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古宙後地球經歷了怎樣的時代?

2021-01-15 宇宙解碼

    地球作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是目前唯一一個擁有生命的星球,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地球已經有了四十六億年的歷史了,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地球在形成的過程中並不是這樣的形態的,地球是在經歷了很長很長的一段時期才形成了現在這樣的規模形式,


    比如說冥古宙時期,就是地球形成比較早的一個時期,也是地球生命第一現象的時期,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在這個時期,地球的自然條件非常的殘酷,而能夠存在的生命也都是能夠適應高溫的環境,隨著地球時代的發展,地球也會出現其他的發展時代,本文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地球經歷的冥古宙時期環境,並且介紹其他的一些相關信息。



冥古宙簡介



    我們生活的地球從誕生至今分為四個宙: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在顯生宙之前的三個宙,一般又被統稱為隱生宙。


冥古宙時期地球的環境狀態


    地球剛形成時的第一個地質年代為冥古宙 (Hadean Eon ),它的地質年代開始於地球的地殼形成時期並持續到大約38-35 億年前。在冥古宙早期,地球上大氣冷卻和水分凝聚而形成海洋,在冥古宙後期,地球上開始了生命的起源,此生命跡象可從沈積在最古老的沉積巖(大約37-39 億年前) 中特殊的碳同位素研究所發現。在Pilbara Supergroup (位於澳洲西北) 發現有藍藻沉積的頂燧石 (Apex cherts),據推測此化石應有34億7000 萬年的歷史,屬於地球上最早有生命記錄的古老化石。在冥古宙期間大氣層裡只有含量少許的氧氣( 因此只有非常少或者甚至沒有臭氧層( ozone layer )的保護),所以紫外線輻射密集的擊中地球表面。


    冥古宙是太古宙之前的一個宙,開始於地球形成之初,結束於38億年前,在整個冥古宙,地球從46億年前形成,從一個熾熱的巖漿球逐漸冷卻固化,出現原始的海洋、大氣與陸地,但仍然是地質活動劇烈、火山噴發遍布、熔巖四處流淌,在41億年前到38億年前地球持續遭到了大量小行星與彗星的轟擊,根據同時期月球撞擊坑推算,地球遭遇了:形成22000個或者更多的直徑大於20公裡的撞擊坑;形成約40個直徑約1000公裡的撞擊盆地;形成幾個直徑約5000公裡的撞擊盆地;約每100年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


    當時地表的溫度、大氣和水體的組分和性質可能還不具備生命產生的條件,因而也不會出現風化侵蝕等地質作用及其產物。那時地球巖漿活動劇烈,火山爆發頻繁,表面覆蓋著熔化的巖漿海洋。以後,隨著地球溫度的緩慢下降和冷卻,同時由於上述的分異作用,一開始就可能使氣體逸出,蒸發的氣體不斷上升,在空中又凝聚成雨落回地面,隨著不間斷的雨水的侵入,原始大氣圈和海洋誕生了。這時大氣圈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地球也被厚厚的雲層封鎖著,太陽光幾乎穿不透地球橘紅色的天空,海洋的溫度高於150 攝氏度。在這沸騰的海洋裡,孕育生命的各種元素在不斷積累。


冥古宙時隕石撞擊地球產生生命


    科學家發現大約在冥古宙時期,地球被大量的隕石撞擊,隕石中的磷元素在水中被釋放出來,逐漸與地球上早期分子發生反應,這一發現得到地質考古的證實,科學家在一些距今35億年的太古時期石灰石中發現了磷。調查結論認為地球形成之後的數億年,隕石為地球帶去了大量的磷元素,這些礦物與水發生了反應,逐漸形成現在細胞所使用的磷形態。


    科學家認為隕石不僅為地球生命到來了磷,也帶了能量,磷形態的不同說明了早期地球上的磷細胞使用的磷有所不同,撞擊地球的隕石可提供鐵-鎳磷化的礦物,長期與水環境的作用可形成可溶性的磷形態,比如亞磷酸鹽,其天然形成源包括雷擊、地熱流體等,不過沒有發現陸地源可以形成此類物質。


冥古宙後地球經歷了怎樣的時代?


