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蝙蝠可以攜帶180多種病毒而不感染呢?

2020-12-03 騰訊網

蝙蝠帶病毒傳播給人,相當於人畜共患病範疇,自然界有很多病毒都是由原始宿主和中間宿主傳播給人類的,而這些宿主大多數都是動物,比如愛滋病、鼠疫、口蹄疫、狂牛症、狂犬病、SARS等。

蝙蝠為何能攜帶多種病毒且不感染髮病?

1、蝙蝠有5000萬年的進化史

蝙蝠是一個古老且神秘的物種,而且是最早的哺乳動物之一,從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後,爬行動物時代宣告結束,才開始了哺乳動物時代,而蝙蝠是比較早就存在的。大約5000萬年前,靈長類動物開始大量演化,從低等靈長類動物原猴類中又分化出高等靈長類動物猿猴類,才是人類進化的開始。早期人類智人到現在也僅僅25萬年歷史,而蝙蝠是與靈長類同一時期輻射演化,有5000萬年的歷史,在這期間蝙蝠種群間,優勝劣汰,不斷進化,這與蝙蝠能夠耐受多種病毒是有很大關係的。

2、蝙蝠物種繁多且數量龐大—生命力頑強

目前已知的蝙蝠種類高達1200種,屬於哺乳動物,佔了全球哺乳動物總量的五分之一,其屬於獸類第二大種群,分布於全球的各個角落,幾乎無處不在。蝙蝠分為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大蝙蝠素食,視力相對較好,以水果、花蜜為食,而小蝙蝠視力,較差以吸血和小昆蟲為食。

3、蝙蝠活動範圍大—唯一能夠飛行的哺乳動物

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唯一能夠飛行的,一個晚上能夠飛行25公裡,活動範圍強大。而且隨著季節的變化,蝙蝠會遷徙,在寒冷的冬天來臨前,會成群飛到溫暖地方。活動範圍決定了接觸病原的機會。

4、蝙蝠獨特技能回聲定位—生存能力強

大家都知道蝙蝠視力較差,在夜間出行,依靠回聲定位來辨別物體。這種獨特技能能夠利於其捕食和提前預判避開天敵。

5、蝙蝠以群居為主

蝙蝠以群居生活為主,這就為個體攜帶病毒,交叉感染和傳播提供了機會。

6、蝙蝠生活習性獨特—不容易受到天敵捕食

蝙蝠不同於其他的哺乳動物,其生活習性獨特,通常居住在比較偏僻的地方,如山洞、樹洞、巖石縫隙、古老廢棄建築物裡。而且蝙蝠一般夜間出行,避開了大多數動物的活動時間,同時也減少了被天敵獵殺的機會。

蝙蝠攜帶的病毒種類高達180種

正是由於蝙蝠獨特的生存機能提高了其生存機率,龐大的物種和數量增加了繁殖的機會,群居生活和飛行活動範圍決定了其接觸和傳播病毒的機會。且蝙蝠物種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接觸了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個體之間,生老病死,優勝劣汰,一些生命力頑強的蝙蝠生存了下來來,並產生了抗感染的體質。

正是以上的原因,蝙蝠成為了很多病毒和細菌的中間宿主,且攜帶的病毒未出現感染和病理反應。到目前為止,在蝙蝠體內分離到了180種已知病毒,包括皰疹病毒、腺病毒、黃病毒、肝炎病毒、環病毒、逆轉錄病毒、副黏病毒、正粘病毒、杯狀病毒、星狀病毒、絲狀病毒、冠狀病毒,其中2003年的非典就屬於冠狀病毒。

綜上所述,蝙蝠之所以那麼毒,是其5000多萬年的進化史決定的。蝙蝠攜帶的多種已知病毒都屬人畜共患病,而且還有大量人類並未發現的新病毒,對人的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相關焦點

