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蝙蝠攜帶4000多種病毒,為什麼人類不將其全部獵殺?

2021-01-13 奇物紀

截至3月16日,國內新冠型病毒確診人數的達到81098例,國外確診病例達到88476例。一個月前,是中國病了,其他國家在觀望;如今的局面已經變成世界病了,中國在觀望。在中國已經提高絕對警惕的情況下,國外仍舊存在不重視此次新冠型病毒的情況,甚至有些人連最基本的口罩都不願意佩戴。特別有趣的是,口罩原本是他們的發明之物,如今他們卻極力抗拒,尋求內心所謂的「自由」。中國的教訓以及經驗都明白眼前,希望國外的部分國家可以積極應對。此外,對於一種病毒的爆發流行,我們不僅需要知道它的傳播方式是怎麼樣的,什麼樣的疫苗可以應對,我們還要知道這種病毒的源頭來自於哪裡?

當年的非典SARA病毒,也導致了全球27個國家8000多人感染,科學家花費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找到其病毒是源頭是蝙蝠。非洲伊波拉病毒的最終溯源,同樣是在蝙蝠的身上。科學家發現除了這兩種我們人類較為熟知的病毒,蝙蝠身上帶有4000多種病毒。這就很奇怪了,為什麼人類只是感染了一種病毒就足以一命嗚呼,而蝙蝠身上帶有如此之多的病毒卻仍舊可以安然存活?

因為蝙蝠的體內構造和我們人類大不一樣。首先是心跳頻率,正常人一分鐘的心跳頻率是60次,而蝙蝠一分鐘可以達到1000多次。為什麼蝙蝠的心跳頻率這麼快呢?這是因為其體型較小,如果新城代謝速度不夠快的話,其體內的溫度就難以恆溫,這樣子它們就利於生存,除了蝙蝠,其他大部分的鳥類心跳頻率也都很快。不過心跳頻率過快,也就意味著細胞更新換代的速度也會加快,往往細胞更新速度過快就容易出問題。但是好在蝙蝠體內含有DNA修復體系,這樣子就可以保證在細胞更新速度過快的基礎上不出現問題。

此外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新陳代謝過快的蝙蝠其體溫是很高的。我們人類有時候會發燒,燒到39或者40℃都是比較嚴重的事情了。而我們發燒其實是為了消滅部分有害的細胞,從而保證我們的人體可以正常運行。這也道理適用於蝙蝠身上,蝙蝠的新陳代謝很快,所以蝙蝠每一天都是處在「高燒」的狀態,如此高的溫度自而然可以抑制體內的病毒發作用。但是反觀我們人類,我們不可能一直都在高燒的狀態,所以一旦有新病毒入侵,我們就會難以對付。

那麼有人可能就會認為,既然蝙蝠體內含有如此之多的病毒,為了防止人類犯病,我們可否將其一鍋端了呢?答案當然是不可以。蝙蝠是整個生態系統當中重要的一員,它們不僅是害蟲的天地,部分蝙蝠還是花粉和種子的傳播者。我們萬萬不可因為其攜帶病毒就忽視其作用。而且蝙蝠的病毒從來都不是自己跑到人類的體內的,它們雖然說會有中間宿主,比如果子狸,但是國家從未允許人們捕殺以及食用果子狸等野味,所以過錯在於吃野味的人。

