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伊波拉捲土重來,為什麼這麼多疾病都和蝙蝠有關?

2021-01-08 中信出版集團

突發!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

當地時間6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最新消息,宣布伊波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第二次爆發。

根據彭博社於美國6月1日發出的報導:據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長埃特尼·隆貢多表示,該國西部再次爆發伊波拉疫情,造成4人死亡。

隨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也進行了確認,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在伊波拉病毒導致四人死亡後,宣布該國爆發新一輪的伊波拉疫情。

周一,隆貢多發出的信息中顯示,這輪新一波的伊波拉疫情發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西北部的赤道省姆班達卡旺達衛生區。目前造成了4人死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提供的數據,赤道省上一次爆發伊波拉疫情是在2018年,當時有54人感染,33人死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剛果民主共和國仍處在早前東部遺留的巨大伊波拉疫情爆發的陰霾之下。如今西北部又爆發第二輪伊波拉疫情。

如今伊波拉病毒的新一輪爆發,對衛生官員構成了新的挑戰。而伊波拉的起源,也普遍認為是蝙蝠攜帶的伊波拉病毒感染了人類導致的。

大小有別

蝙蝠是哺乳綱勞亞獸總目中的翼手目動物的總稱,種類超過 900 種,是第二大哺乳動物類群,僅排在齧齒目動物之後。

它的翅膀由前 肢演化而來,前肢上長著翼形的皮膜,所以這種翅膀又叫翼手。為了 適應飛行,它的胸骨演化出龍骨突,這點跟鳥兒很類似。

另外, 它們也是唯一演化出具備真正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

翼手目又分為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大蝙蝠亞目的成員主要是狐蝠(Pteropus)等。它們體型較大,展翼長度最大可達 1.5~1.7 米,以水果和花蜜為食,不用冬眠,視覺、嗅覺比較發達,沒有回聲定位系統。

狐蝠屬於大蝙蝠亞目

我們平時常見的蝙蝠,還有出現在各種文學、影視作品中的吸血蝙蝠,則都屬於小蝙蝠亞目。這個亞目的成員一般以肉為食,對它們而言,昆蟲、魚、青蛙、蜥蜴、小鼠、其他蝙蝠、動物血液等皆可果腹。此外,它們普遍視覺退化,依靠回聲定位系統辨別方向,而且需要冬眠。

為了適應冬眠、肉食等習性,小蝙蝠亞目的許多基因都發生了相應的演化。它們合成羧基酯脂肪酶的基因發生了擴張,這有助於它們在冬眠前儲存脂肪;合成消化酶的基因也發生了擴張和突變,這讓小蝙蝠亞目成員能更好地消化肉食,而該基因失活的大蝙蝠亞目則只能消化植物,不能消化肉類。

「蝠」壽雙全

達爾文曾在《物種起源》中感嘆:「從不能飛的原始哺乳動物進化為能飛的蝙蝠是不可思議的。」蝙蝠是唯一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雖然同屬於哺乳動物的鼯鼠(Pteromys volans)也能滑翔,還被人稱為「寒號鳥」,但滑翔畢竟不是真正的飛行。

古往今來,能真正佔領天空的哺乳動物只有蝙蝠。

為了適應飛行生活,蝙蝠祖先在演化出飛行能力的過程中,其基因也發生了一系列的快速演化。為了提高飛行振翼的能力,蝙蝠體內與皮膚彈性相關的基因和參與肌肉收縮的基因都經歷了適應性演化。同時,蝙蝠線粒體中的基因也發生了突變,以提高氧化磷酸化作用, 提供飛行所需的大量能量。

然而,高水平的氧化磷酸化會產生活性氧(ROS)等副產物,引發DNA損傷、細胞凋亡等不良反應。為此,蝙蝠體內一系列與DNA 損傷檢驗、DNA 修復通路相關的基因都進行了演化,這可以減少或修復 ROS 造成的損傷。

這樣一來,蝙蝠就有了比較強的DNA 損傷修復能力,不但很少得癌症,而且壽命也比較長。平均體重只有幾十克的蝙蝠,壽命長達數十年。

禍「蝠」相依

蝙蝠如此長壽,讓古人不禁聯想浮翩。傳說八仙之一的張果老, 就是混沌初分時的一隻白蝙蝠精所化。中國古代把蝙蝠視為良藥,蝙蝠糞便被中醫稱為「夜明砂」,據說有清肝明目的功能,民間還傳說吃蝙蝠肉可以治療哮喘。

很遺憾,事情的真相是:蝙蝠及其排洩物非但不能治病,反而會致病,說它們是瘟神也毫不為過!

