也是美國航天局與私營公司展開更廣泛合作的試金石。

SpaceX根據NASA的商業載人計劃開發了巨龍號載人宇宙飛船,這是NASA歷史上的第一次。該宇宙飛船的大部分設計、開發和測試工作都由SpaceX完成,而美國航天局只是給SpaceX提供了一份固定價格的合同來完成這項工作。其中,NASA給SpaceX公司的合同價值26億美元,給波音公司開出的合同則是42億美元。

NASA表示,給波音公司更大的合同是因為他們是從頭開始設計星際客機的。不過在去年的一次試飛中,波音公司遭到了巨大挫折。

這一決定一度引起了巨大的爭議,特別是在早期,很多人懷疑SpaceX公司是否有能力完成這項任務。但是這次發射的成功已經說明了NASA此舉的勝利,他們希望更廣泛的依賴類似合同來幫助實現NASA未來的目標。

包括2024年將美國太空人重新送上月球,以及未來的火星登錄計劃。

什麼是巨龍號載人宇宙飛船?

巨龍號載人宇宙飛船是一個口香糖形狀的膠囊,直徑約13英尺(約4米),配備7個座椅和觸控螢幕控制。巨龍號必須依靠火箭的推送才能升入太空,這次負責推動是同樣來自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

當火箭將宇宙飛船發射到高層大氣後,飛船將會與火箭分離並啟動自己的推進器,開始向空間站移動。

進入太空後,巨龍號宇宙飛船是完全自主的,太空人們只需要監測系統的運行,並與地面控制中心保持聯繫,除非出了什麼差錯。由於這次任務只有兩名太空人,但是本肯和赫爾利並沒有攜帶額外的行李,據稱,他們只帶了一些額外的小物件,不過並沒有透露攜帶物件的具體信息。

在抵達國際空間站之前,他們要在巨龍號上待19個小時。

不用擔心吃喝拉撒的問題,為了以防萬一,巨龍號上有廁所。但是到目前為止,SpaceX公司並沒有公開廁所如何運作的細節。但是一名參與巨龍號計劃的太空人說,他已經看到了艙內的廁所,並說巨龍號上的設施完全可以應付19個小時的宇宙飛行。

同時,巨龍號相對來說很安全,根據美國航天局的指標,SpaceX確保巨龍號機組人員發生災難性故障的機率最多只能是1/270。而當年的太空梭計劃,135次任務中出現了2次悲劇,失敗率約為1/68。

5月30日, 載人版「龍」飛船搭乘「獵鷹9」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升空。新華社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供圖)

這也是宇宙飛船第一次在太空中進行無人駕駛,之前的太空梭從來沒有做到過這點。巨龍號還配備了一套獨特的緊急中止系統,用於在宇宙飛船出現問題時將太空人彈出。

這樣的一次發射需要花多少錢呢?

根據美國航天局監察長辦公室2019年的一份報告,在過去10年裡,俄羅斯聯盟號上的每個座位花費最高達到8600萬美元,每個座位平均的花費是5540萬美元。

而在同一份報告中的估計,巨龍號上的每個座位將花費NASA 5500萬美元,不過這些都是根據一份合同估算的。合同沒有明確規定每個座位的費用,只計算了前6次發射任務的整體價格。

促進科學和太空探索的非盈利性機構行星協會的一項分析表明,總體而言,和美國以前的人類太空飛行計劃相比,美國航天局的商業太空人計劃非常便宜。

SpaceX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通過重複使用硬體來降低向太空發射物體的成本。

比如,用來運載貨物的巨龍號宇宙飛船已經被使用了三次。而自從2015年以來,SpaceX已經成功的回收獵鷹9號的一級助推器數十次,每次助推器都能在地球上安全著陸。

當然,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火箭是全新的,但是SpaceX將在發射後嘗試回收火箭的一級助推器。

SpaceX還建議,每艘巨龍號載人宇宙飛船也可以進行多次太空旅行。

為什麼是SpaceX?

這究竟是個什麼公司?

