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蝙蝠身上也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1%

2020-11-27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訊)新冠病毒起源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近期,日本科學家又有所發現。

據日本共同社11月26日報導,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的研究小組近期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從日本固有種蝙蝠糞便中檢測出了與新冠病毒一致度達81%的病毒,但他表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同時,另一個團隊在柬埔寨一種蝙蝠上,也發現一種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病毒。

村上晉等人發布的論文名稱為《與新冠病毒相關的乙型冠狀支系B病毒的檢測與特性》,刊載於美國疾控中心12月發布的雜誌上。論文稱,研究團隊2013年在日本巖手縣的一個洞穴內,捕獲了4隻日本角菊頭蝠(Rhinolophus cornutu),並從新鮮糞便中提取了RNA。

村上晉等人在美國疾控中心雜誌上發表的論文

論文介紹稱,角菊頭蝠是是日本特有的一種蝙蝠。這些蝙蝠白天多住在野外的洞穴或廢棄的隧道裡,晚上在它們的棲息地外捕捉昆蟲。菊頭蝠經常與其他食蟲蝙蝠(如角耳蝠或大趾肌蝠)同居,偶爾也會與野生動物(如果子狸)在白天棲息。

隨後,研究團隊使用實時逆轉錄PCR的方法,從兩份樣本中檢測出乙型冠狀支系B病毒的部分RNA聚合酶(RdRp)基因。2020年,團隊又進行了RNA測序,通過實時逆轉錄PCR的方式,測定了一個樣品的全基因組序列Rc-o319。

經過比對後,研究人員發現Rc-o319與新冠病毒的一株(SARS-CoV-2 HKG/HKU-904a/2020)有著很高的核苷酸同源性,序列一致性達81.47%。論文在綜合數據後表示,從基因角度來說,Rc-o319與新冠病毒相關。

但論文也指出,由於該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的細胞,村上認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但為了日本不發生人畜共患傳染病,「有必要詳細調查野生動物帶有怎樣的病毒,是否可能傳染給人類」。

菊頭蝠 資料圖

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後,不少科學家和實驗室都開始重新檢測冷凍的動物樣本,而村上晉的團隊就是其中一員。對於此次發現,村上晉表示:「我沒有想到會找到新冠病毒的『親戚』。」

除了村上晉的團隊外,柬埔寨金邊巴斯德研究所的病毒學家們,也找到了一種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病毒。

研究人員向《自然》雜誌網站表示,他們在柬埔寨的另一種菊頭蝠(Rhinolophus shameli)身上發現了一種病毒,通過對病毒的初步基因測序,他們發現病毒與新冠病毒和RaTG-13(已知與新冠病毒親緣度最高的冠狀病毒,相似度達到96%)的相同區域相似,這表明三種病毒是「密切相關」的。

目前,這種病毒的基因測序還未完全完成,因此《自然》稱,這使得這種病毒對新冠病毒溯源的意義「尚不清楚」。同時,來自中國浙江大學的病毒學家阿隆·歐文(Aaron Irving)也表示,新病毒需要至少和新冠病毒有99%的相似度,才能成為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

但巴斯德研究所的病毒學家還是向《自然》表示,他們對此感到很興奮,「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東西,我們找到了。」

《自然》網站介紹稱,目前只有少數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其中就包括最近的親屬RaTG13,同樣是在蝙蝠身上發現。此外,科學家們還在2015年至2019年間捕獲的其他蝙蝠和穿山甲身上,發現了其他幾種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教授特蕾西·戈德斯坦(Tracey Goldstein)認為,新冠病毒可能不是一種「突然出現」的全新病毒。「早在我們2019年發現新冠病毒前,這一族病毒就已經存在了。」

實際上,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也在11月23日的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

瑞安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說,確定世界首例傳染病病例,是所有流行病學調查的一個重要方面。「(新冠病毒)可能有不止一個首例病例,因為該疾病很可能源於好幾種動物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信息表明,新冠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各地。研究人員最近在蝙蝠體內發現了這種病毒,我們還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其他潛在的病毒源頭。」