其實,蝙蝠是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之一,而且因為它們具備飛行能力,所以它們對人類傳播病毒的能 力比其他哺乳動物都來得更強。SARS、MERS、新冠肺炎、伊波拉(Ebola)……

這一連串駭人聽聞的致命疾病的始作俑者其實都是蝙蝠,它們間接甚至能直接把病毒傳播給人類,也因為整個傳播鏈條中都是哺乳動物,所以病毒突破種間屏障會更容易一些。

2005年,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石正麗課題組曾經提出SARS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2013 年,他們確認SARS病毒的原始宿主是中華菊頭蝠(Rhinolophus sinicus)。

蝙蝠是冠狀病毒的主要動物宿主,將近 10% 的蝙蝠攜帶冠狀病毒,而其他動物只有 0.2% 攜帶冠狀病毒。冠狀病毒重組能力很強,容易重組形成新病毒。如果同一隻蝙蝠或是在同一個山洞裡的蝙蝠同時攜帶多種病毒,那這些病毒可能會重組生成致命的新病毒。

在非洲爆發的伊波拉疫情也和蝙蝠有關。

當地森林裡的蝙蝠身上攜帶病毒,被蝙蝠咬傷或者接觸它們的唾沫和糞便都可能染病。當地人還喜歡吃森林裡的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和其他野生動物,這更增加了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百病不生

令人吃驚的是,雖然蝙蝠體表攜帶多種致命的烈性病毒,但它們自身卻能與病毒和平共處,不會被身上的病毒感染。

蝙蝠為什麼「百病不生」?

第一個原因是蝙蝠維持飛行需要大量能量,因而需要高水平的代謝,所以它們的代謝率比其他哺乳動物來得高,體溫也就更高。

要知道,高溫是一道天然的免疫防線。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病毒很難生存、繁殖。同樣,人類在感染細菌、病毒 時會發燒,也正是利用發燒時的高體溫來抑制細菌、病毒的生長繁殖。

第二個原因是人類體內的 I 型幹擾素只在身體遭遇病毒或者細菌入侵時才會被激活,而蝙蝠體內的 I 型幹擾素一直處在活躍狀態,持續起效。所以,蝙蝠的抗病能力也就更強。

此外,如果免疫系統對外界病原反應太強,還可能會造成免疫過激,產生炎症等不良反應,對身體產生傷害。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蝙蝠基因中缺失了PYHIN 基因家族,STING 基因也發生了突變。PYHIN 基因家族能在病原入侵後造成炎症,而 STING 基因能調控幹擾素的產生。PYHIN 基因家族的缺失和 STING 基因的突變,抑制了蝙蝠體內的免疫過激現象,減少了炎症的發生,從而減少了病毒對身體的損害。

雖然蝙蝠是飛行的烈性病毒傳播源,會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危害,但人類通過了解蝙蝠自身的免疫系統和病毒防衛機制,可以更好地抗擊病毒,還能從蝙蝠抑制免疫過激的過程中得到啟發,研製藥物來減輕人類的炎症反應。

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蝙蝠給人類帶來的不光是瘟疫,還有對抗瘟疫的靈感。正如潘多拉的盒子中災禍與希望並存,蝙蝠也是如此禍福相依。

