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盛產巧克力,出口全球3分之2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卻吃不起?

2020-12-05 騰訊網

16世紀初,西班牙探險家荷南多·科爾特斯在墨西哥發現了一款特別的「飲料」,它由可可豆和各種香料混合製成,十分香甜,頗有經商頭腦的科爾特斯詢問了原材料後,立馬把它帶回西班牙,並在西非的某個小島上種植了可可樹。

待到果實成熟,科爾特斯讓人把可可豆磨成粉,加入糖和水等,做成了升級版「可可飲料」,查理五世一喝,讚嘆不絕,於是「可可飲料」成為西班牙上流社會最流行的飲料,甚至還被皇室當成嫁妝,於是它傳到了歐洲各地,經過人們不斷加工,巧克力正式誕生,在當時,能吃得起巧克力的,非富即貴。

時至今日,巧克力再也不是貴族和有錢人的專屬,而是大家都吃得起、買得到的美味零食,它那種絲滑、入口即化、苦中帶甜的口感,讓人愛不釋手。

眾所周知,製作巧克力的原材料是可可豆,非洲則是最適宜種植它的地方,根據資料顯示,全世界3分之2左右的可可豆都來自非洲,這個數字是十分驚人的,所以很多人都理所應當的認為,非洲本地人一定吃巧克力吃到「膩」,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他們不但吃不起巧克力,甚至都不知道巧克力為何物。

第1個原因:採摘可可豆的僱傭費非常低

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可可豆從生豆到成品出口的流程,一般來說,工人們要先把豆莢從樹上摘下來,然後運到開闊處,將豆莢的木質外殼打破,挖出裡面的可可豆。然後將生豆裝進箱子裡,用香蕉葉蓋嚴實,接著放在高溫、通風處,讓它們發熱發酵,期間工人們要不斷翻動它們,3~9天後,可可豆完全乾燥,苦味褪去,就可以賣給各大原料商。

這項工作雖然漫長枯燥,且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但因為技術含量很低,加上非洲最不缺的就是廉價勞動力,所以農場主們為了節約成本,會把僱傭費壓得很低很低,甚至經常僱傭當地的小孩,他們好管理,動作快,並且要求的報酬更低,所以一天下來賺的錢,不過夠他們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哪裡會捨得去買巧克力吃?

第2個原因:非洲可可豆外銷價格低

首先我們要明白,可可豆並不等於巧克力,它不過是巧克力的原材料,要想把它加工成巧克力,需要經過各種複雜的工序,所以非洲人即使拼命種可可、摘可可、賣可可,也不過是賺個原材料錢。

在西非,被晾曬後的可可豆被中間商以1公斤7元的價格賣給各大品牌的巧克力原料商,這些商人再把可可豆處理包裝,運到其他國家,可可豆便搖身一變,成了1公斤17元,然後再被賣給巧克力製造商,產出巧克力,最終價格從100克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所以說,非洲只是生產可可豆,並不代表就有吃不完的巧克力,對於大多數普通非洲人來說,放在精美包裝袋裡的巧克力,是如同奢侈品般的存在,他們哪裡捨得花錢去買來吃。