相關焦點

  • 蝙蝠攜帶4000多種病毒,為何不在其身上提取病毒製作疫苗?
    先前的伊波拉病毒原先科學家認定最終宿主是食果蝠,但是之後科學家在燒焦的樹幹以及動物糞便當中提取出來的DNA樣本,發現安哥拉犬吻蝠體內同樣也有伊波拉病毒。其次,蝙蝠身上攜帶的是RNA病毒。我們知道,病毒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兩種,DNA病毒一般存在於人類或者脊椎動物身上,危害範圍較小;而RNA病毒因為其核酸是單鏈的,只有一條鏈的RNA分子,並不穩定,容易因為酶催化發生降解,RNA病毒的危險性很高,如我們知道的C型肝炎病毒、乙型腦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流感病毒、菸草花葉病毒以及登革熱病毒都是RNA病毒。所以說想要從蝙蝠身上提取出完整的病毒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 既然蝙蝠攜帶那麼多病毒 為啥不直接消滅掉?
    來源:科學闢謠平臺 從新冠疫情爆出與蝙蝠有所關聯開始,這種會飛的哺乳動物就幾次三番被拱上熱搜,隨即成為眾矢之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信息被人們所了解,尤其是蝙蝠作為「病毒儲存庫」的特質,讓大眾對它們從恐懼到厭惡,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它們的存在具有如此大的威脅性,為什麼不能直接把這種動物消滅掉?
  • 為何蝙蝠可以攜帶180多種病毒而不感染呢?
    蝙蝠為何能攜帶多種病毒且不感染髮病?早期人類智人到現在也僅僅25萬年歷史,而蝙蝠是與靈長類同一時期輻射演化,有5000萬年的歷史,在這期間蝙蝠種群間,優勝劣汰,不斷進化,這與蝙蝠能夠耐受多種病毒是有很大關係的。
  • 蝙蝠有「毒王」之稱,既然蝙蝠這麼毒,為什麼人類不將其趕盡殺絕
    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自然界存在著許多有劇毒的動物,而有些動物自身就攜帶著大量病毒。前一種動物能夠釋放出劇毒的毒液,在短短幾秒鐘內就讓人斃命,例如眼鏡王蛇。後一種動物主要通過將病毒傳播給其它動物來彰顯「毒氣本色」。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動物有「毒王」之稱,同時也被認為是行走的病毒庫,它就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蝙蝠。
  • 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攜帶4100多種病毒,但為何安然無恙.
    據了解,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見,蝙蝠就是一個會移動的「病毒庫」。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卻不會生病?科學家:蝙蝠有「超級免疫力」
    毫無疑問,蝙蝠這種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是「移動的病毒庫」。科學家們已經在200多種蝙蝠身上發現了多達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多達500種,一隻蝙蝠攜帶的病毒就多達100種。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馬爾堡病毒、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就是蝙蝠。
  • 為什麼蝙蝠攜帶大量致命病毒,自己卻安然無恙?
    說到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就不得不提到蝙蝠,畢竟這可是自然界中赫赫有名的「毒物」,身上攜帶了大量的致命病毒,然而,為什麼蝙蝠自身卻不受這些病毒影響呢?那蝙蝠一身的病毒,是不是就是其為適應環境變化,在漫長的生物演變過程中所進化出來的能力呢?科學家會告訴你:蝙蝠的這種技能確實是因為飛行而具備的。人類等其他哺乳動物在感染病毒後會身病或者死亡,就是因為病毒進入人體後,人類就會調動炎症機制來和病毒對抗,主要體現就是發燒,而蝙蝠卻缺乏炎症機制。
  • 蝙蝠被稱為移動「病毒庫」,帶有多種致命病毒,那該滅絕蝙蝠嗎
