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大十八變!一種樹葉從小到大竟有多種形態

2021-01-10 嘿我是你前任啊

還記得本科剛學植物學時,老師要求我們製作植物標本時一定要選擇帶有花和果實這些繁殖器官的材料,因為大多數植物的莖、葉等營養組織的形態受環境影響會有很大變化,用來當做鑑定特徵容易出問題。今天的主角構樹就是一個典型。

構樹。圖片:shiga-ec.ed.jp

多變的樹葉

構樹是一種高大喬木,樹皮小枝和葉子上都有很多毛,葉片正面的毛比較稀疏,背面的則又軟又密。葉片形態特別任性,從全緣到淺裂再到精緻的深裂,都能在一棵樹甚至是一根枝條上看到。

構樹葉的形狀受環境影響很大:一般是幼苗期裂得少、長大後裂得多,春天抽的葉裂得少、夏秋長出來的裂得多,陰暗環境中長的裂得少、日光強烈地方長的裂得多。如果光看葉片形態,很可能把構樹認成幾種不同的植物,古人在這一點上犯過不少錯誤。

←左右滑動→,查看幾種不同形態的構樹葉。左圖&中圖:uekipedia.jp;右圖:uchimiko / instapu.com

構樹生長迅速、適應力強,在我國廣泛分布。先民們對構樹十分熟悉,《詩經·鶴鳴》中就有「其下維榖[gǔ]」,注意這裡是「榖」而不是「穀[gǔ]」,後者是五穀雜糧的「谷」,而前者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楮[chǔ]也」。(看不清的同學可以看下圖)

那位該問了,今天不是說構樹嗎?你這是楮啊。事實上,桑科構屬的四個種中,構樹和楮由於習性相似,用途也差不多,最關鍵的是葉片形狀都多變,古人往往搞不清它們是不是一種植物。《酉陽雜俎[zǔ]》中說「榖田久廢,必生構,葉有瓣曰楮,無曰構」,這是認為楮和構樹的區別就是葉片裂與不裂。

到了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得更加詳細:「按許慎《說文》言楮、榖乃一種也,不必分別,維辯雌雄爾」,並且還說雄樹樹皮有斑紋、開花如長穗、可做野菜充飢,雌樹皮白、結果像楊梅、能當水果吃。從這個描述可以得知,李時珍描述的是構樹而不是楮,因為構樹雌雄異株,而楮則雌雄同株,至於樹皮的顏色差異,只不過是構樹的性狀變異。

雌雄同株的楮。圖片:Qwert1234 / ja.wikipedia.org

雌雄不同熟

構樹的雄花組成葇荑[róu tí]花序,暗綠色,也布滿絨毛,顯得很粗壯,和楊、柳等植物一樣,脫落的時候是整個花序一起掉地上。雌花序的顏值則比雄花序高出一大截,由許多小花聚成一個圓球狀的頭狀花序,每朵花有四枚很小的花被片,其中伸出一根粉紅色長絲狀的雌蕊,遠看就像一個綠色圓球中伸出無數紅線,如同綻放的焰火。

左為構樹雄花序,右為雌花序。左圖:Didier Descouens / wikipedia.org;右圖:Daderot / wikipedia.org

按理說,雌雄異株已經足以避免自交了,而構樹身上同時還有雌雄異熟的現象,這很可能是演化的孑遺。構樹是風媒傳粉,雄花先開而雌花後開,雄花的四枚雄蕊在開花前摺疊著包裹在花被裡,開花後依次成熟,花絲伸長,釋放張力,將巨量花粉彈到空中,形成肉眼可見的白煙。授粉後的雌花花被會變得肉質化,頂著一個瘦果,整個果序就是個橙紅色的球。

構樹果實。圖片:wikimedia.org

構樹的雄花序和果實都能吃。雄花吃法跟楊樹花差不多,不外乎剁了做餡或者裹著面蒸,果實沒什麼特別的香味,就是有點甜,可食部分少,太過柔嫩且難於保存,又容易被鳥和昆蟲吃,一直沒能成為主流水果。

造紙佳品

前邊《酉陽雜俎》裡說的榖田,也就是構樹田,並不是用來採收果實的,而是用來獲取構樹的纖維。構樹木質部纖維屬於短纖維,韌皮部纖維屬於長纖維,都可用來造紙,尤其以韌皮的長纖維品質最佳,是宣紙等高級紙的原材料,西雙版納傳承了數百年的傣紙也是用構樹做的。構樹的種加詞papyrifera就是由papyrus(紙)和fera(野生的)合在一起組成的。

製作傣紙。圖片:neeu.com

東鄰日本也有構樹,還是神道教中的一種神樹,七夕時人們會在構樹葉上寫下文字乞巧。構樹的日文名字是「梶[wěi]」,有一種家紋圖案叫「梶之葉」,畫的就是構樹的葉片,選的模特還是裂得特別深的葉子。