以上內容整理自華大基因CEO尹燁所著《生命密碼2:人人都關心的基因科普》,原標題「新冠肺炎的教訓:「蝠」兮禍所依,野味切莫吃,有適當刪減。

《生命密碼2:人人都關心的基因科普》

尹燁 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這麼多疾病都和蝙蝠有關?
    北京的恭王府曾是清朝重臣和珅的住宅,府中到處都裝飾著蝙蝠(Chiroptera)圖案,據說數量多達1萬。不過,和大人用這麼多蝙蝠圖案進行裝飾並不是覺得蝙蝠模樣可愛,而是因為蝙蝠的「蝠」和福氣的「福」同音,民間認為蝙蝠是福氣的象徵。對於出身貧寒卻能平步青雲位極人臣的和珅來說,他的大半生都被福星所眷顧,「福」字對他來說格外珍貴。那有著萬隻蝙蝠圖案的府邸也被人稱為「萬福 之地」。
  •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伊波拉病毒對人類造成毀滅性災難,通常是致命的傳染病。自1976年以來,大約發生了20多次伊波拉病毒暴發,第一次暴發記錄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前薩伊)伊波拉河沿岸的村莊。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疫情——2013-2016年西非大流行——造成1.1萬多人死亡,2.9萬多人感染。當一種病毒給人類帶來嚴重疾病時,就意味著人類不是這種病毒的良好宿主。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亨德拉病毒,3年後又暴發了梅南高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暴發尼帕病毒以及Tioman(馬來西亞島嶼)病毒;後來暴發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亨德拉病毒,3年後又暴發了梅南高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暴發尼帕病毒以及Tioman(馬來西亞島嶼)病毒;後來暴發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
    伊波拉病毒對人類造成毀滅性災難,通常是致命的傳染病。自1976年以來,大約發生了20多次伊波拉病毒暴發,第一次暴發記錄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前薩伊)伊波拉河沿岸的村莊。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疫情——2013-2016年西非大流行——造成1.1萬多人死亡,2.9萬多人感染。當一種病毒給人類帶來嚴重疾病時,就意味著人類不是這種病毒的良好宿主。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再到後來我們比較熟悉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狂犬病毒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注意是所有)病毒的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引來如此多可怕病毒的青睞?
  • 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再到後來我們比較熟悉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狂犬病毒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注意是所有)病毒的與蝙蝠有關。
  • 為什麼每次傳播病毒的都是蝙蝠?因為蝙蝠體內有一個火熱毒蠱!
    無疑蝙蝠是最成功的哺乳動物,因為它是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但它幾乎也是掃把星的代名詞,無論是在狂犬病毒還是伊波拉病毒,或者薩斯病毒,甚至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蝙蝠都是它們的源頭,似乎它是潘多拉魔盒中釋放出來的疾病代名詞,為什麼蝙蝠會那麼毒?而且自己那麼毒居然還沒事?
  • 蝙蝠為什麼這麼「毒」?3分鐘英文動畫帶你了解
    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要儘量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能吃野生動物。 回顧近幾十年的致命傳染病,我們會發現許多病毒的源頭都是蝙蝠(bats),例如:尼帕(Nipah)、亨德拉(Hendra)、伊波拉(Ebola)、馬爾堡(Marburg)、SARS病毒等。
  • 為什麼新冠肺炎、SARS、伊波拉這些恐怖病毒都來源於蝙蝠?
    近年來,一些最嚴重的病毒性疾病——SARS、MERS、伊波拉、馬爾堡病,以及新出現的新冠肺炎——都起源於蝙蝠,這並非巧合。 雖然這可能會保護蝙蝠不受高病毒載量的感染,但它會促使這些病毒在宿主體內更快地繁殖。 這使得蝙蝠成為快速繁殖和高度傳播病毒的獨特宿主。
  • 科普:為什麼伊波拉病毒由蝙蝠傳給人,但蝙蝠卻啥事沒有?
