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感染病毒,為什麼還能飛行?

2021-02-08 寫作者柳兮

經研究發現,蝙蝠身上攜帶100多種病毒,其中包括尼帕、亨德拉、馬爾堡,伊波拉、SARS,前三個你可能沒聽過,但伊波拉、SARS你肯定知道。

由此可見,蝙蝠是個名副其實的「超級毒王」。感染的人有生命危險,但蝙蝠為什麼安然無恙呢?而且這個種族還生存了幾千年?

在5500萬年前,蝙蝠剛開始並不是在天空飛行的,而是生活在地上的一種獸類。後來,它通過自己特有的「翅膀」飛上了天,成了地球上唯一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

但蝙蝠的飛翔與鳥類不同:鳥類是依靠伸展前臂、縮短手指而形成的翅膀飛翔,而蝙蝠卻是將大拇指變成了爪子,通過延長另外四根多骨的手指,支起了翅膀。

蝙蝠的這種翅膀,比其它鳥類靈活,更有利於調頭,捕捉昆蟲。

在飛行時,它的新陳代謝會成倍加速,為了保持滯空,它的翅膀每秒要煽動14次。在這樣「劇烈」的運動下,它的心率高達800次。這時它的身體相當於一臺高功率的發動機,高功率輸出的同時,也產生了高熱,使蝙蝠的體溫高達40度。

