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明白知識er 明白知識 來自專輯通識日曆

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1日,剛果(金)政府宣布該國爆發新一輪伊波拉疫情,目前已有6名感染者,其中4人死亡。

在小小的病毒面前,自視甚高的人類只得承認,自己缺乏主宰一切的權威。當然,我們也不應當心存能夠主宰一切的幻想。

疾病可怕,草木皆兵的過度防疫也讓人厭煩,不如藉此機會,反省回顧一下,人類認識病毒的歷史。

要了解伊波拉病毒,不得不讀《血疫》這本書。這是一部記錄人類與伊波拉病毒搏殺故事的著作。注意,這裡是人與病毒搏殺,人類至今沒有辦法完全消滅伊波拉病毒,所以我們不敢說完全戰勝了它。

| 《血疫》

作者: [美] 理察·普雷斯頓 (Richard Preston)

譯者:姚向輝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

誠如書中所引用的生物危害防護領域的名言:

「你永遠無法知道生命何時滅絕。生命能從幾乎所有攻擊中活下來。」

談起伊波拉,大家腦海裡出現的,是近幾年新聞報導裡常常出現的場景:非洲大陸上橫陳的屍骨,血肉模糊。看過一眼的人都覺得世界末日不過如此。

其實,伊波拉病毒並不是最近幾年才被發現的病毒,早在1976年,它就曾出現在蘇丹的熱帶雨林邊緣、一個普通的倉庫管理員身上。通過他,病毒以隱蔽的方式,快刀斬亂麻的速度迅速消滅了蘇丹南部幾乎全部人口,隨後銷聲匿跡。

它消失的原因是,殺人的速度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患者在死前感染其他人。

瘟疫過去兩個月之後,一種更致命的病毒出現在伊波拉河沿岸的薩伊,就是現在說的剛果(金)。沒有人查出這種病毒的最初宿主是誰,但它靜悄悄地在人群中廣泛傳播。

要命的是,當地醫療條件非常惡劣,護士們每天用幾個針頭,反覆給上百名患者注射,導致病毒急劇擴張。

這種病毒比蘇丹出現的病毒致死率更高,可達90%。它會感染宿主身上除了骨骼肌和骨骼之外的所有組織,吞噬人體蛋白質,讓血液出現凝塊,皮膚開始壞死,稍微一觸碰後便流血不止。

《血疫》的作者理察·普雷斯頓(Richard Preston)形容,感染這種病毒後,「血液就像在電動攪拌器裡打過似的。」

患者的血樣被送往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CDC),經過卡爾·M·詹森醫生研究之後,正式命名為伊波拉病毒,蘇丹出現的病毒稱作蘇丹伊波拉病毒,薩伊出現的病毒稱作薩伊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本是瘟疫爆發點當地一條河流的名字,這場瘟疫過後,除了當地人以外,恐怕沒有什麼人會記得伊波拉曾是一條河流,只記得它是一種致死率在50%-90%之間的恐怖病毒。

不同於常見的球形病毒,伊波拉是罕見的線狀病毒,在顯微鏡下,它們是一個個短短的線條,有的病毒一端彎曲形似曲杖,因而得名「牧羊人的曲杖」。

曲杖在《聖經》中象徵著權力、博愛與職責,此時卻變成了殺人於無形的病毒。

幾十年後,這些病毒重出江湖,在西非造成了數以萬計的傷亡,給全世界帶來了無盡的恐慌。

可喜的是,人類在對抗伊波拉的道路上,也不斷有突破性進展。2016年12月23日,世衛組織宣布,加拿大公共衛生局所研發的疫苗可以有效地防護伊波拉病毒。

21世紀前20年是公共衛生事業迅速發展,醫學不斷進步的時代,也是人類飽受病毒折磨的時代。除了伊波拉以外,SARS、H1N1還有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不斷損害人的身體,破壞人類的生存秩序。

這些病毒的存在,時刻威脅著人類,以壓迫性的姿態刺激著醫學馬不停蹄地向前。在它們面前,喊上幾百句加油或保佑就像湊熱鬧,我們需要的不是自我感動的眼淚,而是正視病毒危害的勇氣和對待病毒的科學態度。