    冥古宙時期是地球經歷的第一個時期,後面地球在經歷著不同的時期,正是由於這些時期的存在才形成了現在的地球形貌,雖然說對著後面出現的這些事情科學家並不能完全的進行時間的斷代,但是根據長期的研究也已經知道了這些年代對於地球的形成有何影響,這些年代地球的具體形態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下面就來認識一下這些年代的相關信息。


原生代

    原生代,屬於冥古宙,上一個代是隱生代,時間大約在42—40億年前。當時地球出現了第一批生物,但未留下化石。


酒神代

    酒神代在月球地質時代裡是指由39億2千萬年前至38億5千萬年前的這段時期。這段時期是由酒神海和其他主要盆地的撞擊事件所組成的。從酒神海裡被撞擊出來的物質形成了月球高地上的壎石坑地層的上層部份,酒神代出現了古細菌。


    酒神海形成的時代是有著一點的爭議的,通常會將其指為39億2千萬年前,但比較不常地,也有指說是38億5千萬年前的。有研究推測酒神海的形成時代實際上可能更古老,遠在41億年前。盆地群代並沒有被任何一個美國地質調查局月球地質圖用來做為一個地質時代。盆地群1至9,以及較早的隱生代一起被稱為前酒神。


早雨海代

     早雨時代,指從距今約38億5千萬年到38億年前,長達5千萬年的一段時間。在這個時候,大氣層中的水不斷地從天而降,地球上出現了海洋和其他的水,故名「早雨海代」。


太古宙

    太古宙是古老的地史時期。從生物界看,這是原始生命出現及生物演化的初級階段,當時只有數量不多的原核生物,如細菌和低等藍藻,他們只留下了極少的化石記錄。從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個地殼薄、地熱梯度陡、火山—巖漿活動強烈而頻繁、巖層普遍遭受變形與變質、大氣圈與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積物的時期;也是一個矽鋁質地殼形成並不斷增長的時期,又是一個重要的成礦時期。


古太古代

    古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二個代,前一個是始太古代、後一個是中太古代,時間介於36~32億年前。此時出現第一批藍綠藻,也是最古老的化石年代。


中太古代

    中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三個代,前一個是古太古代,後一個是新太古代,時間介於32~28億年之間,在這個時代原核生物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新太古代

    新太古代的年代大約在28~25億年之間,新太古代早期出現了地球形成以來的第一次冰河期,並延續5億年,也就是28~23億年之間。


元古宙

    元古宙是一個重要成礦期,主要礦產有鐵、金、鈾、錳、銅、硼、磷、菱鎂礦等。元古宙同位素年齡從25—6或(5.7)億年,共經歷19億年的悠久時間。


層侵紀

    層侵紀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300±0百萬年(Ma),結束於2050±0Ma。層侵紀期間藍藻、細菌繁盛。


造山紀

    造山紀,開始於20億5000萬年前,結束於18億年前。在造山紀的下半頁,大陸上發生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在造山紀期間發生了地球歷史上已知的兩次最大規模的小行星碰撞。距今20億3000萬年的一次產生了南非Vredefort坑,另一次,也就是18億5000萬年前的一次產生了加拿大安大略的Sudbury盆地。


蓋層紀

    蓋層紀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1600±0百萬年(Ma),結束於1400±0Ma。蓋層紀期間藍藻、褐藻發育,出現大型宏觀藻類。


延展紀

    延展紀,在這一紀從14億年前到12億年前。因為大陸架蓋層的延展而得名,地臺蓋層繼續擴張,除了地質活動外,這期間還出現了最早的複雜多細胞機體。


拉伸紀

    拉伸紀,拉伸紀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新元古代,拉伸紀期間首次出現大型具刺疑源類。拉伸紀屬於前寒武紀元古宙新元古代。


