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伊波拉病毒對人類造成毀滅性災難,通常是致命的傳染病。自1976年以來,大約發生了20多次伊波拉病毒暴發,第一次暴發記錄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前薩伊)伊波拉河沿岸的村莊。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疫情——2013-2016年西非大流行——造成1.1萬多人死亡,2.9萬多人感染。當一種病毒給人類帶來嚴重疾病時,就意味著人類不是這種病毒的良好宿主。
-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
德克薩斯大學加爾維斯頓醫學分部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為什麼伊波拉病毒能在蝙蝠體內存活不會對它們造成傷害,而這種病毒卻能對人類造成致命的破壞伊波拉病毒對人類造成毀滅性災難,通常是致命的傳染病。自1976年以來,大約發生了20多次伊波拉病毒暴發,第一次暴發記錄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前薩伊)伊波拉河沿岸的村莊。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疫情——2013-2016年西非大流行——造成1.1萬多人死亡,2.9萬多人感染。當一種病毒給人類帶來嚴重疾病時,就意味著人類不是這種病毒的良好宿主。
-
伊波拉捲土重來,為什麼這麼多疾病都和蝙蝠有關?
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當地時間6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最新消息,宣布伊波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第二次爆發。根據彭博社於美國6月1日發出的報導:據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長埃特尼·隆貢多表示,該國西部再次爆發伊波拉疫情,造成4人死亡。隨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也進行了確認,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在伊波拉病毒導致四人死亡後,宣布該國爆發新一輪的伊波拉疫情。
-
又是蝙蝠!伊波拉姊妹病毒,致死率可達90%的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終於被發現了,還有人養它當寵物
,馬爾堡病毒為伊波拉病毒的近親,病死率可高達90%。科學家已在近200種蝙蝠身上發現超過4100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超過500多種。蝙蝠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病毒庫之一,由於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和特殊的免疫系統,蝙蝠對大多數病毒表現出較強的耐受力,因此是許多病毒的天然宿主。
-
果蝠, 吃水果的蝙蝠伊波拉病毒宿主
蝙蝠往往象徵著神秘以及詭異,我們常見的蝙蝠都只是手掌大小,《鬼吹燈》中的豬臉大蝙蝠卻是半人大小的巨型蝙蝠,而且窮兇極惡,嗜血成性,讓人為之膽顫。 鼯猴 鼯猴,是一種攻擊各類牲畜並吸取他們血的動物,鼯猴長得像蝙蝠但不屬於蝙蝠,翼展可達1.5到1.7米。鼯猴皮翼目僅有的一科鼯猴科的通稱。因體側自頸部直至尾部具有大而薄的滑翔膜,狀似齧齒目的鼯鼠,面部又很像靈長目的狐猴而得名。 現在的人已經什麼都能夠吃了,飛禽走獸全都在菜單之上,連蝙蝠也沒有放過。
-
非典、伊波拉都被懷疑源於蝙蝠 吃野味,你圖個啥?
奇怪的關注點我們拿這次被高度懷疑是病毒自然宿主的蝙蝠為例,看看人們都從哪些方面關注蝙蝠。通過查詢某搜尋引擎上的「蝙蝠」關鍵字,我們發現,不出事,就沒人意識到蝙蝠能傳播疾病。2019年9月,此次疫情還沒有發酵之前。人們對蝙蝠的相關搜索集中在「超聲波」、「雷達」、「仿生學」等科普內容上,其次是「蝙蝠俠」、「電影」等娛樂熱點上。
-
蝙蝠究竟能傳播什麼病毒?
作者 | 五次方 之前談到了錘頭果蝠能傳播伊波拉病毒,實際上不太準確。早期人們曾認為錘頭果蝠是傳播伊波拉病毒的元兇,但最近的研究未能在其體內檢出伊波拉病毒的RNA。科學就是這麼慫,有一分證據就只敢說一分話,此事只能暫時存疑。
-
蝙蝠身上的病毒都是哪來的?生下來就有麼?
最近都在科普蝙蝠身上攜帶了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與SARS病毒等等,甚至還有朋友提議將蝙蝠徹底消滅,在現在這個非常時刻有這些想法其實都挺現實的,但事實上的問題是蝙蝠身上真帶了那麼多病毒嗎?這些病毒是蝙蝠與生俱來的嗎?在這個過程中到底是人的錯還是蝙蝠的錯?
-
研究人員欲通過剛果的蝙蝠尋找伊波拉病毒—新聞—科學網
每晚,幾十隻雄性錘頭果蝠聚集在這片位於剛果共和國北部的熱帶雨林地區,並用它們的叫聲爭奪雌性蝙蝠。錘頭果蝠翼展寬至1米,是非洲最大的蝙蝠。它們可能是病毒學其中一個不解之謎的答案,即致命的伊波拉病毒到底潛伏在哪裡? 這個問題困擾了研究人員40多年。1976年,伊波拉病毒突然從位於這片地區西北方向幾百公裡、靠近伊波拉河的叢林中出現。
-
蝙蝠:冠狀病毒最致命的傳染源
科學家相信,馬身上的病毒必定是從其他動物那裡傳來的,但對數百種動物做了檢測之後,並沒發現這些動物攜帶有該病毒。為了避免漏掉任何一種可能,人們把調查範圍擴大到了蝙蝠。起先,在一種大型食果蝠上,發現了亨德拉病毒的抗體,隨後又發現了病毒本身。這就確證了這種食果蝠正是亨德拉病毒的傳染源。同樣,前面提到的MERS病毒,也是先從蝙蝠傳給駱駝,再由駱駝傳給人的。
-
又是蝙蝠!伊波拉姊妹病毒,致死率可達90%的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
果蝠,以水果為食,是最大的蝙蝠,有些種類翼幅長達2米,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南方地區也有分布。由於體型較大,缺乏食物的非洲人也經常吃果蝠,也有人養果蝠當寵物。馬爾堡病毒(MARV)可引起馬爾堡出血熱(MVD),最先在德國馬爾堡發現,因此而得名,它又被稱為伊波拉病毒的姊妹,同屬絲狀病毒。
-
為什麼新冠肺炎、SARS、伊波拉這些恐怖病毒都來源於蝙蝠?
