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常在工資快花完時抱怨,再不發工資就要吃土了,「吃土」成為近年來網絡流行語之一,表示窮、沒錢花的狀態。雖然這個詞經常在人們嘴邊掛著,但沒有一個人會去真的吃土,不過,世界上有一個國家當真把吃土變成了一種傳統習俗,那便是非洲。
在非洲的許多地區,人們會把土加進日常的飲食中裡,大都是將土製作成餅的形狀,簡稱土餅。由於非洲的氣候十分炎熱,溫度也特別高,因此土餅呈現出乳白色。
餅裡夾雜著大量的細沙、顆粒物和雜質,光是看著就難以下咽,但對於非洲人來說,這卻是不可多得的營養品。為了改善口感,非洲人會在土餅中加青菜、土豆、芝麻等其他食材,再將餅曬乾,方可食用。
這不禁令人疑問,難道非洲真的窮得連飯都吃不飽,只能淪落到吃土的地步嗎?此外,非洲人和我國居民在對待農業上有許多不同的想法,非洲人不喜歡也不願意種地,這是為什麼呢?
婦女做土餅
一、非洲人吃不飽的原因
雖然非洲的經濟條件不好,但它卻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那裡有非常龐大的野獸群和種類豐富的植被,一切生命都在蓬勃生長,這是其他陸地可遇不可求的。
不過,儘管資源豐富,許多非洲人還是連飯都吃不飽,這與非洲所處的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非洲地處熱帶,溫度特別高,且常年炎熱,降水稀少,導致氣候特別乾旱。
再加上時不時有風沙侵蝕,導致糧食作物沒辦法正常生長,有時甚至沒有任何收穫。如果到非洲的貧民窟去走一走,一定會發現許多肚子大得跟球一樣卻瘦骨如柴的孩子,常年飢餓的他們只能吃樹皮或土充飢,這些都是非常難消化的東西,雖然有飽腹感,可吃多了還是會被活活脹死的。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農業是第一產業,也是國家發展的根本,如果沒有農業做支撐,工業和服務業也沒辦法發展起來,非洲是一個較為落後的大陸,很顯然就是農業發展不夠好。
非洲人挖地
然而,大自然給非洲的饋贈並不少,光是植物的種類就有四萬多種,糧食的種類也特別多,包括大米、小米、水稻、小麥、土豆等。此外,還有一些可以換錢的經濟作物,比如棉花、菸葉、芝麻、咖啡、腰果等。
值得一提的是,非洲擁有非常豐富的礦場資源,它在全球的礦物儲存量都能位列前茅。不過,也正因為非洲的自然資源實在是太多了,非洲人覺得自然給予的財富是源源不斷的,因此許多非洲本地人放棄了開墾土地,只想靠著自然界給予的東西生活。
漸漸地,隨著人口的增長,自然資源的數量極速銳減,供給大大小於需求,這就是非洲貧困以及存在飢餓現象的根本原因。
二、香腸樹與猴麵包樹
說到底,大部分非洲人就是懶,不想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更多的財富,這才導致資源過早的被耗盡。其實,如果單論種植的自然條件,非洲大陸在七大洲中是數一數二的,因為非洲的土壤特別適合耕種,這是農作物生長的最基本條件。
但是,非洲人潛意識裡覺得耕種是落後的,他們對農業存在排斥的現象,除此之外,他們還僥倖的認為,自然生長的資源完全可以解決日常生活的飲食問題。
漸漸地,非洲人就失去了農業的勞動力,自然也不會去思考如何讓農業生產效率提高,如何讓農作物產量提高等等。那麼,究竟是什麼東西可以令非洲人如此放心,絲毫不用在意糧食夠不夠呢?
那便是非洲大陸特有的兩種植物園,分別是「香腸樹」和「猴麵包樹」,顧名思義,這兩種樹的名稱都和食物有關。
這兩種樹是大自然饋贈給非洲的財富,它們完全自然生長,不需要人工的任何栽培,這兩種樹的生命力格外頑強,人們只要播下種子,它們就能自由生長、茁壯成長。
尤其是成熟後,樹上結出的果實是可以自然食用的,香腸樹一般生長在非洲大草原上,每一株大概高6-12米,長出來的果實特別粗且長,聯結在垂下來的長柄之下,非常像肉鋪中掛出來售賣的香腸,因此,人們將其命名為香腸樹。
這個「香腸」的個頭特別大,一個果實大概有十斤左右,吃起來微甜,含有大量的澱粉,因此當地人常常將它作為主食,有時還把它拿來釀酒。
此外,不管「香腸樹」的果實有沒有成熟,味道都是不變的,香腸樹最早在非洲的烏幹達被發現,每到一年之中的旱季,自然界中的動物們就極度缺少食物和水分,這時就可以享用香腸樹的果實以及莖葉,度過旱季。
其實,我國南部的海南省和廣東省,也曾發現形似香腸樹一般的植被,且長出的果實也很像香腸,只不過果實不能食用,只可以觀賞。
香腸樹
再來說說猴麵包樹,它是一種適合生長在熱帶地區的植物,因為在生長期間受到大量的光照,且植被本身非常耐旱且耐貧瘠,它們所需的自然環境剛好與非洲相吻合,而麵包樹長出來的果實也成為了當地人的主食之一。
果實的形狀為橢圓形或是圓錐形,長度大約為25~30毫米之間,內部含有大量的澱粉,可以燒烤後食用。烤製成熟後,口感很像麵包,外殼酥脆,裡面鬆軟,酸甜適宜。
猴麵包樹之所以能成為主食,是因為它的產量極高,每一棵樹一年可以結出兩百顆左右的果實。猴麵包樹的果子可以拿來吃,樹木本身的軀幹還可以拿來當建築的原材料,如薩摩亞人會將猴麵包樹做成船,當成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而猴麵包樹還可以做成房子,由於質地堅硬,十分牢固,這種房子住個五六十年都沒關係,猴麵包樹的樹皮可以編織成繩子,用於日常生活中去。
麵包樹
總之,猴麵包樹渾身上下都有很高的利用價值,是大自然給非洲人民帶來的寶貴財富。
正因為有猴麵包樹和香腸樹的存在,非洲人才越來越不想耕種,長期下來就養成了懶惰懈怠的習慣。眾所周知,自然界的資源並不是無窮無盡的,人們不可能永無止境地去消耗自然資源,而是應該思考如何讓這些資源可持續地發展,如何與自然界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