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身上的病毒都是哪來的?生下來就有麼?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最近都在科普蝙蝠身上攜帶了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與SARS病毒等等,甚至還有朋友提議將蝙蝠徹底消滅,在現在這個非常時刻有這些想法其實都挺現實的,但事實上的問題是蝙蝠身上真帶了那麼多病毒嗎?這些病毒是蝙蝠與生俱來的嗎?在這個過程中到底是人的錯還是蝙蝠的錯?

蝙蝠身上的病毒從生下來就有嗎?

這個其實很容易回答,因為蝙蝠身上的所有分泌物,包括血液,尿液和糞便甚至唾液與掉落的毛髮都可能攜帶這些病毒,所以作為蝙蝠下一代的小蝙蝠,那是絕對的攜帶了這些病毒,甚至它就是下一代毒王!你不用懷疑,它是生來就有!

蝙蝠最早出現在5900萬年前,它是最成功的哺乳動物之一,也許另一個物種應該算是人類,但蝙蝠除了會飛行以外,還有因此而帶來的多個副產品,這導致它簡直百毒不侵!它也會感染病毒,但感染了病毒後不會出現其他動物那樣的發燒發炎反應,而是以飛行的高代謝的體溫達到類似的效果,另外還有DNA的超強修復彌補高體溫帶來的副作用!

所以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病毒已經成了其身體中的一部分,病毒不會對蝙蝠的機體造成傷害,兩者相安無事!甚至5900萬年以來,蝙蝠的體型與結構都沒有出現過大的變化,這表明蝙蝠的身體結構已經趨向完美,它可以適應地球上的各種環境,包括炎熱乾旱的熱帶沙漠和和陰暗潮溼的雨林,甚至是溫帶到寒帶平原與高山,完全不在話下!而且在數千萬年以來的各種環境變化,包括地質史上出現過的各種滅絕性事件,蝙蝠都能安然度過,你不得不佩服這實在是一種神一般存在的物種!

每隻蝙蝠身上都帶了那麼多種病毒?

上文剛說了蝙蝠身上攜帶了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和SARS病毒和MERS原型病毒等等,而且自己一點事都沒有,毒王的稱謂槓槓滴!但問題是全世界蝙蝠種類有19科185屬962種,難道每種都帶了那麼多病毒?那為什麼各地發的病都不一樣呢?

全球潛在蝙蝠家族攜帶的病毒

確實各地的蝙蝠可能攜帶的病毒種類是不一樣的,比如雲南的馬蹄蝠SARS-CoVs病毒的宿主,非洲的部分蝙蝠則攜帶伊波拉病毒以及MERS冠狀病毒等。

到底是蝙蝠的錯還是人類的錯?

其實一直以外人類和蝙蝠大都是相安無事,蝙蝠大部分時間都晝伏夜出,都棲息於森林和巖洞,當然也有棲息於木結構房子的屋簷內,但現代房子這種屋簷結構已經無法躲藏蝙蝠,而且跟人接觸機會也越來越少,為什麼蝙蝠身上攜帶的病毒傳染時間卻反而越來越多了呢?我們來看看伊波拉病毒的傳染過程就知道。

伊波拉病毒從蝙蝠到人的傳播途徑示意圖

上圖是非洲部分蝙蝠攜帶的伊波拉病毒從蝙蝠到人傳播路徑示意圖,從蝙蝠直接到人的機會並不多,但蝙蝠和非洲叢林中的野生動物接觸是非常多的,而人類對於森林資源的渴求導致野生動物和人類的接觸增加,比如狩獵野生動物,甚至有捕獵猩猩猴子的傳統!

另外對於森林的砍伐使得野生動物棲息地減少,活動範圍和人類聚居區重疊,這也是另一個無法忽略的因素!更有一個是現代人類交流增加,早期可能局限於某一個區域傳播,但現代社會,一不小心就是全球傳播,因為交通工具承載下人類活動導致病毒傳播效率極高。

一直在宣傳,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而現在大家可能有了切身體會!