成冰紀

    成冰紀期間出現雪球地球事件,為生物低潮。整個成冰紀,地球處於冰河時期,被稱為「成冰紀冰河時期」。成冰紀時期,地球曾經發生過幾次冷卻事件,在當時冰川覆蓋了地球表面大部分的面積。有些理論學說提出這些冷卻事件應該是當時地球的冰河時期,因為跟地球經歷過的冰河時期有點類似(指地質時間),或許當時的氣候更加寒冷。


寒武紀

    寒武紀是顯生宙的開始,距今約5億4千2百萬年前—4億8千8百萬年,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自達爾文以來就一直困擾著進化論等學術界。大約6億年前,在地質學上稱做寒武紀的開始,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們在幾百萬年的很短時間內出現了。


奧陶紀

    奧陶紀是歷史上海侵最廣泛的時期之一,世界許多地區都廣泛分布有海相地層。在板塊內部的地臺區,海水廣布,表現為濱海淺海相碳酸鹽巖的普遍發育,在板塊邊緣的活動地槽區,為較深水環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淺海、深海碎屑沉積和火山噴發沉積。奧陶紀末期曾發生過一次規模較大的冰期,其分布範圍包括非洲、南美的阿根廷和玻利維亞以及歐洲的西班牙和法國南部等地。


志留紀

    志留紀是早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古生代第三個紀。約開始於4.4億年前,結束於4.1億年前。由於志留系在波羅的海 哥德蘭島上發育較好,因此曾一度被稱為哥德蘭系。志留紀可分早、中、晚三個世。


泥盆紀

    泥盆紀早期裸蕨類繁榮。中期後,腕足類和珊瑚發育、原始菊石、昆蟲出現。晚期原始兩棲類、迷齒類出現,蕨類植物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現;無頜類趨於滅絕。 年代:4.05億年前—3.65億年前。


石炭紀

    石炭紀是地殼運動非常活躍的時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著極大的變化。這個時期氣候分異現象又十分明顯,北方古大陸為溫暖潮溼的聚煤區,岡瓦納大陸卻為寒冷大陸冰川沉積環境。氣候分帶導致了動、植物地理分區的形成。


二疊紀

    二疊紀是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疊紀開始於距今約2.99億年,延至2.5億年,共經歷了4500萬年。二疊紀的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古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加劇,世界範圍內的許多地槽封閉並陸續地形成褶皺山系,古板塊間逐漸拚接形成聯合古大陸。


三疊紀

    三疊紀是2.5億至2億年前的一個地質時代,它位於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三疊紀的開始和結束各以一次滅絕事件為標誌。雖然這段時間的巖石標誌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和結束的準確時間卻如同其它古遠的地質時代無法非常精確地被確定。


侏羅紀

    整個侏羅紀世界,大多數時期處於溫暖和潮溼。當時繁盛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如今澳大利亞和南極洲豐富的煤炭資源。儘管那時有局部的乾旱地區,但絕大多數盤古大陸,均處於鬱鬱蔥蔥的綠洲。勞亞大陸和南部的岡瓦納大陸生物群,在許多方面,仍然十分獨特,動物群具備了較多的洲際色彩。


白堊紀

    這時期,大陸被海洋分開,地球變得溫暖、乾旱。開花植物,最大的恐龍出現時期,許多新的恐龍種類開始出現,恐龍仍然統治著陸地,翼龍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統治著淺海。最早的蛇類、蛾、和蜜蜂以及許多新的小型哺乳動物也出現了。


第三代

    這個時期地球上的動物以及植物形態越來越接近現代的地球特徵,大氣的環境也和現代類似。


第四代

    第四代,指的是第四代生物。距今約0.0621億年,人類出現。


    在第四代之後一直延續到現代,但是並不是說地球會一直以這樣的形態進行發展,或許將來地球會再次發展,再次的變化,那麼這個時候地球也許就不會適合人類的居住了,會有新的物種取代人類,因此人類才更加需要加快腳步去探索外太空,尋求新的人類聚居地,通過對冥古宙時期開始到現代的研究表明,地球的變化過程是一個非常緩慢以及特殊的階段,期間有很多很多的因素會對這種環境的形成造成影響。

