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蝙蝠的祖先?內蒙古曾出土過這種化石,其已具備飛行能力

2021-01-13 奇點使者

蝙蝠原本是一種默默無聞的飛行動物,但是這次新冠狀病毒肺炎讓它重新獲得了人類的關注,原因是新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很有可能就是蝙蝠。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蝙蝠應該是世界上攜帶病毒種類最多的生物,其中一些個體攜帶病毒數量超過了100種,因此蝙蝠也被稱為「行走的病毒庫」。當然蝙蝠身上大多數病毒都無法直接感染人類,而需要通過中間宿主產生變異之後才能夠感染人體細胞。更不可思議的是,蝙蝠竟然不是鳥類而是哺乳動物,那麼它的祖先會是誰呢?

可以確定的是,雖然蝙蝠具備飛行能力,但它們是哺乳類動物,因此它們的祖先不可能是鳥類。早在2006年的時候有考古團隊在內蒙古寧城地區挖掘出了一具遠古哺乳動物的化石,根據考古隊的研究該化石距今至少有1.2億年的時間,從骨骼結構上來看可能已經具備了滑翔能力,更加不可思議的是這個物種很可能就是哺乳動物。為此考古學家將其命名為「遠古翔獸」,並推測它與現代蝙蝠可能有關係。考古人員通過後期的研究發現,遠古翔獸在恐龍時代就已經出現了。

不僅如此,它們還熬過了艱難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成為白堊紀少有的幸運兒。而被認為有可能是鳥類祖先的「甘肅鳥」被證明是比遠古翔獸晚150萬年才出現的,由此可見蝙蝠的祖先比鳥類的祖先要早出現,也意味著那時候的天空就已經有蝙蝠祖先的身影了。在關於蝙蝠祖先的問題上有新發現之前,遠古翔獸被認為是唯一的可能。那麼最早的蝙蝠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在發現遠古翔獸之前,考古人員認為最早的蝙蝠應該起源於5100萬年,而遠古翔獸的出現讓考古人員確信蝙蝠的祖先應該早在1億多年前就出現了。

但也有古生物學家認為,蝙蝠的直接祖先可能不是遠古翔獸,兩者之間可能還存在著一個過渡物種。至於這種觀點是否成立,還需要有新化石的出現來佐證。最後還有一個問題,都說蝙蝠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為什麼這個物種還能生存至今呢?這與蝙蝠特殊的體質有很大的關係,經過研究蝙蝠體內溫度高達四十多攝氏度,這是因為蝙蝠體內的新陳代謝速率非常高,以至於釋放出大量的熱量。