甚至當年有記者跑去非洲採訪這些可可豆採摘工,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巧克力」是什麼,他們還以為外國人買可可豆是為了釀酒,當記者給了小孩子一些巧克力吃,他們露出了開心又驚訝的笑容,真是讓人心頭髮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原因讓人沉默
    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原因讓人沉默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為什麼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呢?原因讓人沉默,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大家都知道,巧克力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食物,平時人們經常將其當作小零食來解解饞。非洲就是一個盛產可可豆的地方,可是當地人幾乎不會吃巧克力,這是因為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首先是經濟原因,非洲屬於熱帶氣候所以當地的資源比較豐富,每年可以向世界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 非洲最「怪」現象:出口全球70%可可豆,為何當地人不知巧克力?
    非洲是可可豆的原產地,出口全球70%以上的可可豆可可樹,這本來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地區的經濟作物,自從它進入到非洲地區之後,如今全世界超過三分之二的可可豆產量都來自於非洲,拉丁美洲出產世界可可豆總產量僅有13%。
  • 非洲奇葩怪象: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令人唏噓
    非洲自然資源得天獨厚,適合種植可可豆,盛產可可豆 而巧克力的原材料可可豆就是出自非洲。非洲的炎熱氣候,以及土壤都非常適合可可樹生長,要知道,可可豆可不是那麼容易長成的。新種植的可可樹樹苗,需要10年才能開始結果。而且一顆可可樹的結果的時間也就二十幾年,當這些可可樹失去結果的本能之後,就需要種植新的可可豆去替代它們。
  • 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答案讓人沉默!
    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答案讓人沉默!其實我們經常吃到的巧克力零食,它的原材料可可豆的味道都是偏苦澀的 ,如果將其製作成美味的巧克力,就要進行一系列的複雜家庭,但是我們都知道,非洲的人口數量龐大,而將進行發展並不發達,最後的最後勝利都會變的能力的能力進行,再然後讓他們完成了完成簡單的課可作處理。
  • 感受來自AI的幸福:可可豆、巧克力與人工智慧
    500年前的,當地生活的印第安人將這種植物的果肉曬乾、研磨,衝泡成飲料。由於這種植物稀疏分布在叢林中,在部落裡,只有首領級的人物才可以享用其美味。後來,這種原料被帶到歐洲、大量的被新定居的美洲人食用,製作成甜美而略帶苦味美食。看到這裡你也許知道了,這種植物就是製作美味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
  • 巧克力將消失?全球變暖或使可可豆40年內絕跡
    浙江在線1月2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隨著全球變暖,製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面臨最快在40年內絕跡的危險。全球氣溫的上升將導致當前可可樹種植區域不再合適可可樹生長,而不得不向高山區域轉移。因此出口可可豆的國家,如象牙海岸、加納等或將陷入維持可可豆供應和保護生態系統的兩難境地。
  • 全球可可豆將大量短缺,越南可可種植面臨巨大商機
    截至2020年,全球將出現100萬噸的可可短缺。在這一背景下,業內將目光投向越南,期望越南成為新的優質可可供應國。 雨果網日本媒體《日本時報》2月10日的報導中了解到,法國人文森特和他的朋友在越南設立了一個手工巧克力製造公司Marou。文森特表示:「製造手工巧克力對原料要求很嚴格,我們會一袋袋地檢查可可豆的質量,因為可可豆直接關係到巧克力的質量。
  • 從可可到巧克力,你與秘魯有個甜蜜之約
    也正是這種獨特氣候和當地生產的多樣性,造就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巧克力。這些也使得秘魯成為世界第 13 大可可豆出口國,以及第二大有機可可豆出口國。巧克力愛好者們,當你下次尋找新的巧克力聖地時,秘魯一定值得你探索一番。
  • 巧克力的原材料可可豆來源,印第安人最初把可可豆當貨幣用於交換
    瑪雅人、阿茲特克人除了食用之外,還把可可豆作為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哥倫布第四次美洲探險時(1502-1504),曾在宏都拉斯海域碰到一隻載有20多個瑪雅人的獨木舟。哥倫布發現他們對船上一堆可可豆特別珍惜。如果誰丟落了幾顆,他會立刻小心翼翼地撿起來(像拾錢幣一樣)。可可豆是製作可可脂和巧克力(朱古力)的原料。
  • 可可豆含有對大多動物有毒的物質,但人們把它變成了美味的巧克力
