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五大巧克力巨頭哄搶可可豆 因伊波拉病毒

2020-12-04 搜狐網

  全球最大食品企業同時也是全球5大巧克力巨頭之一的雀巢公司(Nestle SA,下稱雀巢)CEO保羅·薄凱(Paul Bulcke)近日表示,伊波拉疫情促使公司不得不加快從非洲國家運出可可豆的速度。

  美味的巧克力有賴於原料可可豆。非洲的象牙海岸是可可豆的主要產區,每年能生產160多萬噸可可豆,佔世界可可豆供應總量的33%,如果算上鄰國的加納和奈及利亞,共佔全球可可豆供應的60%左右。一旦那裡被伊波拉病毒襲擊,雀巢這個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將不得不面對可可豆的價格上漲。之前由於象牙海岸的政局不穩,也曾經導致可可豆價格飆升。

  現在正值可可豆的收穫時節,往常象牙海岸都是依靠鄰國賴比瑞亞和幾內亞的外來勞動力完成可可豆的收成,但是今年這兩個國家是伊波拉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已經損失大批勞動力。今年3月爆發於西非的伊波拉疫情,近段時間在全球蔓延,感染、死亡病例迅速上升。

  截至10月22日,可可豆在紐約的市場價年內已上漲15%,達每噸3113美元,雀巢方面表示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會考慮提升產品價格。

  受影響的不止雀巢。象牙海岸的可可豆也廣泛用於瑪氏公司旗下的M&Ms巧克力豆、士力架以及瑞士蘇黎世巧克力生產商百樂嘉利寶這樣的巧克力大公司。

  瑪氏公司(Mars)是全球最大的糖果公司,其巧克力食品年銷售額高達100億美元,也是可可豆需求量最大的買家,公開數據稱其每年購買約35萬噸可可豆。

  全球巧克力市場主要為費列羅、吉百利、好時、雀巢、瑪氏五大品牌壟斷。由於伊波拉的緣故,這些巧克力生產商估計都要著急去別的地方搶可可豆了。

business.sohu.com true 財經綜合報導 http://business.sohu.com/20141024/n405431911.shtml report 762 全球最大食品企業同時也是全球5大巧克力巨頭之一的雀巢公司(NestleSA,下稱雀巢)CEO保羅·薄凱(PaulBulcke)近日表示,伊波拉疫情促使公司不得不