能夠幫助西非緩過伊波拉疫情的只有嚴密的物理隔離和更好的衛生醫療條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它到底有多毒?
    「只要聽見它的名字就能讓人瑟瑟發抖」根據雅虎新聞網、維基百科等報導,伊波拉,這是一個只要聽見它的名字就能讓人瑟瑟發抖的病毒。在2014年的西非伊波拉疫情大爆發期間,CNN的記者用這樣的語句來形容感染者:「就如他們受到了魔鬼最惡毒的詛咒。」
  • 新冠還在蔓延,這個致死率超高的病毒又捲土重來……
    本文轉自【這裡是美國】;人類同新冠病毒的鬥爭還未結束, 美國因「黑人之死」引發的抗議活動還在持續發酵, 就在這時,伊波拉病毒又又又捲土重來了......「伊波拉」是剛果(金)北部的一條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光顧這裡,瘋狂地虐殺「伊波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百姓,有的家庭甚至無一倖免。「伊波拉病毒」因此而得名。 2014年的西非大爆發讓這個病毒人盡皆知。並且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伊波拉病毒通過飛機,第一次出現在了非洲以外的地方。
  • 四月十日剛果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如果登陸大城市,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新冠還沒有走,剛果又迎來一種可怕的病毒「伊波拉病毒」。對我們來說,這一病毒很遙遠,所以很多國人都沒有危機意識,不知道其可怕之處。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詭異的「伊波拉病毒」,看看它到底有多可怕!圖片來源於網絡:伊波拉病毒一、伊波拉病毒1. 什麼是伊波拉病毒?伊波拉的歷史並不遙遠,最早發現於1976年,在剛果伊波拉河一帶。
  • 伊波拉捲土重來,為什麼這麼多疾病都和蝙蝠有關?
    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當地時間6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最新消息,宣布伊波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第二次爆發。根據彭博社於美國6月1日發出的報導:據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長埃特尼·隆貢多表示,該國西部再次爆發伊波拉疫情,造成4人死亡。隨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也進行了確認,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在伊波拉病毒導致四人死亡後,宣布該國爆發新一輪的伊波拉疫情。
  • 真實的伊波拉病毒,比《血疫》中更可怕
    在上世紀末,這個話題有很多經典電影,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極度恐慌》、黃秋生主演的《伊波拉病毒》,都給我留下了恐怖的記憶。《血疫》這部劇,可能是最近幾年關於傳染病話題最優質的美劇,它又帶我重溫了當年對伊波拉的恐懼。伊波拉,人類殺手《血疫》一開場,便重演了1980年人類第一次遭遇馬爾堡病毒的經典驚悚場面:「在飛機上融化的乘客」。
  • 病死率高達90%,伊波拉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病毒?
    在更早以前伊波拉病毒引起的中非暴發中,病死率達80%-90%。揭開病毒的神秘面紗伊波拉病毒病(以往稱作伊波拉出血熱)是由伊波拉病毒導致的嚴重疾病,具有高感染性和快速致死的特點。該病在1976年同時暴發的兩起疫情中首次出現,一起在現在的南蘇丹恩扎拉,另一起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揚布庫。後者發生在位於伊波拉河附近的一處村莊,該病由此得名(所以並不存在地名歧視一說)。
  • 美國批准全球首個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是三種單克隆抗體混合物藥物
    「死亡天使」轟然引爆炸彈如果說伊波拉最初的出現,只是一次偶然,那麼2014到2016年非洲西部伊波拉的捲土重來倒頗有些蓄意而為的意味:這次大暴發是自出現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伊波拉疫情,伊波拉千裡奔襲西非,不僅突破了以往的鄉村界限,在大城市中遊走;更突破了國界,在幾內亞、獅子山和賴比瑞亞同時暴發,獅子山、賴比瑞亞全境無一地倖免。
  • 血疫:伊波拉的故事講了什麼內容 伊波拉病毒是什麼病
    但病毒並非如此。病毒可以自我關閉,進入假死狀態,然而,只要能接觸到新的生命體,它們就會行動起來,開始增殖。」美國科學記者、作家理察·普雷斯頓的《血疫—伊波拉的故事》一書中,這樣描繪病毒的可怕傳染性。《血疫—伊波拉的故事》 理察·普雷斯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讓整個世界都為此按下了「暫停鍵」。
  • 警惕伊波拉病毒疫情再次爆發
    綜合媒體4月14日報導,13日,剛果(金)再次發現1例伊波拉確診病例,這是今年4月以來發現的第3例伊波拉病例。媒體報導,新增病例為1名7歲兒童,曾與前2例確診患者在同一家衛生中心就醫。伊波拉疫情防控任重道遠:伊波拉病毒於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的伊波拉河地區被發現,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它能引起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產生伊波拉出血熱,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感染者症狀與同為纖維病毒的馬爾堡病毒極為相似,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病毒潛伏期為2至21天,通常5至7天。
  • 伊波拉病毒可通過空氣傳播