諏[zōu]訪大社的構樹。圖片:blog.livedoor.jp

梶之葉圖案。圖片:Mukai / wikipedia.org

構樹在日本也是造紙的原料,不過重要性不如另一種叫「楮」的植物。日本的這種「楮」是一個雜交種Broussonetia kazinoki × B. papyrifera,最初的親本是我們中國的楮和構樹,它也繼承了構樹雌雄異株的特點。至於真正的楮B. kazinoki,日本也有分布,名字寫作「姬楮」,種加詞kazinoki源於誤認,江戶時代來到日本的歐洲人以為它和構樹是同種,就把構樹(梶の木 kazinoki)的名字給了它。

雜交的日本「楮」。圖片:wikipedia.org

相關焦點

  • 魚大十八變
    俗話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有些生活在海裡的魚兒,它們的魚生可以說是充滿了「變數」。
  • 「鳥大十八變」的「金雞」來咯!除了TA,還有什麼鳥大了十八變呢?
    「鳥大十八變」的「金雞」來咯!除了TA,還有什麼鳥大了十八變呢?目前雄性的紅腹錦雞已經開始逐步「換裝」,預計到4—5月份就可以達到顏值巔峰啦,期待它們華麗蛻變之後的美麗身影~「鳥大十八變」的情況在鳥類中其實還挺常見的。
  • 樹葉粘貼畫製作過程
    其它紫色的、紅色的、棕色的、黃色的、綠色的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樹葉美極了,好象畫家手中的調色板,公園裡的花圍地一樣吸引著每一位熱愛大自然的人。如果您在郊遊中將這些樹葉採擷一些回來,經過篩選整理,可以創造一個完美的藝術天地。  一、樹葉的採集與保存   1. 樹葉的採集要先考慮其形狀的變化。
  • 樹鱗、樹枝、樹根、樹葉以及組合樹的畫法,乾貨分享!
    在山水畫中,樹與石都是最為基本的個體,作為同是無情物的樹,其姿態萬千,種類繁多,比石更多了幾分生氣,那麼樹的結構特點有哪些呢?整體來看,每一株樹都是由枝、幹、根、葉構成,因此,學畫樹應先了解一株樹的結構,進而學習其畫法,則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 山水畫教程:樹的不同形態畫法,簡單易學,快收藏!
    亦有介於兩者或三者之間的形態。畫樹枝前先圍繞樹的四周,細心觀察,選擇最美的樹幹與最合適的角度。繪畫時先把主幹粗枝勾好,再加細枝,要注意樹分四枝的原則,即樹幹前後左右、四面八方出枝的情形,切忌畫成魚骨形,兩兩並生,缺乏錯落的形態。
  • 一棵樹長出兩種樹葉 或為自然界的「返祖現象」
    汪成 攝  本報株洲訊(通訊員 蘇靜 田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這句話你一定不陌生。但是,你見過一棵天然生長的樹長出兩種大小、形狀完全不一樣的樹葉嗎?這幾天,株洲市天元區銀海小學三年級的江晨晨同學就發現了這樣的奇怪現象:在上學的路邊,有棵樹上的葉子一半如柳葉細長,一半又是短圓的心臟形。
  • 農村這種樹渾身長滿刺,開花卻很美,樹葉嫩芽味道鮮美是上等野菜
    小時候在農村山上有很多樹,那時候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也不懂得保護自然環境的大道理,每年入冬前家裡老人都會拿上工具上山砍柴,把砍下來的柴晾曬乾了,等到冬天天冷燒爐子做飯用,如果沒有這些柴火,不知道怎麼樣才能熬過那漫長寒冷的冬季,每種樹木都有自己的形態特點,有一些長得特別高大的樹木,有的能長到二三十米高的
  • 奇怪的樹,樹葉上開花,這是什麼樹?
    在樹葉上長出粉色的小花骨朵,挺漂亮的,有知道這是什麼樹,是否有藥用價值?這棵樹上的樹葉上長出黃色的小骨朵,也是很漂亮,不知道這樹的名字,有什麼功效?這個樹開的花非常漂亮,是在麗江的木府裡開花的樹,有知道叫什麼名字嗎?
  • 以高大針葉樹樹葉為食 或令恐龍進化出長脖子
    原標題:以高大針葉樹樹葉為食 或令恐龍進化出長脖子新出土的恐龍化石及附近植物化石顯示,為覓得長在樹梢的食物,蜥腳類恐龍進化出長脖子。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1月17日報導,古生物學家分析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頭骨及其附近巖層中的植物化石得出上述結論。研究論文刊載於最新一期英國雜誌《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
  • 全球「最大」的樹就在中國,樹葉佔地面積高達20畝,且有千萬隻鳥!
    在世界上有一棵非常大的樹,佔地面積達到20畝,而且在這棵樹上有成千上萬隻鳥類生活。 全球「最大」的樹就在中國,樹葉佔地面積高達20畝,且有千萬隻鳥!
  • 猴麵包樹的形態特徵和生長環境
    猴麵包樹現在國內的人對它一定很陌生,猴麵包樹長得很特別,樹幹比較粗壯,樹冠很大,果實很大,生命力也很強,猴麵包樹是從國外引進的,在我們國內種植的人不是很多,今天小編就陪同大家一塊去看看,猴麵包樹的形態特徵和它的生長環境吧。