相關焦點

  • 蝙蝠攜帶4000多種病毒,為何不在其身上提取病毒製作疫苗?
    2020年動物界最受關注的動物,當屬蝙蝠。此次新冠型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很多科學家都把新冠型病毒的最終宿主看向蝙蝠,但是目前還沒有足夠多的證據證明。而科學家也並不是無緣無故就有這樣的想法的,因為新冠型病毒和2002年的非典SARS病毒相似,不過並不是同一種病毒。
  • 蝙蝠身上有許多病毒,為什麼蝙蝠不會死亡?
    1、蝙蝠具有抑制炎症的能力 根據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Micro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由杜克大學醫學院(Duke-NUS Medical School)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確認了讓蝙蝠擁有致命病毒,卻不死的分子和遺傳機制。
  • 神奇的大自然:為什麼蝙蝠身上有這麼多病毒還能活蹦亂跳?
    剛開始傳出病毒帶原者是竹鼠之類的生物,目前更進一步研究發現最初的病毒帶原者可能是「蝙蝠」,但目前還在研究確切的傳染給人類的途經為何。巧合的是,2003年SARS肆虐全球,病毒帶原者也剛好是蝙蝠!到底為什麼每次都是蝙蝠?而蝙蝠身上有滿滿的病毒,為何牠們卻能相安無事、與之共存?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蝙蝠身上有百種病毒,蝙蝠為何百毒不侵
    近些年,在人類群體傳播的傳染病大都來自蝙蝠等動物!特別是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的唯一空軍! 自身攜帶了一百多種病毒,有伊波拉,狂犬病、SARS等。隨便一種在人身上適應突變,都有滅絕人類的能力!
  • 冷知識:蝙蝠身上存在很多的病毒,但為什麼自己沒事?
    蝙蝠身上存在很多病毒,但為什麼沒事呢?蝙蝠為了不給人類帶來困擾,調整了時差,還長得不像食材的模樣,但在今年蝙蝠還是上熱門了,聽傳言說是因為一月份的時候有蝙蝠被人抓去給燉了然後人類就感染了病毒。嗯...只是傳言而已。
  • 蝙蝠簡直是行走的病毒庫,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人類卻找不到解藥
    在新冠肺炎初期因為傳染速度增加而被人們關注後,醫學專家開始對其對應的病毒進行來源查詢,最終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是菊頭蝠,而中間寄主有可能又是果子狸。為什麼說「又」呢?因為2003年爆發的非典就是由人吃果子狸,然後讓非典病毒有機可乘。然而目前專家們依然無法直接從菊頭蝠身上提取出新冠狀病毒以研製特效疫苗,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病毒攜帶者每次都是蝙蝠?這真不是蝙蝠的錯!
    這些令人生畏的病毒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近50年內出現於人類身上的,並且有著共同的攜帶者—蝙蝠。雖然說蝙蝠是病毒的攜帶者,但是需要澄清一下的是這還真不是蝙蝠的錯。我們養的家禽牲畜甚至是我們自己肆意侵入蝙蝠棲息地才很大可能是導致近日疫情爆發和展開的主要原因,熱帶地區更是如此。
  • 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蝙蝠的3處特點
    蝙蝠的身上攜帶有大量的病毒,有研究資料指出,在蝙蝠的身上存在著上千種病毒,其中就包括這次流行的冠狀病毒和之前的SRSA病毒等。而蝙蝠身上之所以會攜帶如此多的的病毒,大概也是野生動物能夠在惡劣的自然界中生存的原因,可能是在惡劣環境中為適應生存進化而來的。
  • 身上一百多種病毒的蝙蝠為何自己不得病?原因在此
    新冠病毒的出現,再次將蝙蝠重新拉回人們關注的焦點。有很多疑問,為什麼堪稱「病毒庫」的蝙蝠自己攜帶了如此多的病毒,自己不發病呢?今日,中國科院之聲對此進行了科普。據悉,目前在蝙蝠身上成功分離的病毒至少有上百種。蝙蝠自己也會得病,只不過它們與人類溝通很少,有沒有不適、死亡,人類並不是很清楚。
  • 蝙蝠身上有許多病毒,那為什麼蝙蝠不會感染病毒死亡?答案其實很簡單
    科學家從200多種蝙蝠體內,發現超過4100種病毒,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SARS病毒、MERS病毒和此次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 為什麼蝙蝠能做到攜帶病毒而不發病?
  • 蝙蝠是巨大的病毒庫,身上病毒超1400種,我們能消滅蝙蝠嗎
    引言:蝙蝠身上攜帶超過1000種病毒,是移動的病毒庫,它們會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病毒。蝙蝠如此可怕,人類是否應該徹底殺滅它們?萬萬不可!愛看以殭屍為主要題材的電影的朋友都知道,這類電影的情節安排都差不多,一般都有殭屍禍害百姓的情節。這時,便會有鋤奸扶弱的道士出現,天賦異稟且武功高強的他們總能想到多種方法對付殭屍。受影片角色設定的影響,殭屍被人們視作邪惡的象徵,它們的出現常伴隨著財產的丟失、人員的傷亡等。所以,對於殭屍,人們的態度都是處之而後快。