");}

相關焦點

  • 可可豆產量因伊波拉下降 明年可能會漲價
    眼下,又到了巧克力的銷售旺季。但最近巧克力因伊波拉要漲價的消息卻讓吃貨們的心不禁在寒風中顫抖起來。近日,有消息稱在非洲伊波拉疫情的影響下,可可豆產量大幅度下降,導致以可可豆為原材料的巧克力面臨漲價。伊波拉真的會讓我們的「心頭好」巧克力更貴嗎?
  • 盤點新世紀五大傳染病,伊波拉病毒疫苗能給新冠病毒疫苗哪些啟示?
    從人類誕生,病毒就與我們如影隨形,並不斷導致一場又一場大災難。遺憾的是,人類在與病毒的抗爭中幾乎總是失敗的那一方。迄今為止,疫苗是我們對抗病毒最有效的武器之一。那麼,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開發出眼下這場疫情的病毒疫苗呢?動脈網(微信號:Vcbeat)回顧了本世紀由病毒導致的五大全球傳染病,以及從零開始成功上市的伊波拉病毒疫苗的開發過程。或許,我們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
  • 病死率高達90%,伊波拉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病毒?
    導致剛果(金)第10輪伊波拉疫情和2014-2016年西非疫情的病毒屬於薩伊型伊波拉病毒。關於伊波拉病毒的來源,目前尚不得知,但從現有證據來看,果蝠(狐蝠科)可能是伊波拉病毒的一個宿主。傳播途徑該病毒主要是接觸傳播。
  • 伊波拉病毒疫苗的研製能帶來哪些啟示?
    若論歷史,病毒遠比人類歷史悠久。從人類誕生,病毒就與我們如影隨形,並不斷導致一場又一場大災難。迄今為止,疫苗是我們對抗病毒最有效的武器之一。那麼,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開發出眼下這場疫情的病毒疫苗呢?動脈網回顧了本世紀由病毒導致的五大全球傳染病,以及從零開始成功上市的伊波拉病毒疫苗的開發過程。或許,我們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
  • 嚴防伊波拉病毒全球擴散 最兇險病毒株致死率為90%
    伊波拉病毒是含有18959個鹼基對的單鏈RNA,病毒直徑為80納米,長度為970納米。病毒可以構建成奇形怪狀的分枝狀或盤繞狀,長達10微米。更為特殊的是,伊波拉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僅由一個核酸核心和一個蛋白質外殼組成。而且成熟的伊波拉病毒體內缺乏產生能量的酶系統,無細胞器,不能獨立進行代謝活動,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依靠宿生(如人)細胞提供的原料和酶系統存活繁衍。
  •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全球首個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
    央視新聞10月16日消息,福布斯雜誌10月15日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於當地時間10月14日宣布批准了全球首個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銀馬澤伯」(Inmazeb)。「銀馬澤伯」是三種單克隆抗體混合物藥物,由美國再生元製藥公司生產,在遏制伊波拉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方面實現了突破。
  • 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它到底有多毒?
    目前全球共有6場疫情被世衛組織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而伊波拉疫情就佔了兩場。新發現的伊波拉病例集中在剛果(金)西北部赤道省份,和東部的疫區相隔超過1000公裡。事實上,東部疫區此前一直在等待始於2018年8月第10波疫情的倒計時。截至今年5月29日,剛果(金)在第10輪疫情中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463例,死亡2280例。
  • 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
    疾病可怕,草木皆兵的過度防疫也讓人厭煩,不如藉此機會,反省回顧一下,人類認識病毒的歷史。要了解伊波拉病毒,不得不讀《血疫》這本書。這是一部記錄人類與伊波拉病毒搏殺故事的著作。注意,這裡是人與病毒搏殺,人類至今沒有辦法完全消滅伊波拉病毒,所以我們不敢說完全戰勝了它。
  • 「伊波拉之父」確診新冠:「病毒終於要復仇了」
    △皮奧特接受視頻採訪 圖據 《Knack》雜誌2周的居家隔離後,已經71歲高齡的皮奧特最終因極度疲勞和呼吸困難,住進了醫院重症監護室。皮奧特說:「我的一生都在與病毒作鬥爭,病毒終於要復仇了。」皮奧特在接受採訪時對新冠病毒的危險性再次發出警告,他稱新冠肺炎患者可能會有慢性心臟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後遺症,嚴重時可能需要終生接受腎臟透析治療。接受治療後,皮奧特現在正在家中等待康復。他現在的狀態還不是特別好,上樓時經常會喘不過氣來。儘管如此,皮奧特還是很樂觀:「我還是很『慶幸』自己感染的不是伊波拉。」
  • WHO宣布:世界最強病毒伊波拉再次爆發
    伊波拉病毒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被稱為目前全球最強病毒,1976年8月的一天,薩伊城(現剛果民主共和國)楊布庫的醫院裡來了一位發著高燒的病人,名叫Mabalo,他在發病前去過一次薩伊北部地區,因為醫療資源匱乏,每個護士一天下來要用這幾支注射器給上百個病人注射藥品,針頭用鈍了才會更換,而這個行為也導致了一種可怕的傳染病在短時間內就血洗了周邊50多個村莊,1976
