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原本是一種默默無聞的飛行動物,但是這次新冠狀病毒肺炎讓它重新獲得了人類的關注,原因是新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很有可能就是蝙蝠。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蝙蝠應該是世界上攜帶病毒種類最多的生物,其中一些個體攜帶病毒數量超過了100種,因此蝙蝠也被稱為「行走的病毒庫」。當然蝙蝠身上大多數病毒都無法直接感染人類,而需要通過中間宿主產生變異之後才能夠感染人體細胞。更不可思議的是,蝙蝠竟然不是鳥類而是哺乳動物,那麼它的祖先會是誰呢?
可以確定的是,雖然蝙蝠具備飛行能力,但它們是哺乳類動物,因此它們的祖先不可能是鳥類。早在2006年的時候有考古團隊在內蒙古寧城地區挖掘出了一具遠古哺乳動物的化石,根據考古隊的研究該化石距今至少有1.2億年的時間,從骨骼結構上來看可能已經具備了滑翔能力,更加不可思議的是這個物種很可能就是哺乳動物。為此考古學家將其命名為「遠古翔獸」,並推測它與現代蝙蝠可能有關係。考古人員通過後期的研究發現,遠古翔獸在恐龍時代就已經出現了。
不僅如此,它們還熬過了艱難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成為白堊紀少有的幸運兒。而被認為有可能是鳥類祖先的「甘肅鳥」被證明是比遠古翔獸晚150萬年才出現的,由此可見蝙蝠的祖先比鳥類的祖先要早出現,也意味著那時候的天空就已經有蝙蝠祖先的身影了。在關於蝙蝠祖先的問題上有新發現之前,遠古翔獸被認為是唯一的可能。那麼最早的蝙蝠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在發現遠古翔獸之前,考古人員認為最早的蝙蝠應該起源於5100萬年,而遠古翔獸的出現讓考古人員確信蝙蝠的祖先應該早在1億多年前就出現了。
但也有古生物學家認為,蝙蝠的直接祖先可能不是遠古翔獸,兩者之間可能還存在著一個過渡物種。至於這種觀點是否成立,還需要有新化石的出現來佐證。最後還有一個問題,都說蝙蝠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為什麼這個物種還能生存至今呢?這與蝙蝠特殊的體質有很大的關係,經過研究蝙蝠體內溫度高達四十多攝氏度,這是因為蝙蝠體內的新陳代謝速率非常高,以至於釋放出大量的熱量。
大多數病毒在這樣的溫度下是無法正常繁殖的,因此蝙蝠能夠攜帶多種病毒而不受影響。實際上蝙蝠並非唯一一種會飛的哺乳動物,還有一種名為「鼯鼠」的哺乳動物也能飛行。根據動物學家的研究發現,鼯鼠的身體構造似乎是松鼠和蝙蝠的結合體,它們雖然不能進行長距離的飛行,但是短距離的滑翔還是非常出色的。為什麼鼯鼠無法進行長距離飛行呢?因為它們的身體構造中沒有能夠產生升力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