有專家稱,「毫無疑問,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其主要攜帶者是蝙蝠。」病毒傳染人類則存在多個源頭,而且傳染期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瑞安強調,目前不確定是人還是動物傳播了新冠病毒,只是「該病毒在武漢的海鮮市場被發現」。

世衛組織新發疾病和人畜共患病部門負責人瑪麗亞·范·克霍夫指出,像中東呼吸症候群這類傳染病,該機構需要為期一年的全面研究,來確定主要感染源。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日本蝙蝠身上也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1%
    據日本共同社11月26日報導,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的研究小組近期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從日本固有種蝙蝠糞便中檢測出了與新冠病毒一致度達81%的病毒,但他表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同時,另一個團隊在柬埔寨一種蝙蝠上,也發現一種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病毒。
  • 日本菊頭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0%
    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在日本固有的菊頭蝙蝠身上也檢測出了類似新冠的病毒。日本共同社26日報導稱,由於該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的細胞,故村上認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但他強調,為了日本不發生人畜共患傳染病,「有必要詳細調查野生動物帶有怎樣的病毒,是否可能傳染給人類」。
  • 研究:日本菊頭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0%
    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在日本固有的菊頭蝙蝠身上也檢測出了類似新冠的病毒。日本共同社26日報導稱,由於該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的細胞,故村上認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但他強調,為了日本不發生人畜共患傳染病,「有必要詳細調查野生動物帶有怎樣的病毒,是否可能傳染給人類」。
  • 日本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 | 悅讀全球
    悅讀全球(2020.11.26)日本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村上晉(病毒學)等人的研究小組近日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從日本固有種蝙蝠身上也檢測出了類似新冠的病毒。
  • 專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宿主,與穿山甲同類病毒相似度超蝙蝠,達99%
    一般認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產自於蝙蝠身上,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率先發表研究結果,指出蝙蝠為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鍾南山院士也表示基本可以肯定這種病毒最先出現在蝙蝠身上,但是有很多專家以及一些學術機構發表的論文認為這種病毒經歷了多種野生動物的接力,在多種野生動物身上演變和傳播,最後才傳到了人身上,這些野生動物包括蛇、鳥類、水貂等。
  • 日本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日專家:有必要詳細調查是否可能傳染給人類
    11月26日,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村上晉(病毒學)等人的研究小組近日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從日本固有種蝙蝠身上檢測出了類似新冠的病毒,解析遺傳信息發現其與>新冠病毒一致度達到80%左右。
  • 巴斯德研究所:柬埔寨蝙蝠體內發現疑似新冠病毒
    吳哥時報訊 權威科學雜誌《自然》網站昨日刊發報導,金邊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柬埔寨本地蝙蝠體內發現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該發現將對科學家們研究新冠起源有幫助作用。此前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新冠病毒可能來自中國以外的蝙蝠,此次研究證明了這一推斷。金邊巴斯德研究所科學家韋斯納·杜昂(Veasna Duong)帶領的團隊在兩隻冰凍的本地菊頭蝠體內,發現了與新冠病毒類似的病毒,並在本月初通知了《自然》雜誌。
  • 日本洞穴蝙蝠的糞便中發現新病毒,與新冠病毒一致性超過80%
    冠狀病毒,這種病毒與導致新冠肺炎的毒株類似。七年前,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日本野外的小馬蹄鐵鼻蝙蝠糞便中發現了這種病原體。一項新的調查發現,它與導致新冠肺炎的冠狀病毒SARS-CoV-2驚人地相似。SARS-CoV-2病毒的基因構成有81.5%的一致性。
  • 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近親
    美媒稱,據英國《自然·新聞與評論》雜誌報導,科學家在柬埔寨和日本實驗室儲存的冷凍蝙蝠與蝙蝠糞便裡,發現兩種與新型冠狀病毒相似的病毒。與曾在本世紀初引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疫情的冠狀病毒類似,新冠病毒可能同樣源於菊頭蝠屬蝙蝠,但同時也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在感染人類之前可能寄宿在另一種動物體內。