相關焦點

  • 地球原始宙,冥古宙,經歷大規模撞擊才可以歷劫成功
    我們這次來說說在太古宙之前的一個宙,就是名字叫做冥古宙,英文名字Hadean。這個冥古宙是開啟於地球形成之初,在38億年之前,不過這個冥古宙的出生和消失時間,也是根據不同文獻記載,有不同的時間,畢竟以前那麼久以前的事情,是會出現時間不一致的事情的。
  • 冥古宙期間大雨狂下幾百萬年 其間地球經過煉獄般考驗獲得新生
    眾所周知,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起源於46億年以前的原始太陽星雲。它經過微星的集聚、碰撞和擠壓使其內部變熱,而後放射性物質的衰變使地球內部進一步升溫,約1到5億年後,當溫度上升到鐵的熔點時,大量融化的鐵向地心沉降,並以熱的方式釋放重力能,其能量相當於一千多次百萬噸級的核爆炸。
  • 「冥古宙」時期的地球,是怎樣一片場景?
    「冥古宙」時期的地球,是怎樣一片場景?科學家:宛如地獄!
  • 地球的地獄時代冥古宙,帶來了生命的原材料,看完漲知識了
    瀏覽時間的隧道,親歷遠古時代的戰火,相信你一定會感慨地球的滄桑時間的魅力,也一定會珍惜今天大自然賜給我們的一切。如果你坐上時光機,穿越回那個時代,就會看到地球從熾熱的巖漿球逐漸冷卻,原始大氣中並沒有氧氣,只有甲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白天的高溫和夜晚的嚴寒交替,類似於今天的月球。
  • 「冥古宙」時期的地球,是怎樣一片場景?科學家:宛如地獄!
    「冥古宙」時期的地球,是怎樣一片場景?科學家:宛如地獄!有很多小夥伴看了標題後,會有一個疑問。明明現在一切和平,十分美好的地球為什麼說在「冥古宙」時期,就像地獄一樣呢?接下來的時間,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冥古宙時期,看看它為什麼能得此稱呼。這還要追溯到38億年前,因為那個時期是地球形成最早的一個階段,可以說是地球的前身了。在冥古宙時期,地球上到處都是火山噴發般的巖漿,熾熱的巖漿就像如今的川河一樣流淌,只不過更加的肆意,因為到處都是,整個地球就是完完全全的紅色!正如中國古文化的地獄一般,這個形容還真的是非常貼切。
  • 什麼是「冥古宙」?在「冥古宙」時期,有生命的存在嗎?
    所有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冥古宙」。今天咱們說的「冥古宙」其實大家可以理解為地球,而在地球很早的時候,跟咱們現在見到的地球絕對不是一樣的形態,而「冥古宙」是「太古宙」之前的一個宙,相當於是最初的地球形態,沒有任何生命形態的,大家可以想像成,當時最初的地球就是現在的「月球」。而且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調查發現「冥古宙」大約在38億年前結束,地球便進入了「太古宙」。
  • 冥古宙時期的地球如同地獄
    不同的研究文獻對地球各個時期的劃分不一樣,根據人類對地球歷史階段的劃分,冥古宙是屬於太古宙之前的一個宙,起源於地球形成時期,結束於38億年前。
  • 談談「地球歷史」
    一、地球歷史大家一定知道上下五千年的中國的歷史。你可知道?地球的歷史已經有46億年了。地質學家們根據地球表面留下的蛛絲馬跡(地質遺蹟),通過全球性的、系統的對比研究,把46億年的地質歷史劃分為4個「宇和宙」,10個「界和代」,22個「系和紀」,38個「統和世」。「宇界系統」是空間概念,「宙代紀世」是時間概念。
  • 冥古宙失落的大陸:被地球吃掉了
    「這種內部原生熱量的釋放是今天的三到四倍,這使淺層地幔大量熔化,然後以巖漿的形式被噴出地球表面,」 Capitanio說。但是這個時代(46億年到40億年前,被稱為冥古宙)的大陸,實在是太過虛弱,極易被毀滅。現代大陸的抗拉強度相對較高,也說明很難通過拉扯的力量將它們弄碎。
  • 地球科普|前太古代:從約45-46億年前至38億年前
    時間從地球形成(約45-46億年前)至太古代之初(38億年前)。冥古宙(Hadean)是太古宙之前的一個宙,所以也叫前太古代。開始於地球形成之初,結束於38億年前,但依據不同的文獻可能有不同的定義。,在冥古宙後期,地球上開始了生命的起源,此生命跡象可從沉積在最古老的沉積巖(大約37-39 億年前) 中特殊的碳同位素研究所發現。