SpaceX公司,也被稱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由特斯拉的創始人、CEO埃隆·馬斯克2002年6月一手打造,從開始就將眼光放在了航天事業上。21世紀處,SpaceX最初的幾次火箭發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公司在2008年幾乎破產。

馬斯克剛創立SpaceX時的採訪截圖

之後SpaceX公司將獵鷹1號火箭安全送入軌道,才扭轉了自己的命運。

美國航天局給了SpaceX公司新的機會,給該公司提供了一份價值16億美元的合同,用一種新的太空艙和新的火箭將貨物運送到空間站。(請注意,這並不是載人星際飛行的那份26億美元的合同)

從那之後,NASA和SpaceX一直緊密合作,雖然有時候他們的合作也會遭遇尷尬。2015和2016年,兩枚獵鷹9號火箭發射失敗,一次摧毀了5000磅的貨物,一次則摧毀了一顆價值2億美元的衛星。

不過整體來說,SpaceX還是成功的,迄今為止該公司一共發射了80多枚獵鷹9號火箭,絕大多數都順利完成。

除了和NASA合作之外,SpaceX還有一套雄心勃勃的星鏈計劃。所謂的「星鏈計劃」就是馬斯克要發射1.2萬顆衛星到太空,以幫助人類建立太空網際網路,為全球網民提供高速寬帶服務。

早在2004年,SpaceX成立不久,馬斯克就已經對於自己的太空計劃有了一張宏偉藍圖:「我認為,從根本上說,我們幫助美國宇航局的方式是降低進入太空的成本,讓我們在給定的預算內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如果我們要去月球,如果我們要去火星……除非在成本上有顯著的改善,否則我們不可能在目前的美國宇航局預算上達到目標。因此,我認為像SpaceX這樣的公司對美國宇航局實現其使命至關重要。」

此外,這次商業公司的載人宇宙飛行計劃成功,也進一步增加了太空旅遊的可行性。

今年早些時候,馬斯克推出了一個新的旅遊項目——將人送到空間站旅遊。馬斯克表示這個計劃將在2021年底完成,預計是送三名遊客到國際空間站旅行。據稱,這三個名額中,已經有人預訂了一個名額,只剩2個位置。

這趟載人旅行的費用光是票價就要5500萬美元,在太空站內的設施使用費用和衣食住行都需要自理,根據NASA2019年公布的標準,每人每晚大約要3.5萬美元。

如今,SpaceX將繼續建造和測試其星際飛船的早期原型。雖然本周早些時候,SpaceX的星際飛船原型4號在測試時候發生爆炸,但是這並無法阻擋埃隆-馬斯克的火星夢想。

宇宙飛船爆炸現場。圖自NASA官網

馬斯克一直認為,SpaceX的星際飛船是一種有朝一日能將第一批人類運送到火星的運載工具。

「我認為我們開始看到的是太空探索新時代的曙光。」馬斯克的火星夢想從未改變。

認識一下這次飛入太空的兩名太空人

在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前夕,NASA公布由SpaceX設計和製作的全新太空衣,考慮安全性同時注重外表。好萊塢服裝大師Jose Fernandez曾給與外觀建議,後者曾負責《神奇女俠》、《復仇者聯盟》、《蝙蝠俠》等服裝設計。

最後,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次搭載巨龍號宇宙飛船飛入太空的兩名太空人。

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都是來自NASA的資深太空人。兩人有著不少的相似之處,比如他們都是2000年加入美國航天局的,他們都娶了來自NASA的其他太空人,他們都已經當爸爸了,他們甚至在音樂上的品味都差不多。

NASA太空人本肯(圖左)和赫爾利(圖右)在測試宇宙飛船的硬體性能。圖自NASA官網

赫爾利現年53歲,曾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戰鬥機飛行員,2000年被美國航天局選為太空人。

他在2009年7月和2011年7月執行了兩次太空飛行任務,在太空中總共飛行了約683個小時。

赫爾利來自紐約,根據他在美國航天局的官方介紹,當他不在太空時,他喜歡打獵,喜歡和家人一起在德克薩斯的山區度過時間。

赫爾利娶了美國航天局的太空人凱倫·尼伯格,他們有一個兒子。

現年49歲的本肯曾經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空軍試飛員,2000年7月首次被選為太空人。