    一項新研究表明,伊波拉病毒可經空氣傳播從豬傳染到恆河猴。然而,這項發表在2012年11月15日出版的《科學報告》雜誌上的新研究發現,在從未進行接觸的情況下,感染了伊波拉病毒的小豬可將這種病毒傳染給被飼養在同一房間內的猴子。
  • 分子計算機檢測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報告,早期發現是減緩伊波拉病毒爆發的關鍵,例如目前正在西非蔓延的伊波拉疫情,估計已經感染了近1000人 。研究人員說,分子計算機有朝一日可以簡化生物醫學分析的分析,就像那些用於診斷伊波拉病毒的分析一樣。
  • 肆虐各地的伊波拉病毒,究竟是如何興起的?
    名為 AA-5 的套房是一組負壓隔離室,由平民身份的陸軍科學家尤金·詹森設立,是研究伊波拉病毒的研究實驗室。他是伊波拉及其姐妹馬爾堡病毒的專家。他用伊波拉病毒感染了幾隻猴子,最近一直在測試各種藥物,尋找辦法阻止伊波拉病毒的感染。過去這幾天,猴子開始死亡。南希以病理學家身份加入詹森的研究項目,任務是確定猴子的死因。她走向一面牆壁上的一扇窗戶。
  • 玻利維亞發現可人傳人罕見病毒,與伊波拉病毒屬一類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學者16日介紹,在玻利維亞發現的罕見病毒「查帕雷」與伊波拉病毒同屬一類,可人傳人,引起出血熱。布雷曼說,發現查帕雷病毒是「頗具價值的一課」,科研團隊配備最新工具,與國際同行分享見解,構築了「我們應對致命性傳染病破壞性威脅的最佳前沿防線」。網友評論延伸閱讀伊波拉病毒 (烈性傳染病病毒)伊波拉(Ebola virus)又譯作伊波拉病毒。
  • 伊波拉病毒:比新冠厲害,致死率是SARS病毒的9倍
    它也屬於病毒。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既不是新型冠狀病毒,也不是SARS病毒,而是一種更加可怕的,可以稱之為病毒之王,只要感染上基本就會被判定為死亡的病毒——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伊波拉病毒的可怕程度:伊波拉病毒也稱作伊波拉病毒,當年的SARS病毒已經非常可怕了,致死率達到11%。
  • 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有多可怕?
    作為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性疾病,自然儲存宿主可能為狐蝠科的果蝠,「借刀殺人」是兩病毒慣用的伎倆,感染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的大猩猩、黑猩猩、猴、羚羊、豪豬等野生動物可為首發病例的傳染源,伊波拉/馬爾堡病的「受害人」為本病主要傳染源。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牟丹蕾介紹,接觸傳播是兩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 日本團隊破解伊波拉病毒結構
    據《日刊工業新聞》報導,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的杉田徵彥研究員等破解了伊波拉病毒基因組中核糖核酸(RNA)與核蛋白相互結合所形成的複合體的詳細結構。該成果2018年10月18日發表於英國科學雜誌《Nature》網絡版。
  • WHO宣布:世界最強病毒伊波拉再次爆發
    6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剛果再次發現新的伊波拉疫情。這也意味著,剛果將面臨新冠、世界最大規模的麻疹疫情、伊波拉三種病毒的攻擊。人類共發現了6種伊波拉病毒,所以伊波拉其實是一個用來稱呼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伊波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通用術語,它包括薩伊、萊斯頓、本迪布焦、蘇丹、塔伊森林、邦巴利病毒,邦巴利病毒只在動物體內發現,至少有兩種蝙蝠攜帶這一病毒,萊斯頓型伊波拉病毒也對人不致病,其他4種都會在人身上引發嚴重且常常致命的疾病,伊波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級為
  • PNAS: 科學家首次發現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的受體
    儘管經過大量研究,關於致命性的線狀病毒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的細胞受體,至今還沒有找到。這裡,研究人員發現T細胞免疫球蛋白和粘蛋白結構域1(即TIM-1)結合到薩伊伊波拉病毒(EBOV)糖蛋白的受體結合結構域,以及在一些伊波拉病毒很少感染的細胞裡TIM-1的異常表達能夠10到30倍地提高EBOV對它們的感染能力。
  • 豬可傳播伊波拉病毒
    本報訊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科學家指出,萊斯頓型伊波拉病毒(RESTV)是一種家畜病原體,它有可能影響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哺乳動物。科學家在該研究中發現,實驗室仔豬感染RESTV後會患上嚴重的呼吸道疾病,並從上呼吸道排出病毒。RESTV可以感染人類但不會致病。現在,科學家表達了他們的擔憂,豬可能成為「伊波拉病毒的臨時或放大宿主」。研究人員指出,豬體內RESTV的出現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因為它有可能通過與豬或食物鏈的直接接觸傳染給人類。
  • 伊波拉給人類的啟示與教訓:被遺忘的大陸,不該被遺忘的「血殤」
    「死亡天使」轟然引爆炸彈如果說伊波拉最初的出現,只是一次偶然,那麼2014到2016年非洲西部伊波拉的捲土重來倒頗有些蓄意而為的意味:這次大暴發是自出現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伊波拉疫情,伊波拉千裡奔襲西非,不僅突破了以往的鄉村界限,在大城市中遊走;更突破了國界,在幾內亞、獅子山和賴比瑞亞同時暴發,獅子山、賴比瑞亞全境無一地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