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研究發現,蝙蝠身上攜帶100多種病毒,其中包括尼帕、亨德拉、馬爾堡,伊波拉、SARS,前三個你可能沒聽過,但伊波拉、SARS你肯定知道。
由此可見,蝙蝠是個名副其實的「超級毒王」。感染的人有生命危險,但蝙蝠為什麼安然無恙呢?而且這個種族還生存了幾千年?
在5500萬年前,蝙蝠剛開始並不是在天空飛行的,而是生活在地上的一種獸類。後來,它通過自己特有的「翅膀」飛上了天,成了地球上唯一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
但蝙蝠的飛翔與鳥類不同:鳥類是依靠伸展前臂、縮短手指而形成的翅膀飛翔,而蝙蝠卻是將大拇指變成了爪子,通過延長另外四根多骨的手指,支起了翅膀。
蝙蝠的這種翅膀,比其它鳥類靈活,更有利於調頭,捕捉昆蟲。
在飛行時,它的新陳代謝會成倍加速,為了保持滯空,它的翅膀每秒要煽動14次。在這樣「劇烈」的運動下,它的心率高達800次。這時它的身體相當於一臺高功率的發動機,高功率輸出的同時,也產生了高熱,使蝙蝠的體溫高達40度。
這樣的體溫,對於喜歡人類36、37攝氏度的病毒來說,根本難以承受。
而高溫,可以激發更多的免疫反應,產生抗體以抵抗疾病。比如人類的發熱,就是一個自我療愈的過程。
在高代謝時,會不可避免地損傷DNA,蝙蝠在進化過程中,擁有了強大的DNA修復功能,甚至「因禍得福」,很少得癌症。
所以,即使蝙蝠感染了病毒,一樣可以正常飛行,不影響生命。
但也有一些厲害的病毒,經過千錘百鍊活了下來,寄居在蝙蝠身上,舒服地吃吃喝喝。
一旦人類碰觸它,它便會在宿主內頑強生存。人類若發燒到40度,根本扛不住,所以拿它沒辦法,只能任由病毒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