    可可豆眾所周知,非洲是一個相對貧窮的地區。在這片大陸上不少地方,大人們吃不飽飯,孩子們也沒有學上。而採摘可可豆成為了部分非洲人不可多得的養家餬口的方式,可可豆就是巧克力的原材料。而可可樹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它的果實,也就是我們說到的可可豆,是一種高熱量、高油的物質。可是說來也奇怪。深諳生存之道的動物們,卻很少去觸及這種原本對它們來說很美味的食物。後來人們才發現了,原來可可豆中含有對大多動物有毒的物質,所以野生動物們才不得不捨棄這一「美食」。可是,這種物質卻對人類沒有傷害,相反,甚至還對人體有好處。這就是後來科學家們發現的可可鹼。
  • 帶你到東京體驗「世界一流巧克力」,從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製作過程
    日本做為甜品之都,在烘焙、甜品,巧克力、糖果等的製作技術上,在整個亞洲乃至世界都是公認的非常出色的國家,與歐洲同步的技術,再加上日本人世世代代的匠人精神,勤勤懇懇、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使日本在烘焙領域的發展,一直在領導著亞洲的潮流,主導烘焙市場的發展。
  • 吃那麼多巧克力,你知道巧克力是怎麼做的?帶你走進可可豆的世界
    同時瑞士也被稱為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難怪這個國家的人喜歡巧克力,瑞士的巧克力種類非常豐富,價格也很適中,最適合作為禮物。牛奶巧克力就是瑞士發明的。後來被瑞士人尼爾.彼得於1875年發明了製作方法,十九世紀初的時候巧克力對於瑞士的人還是一種舶來品。
  • 可可豆是如何變成巧克力的
    未加工的可可豆製作巧克力的第一步是獲取可可豆,種植園的工人們會在每年的10-12月份從可可豆樹上採摘下來可可豆莢,可可豆就包裹在豆莢內白色柔軟的果肉中。接下來,他們將可可豆連同白色的果肉一起取出,簡單的去除果肉後,把可可豆夾在兩層香蕉葉之間放置6天左右,讓殘留的果肉發酵,產生獨特的風味。然後經過幾天的日曬自然乾燥,可可豆就可以打包送往巧克力工廠加工了。運到工廠後,可可豆將通過傳送帶進入連續烘焙機,烘焙溫度和時間取決於想要得到什麼樣的風味,一般設置在120°C-135°C 30-90分鐘。
  • 巧克力30年後或將滅絕!全球變暖威脅可可豆生產
    30年後,可能吃不到巧克力了!嚇得我趕緊吃了一塊)近年來,巧克力市場增長迅猛!有的國家,贈送巧克力的對象從戀人,擴大到了家人、朋友、同事等更大的社交圈。但是!英國專家帶來了一個「噩耗」:30多年後,巧克力可能要「滅絕」了!可能再也吃不到巧克力了!究竟咋回事?
  • 全球五大巧克力巨頭哄搶可可豆 因伊波拉病毒
    全球最大食品企業同時也是全球5大巧克力巨頭之一的雀巢公司(Nestle SA,下稱雀巢)CEO保羅·薄凱(Paul Bulcke)近日表示,伊波拉疫情促使公司不得不加快從非洲國家運出可可豆的速度。
  • 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變身之旅,可可豆烘乾機及其焙炒太重要!
    巧克力是由可可製品(可可液塊、可可粉、可可脂)、白砂糖、乳製品和食品添加亮晶晶等基本原料,經混合、精磨、精練、調溫、澆模成型等科學加工而成。其中可可製品的加工非常重要,金澳君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可可豆成為巧克力之前的變身之旅吧!
  • 厄瓜多:「全世界最細膩的可可豆」的誕生之地
    在春天可可豆收穫的時節,來到厄瓜多這傳說中古代靈藥的誕生之地,你可以親眼見到收穫可可豆,並細細品嘗精緻的巧克力在厄瓜多,一年四季都可以收穫可可豆,但是如果想要沉醉於巧克力的夢幻世界,那麼則應該前往熱帶種植園,例如亞馬遜河流域講克丘亞語的納波省。
  • 2020年國際巧克力大獎出爐,全新的巧克力風潮你get了嗎?
    屏東可可的高光時刻對於可可豆產地,大多數人的印象依然停留在非洲、南美洲,天然的氣候條件和豐厚的歷史底蘊,讓那裡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可可王國,應該很少有人提到臺灣會想到可可豆。臺灣第一位國際巧克力品鑑師許華仁,在福灣莊園做行政主持時搜尋在地食材,機緣巧合下發現了來自屏東的可可豆,由此發現了臺灣巧克力的「新大陸」。
  • 可可豆短缺 巧克力40年內絕種?
    1)全球暖化全球暖化是其一原因令巧克力短缺?(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全球暖化的危機非常險峻,不但令全球多個地方有急速溶雪的情況,氣候的變化也令可可樹處於不穩定的生長環境。美國科學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預測到真菌病毒和昆蟲破壞開始威脅可可樹,若全球暖化持續,只會更危害可可樹的生長。
  • 世界上僅5%可可豆屬高端,而這個地方供應其70%。吃不胖的巧克力
    國產很多巧克力都是代可可脂,不是純可可豆!它的危害你要知道!厄瓜多的可可豆,全球最佳。早在前哥倫布時期,厄瓜多就開始種植可可豆。幾十年來一直生產可可的厄瓜多現在被正式認為可以生產出世界上一些最好的香氣可可,很人認為是世界上最棒的。在世界上只有5%的可可豆被貼上了精美香氣的標籤。厄瓜多生產該品類的可可豆佔全球產量的近70%(其總生產量佔全球可可豆出產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