    在過去十年裡,伊波拉病毒已造成兩次大規模且難以控制的疫情,其中一次最近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結束。當病毒給人類帶來嚴重疾病時,意味著人類不是病毒的好宿主。病毒依靠一個活的宿主生存,並有天然的貯存庫——病毒在其中自然生存和繁殖而不會引起疾病的宿主動物物種。蝙蝠很可能是伊波拉病毒的天然宿主,但我們現在對病毒如何在蝙蝠體內進化知之甚少。
  • 非典、伊波拉都被懷疑源於蝙蝠 吃野味,你圖個啥?
    就算是現代以來經歷過蝙蝠引發的痛苦的非典和伊波拉時期,人們還是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疼。誰也預料不到,自己會以這麼「宅」的方式度過2020年春節。雖然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的源頭還不能完全確定,但種種跡象都指向了某種野生動物。很長時間以來,人類更加擅長應付人和家畜的病,卻對野生動物導致的疾病很陌生。20世紀上半葉,科學家們才開始把疾病研究擴展到野生動物身上。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能引來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情況危急,在僅得出初步猜測且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有關部門就對市場上販賣的果子狸進行了大規模撲殺。 然而,果子狸「真兇」的身份卻一直無法坐實,雖然從它們的體內分離出類似SARS病毒的相似病毒,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種病毒在果子狸身上不發病,甚至連人工感染都無法成功,更找不到果子狸傳染人的證據。
  • 為什麼這麼多疾病來自蝙蝠?答案在這裡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5月6日刊文稱,科學家發現,與大多數其他動物相比,蝙蝠攜帶的能感染人類的病毒似乎特別多。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與解答,現摘編如下:蝙蝠的何種特性使其能攜帶那麼多病毒呢?研究人員找到了一些可能的解釋,儘管沒有任何一個解釋意味著,我們應該生活在對蝙蝠的恐懼中或責怪它們傳播了新冠病毒。
  • 神奇的大自然:為什麼蝙蝠身上有這麼多病毒還能活蹦亂跳?
    剛開始傳出病毒帶原者是竹鼠之類的生物,目前更進一步研究發現最初的病毒帶原者可能是「蝙蝠」,但目前還在研究確切的傳染給人類的途經為何。巧合的是,2003年SARS肆虐全球,病毒帶原者也剛好是蝙蝠!到底為什麼每次都是蝙蝠?而蝙蝠身上有滿滿的病毒,為何牠們卻能相安無事、與之共存?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最新官宣新型冠狀病毒又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何魔力?
    別問我為什麼會這樣,這件事還要從一隻蝙蝠說起」#這件事還要從一隻蝙蝠說起# ,應該是2020年春節最流行的網絡接梗大賽了。昨天凌晨,中國疾控中心團隊最新論文登上《柳葉刀》,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新冠肺炎病毒源頭與舟山蝙蝠有關。
  • 十種致命動物疾病,伊波拉排第一?
    不僅人類需要應對危險的傳染病,野生動物也需要面對這些疾病,從伊波拉到癌症,甚至瘟疫。有時候某個疾病的爆發會在短時間內殺死上千的動物,而對於那些瀕危動物而言,疾病的爆發更嚴重,可能導致物種滅絕。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發現了很多新型動物疾病,一些之前發現的疾病也發生種間傳染,傳播到了新的地方。
  • 剛果金伊波拉爆發伊波拉疫情3人死 有什麼比伊波拉更強大的病毒?
    據外媒報導,根據剛果(金)衛生部的消息,自4月底以來剛果(金)北部發現一些患有「未確診疾病」的病人,並造成3人死亡。 當地時間周四, 剛果(金)衛生部官員告訴世界衛生組織,其中一個人的死亡與伊波拉病毒有關。目前該國共發現9名患者出現疑似感染伊波拉症狀。
  • 果蝠, 吃水果的蝙蝠伊波拉病毒宿主
    我們一般看到的蝙蝠都只有老鼠那麼大,世界上最大的巨型蝙蝠是馬來大狐蝠,它們翼展可以接近2米,比人類還大。巨型蝙蝠的巨大體型使它們的麻煩不斷,人類的非法獵殺讓它們的數量銳減。  馬來大狐蝠    一般人們見過的普通的蝙蝠,都是只有老鼠那麼大,但是有一種蝙蝠竟然體長25釐米,翼幅最大長達183釐米,居然有這麼大的的巨型蝙蝠!沒錯,那就是馬來大狐蝠。馬來大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
  • 為什麼蝙蝠有這麼多種類?
    為什麼蝙蝠有這麼多種類?世界上有超過1200種蝙蝠,幾乎佔所有哺乳動物物種的五分之一。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蝙蝠會飛,它們可以進行長途「旅行」,遷移到不同的地方,地理上的隔離使它們有更多機會進化成不同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