  • 剛果金或現不明疾病 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X」病毒隨時會來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一個偏僻小鎮因根代的醫院裡,一名女性患者和兩個嬰兒在隔離病房裡等待著伊波拉病毒檢測結果。儘管伊波拉病毒的疫苗已經投入使用,並有了降低致死率的療法,但這些病人的身份依舊保密,以防他們受到恐懼伊波拉病毒的當地人的排斥。而在一個多月前的11月18日,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宣布,該國第11輪伊波拉疫情結束。疫情期間共報告了130例感染病例。
  • 盤點人類史上致命病毒:伊波拉可「搭飛機」越界
    中新網7月29日電 綜合消息,今年3月在西非國家幾內亞爆發的伊波拉疫情,目前已經蔓延至鄰近三國,奪走超過660條性命。縱觀人類歷史,每一種致命病毒的爆發都有可能引發巨大災難,在與這些病毒的搏鬥中,人類須始終保持謹慎和清醒。  伊波拉:史上最強病毒已經來襲?
  • 警惕伊波拉病毒疫情再次爆發
    綜合媒體4月14日報導,13日,剛果(金)再次發現1例伊波拉確診病例,這是今年4月以來發現的第3例伊波拉病例。媒體報導,新增病例為1名7歲兒童,曾與前2例確診患者在同一家衛生中心就醫。伊波拉疫情防控任重道遠:伊波拉病毒於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的伊波拉河地區被發現,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它能引起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產生伊波拉出血熱,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感染者症狀與同為纖維病毒的馬爾堡病毒極為相似,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病毒潛伏期為2至21天,通常5至7天。
  • 伊波拉病毒可通過空氣傳播
    一項新研究表明,伊波拉病毒可經空氣傳播從豬傳染到恆河猴。然而,這項發表在2012年11月15日出版的《科學報告》雜誌上的新研究發現,在從未進行接觸的情況下,感染了伊波拉病毒的小豬可將這種病毒傳染給被飼養在同一房間內的猴子。
  • 美國批准全球首個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是三種單克隆抗體混合物藥物
    福布斯雜誌10月15日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於當地時間10月14日宣布批准了全球首個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銀馬澤伯」(Inmazeb)。「銀馬澤伯」是三種單克隆抗體混合物藥物,由美國再生元製藥公司生產,在遏制伊波拉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方面實現了突破。
  • 豬可傳播伊波拉病毒
    本報訊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科學家指出,萊斯頓型伊波拉病毒(RESTV)是一種家畜病原體,它有可能影響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哺乳動物。科學家在該研究中發現,實驗室仔豬感染RESTV後會患上嚴重的呼吸道疾病,並從上呼吸道排出病毒。RESTV可以感染人類但不會致病。現在,科學家表達了他們的擔憂,豬可能成為「伊波拉病毒的臨時或放大宿主」。研究人員指出,豬體內RESTV的出現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因為它有可能通過與豬或食物鏈的直接接觸傳染給人類。
  • 肆虐各地的伊波拉病毒,究竟是如何興起的?
    名為 AA-5 的套房是一組負壓隔離室,由平民身份的陸軍科學家尤金·詹森設立,是研究伊波拉病毒的研究實驗室。他是伊波拉及其姐妹馬爾堡病毒的專家。他用伊波拉病毒感染了幾隻猴子,最近一直在測試各種藥物,尋找辦法阻止伊波拉病毒的感染。過去這幾天,猴子開始死亡。南希以病理學家身份加入詹森的研究項目,任務是確定猴子的死因。她走向一面牆壁上的一扇窗戶。
  • 《血疫:伊波拉的故事》:人類也許才是地球的「病毒」
    2019年,伊波拉病毒再次出現在非洲國家剛果(金),這一次病毒造成將近三千人感染,超過兩千人死亡,是全球史上第二嚴重的伊波拉疫情。 其中,最致命的薩伊伊波拉病毒被稱為「人命的黑板擦」,致死率高達90%。 1994年,理察 普雷斯頓出版了《血疫:伊波拉的故事》,敘述了非洲伊波拉病毒的緣起以及美國本土一次出現的疫情,這部作品成為了有關伊波拉病毒最具影響力的非虛構經典之作。
  • 可治癒伊波拉病毒感染的新化合物GS-5734被發現
    市場到2025年美洲地區痴呆的患病人數將從目前的940萬增加到3000萬泛美衛生組織(PAHO)最近發表的《2015年全球阿爾茨海默症報告》指出:美洲地區的痴呆患者將從目前的940萬增加到2050年的3000萬,因此中美洲因痴呆症的花費將增加348%。
  • 伊波拉病毒比新冠還要可怕,死亡率超高,令人膽寒!
    即使人類因為一些成績已經變得非常偉大,但面對微小的病毒還是無能為力。看情況,人類現在僅僅戰勝了天花這一種病毒,這沒什麼可值得驕傲的,因為還有很多病毒都沒有消滅。就比如伊波拉病毒,這個曾經引起全人類巨大恐慌的病毒,到現在依然是大家頭痛的難題。這種病毒究竟可怕到了什麼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