  • 全球最恐怖的毒樹,樹葉樹幹都有劇毒,長出的果實像青蘋果!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石榴樹,這種石榴樹的名字叫做毒番石榴樹,可以說是全球最恐怖的樹了,為什麼這麼說呢,聽著他的名字是不是就明白了。其實每到夏天,各種水果就會上市了,而對於我們現在生活條件比較好的人們來說,水果也是我們生活中必備的一種食物,吃一吃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並且還能夠促進消化,不過這種石榴樹的果實可千萬不要吃啊這種石榴樹上結的果實看起來和青蘋果差不多,汁液是呈現白色的,不過這種樹全身上下都含有劇毒,而果實部分則是劇毒最輕的。
  • 世界上最毒的樹,樹皮樹葉和果實都有劇毒,比廣東箭毒木還毒
    世界上最毒的樹,樹皮樹葉和果實都有劇毒,比廣東箭毒木還毒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奇特的動植物,每一中動植物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特性,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生存環境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樹在地球上是不可缺少一種植物,有了他們的存在才會有充足的氧氣供我們生活,但世界上的樹木也是有各種各樣的,有的樹木是珍貴的藥材,可以治病救人,但有的樹木就是有毒的樹,是可以讓人致死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世界上最毒的樹木,它的樹皮樹葉和果實都有劇毒,比廣東箭毒木還毒。在說這種毒物的時候,我們先來說說廣東的這種箭毒木。
  • 猴麵包樹在非洲為什麼被稱為「生命之樹」?
    猴麵包樹是錦葵科猴麵包樹屬下的植物,屬於一種落葉喬木,在整個猴麵包樹屬下一共有8種植物,除了澳洲猴麵包樹分布在澳大利亞地區外,其他7種均分布在非洲。其中以非洲猴麵包樹在非洲的分布最廣,其他6種主要的分布地在馬達加斯加。從猴麵包樹的分布不難看出,它是一種喜熱的植物。
  • 有一種很常見的樹,春天吃花夏天吃果,樹葉常年作飼料
    楮樹」,而在南方地區,它多被稱為「構樹」,在不同的地方它可能還有多種不同的叫法。楮樹的繁殖方式主要分為二種,一種是分根繁殖,只要一棵楮樹在地上穩定生長,它的附近很快就能長出成片的楮樹,這就是根系繁殖的結果
  • 非洲有一種恐怖的樹,被人們稱為「吃人樹」。一起來探究一下
    在非洲,有一種神奇而又恐怖的樹,被人們稱為「吃人樹」。 在非洲馬達加斯一些地方加就生長著這樣的樹。 它的形狀像一棵巨大的菠蘿,高約3米,樹幹呈圓筒狀,枝條如蛇樣,因此當地人稱它為「蛇樹」。這種樹極為敏感,當鳥兒落在它的枝條上,很快就會被它抓住而不見了。
  • 生活小知識:樹葉為什麼不一樣形狀?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片樹葉都是不同的,那你有觀察過樹葉的形狀嗎?樹葉形狀不一樣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針形葉子,代表有仙人掌、松樹。針形主要是為了減少由於表面積過大而蒸發的水分,它們葉子是尖的,這樣蒸發的水分要比其他的闊葉樹木少得多。
  • 農村一種奇特的樹葉,用來做飯是絕佳美味,曬乾後泡茶還能安神
    比如在我國的南方一些農村裡,就有一種奇特的食物,它是用一種樹葉和糯米製作而成,煮熟後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成為了紫色的米飯。如果你不是那裡農村本地人,估計你聽都沒聽說過這種美食。 在南方廣闊的山林裡,有著一種叫「烏飯」的樹。這種樹可不得了,它的葉子和所結的野果都可以吃。
  • 銀杏,這種樹很常見,大家知道這樹葉的價值和功能療效嗎
    銀杏,這種樹很常見,大家知道這樹葉的價值和功能療效嗎導讀:銀杏又名鴨腳子、公孫樹、白果。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宜溼潤而肥沃的土壤。越冬溫度0~10C為宜。繁殖用播種、扦插、嫁接等法。作為大朝古都的北京,遺留下大量的寺廟。在這些寺廟中,大多數都有市。市銀杏相伴,所以北京是我園也是世界上古銀杏最多的城兩旁。它們那端直的樹幹、汙職,命作方現代化大城市的北京把這種具有的火,批指染耐修剪,少病蟲的銀杏作為常令人感嘆它。
  • 不能燒也不能摸,有人竟拿「最毒的樹」來做家具,你知道嗎?
    在北美南部或南美北部地區,生長著一種名字為毒番石榴的特殊樹種,由於葉子和蘋果樹葉非常相似,果實看起來又像青蘋果,因此有人將它稱為沙灘蘋果,實際上是「死亡蘋果」,如果動物不小心誤食了果實,那麼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