  • 蝙蝠攜帶4000多種病毒,為何不在其身上提取病毒製作疫苗?
    而當年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是果子狸,最終宿主是雲南的一種蝙蝠。那麼有人就會有疑問了,如果病毒可能來自於蝙蝠,為何不直接在蝙蝠身上提取完整的病毒製作疫苗實驗一下呢?首先,全世界的蝙蝠總共有19科,185屬,962種,我們都沒有確定此次新冠型病毒的來源是哪一種蝙蝠,科學家難道要一種一種蝙蝠的提取嗎?難度是非常大的,而且也沒有確定此次病毒的最終宿主就一定是蝙蝠。
  • 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攜帶4100多種病毒,但為何安然無恙.
    據了解,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見,蝙蝠就是一個會移動的「病毒庫」。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卻不會生病?科學家:蝙蝠有「超級免疫力」
    毫無疑問,蝙蝠這種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是「移動的病毒庫」。科學家們已經在200多種蝙蝠身上發現了多達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多達500種,一隻蝙蝠攜帶的病毒就多達100種。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馬爾堡病毒、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就是蝙蝠。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為何自己卻安然無恙?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蝙蝠作為惟一一類真正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為了對抗飛翔造成的高代謝率、高氧化應激水平等諸多情況,其在演化過程中,進化出了高水平的DNA損傷修復功能及更強的免疫應答系統,所以蝙蝠在攜帶大量對於人類致命的病毒時,自身很少發病或者不發病。蝙蝠攜帶多種病毒,為何自己卻安然無恙?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 「毒王」蝙蝠為何攜帶多種致命病毒,卻能「百毒不侵」?
    作為最強「移動病毒庫」,蝙蝠攜帶了多種令人望而生畏的致命病毒,如伊波拉病毒(EBoV)、馬爾堡病毒(MV)、狂犬病毒(RV)、SARS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綜合症病毒(MERS-CoV)以及我們正在攻克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等,它卻還能獨善其身。對於這一點,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蝙蝠「百毒不侵」的原因?
  • 為何蝙蝠具有攜帶傳播傳染病毒的能力?自身卻不被病毒傷害|科學
    根據科學家研究,世界上所有傳染病病毒都都能夠從蝙蝠身上提取到,例如:SARS、伊波拉、尼帕、HENDRA、馬爾堡等等,他們都是世界上最毒的傳染病病毒。要想了解病毒如何被傳播,就得先了解蝙蝠的生活習性、日常作息以及飲食習慣。經過觀察發現蝙蝠也是群居性哺乳動物,不同種類的蝙蝠能夠和諧共居一穴。
  • 蝙蝠是飛行的「病毒庫」,為何不會被自己攜帶的病毒殺死?
    蝙蝠是多種病毒的天然宿主,或稱儲存宿主,比如狂犬病毒、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SARS病毒、MERS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有統計顯示:齧齒動物總共攜帶179種病毒,其中人畜共患的有68種,蝙蝠總共攜帶137種病毒,其中人畜共患的有61種。
  • 既然蝙蝠攜帶4000多種病毒,為什麼人類不將其全部獵殺?
    中國的教訓以及經驗都明白眼前,希望國外的部分國家可以積極應對。此外,對於一種病毒的爆發流行,我們不僅需要知道它的傳播方式是怎麼樣的,什麼樣的疫苗可以應對,我們還要知道這種病毒的源頭來自於哪裡?當年的非典SARA病毒,也導致了全球27個國家8000多人感染,科學家花費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找到其病毒是源頭是蝙蝠。非洲伊波拉病毒的最終溯源,同樣是在蝙蝠的身上。
  • 隨身攜帶100多種病毒,蝙蝠為啥卻沒事?美科學家:原理很簡單
    據科學研究發現,一隻蝙蝠身上可能隨時攜帶超過100種病毒,並且在全世界的200多種病毒身上,已經發現了超過多大4100種病毒,其中不乏對人類非常致命的伊波拉病毒、SARS病毒!,但他們身上攜帶的病毒卻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 疫情下的蝙蝠專訪——揭秘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發病的隱情