  • ...由於該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的細胞,故村上認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
    【研究:日本菊頭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0%】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在日本固有的菊頭蝙蝠身上也檢測出了類似新冠的病毒。
  • 美媒:科學家在柬埔寨發現新冠病毒近親
    美媒稱,據英國《自然·新聞與評論》雜誌報導,科學家在柬埔寨和日本實驗室儲存的冷凍蝙蝠與蝙蝠糞便裡,發現兩種與新型冠狀病毒相似的病毒。與曾在本世紀初引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疫情的冠狀病毒類似,新冠病毒可能同樣源於菊頭蝠屬蝙蝠,但同時也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在感染人類之前可能寄宿在另一種動物體內。
  • 新冠病毒的來源:由蝙蝠和穿山甲的病毒重組而來
    文章指出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是穿山甲可能性較大。文章的團隊是之前介紹過的華南農業大學的沈永義團隊,他們曾經開發布會指出新冠病毒可能來自穿山甲,並發表了相關論文如何評價鍾南山稱「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發源在中國」?​
  • 新冠病毒直接來源於蝙蝠嗎?這三個問題需要解答
    目前,在動物體內發現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與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最相似的,也是石正麗團隊在雲南省一個偏僻洞穴中發現的中華菊頭蝠體內的冠狀病毒,基因序列相似度達96.2%。相關研究還證明,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同源,相似度79.5%。
  • 英媒:科學家稱新冠病毒譜系已在蝙蝠中傳播長達幾十年
    據英國《每日郵報》28日報導,一項研究稱,造成目前全球超過65萬人死亡的新冠病毒,可能最早是在1948年從蝙蝠身上進化而來的。這一發現是學者們在研究新冠病毒(SARS-CoV-2)原始起源的一個項目中發現的。新冠病毒會導致感染者身患新冠肺炎。
  • Nature:在日本和柬埔寨發現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
    在日本和柬埔寨發現的這兩種冠狀病毒都是在實驗室冰櫃中儲存的蝙蝠中發現的,是在中國以外發現的第一批新冠病毒親屬,這是令人驚訝的發現。 柬埔寨的研究人員告訴《自然》雜誌,他們在冰箱中儲存的馬蹄蝠中發現了一種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同時,日本的一個研究小組也報告了另一種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該病毒也存在於冷凍蝙蝠糞便中。
  • 新冠病毒從何而來——從蝙蝠到人類的演變之路
    從蝙蝠開始,病毒經過怎樣的傳播和演變最終成為危害人類的新冠病毒,需要我們去好好探尋一番。  那麼,蝙蝠攜帶如此之多的病毒,為什麼沒有發病?  眾所周知,蝙蝠是唯一一種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飛行這種能力使它的代謝率非常高,蝙蝠的體溫正常情況下就能到達40度。為了抵抗這種高體溫,蝙蝠進化過程中就丟失了炎性反應中的一些環節,如PYHIN 家族的基因。
  • 管軼新論文:穿山甲中發現冠狀病毒與新冠相似度約9成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管軼新論文:穿山甲中發現冠狀病毒,與新冠相似度約9成 基因組測序顯示,這些在穿山甲身上新發現的冠狀病毒與感染人的新冠病毒有大約85.5%至92.4%的相似性,分屬2019-nCoV相關冠狀病毒的兩個子譜系。
  • 新冠病毒已在蝙蝠中傳了70年
    英國《自然·微生物學》雜誌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早在1948年就在蝙蝠身上首次進化出來。這意味著,新冠病毒譜系已在蝙蝠中傳播約70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和中國香港大學等機構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小組分析了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
  • 穿山甲體內病毒與新冠病毒相似度達99%,它會是潛在中間宿主嗎?
    據華南農業大學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報導,穿山甲或為此次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那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結果呢?具體來說是這樣的,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團隊先是進行了宏基因組檢測對比,他們就驚訝地發現穿山甲的可能性是要更高一些的。於是,研究團隊就把之前穿山甲的樣本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測,就發現了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高度相似的病毒。
  • 科學家在十年前的菊頭蝠中發現一種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高度相似
    與此同時,日本研究小組也在冰凍蝙蝠糞便標本中發現了另一種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新冠病毒究竟是如何從動物傳給人的,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就當前研究成果來看,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病毒起源於菊頭蝠,但它究竟是蝙蝠直接傳給人,還是通過中間宿主傳播仍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