大多數病毒在這樣的溫度下是無法正常繁殖的,因此蝙蝠能夠攜帶多種病毒而不受影響。實際上蝙蝠並非唯一一種會飛的哺乳動物,還有一種名為「鼯鼠」的哺乳動物也能飛行。根據動物學家的研究發現,鼯鼠的身體構造似乎是松鼠和蝙蝠的結合體,它們雖然不能進行長距離的飛行,但是短距離的滑翔還是非常出色的。為什麼鼯鼠無法進行長距離飛行呢?因為它們的身體構造中沒有能夠產生升力的器官。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內蒙古發現一塊化石,形狀「詭異」,或能找到蝙蝠的祖先
    實際上,在天空中飛翔的小鳥,雖然他們生下來就擁有翅膀,不過這也是鳥類在不斷進化的結果,考古學家曾挖掘到了一塊鳥類化石,或許揭示了鳥類的進化過程。,不過甘肅鳥化石的出土,讓我們有了新的方向,它的結構,既能夠在水中生活,也能夠在天空中翱翔,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翅膀很短小,或許才剛學會飛行不久。
  • 蝙蝠的祖先究竟是誰?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
    蝙蝠的祖先究竟是誰?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它的外表看起來就像是長了翅膀的老鼠,體型嬌小,很容易被人誤認為是鳥類,其實不知道的是,它是一種哺乳動物,它不單單會飛,直接被歸結為鳥群中去,一直以來人類對蝙蝠的祖先都感到非常的好奇,很多生物學家也進行一番研究,那麼蝙蝠的祖先到底是什麼呢?蝙蝠的祖先究竟是誰?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蝙蝠並非老鼠進化而來,也並不是翼龍。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蝙蝠借著這次疫情的機會再次得到了人類的了解,人們不僅了解到這種生物的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還知道它們為什麼能夠攜帶這麼多病毒而安然無恙。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與病毒無關,而與蝙蝠有關,蝙蝠的祖先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最早是由網友在網絡上提出的,為什麼會有人想知道蝙蝠的祖先呢?
  • 蝙蝠的祖先是誰?考古學家在內蒙發現一種化石,它令人害怕
    然而在那之前,關於鳥類的起源一直都是遭受著許多質疑,因為有人認為,鳥類的祖先其實早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中就已經滅絕了,現代鳥類則是重新進化而來的。而此次甘肅鳥的化石發現,它的大小與現代鳥類差不多,且通過化石可以發現,它的身體結構特徵證明可以在水中遊泳,並且它是剛剛學會飛行不久,動作還十分笨拙。那麼同樣作為哺乳動物且會飛的蝙蝠的祖先是誰呢?
  • 蝙蝠的祖先是鳥類還是哺乳動物?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它
    引言:作為哺乳動物,蝙蝠為什麼會飛?它的祖先是誰?2006年出土的遠古翔獸的化石給考古人員帶來了新的思考,遠古翔獸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鳥為何擁有飛行能力?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嗎?這當然要從鳥類的祖先說起。2015年,考古人員在甘肅開展工作時發現了一種獨特的鳥類化石,它似乎能幫助人類解開鳥類進化之謎。考古人員給這種鳥命名為「甘肅鳥」,通過查閱資料,考古人員發現,甘肅鳥最早出現在白堊紀,距今約1.2億年。通過分析化石的特徵,考古人員推斷,甘肅鳥不僅能在空中飛翔,它還能在水上活動。
  • 蝙蝠先祖到底是誰?科學家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讓人後背發涼
    根據考古資料可知,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蝙蝠化石已有5000萬年歷史,名曰「食指伊神蝠」,是在美國發現的,和如今的蝙蝠相比,該蝙蝠的骨骼並沒有太多的不同,門齒稍弱,但犬齒尖利,上臼齒有w型外脊,根據「食指伊神蝠」的翼手來看,蝙蝠在古新世時已經具備飛行能力,但骨骼很脆弱,不利於長時間飛行。但因為「食指伊神蝠」實在和現在的蝙蝠太相似了,無法作為蝙蝠進化的參考。
  • 科學家發現古生物化石,來自1.25億年前,或是蝙蝠的祖先!
    在所有的生物當中,蝙蝠確實非常的特殊,因為它是自然界當中唯一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由於棲息地遭到了破壞,蝙蝠的數量也在急劇下降,所以有很多的種類都已經被列為了危及保護動物。蝙蝠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能力,那就是超聲波。
  • 蝙蝠祖先是誰?科學家在內蒙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謎團終被揭開
    蝙蝠也是為人類做出過貢獻,比如雷達的出現,就是人們通過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所發明出來的,但由於蝙蝠生活在幽暗的地方,身體也是黑色的,並且常常在夜間活動,此外因為人類的一些行為,導致蝙蝠這一生物被推上了「頭版頭條」。
  • 讓人聞風喪膽的蝙蝠,祖先到底是誰?科學家發現可怕的化石!