  • 蝙蝠身上為何如此多病毒?是與生俱來的?科學家如此解釋
    然而,就是有一些人為了滿足自身的私慾,捕捉野生生物進行使用。可他們怎麼也意料不到,這些野生生物身上攜帶著大量病菌,食用後會讓食用者受到感染,當他再去進行社交活動時,便會出現大規模傳播。此次武漢新型冠狀肺炎病毒便是一個例子。病毒的危害,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若想儘快控制病毒瘟疫情況,那麼就必須儘快尋找到病毒的原始宿主,從它身上下手,研發疫苗和解藥。
  • 日本菊頭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0%
    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在日本固有的菊頭蝙蝠身上也檢測出了類似新冠的病毒。日本共同社26日報導稱,由於該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的細胞,故村上認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但他強調,為了日本不發生人畜共患傳染病,「有必要詳細調查野生動物帶有怎樣的病毒,是否可能傳染給人類」。
  • 日本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 | 悅讀全球
    悅讀全球(2020.11.26)日本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村上晉(病毒學)等人的研究小組近日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從日本固有種蝙蝠身上也檢測出了類似新冠的病毒。
  • 研究:日本菊頭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0%
    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在日本固有的菊頭蝙蝠身上也檢測出了類似新冠的病毒。日本共同社26日報導稱,由於該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的細胞,故村上認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但他強調,為了日本不發生人畜共患傳染病,「有必要詳細調查野生動物帶有怎樣的病毒,是否可能傳染給人類」。
  • 「死神」蝙蝠是如何與病毒共舞的?
    除了夜鷹以外,夜空中很少有蝙蝠的競爭者。儘管貓頭鷹也是在夜間活動的機會主義掠食者,但是它們的飛行敏捷度完全無法與蝙蝠媲美,因此也不構成終極威脅。蝙蝠所特有的飛行和回聲定位能力使其佔據並最終統治了夜間的空中覓食生境,並成為除嚙齒類以外的第二大類哺乳動物。
  • 非洲蝙蝠身上 潛伏7種新冠病毒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新華社電 英媒稱,研究人員在加彭蝙蝠體內發現了七種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尚不清楚病毒是否會溢出到人類身上並引起類似於新冠肺炎的瘟疫。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5月18日報導,人們已知冠狀病毒可以從蝙蝠跨物種寄宿到人類,並引起嚴重疾病。
  • 蝙蝠病毒
    比如:蠑螈,蟾蜍,螃蟹等等等等;特別是在古代,一切動物都可以用「蟲」字來泛指,諸如:人被稱為「走蟲或倮蟲」;老虎稱為「大蟲」,蛇稱為「長蟲」(沿用至今),魚稱「水蟲」,鳥稱「羽蟲」,有介殼的稱為「介蟲」 。如此看來,蝙蝠的偏旁用一「蟲」字就不難理解了吧?       「再問你一個問題,能回答出來算你聰明。」
  • 未來的人類能不能進化出、像蝙蝠一樣與病毒和平共處?
    從早期的演化理論來看,似乎有那麼一些道理,但現代科學已經搞清楚了人體以及病毒感染人的各種機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類演化出像蝙蝠一樣適應多種病毒,是不可能的!這有如下幾個原因。免疫機制不就是抵禦病毒麼?為什麼說不適應多種病毒?
  • 日本蝙蝠身上也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1%
    菊頭蝠 資料圖 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後,不少科學家和實驗室都開始重新檢測冷凍的動物樣本,而村上晉的團隊就是其中一員。《自然》網站介紹稱,目前只有少數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其中就包括最近的親屬RaTG13,同樣是在蝙蝠身上發現。此外,科學家們還在2015年至2019年間捕獲的其他蝙蝠和穿山甲身上,發現了其他幾種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