  • 冥古宙失落的大陸:被地球吃掉了
    它們因地球板塊運動而移動,後者控制著地殼的運動,形成不同形狀的大陸,比如曾經的盤古大陸。幾億年前存在的大多數地殼板塊至今仍然存在。但是對於地球早期歷史上存在的大陸,我們知之甚少。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這段歷史,研究者使用電腦模擬了地殼及其下方巖石與巖漿的相互作用。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地質年代名稱的由來
    其中,最高一級地質年代單位是「宙」(Eon),整個地球演化歷史從老至新可以分為:隱生宙Cryptozoic Eon因此,隱生宙這個地質年代單位,已逐漸棄而不用,被分成了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這三個時間段。冥古宙:距今46-40億年,具有開天闢地之意,是地球發展的初期階段。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地質年代名稱的由來
    例如,大家都知道「侏羅紀」時期恐龍是地球上的主宰;地球上的生命大爆發出現在「寒武紀」;人類生活在「新生代」,而「第四紀」的冰期卻給人類的生存發展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但是這些名稱的來源是什麼,你,知道嗎?地質年代的名稱地質年代單位從大到小分別是宙(Eon)、代(Era)、紀(Period)、世(Epoch)、期(Age)和亞期(Subage)。
  • 「冥古宙」時期是怎樣的一片景象,科學家給出了一個合理的答案
    有不少小夥伴看了題目後,應該都很好奇吧。明顯當初宇宙很寧靜,非常美妙的地球為何說在「冥古宙」時代,把它比喻為地獄般的存在呢?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深刻的了解一下冥古宙時代,看看「冥古宙」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它有什麼特殊的涵義呢?
  • 地球及其生命是如何誕生的
    咱們來聊一聊人類賴以生存的第一家園,也是目前唯一的家園地球,地球距離太陽1.5億千米,1AU(天文單位)就是這麼來的,它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有著最大的密度,根據放射性定年法,地球大約形成於45億年前,剛形成的時候地球上還沒有陸地,因為到處都是巖漿,慢慢地這些巖漿開始冷卻凝固,然後逐漸形成了巖石,早期的時候地球也沒有大氣,隨著火山的噴發,這些釋放的氣體逐漸形成了最初的大氣
  • 地球形成之初,冥古宙時期與地球生命起源的關聯
    在太古宙之前,是一個冥古宙存在的時候,這個時期也是地球才剛剛形成的初期,這樣的一個階段在38億年前才結束,研究者將這樣的一個時期稱之為最早的巖石之前的階段,這個時期的末期與月球地質年代中的早雨海世(39.2億年前月球遭遇小型天體的大規模撞擊事件)是同一個時期,當月球的東海撞擊事件發生的時候,而地球的這樣一個階段也結束了,因此研究者指出,這個階段大約結束於大約38.4億年前。
  • 地球科普|古元古代:地質時代的一個代,始於年齡2500百萬年
    (英語:Paleoproterozoic,符號PP)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代,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500百萬年(Ma),結束於1600Ma,與古元古代對應的地質應該稱之為古元古界。從距今約25億年到距今16億年期間就是元古宙的古元古代,古元古代分成了成鐵紀
  • 單顆粒鋯石古地磁研究揭示冥古宙地球發電機狀態
    PNAS: 單顆粒鋯石古地磁研究揭示冥古宙地球發電機狀態地球磁場作為地球的基本物理場之一,對保護地球大氣圈、生物圈免受太陽風等宇宙射線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地球磁場形成的原理和最初形成的時間是地球物理學研究的前沿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