    針對最近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情況,有人提出蝙蝠是毒物庫,是罪魁禍首,應該趕盡殺絕,有人提出疑惑,好奇蝙蝠攜帶了這麼多病毒,為什麼自己不發病。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爭議的焦點對象蝙蝠,為我們一一解答疑惑。
  • 身上一百多種病毒的蝙蝠為何自己不得病?原因在此
    新冠病毒的出現,再次將蝙蝠重新拉回人們關注的焦點。有很多疑問,為什麼堪稱「病毒庫」的蝙蝠自己攜帶了如此多的病毒,自己不發病呢?今日,中國科院之聲對此進行了科普。據悉,目前在蝙蝠身上成功分離的病毒至少有上百種。蝙蝠自己也會得病,只不過它們與人類溝通很少,有沒有不適、死亡,人類並不是很清楚。
  • 既然蝙蝠攜帶那麼多病毒 為啥不直接消滅掉?
    圖蟲創意 只攜帶病毒,卻不感染 哺乳界唯一會飛的神奇存在中國是蝙蝠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有超過140種蝙蝠。 據研究發現,蝙蝠身上攜帶近百種病毒,包括 SARS 病毒、伊波拉病毒和狂犬病病毒、冠狀病毒等。目前冠狀病毒有38種,與蝙蝠相關的就有16種。2002年暴發的SARS病毒的病原就追溯到了中國南方的菊頭蝠。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如果要問地球最強毒物是誰,那非蝙蝠莫屬,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野味為何會引起病毒感染?除了蝙蝠,還有什麼野味不能吃
    那麼,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現在非常多的人認為野生的就是純天然、無公害,沒有任何添加劑,肯定比家養的對人體好,野味肯定也是這樣的,所以吃貨們就開始向野生動物下「毒手」。而沒有想過,野生動物是自然生長的,沒有經過任何消毒、殺菌處理,身上可能攜帶著大量細菌、病毒、寄生蟲。在食用野味時,這些病毒就會進入人體,引發各種傳染病。
  • 海外最新研究揭示蝙蝠攜帶新冠病毒可能直接感染人
    使用衝天炮再拉網能夠捕捉到最多的蝙蝠,這是田俊華總結出的經驗。「但在操作過程中,田俊華忘記了做防護措施,蝙蝠尿液像雨點從頭頂滴到他的身上,如果被感染了,連藥都找不到。」報導中這樣寫道。蝙蝠翅膀攜帶利爪,大蝙蝠被捕蝙工具抓到後很容易噴血。「好幾次蝙蝠血直接噴在田俊華的皮膚上,但他一點也不退縮。」
  • 蝙蝠感染病毒,為什麼還能飛行?
    經研究發現,蝙蝠身上攜帶100多種病毒,其中包括尼帕、亨德拉、馬爾堡,伊波拉、SARS,前三個你可能沒聽過,但伊波拉、SARS你肯定知道。由此可見,蝙蝠是個名副其實的「超級毒王」。感染的人有生命危險,但蝙蝠為什麼安然無恙呢?而且這個種族還生存了幾千年?
  • 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被感染的蝙蝠細胞具有抵禦病毒重複感染的能力從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何蝙蝠長期攜帶冠狀病毒而不生病呢?近日,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奧秘」。一項新近發表於英國《科學報告》的研究以實驗驗證了蝙蝠細胞可和病毒長期共存的假說。研究人員讓MERS冠狀病毒對一種大棕蝠的細胞進行長達126天的持續感染,並通過檢測蛋白質、轉錄體和基因等方式分析被感染細胞。研究發現,儘管MERS冠狀病毒進入人體後會殺死人體細胞,但卻可在蝙蝠細胞中與宿主長期「和平共處」。
  • 蝙蝠攜帶了那麼多超級病毒,為什麼自己卻不會生病?
    蝙蝠攜帶了多種病毒,還是狂犬病毒、伊波拉病毒、SARS的原型病毒、MERS冠狀病毒等眾多病毒的源頭,而在2019年1月24日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朱懷球團隊發表的研究文章認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
  • 科學家發現蝙蝠攜帶大量病毒卻不會生病的原因!
    蝙蝠自古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一種帶有一點邪惡的神秘生物,事實上人類的整個文明中都有蝙蝠的痕跡,因為蝙蝠是自然界中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包括冠狀病毒在內,還有破壞力更強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都來自蝙蝠的傳播,科學家從全世界200種蝙蝠身上發現了4100種不同的病毒,其中各種冠狀病毒就超過500
  • 蝙蝠身上有許多病毒,那為什麼蝙蝠不會感染病毒死亡?答案其實很簡單
    ,最終造成了770多個人的死亡,死亡率大概在10%左右;2012在沙烏地阿拉伯和韓國流行的MERS病毒,造成了1200多個人的感染,最終導致450多個人的死亡,死亡率超過了40%。科學家從200多種蝙蝠體內,發現超過4100種病毒,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SARS病毒、MERS病毒和此次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