    那麼為什麼蝙蝠的身上會攜帶如此多的致病病毒呢?蝙蝠到底有怎樣的特別之處呢?科學家在對蝙蝠進行研究之後,追溯到了蝙蝠的祖先以及蝙蝠在地球歷史的進化過程。那麼蝙蝠作為一種哺乳動物,它到底是如何進化成為會飛行的呢?
  • 蝙蝠的祖先是誰?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蝙蝠化石的遺蹟很難定位。這是因為它們的骨骼很輕。然而,我們的發現讓我們對它們存在了多久有了一些了解。蝙蝠最早的化石可以追溯到5200多萬年前。它們於2003年在美國懷俄明州被發現。基於早期蝙蝠化石的物理外觀,它們一直能夠飛行。過去有幾種理論認為它們曾經是陸地動物。
  • 蝙蝠的祖先是什麼?為何它這麼強大?
    當然也有例外的,有些會飛的也未必是鳥類,例如蝙蝠,有些禽類的也未必能走,例如鯨類。蝙蝠,或許大家對它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估計大家都目睹過蝙蝠的真容,特別是在夜間的時候。但是大家對於蝙蝠的祖先究竟是誰這一問題或許就知之甚少了,那麼我們就針對這一問題一起來揭開其中的奧秘吧。
  • 蝙蝠是怎麼學會飛行的
    關於蝙蝠最早的祖先,目前的科學界還沒有定論,但是根據2006年,我國科學家在內蒙古寧城地區,一處距今6500萬年的中生代地層中發現的一具完整的哺乳動物化石——遠古翔獸來推斷,蝙蝠的祖先應該是跟它差不多的一種動物。遠古翔獸體長12~14釐米,體重70克,跟現在的小老鼠差不多大。
  • 蝙蝠的起源和演化簡史:它的祖先不是老鼠也不是翼龍
    鼩鼱可能是外形最接近真獸祖先的現生動物有人說蝙蝠是非常古老的動物,曾和恐龍生活在一起,這是訛傳。我們從未在中生代發現過任何蝙蝠化石,也沒有發現可能是蝙蝠直系近祖的動物。以前有研究稱,現代哺乳綱主要的目,包括蝙蝠的翼手目,起源於距今8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
  • 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蝙蝠是什麼生物進化來的?
    蝙蝠這種生物,想搞明白它是怎麼演化的,其實非常難。我們知道,想要搞明白一種生物的來龍去脈,最重要的依據就是化石了,沒有化石證據,研究就無從談起了。可是蝙蝠這種生物,其骨骼很脆弱,不易形成化石,所以直到如今,發現的蝙蝠化石數量極少,正是因為如此,還無法對蝙蝠的起源給出圓滿的解釋。
  • 奇翼龍:蝙蝠翅膀的鳥類祖先
    圖片來源:鄭曉廷這隻來自河北青龍縣侏羅系地層的小恐龍被命名為奇翼龍(Yi qi),從恐龍的分類上,它屬於獸腳類中的擅攀鳥龍類(scansoriopterygids),拉丁名意為「攀爬的翼」。這類恐龍擁有獨特的適應性特徵,可能過著樹棲的生活,其成員還包括發現於內蒙古寧城的樹息龍和耀龍。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還能回聲定位,免疫力也強,蝙蝠如何進化的
    蝙蝠是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極為廣泛,除了南北極之外,幾乎世界各地都有,而且種群數量相當龐大,有生物學家認為屬於翼手目的蝙蝠的數量或比齧齒目動物還多,是哺乳動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而且蝙蝠在進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已發展出許多非常有趣的生物學現象,比如飛行、回聲定位、冬眠等,可謂是進化的得相當成功的一種動物,那麼蝙蝠是怎樣進化出來的呢
  • 為什麼蝙蝠會飛行?6500萬年前,災難逼迫它們進化
    通過考古化石分析,大約8000萬年之前,蝙蝠的祖先就已經出現了。2006年,在內蒙古,考古學家曾經發現了一處哺乳動物化石,距今大約有6500萬年,時間上與恐龍滅絕的時期相吻合,這個化石經過檢測,最終判定為遠古翔獸的化石,體重大約為70g,體長不超過14釐米,基本上與老鼠相差無幾。
  • 狄更遜水母是我們的祖先嗎?科學家發現了已出土化石中最古老的動物
    這批化石形成於約5億7500萬年前至5億4100萬年前,這一時期被稱為埃迪卡拉紀(The Ediacaran Period)。這些化石中包含的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複雜生物,這些生物既非微小的單細胞有機體,也不是由單細胞微生物構成的簡單多細胞集群。不管從地球的演化史還是生物的進化史來看,這些化石形成的時代離我們所處的時代都太過遙遠了。
  • 最新研究表明 翼龍出生時就具備飛行能力
    近日據外媒報導,最新公布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生活在恐龍時代的飛行爬行動物——翼龍,有可能在出生時就具備了飛行的能力。這項發表在《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的論文,通過分析多種翼龍蛋化石,發現胚胎在孵化前就完成了與飛行能力相關的發育,並對此前翼龍的研究提出了質疑。與之相比,現存脊椎動物剛孵化時都不會飛,迄今已知的其他古生物也是如此。
  • 奇翼龍:新的中國恐龍,蝙蝠翅膀的鳥類祖先
    這類恐龍擁有獨特的適應性特徵,可能過著樹棲的生活,其成員還包括發現於內蒙古寧城的樹息龍和耀龍。這一恐龍類群與鳥類親緣關係非常近,但長相非常奇特,有著短粗的頭,手部外側手指極長,尤其是其僵硬的羽毛呈絲狀,更接近原始羽毛,而不像其他似鳥恐龍和鳥類擁有的片狀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