赫爾利分享在社交媒體上的,上飛船前吃的食物。

來自密蘇裡州的本肯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708個小時,並在2008年3月和2010年2月進行了兩次太空梭飛行。據NASA介紹,本肯還曾在6個不同的場合進行了總計超過37個小時的太空行走。

本肯的妻子同樣是美國航天局的太空人麥克阿瑟,並有一個兒子。

1961年

人類首次進入太空

1969年

人類首次登上月球

2000年

人類首次在國際空間站長期駐留

2020年

人類民營航天企業首次將航天員送入太空

網友評論——

來源:都市快報

原標題:《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來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飛行成功,馬斯克將改寫人類航天史
    因為這是繼5月31日後SpaceX載人測試後的首次載人飛行。意味著SpaceX已具備商業航天載人飛行的實力。馬斯克的努力讓載人飛行真正的走向了商業化,打破了以往的先例,在未來的太空旅行上今天將成為一個被載入歷史的日子。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成功,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也是繼美國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阿波羅飛船、太空梭後,第5款美國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本次任務是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美國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採用官方發包、發射商承包的商業模式,它將為NASA節省大約200億-300億美元。此次任務成功,不僅意味著美國重啟載人航天關鍵一發,也是開啟商業載人航天一個新時代。
  • 「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原標題:「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太空旅行的商業化時代或將開啟。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SpaceX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
    這也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這是首次有4名太空人,並且通過商業太空飛行器前往國際空間站,這也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首次批准前往軌道的商業載人太空飛行器,」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表示,「此次飛行有著眾多『第一』,4位太空人也將在未來半年內取得更多驚奇的發現。」
  • 首次!SpaceX「龍」飛船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創下多個「第一」 作為NASA商業飛行計劃的一部分,「Crew-1」任務是NASA和SpaceX將執行的第一個載人任務,後續還將執行更多飛行任務。 NASA官網稱,此次任務創下多個「第一」:是NASA認證的、為運輸機組人員設計的商業系統的首次飛行,意味著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從研發階段轉向常規飛行階段;首次在美國商業宇宙飛船上搭載四名國際太空人;空間站長時間探險人員規模首次從六名增加到七名,這將增加可供研究的時間;這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首次批准人類軌道太空飛行發射。
  • 火箭發動機異常,SpaceX首次商業載人飛行發射推遲
    來源:網易科技10月11日,美國宇航局(NASA)周六證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載人龍飛船的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已經從原定的10月31日,推遲到「不早於11月初或11月中旬」發射。圖1:美國宇航局執行SpaceX載人龍飛船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的四名太空人正接受培訓
  • NASA和SpaceX進行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
    NASA和SpaceX進行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 澎湃新聞 2020-05-27 12:18 來源:澎湃新聞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馬斯克讓...
    這也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    點火2分36秒後,龍飛船與一級火箭分離。    「這是首次有4名太空人,並且通過商業太空飛行器前往國際空間站,這也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首次批准前往軌道的商業載人太空飛行器,」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
  • SpaceX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全過程直播地址
    北京時間5月28日凌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與NASA合作將發射首個載人太空飛船,搭載兩位NASA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SpaceX和NASA是從 2010 年開始就在為這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做著準備。
  • SpaceX首次進行正式的載人商業飛行 總統發文祝賀
    SpaceX首次進行正式的載人商業飛行 總統發文祝賀 核芯產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1-30 11:55:41 一 、SpaceX首次進行正式的載人商業飛行 總統發文祝賀