近年來,一些最嚴重的病毒性疾病——SARS、MERS、伊波拉、馬爾堡病,以及新出現的新冠肺炎——都起源於蝙蝠,這並非巧合。 他們發現,蝙蝠對病毒的強烈免疫反應可能會促使病毒更快地複製,因此當傳播到免疫系統正常的哺乳動物(比如人類)身上時,病毒就會造成致命的破壞。 一些蝙蝠——包括那些被認為是人類感染源的蝙蝠,它們的免疫系統永遠準備著防禦病毒,並迅速反應將病毒隔離在細胞外。
-
趣味科普:為什麼蝙蝠身上攜帶那麼多可怕的病毒
尼帕 亨德拉 伊波拉 馬爾堡 SARS它們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病毒伊波拉病毒這類出血熱病毒極其致命它們會殺死高達90%的受感染者儘管冠狀病毒的致死率沒那麼高但它傳播得快這些臭名昭著的病毒都是近50年內才出現在人類中的
-
伊波拉姊妹病毒,致死率可達90%的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被證實為蝙蝠
,馬爾堡病毒為伊波拉病毒的近親,病死率可高達90%。 科學家已在近200種蝙蝠身上發現超過4100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超過500多種。蝙蝠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病毒庫之一,由於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和特殊的免疫系統,蝙蝠對大多數病毒表現出較強的耐受力,因此是許多病毒的天然宿主。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亞洲蝙蝠體內存在與伊波拉病毒同類絲狀病毒!
絲狀病毒包括伊波拉病毒、馬堡病毒以及庫瓦病毒。伊波拉病毒和馬堡病毒是最為烈性的病原體之一,目前西非暴發的伊波拉病已經造成27237人感染,11158人死亡。蝙蝠被認為是這類病毒的自然儲存宿主,非洲和歐洲的蝙蝠體內均檢測或分離到相關病毒,但在亞洲的蝙蝠中尚未發現該病毒存在。科研人員利用病毒宏基因組學技術,從雲南的棕果蝠體內發現了絲狀病毒,對其進行分析發現,該病毒與伊波拉病毒和馬堡病毒歸為一類,但與它們的核酸同源性僅為50%左右,表明可能是一種新型的絲狀病毒。
-
蝙蝠感染病毒,為什麼還能飛行?
經研究發現,蝙蝠身上攜帶100多種病毒,其中包括尼帕、亨德拉、馬爾堡,伊波拉、SARS,前三個你可能沒聽過,但伊波拉、SARS你肯定知道。由此可見,蝙蝠是個名副其實的「超級毒王」。感染的人有生命危險,但蝙蝠為什麼安然無恙呢?而且這個種族還生存了幾千年?
-
攜帶130+病毒的蝙蝠,為什麼還活得很好?
蝙蝠因為奇特的進化裡程,今天來看就是個超級病毒炸彈,近千種蝙蝠共攜帶137種病毒,其中人畜共患病毒61種,且蝙蝠群數目巨大,還會飛,那麼問題來了: 要捕殺蝙蝠嗎? 為什麼蝙蝠染病自己沒事?
-
為什麼每次傳播病毒的都是蝙蝠?因為蝙蝠體內有一個火熱毒蠱!
無疑蝙蝠是最成功的哺乳動物,因為它是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但它幾乎也是掃把星的代名詞,無論是在狂犬病毒還是伊波拉病毒,或者薩斯病毒,甚至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蝙蝠都是它們的源頭,似乎它是潘多拉魔盒中釋放出來的疾病代名詞,為什麼蝙蝠會那麼毒?而且自己那麼毒居然還沒事?
-
伊波拉病毒比新冠還要可怕,死亡率超高,令人膽寒!
在我們為自己的成績而沾沾自喜的時候,也一直在與一些危害自身的事情頑強鬥爭著,從古至今都沒有停下腳步。即使人類因為一些成績已經變得非常偉大,但面對微小的病毒還是無能為力。看情況,人類現在僅僅戰勝了天花這一種病毒,這沒什麼可值得驕傲的,因為還有很多病毒都沒有消滅。
-
神奇的大自然:為什麼蝙蝠身上有這麼多病毒還能活蹦亂跳?
剛開始傳出病毒帶原者是竹鼠之類的生物,目前更進一步研究發現最初的病毒帶原者可能是「蝙蝠」,但目前還在研究確切的傳染給人類的途經為何。巧合的是,2003年SARS肆虐全球,病毒帶原者也剛好是蝙蝠!到底為什麼每次都是蝙蝠?而蝙蝠身上有滿滿的病毒,為何牠們卻能相安無事、與之共存?一起來探個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