這樣的體溫,對於喜歡人類36、37攝氏度的病毒來說,根本難以承受。

而高溫,可以激發更多的免疫反應,產生抗體以抵抗疾病。比如人類的發熱,就是一個自我療愈的過程。

在高代謝時,會不可避免地損傷DNA,蝙蝠在進化過程中,擁有了強大的DNA修復功能,甚至「因禍得福」,很少得癌症。

所以,即使蝙蝠感染了病毒,一樣可以正常飛行,不影響生命。

但也有一些厲害的病毒,經過千錘百鍊活了下來,寄居在蝙蝠身上,舒服地吃吃喝喝。

一旦人類碰觸它,它便會在宿主內頑強生存。人類若發燒到40度,根本扛不住,所以拿它沒辦法,只能任由病毒肆虐。

相關焦點

  • 蝙蝠身上有許多病毒,那為什麼蝙蝠不會感染病毒死亡?答案其實很簡單
    ,最終造成了770多個人的死亡,死亡率大概在10%左右;2012在沙烏地阿拉伯和韓國流行的MERS病毒,造成了1200多個人的感染,最終導致450多個人的死亡,死亡率超過了40%。科學家從200多種蝙蝠體內,發現超過4100種病毒,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SARS病毒、MERS病毒和此次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
  • 神奇的大自然:為什麼蝙蝠身上有這麼多病毒還能活蹦亂跳?
    剛開始傳出病毒帶原者是竹鼠之類的生物,目前更進一步研究發現最初的病毒帶原者可能是「蝙蝠」,但目前還在研究確切的傳染給人類的途經為何。巧合的是,2003年SARS肆虐全球,病毒帶原者也剛好是蝙蝠!到底為什麼每次都是蝙蝠?而蝙蝠身上有滿滿的病毒,為何牠們卻能相安無事、與之共存?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攜帶130+病毒的蝙蝠,為什麼還活得很好?
    所以蝙蝠百毒不侵成為許多病毒的「自然宿主」, 禽類也是許多病毒的自然宿主,感染我們的機率比起同為哺乳動物的蝙蝠,更低一些。所以我們說蝙蝠相當於一個病毒「炸彈」。
  • 為什麼病毒攜帶者每次都是蝙蝠?這真不是蝙蝠的錯!
    人類史上,出現過很多危險病毒,如尼帕、亨德拉、伊波拉、馬爾堡、非典型肺炎等等,這些病毒都很可怕,其中伊波拉病毒能殺死90%的感染者,致命性極高。而冠狀病毒雖然達不到這麼高的致死率,但是其傳播速度很快。至於背後的原因,很大程度因為蝙蝠是群居動物,即使是不同種類的蝙蝠也會聚集在一起,生活於密閉的空間之內。因此,病毒就能輕易地在它們當中的個體和種群之間廣泛傳播。更重要的是,蝙蝠自己受到感染並不會死亡,而且還能安然無恙,至少大部分蝙蝠是這樣的,它們照樣可以活得很好,還能到處飛行,從而使病毒蔓延下去。是什麼讓蝙蝠如此「頑強」?其實很大可能正是因為其飛行特性。
  • 為什麼每次傳播病毒的都是蝙蝠?因為蝙蝠體內有一個火熱毒蠱!
    無疑蝙蝠是最成功的哺乳動物,因為它是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但它幾乎也是掃把星的代名詞,無論是在狂犬病毒還是伊波拉病毒,或者薩斯病毒,甚至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蝙蝠都是它們的源頭,似乎它是潘多拉魔盒中釋放出來的疾病代名詞,為什麼蝙蝠會那麼毒?而且自己那麼毒居然還沒事?
  • 毒王蝙蝠為什麼這麼毒,可能是為了飛行,不得不做出的犧牲!
    在我們的印象中,會飛的動物屬於鳥類,鳥類屬於脊索亞門的鳥綱,而蝙蝠屬於脊索亞門中的哺乳綱,那麼屬於哺乳綱的蝙蝠為什麼具有飛行的能力呢?蝙蝠為什麼會飛?蝙蝠的基因突變據研究表明,在空中飛行所耗費的能量,是在陸地行走的3-15倍,這也是為什麼,人類身體裝上皮膜也無法飛行的原因。高耗能的增加,導致蝙蝠需要高新陳代謝率才可以為飛行提供能量。
  • 蝙蝠攜帶了那麼多超級病毒,為什麼自己卻不會生病?
    朱懷球團隊研究認為與感染其他脊椎動物的冠狀病毒相比,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與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更相似的感染模式,而水貂病毒的傳染性模式更接近新型冠狀病毒!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上發表文章「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現及其可能的蝙蝠起源」。
  • 關於蝙蝠的知識:為啥蝙蝠攜帶病毒卻沒事,雷達和蝙蝠有關?
    飛行是需要非常大的能量消耗,所以會產生大量的胞質DNA,胞質DNA在普通哺乳動物中不會大量存在,所以就會被哺乳動物的免疫系統當做病毒來攻擊。為了飛行,蝙蝠不得不進化出不一樣的免疫系統。蝙蝠的STING蛋白缺少了一個絲氨酸,所以病毒才能夠在蝙蝠的體內「共存」,但是病毒的含量是很少,這一機制的最奇特的就是病毒並不損害蝙蝠的健康。所以,除了利用滅活的「冠毒」來研究疫苗,從蝙蝠的身上的奇特機理也可能找到突破口。病毒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其在入侵宿主細胞後會脫掉蛋白質外衣,藉助宿主細胞來複製,同時產生胞質DNA,所以關鍵就在於蝙蝠細胞為什麼會破壞病毒的複製,實現與病毒「共生」。