  • SpaceX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達成
    當地時間11月15日晚19時27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次為NASA執行載人航天任務,SpaceX載人龍飛船此次搭載了四名太空人,將其送往,也標誌著SpaceX與NASA的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正式開啟,SpaceX未來將定期在地球和國際空間站之間接送NASA太空人。
  • 美國宇航局宣布推遲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中新社休斯敦8月14日電 美國宇航局(NASA)14日宣布推遲商業載人航天任務(Crew-1),計劃將不早於10月23日執行發射任務。NASA當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原計劃於2020年9月執行。
  • 美國執行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飛船成功入軌
    這是該公司為美國宇航局(NASA)執行的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Crew-1)。美聯社消息,美東時間晚7時27分,「獵鷹9」號火箭從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39號發射臺發射升空,它將載著4名太空人的載人「龍」飛船送入軌道。火箭發射約9分鐘後,其一級助推器返回地球,並在位於大西洋的名為「請閱讀說明」(JRTI)的回收甲板上著陸。預計SpaceX公司將在第二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中使用該火箭助推器。
  • SpaceX全新龍飛船抵達佛羅裡達,首次商業載人航天準備就緒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準備就緒,全新龍飛船在佛羅裡達亮相首次正式商業載人(SpaceX DragonNASA和SpaceX預定於11月14日美國東部時間星期六下午7:49於佛羅裡達的卡拉維爾角空軍基地的LC-39發射工位上進行首次正式商業載人(SpaceX Dragon Crew-1) ,此次任務命名為:Crew-1(機組一號)。
  • 首次商業載人可回收航天,SpaceX 5月31日發射載人火箭成功
    ,SpaceX,NASA,航天,火箭,發射,空間站,太空人,馬斯克,太空,獵鷹,太空梭,設計,商業,成功,發動機,回收,逃逸,貨運,國際,飛行,公司,2011,聯盟,直播,波音,人類,航天員,項目,俄羅斯,航天服,復用,Space,退役,對接,首次,火星,運載火箭,艙內,著陸,失敗,首飛,能力,逃逸塔,Crew,一級,重複使用,CCP,加壓艙,試驗,軌道,技術,甘迺迪航天中心,阿波羅,爆炸,太陽能
  • 美國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在即 4名太空人抵發射場
    中新網11月9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計劃於11月14日執行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當地時間11月8日,4名太空人已抵達甘迺迪航天中心。SpaceX公司的載人飛行任務負責人本吉·裡德說,該公司預計將在未來14個月內發射7艘「龍」飛船,其中3艘是載人飛行,4艘是貨物運輸。與此同時,美國宇航局的另一個合作夥伴——波音公司,預計要到2021年夏天才會進行首次載人飛行。該公司計劃在幾個月內進行第二次無人試飛,第一次試飛時太空艙出現了軟體問題,導致「星際客機」飛船未能與國際空間站接軌。
  • 馬斯克終於實現航天夢,商業載人航天開始,未來將在亞軌道飛行
    NASA表明,這是搭載美國太空人的飛船首次通過濺落方式返回地球,而布裡登斯廷在新聞招待會上也坦言,這次試飛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的開始。此前在5月30日搭乘「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
  • SpaceX揭開商業載人航天帷幕,馬斯克終極目標是登陸火星
    圖片來自NASA說到這次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要提一下早在今年5月31日SpaceX進行的首次載人飛行,那是一次試驗性質的測試。嚴格講,本次才是私人企業商業載人航天飛行的起點。1991年,霍普金斯進入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並獲航空航天工程理學學士學位。1992年,他又在史丹福大學獲航空航天工程理學碩士學位。霍普金斯擁有太空行走經驗。2018年8月,霍普金斯和格洛弗被指派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執行首次載人商業發射任務。
  • 「載人龍」攜帶4名航天員升空,正式開啟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北京時間今天早上8時27分,美國SpaceX 公司在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使用獵鷹9火箭,成功將搭乘有4名航天員的載人龍飛船(Crew-1任務)發射升空,前往距離地面400公裡高的國際空間站,標誌著該飛船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這也是自太空梭退役後,第一個獲得美國宇航局認證、可定期搭載航天員進入太空的新型飛船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
    【觀察者網/視頻 張逸清】當地時間8月2日,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SpaceX公司「龍」飛船返回地球,濺落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海岸附近,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對NASA而言,標誌著美國恢復了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能力。5月30日,SpaceX載人飛船於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此次飛行任務系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