  •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稱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很多地方都把蝙蝠稱作「飛鼠」,除了一雙翅膀,蝙蝠和老鼠長得還是很像的,可以說蝙蝠就是老鼠多了一雙翅膀。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蝙蝠的身上有140多種病毒,其中60多種都可以傳播到人的身上,因此有的人又把蝙蝠稱之為「移動病毒庫」。有很多知名的病毒都是來源於蝙蝠,比如2002年-2003年起源於我國廣東的SARS病毒,果子狸只是中間宿主,而蝙蝠才是最初的源頭。
  • 為何蝙蝠可以攜帶180多種病毒而不感染呢?
    蝙蝠為何能攜帶多種病毒且不感染髮病? 3、蝙蝠活動範圍大—唯一能夠飛行的哺乳動物 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唯一能夠飛行的,一個晚上能夠飛行25公裡,活動範圍強大。而且隨著季節的變化,蝙蝠會遷徙,在寒冷的冬天來臨前,會成群飛到溫暖地方。活動範圍決定了接觸病原的機會。
  • 為什麼蝙蝠攜帶大量致命病毒,自己卻安然無恙?
    說到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就不得不提到蝙蝠,畢竟這可是自然界中赫赫有名的「毒物」,身上攜帶了大量的致命病毒,然而,為什麼蝙蝠自身卻不受這些病毒影響呢?那蝙蝠一身的病毒,是不是就是其為適應環境變化,在漫長的生物演變過程中所進化出來的能力呢?科學家會告訴你:蝙蝠的這種技能確實是因為飛行而具備的。人類等其他哺乳動物在感染病毒後會身病或者死亡,就是因為病毒進入人體後,人類就會調動炎症機制來和病毒對抗,主要體現就是發燒,而蝙蝠卻缺乏炎症機制。
  • 「死神」蝙蝠是如何與病毒共舞的?
    蝙蝠正是憑藉翼手進行飛行,而不像鳥類憑藉翅膀。翼膜彈性良好,在飛行時可以變形,靜止時又可以回縮和摺疊。翼手的靈活性使某些蝙蝠能夠進行極速轉彎,在不超出自身體長的飛行距離內就能實現90°旋轉。據文獻報導,世界上第一個蝙蝠化石——食指伊神蝠可追溯到5000萬年以前,那時它的前肢就已經具備了與飛行相適應的細長的骨骼結構。
  • 趣味科普:為什麼蝙蝠身上攜帶那麼多可怕的病毒
    尼帕 亨德拉 伊波拉 馬爾堡 SARS它們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病毒伊波拉病毒這類出血熱病毒極其致命它們會殺死高達90%的受感染者儘管冠狀病毒的致死率沒那麼高但它傳播得快這些臭名昭著的病毒都是近50年內才出現在人類中的
  • 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2020-05-08 08:56:53 來源: ■一旦暴露於病毒之下,蝙蝠的「超級」免疫系統就會維持自然的抗病毒反應■與此同時,MERS冠狀病毒本身也迅速進行特定基因突變,從而適應蝙蝠細胞
  • 病毒從何而來?蝙蝠為何不受病毒侵擾?
    科學家認為這樣的事實體現了病毒如何在我們的DNA上留下痕跡。事實上,據估計8%的人類基因包含著最初來至病毒的染色體組。病毒與我們共存。/ 04 /蝙蝠為什麼不受病毒侵襲?伊波拉,馬爾堡,非典型肺炎....
  • 既然蝙蝠攜帶那麼多病毒 為啥不直接消滅掉?
    來源:科學闢謠平臺 從新冠疫情爆出與蝙蝠有所關聯開始,這種會飛的哺乳動物就幾次三番被拱上熱搜,隨即成為眾矢之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信息被人們所了解,尤其是蝙蝠作為「病毒儲存庫」的特質,讓大眾對它們從恐懼到厭惡,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它們的存在具有如此大的威脅性,為什麼不能直接把這種動物消滅掉?
  • 誰才是蝙蝠的祖先?內蒙古曾出土過這種化石,其已具備飛行能力
    蝙蝠原本是一種默默無聞的飛行動物,但是這次新冠狀病毒肺炎讓它重新獲得了人類的關注,原因是新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很有可能就是蝙蝠。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蝙蝠應該是世界上攜帶病毒種類最多的生物,其中一些個體攜帶病毒數量超過了100種,因此蝙蝠也被稱為「行走的病毒庫」。
  • 為什麼說蝙蝠是上帝最寵愛的物種?
    蝙蝠有一個渦輪增壓發動機一般的「心臟」,它飛行時心跳速度高達1000次/分,猶如帶了渦增的賽車發動機。蝙蝠自己攜帶了大量病毒卻不沒有任何事情,可以說是一架飛行的病毒轟炸機。蝙蝠壽命高達25-40歲,同體形中哺乳動物中舍蝙蝠其誰?
  • 蝙蝠病毒
           除了頭部的口鼻耳朵,䘃與鳥類的第二差別應屬翅膀,翼手目蝙蝠的翅膀由細長而輕盈的骨骼框架所構成,蝙蝠的翅膀實際上是蝙蝠前肢肱骨和前臂骨前的皮翼膜,因為沒有長羽的剛性限制,從而增加了蝙蝠在飛行中針對翅膀所施行的三維式全面控制能力。
  • 蝙蝠身上有許多病毒,為什麼蝙蝠不會死亡?
    科學家發現,讓蝙蝠成為毒蠱而不死的關鍵在於: 蝙蝠抑制炎症的能力[1]。 人類染上病毒後,免疫系統對抗感染的第一步反應就是炎症反應,發燒是其典型症狀。雖然炎症反應在適當控制時有助於對抗感染,但也有證據表明它促進了傳染病造成的損傷,也推動了衰老和年齡相關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