    所以蝙蝠被稱為移動的病毒庫是當之無愧,一點也沒叫錯,甚至可以說近50年最臭名昭著的疫情的宿主都是蝙蝠。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既然蝙蝠身上攜帶有如此之多的病毒,為什麼蝙蝠自己沒出問題,但對人類的威脅性卻如此之大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蝙蝠身上為什麼會攜帶如此之多的致命病毒,大概有4個原因。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為何自己卻安然無恙?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蝙蝠作為惟一一類真正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為了對抗飛翔造成的高代謝率、高氧化應激水平等諸多情況,其在演化過程中,進化出了高水平的DNA損傷修復功能及更強的免疫應答系統,所以蝙蝠在攜帶大量對於人類致命的病毒時,自身很少發病或者不發病。蝙蝠攜帶多種病毒,為何自己卻安然無恙?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 美媒:為什麼蝙蝠不會因為攜帶病毒而得病 但人類卻會?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5月26日發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員利維婭·洛雷羅題為《為什麼蝙蝠不會因為攜帶病毒而得病,但人類卻會?》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利維婭·洛雷羅認為,儘管深受負面輿論困擾,蝙蝠還是為環境和人類生活作出了積極貢獻。
  • 蝙蝠攜帶了那麼多超級病毒,為什麼自己卻不會生病?
    蝙蝠攜帶了多種病毒,還是狂犬病毒、伊波拉病毒、SARS的原型病毒、MERS冠狀病毒等眾多病毒的源頭,而在2019年1月24日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朱懷球團隊發表的研究文章認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
  • 隨身攜帶100多種病毒,蝙蝠為啥卻沒事?美科學家:原理很簡單
    據科學研究發現,一隻蝙蝠身上可能隨時攜帶超過100種病毒,並且在全世界的200多種病毒身上,已經發現了超過多大4100種病毒,其中不乏對人類非常致命的伊波拉病毒、SARS病毒!,但他們身上攜帶的病毒卻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 「毒王」蝙蝠為何攜帶多種致命病毒,卻能「百毒不侵」?
    近期,動物界最火的網紅莫過於蝙蝠了,這裡暫時對穿山甲say sorry!2019年底至今武漢乃至全國範圍內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繼SARS病毒後又一次爆發性的病毒性肺炎疫情。根據多項研究將此次病毒源頭指向蝙蝠。
  • 疫情下的蝙蝠專訪——揭秘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發病的隱情
    針對最近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情況,有人提出蝙蝠是毒物庫,是罪魁禍首,應該趕盡殺絕,有人提出疑惑,好奇蝙蝠攜帶了這麼多病毒,為什麼自己不發病。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爭議的焦點對象蝙蝠,為我們一一解答疑惑。
  • 攜帶130+病毒的蝙蝠,為什麼還活得很好?
    蝙蝠因為奇特的進化裡程,今天來看就是個超級病毒炸彈,近千種蝙蝠共攜帶137種病毒,其中人畜共患病毒61種,且蝙蝠群數目巨大,還會飛,那麼問題來了:但是蝙蝠不一樣,它的DNA有極強的修復功能,常細胞因發燒受損也能快速修復,讓細胞仿佛「永生」(這種試圖「永生」的細胞在人類身上的體現是無限掠奪營養物質的癌細胞),是500W年前一次意外的進化成果。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如果要問地球最強毒物是誰,那非蝙蝠莫屬,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電鰻」能發電,如果吃了攜帶病毒的蝙蝠,它能活下來嗎?
    一方面,它發電是為了感應周圍的環境,雖然說眼睛對於人類而言是心靈的窗戶,但是對於電鰻而言就是無用的擺設。所以在髒兮兮的水域當中,電鰻前行依靠的是身體發出的電流。而電鰻之所以可以發電,是因為其細胞和電池相似,當其神經信號被激勵的時候,電子流就可以通過細胞膜,從而激發全身的細胞,發出最高達到800福特的電壓。
  • 蝙蝠號稱「毒王」,人類為什麼不將它消滅?科學家:會有嚴重後果
    因為駱駝喝水過多而將之射殺,顯得非常不人性。要知道,在沙漠中,駱駝是人類的夥伴,是他們生存的希望,僅僅因為飲用水問題而大量殺害它們,怎麼也不合乎常規。美國某州環境優美,生存著大量的鹿群和狼群,秉著弱肉強食的法則,狼群不斷地獵殺鹿群,導致鹿的數量大幅度下降。為了保護鹿群,羅斯福下達命令,聘請一大批獵人對該州的狼群實行大獵殺。最後,狼群被殺絕了,鹿的數量激增,出現了食物不足等問題,生態環境呈現不平衡的狀態。由此可見,不可輕易地滅絕自然界中的某類生物。
  • 為什麼不能把蝙蝠全部消滅?
    蝙蝠看著古靈精怪,噁心,在很多人眼中往往是邪惡的化身,魔王、吸血鬼……真實的蝙蝠卻是,極為有益的動物,為全球自然生態以及經濟默默提供服務。然而最近,蝙蝠充斥著諸多負面報導,它是疫情的來源,有聲音甚至說,要將它全部消滅,還全球一份太平。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重新認識下蝙蝠了。
  • 科學家發現蝙蝠攜帶大量病毒卻不會生病的原因!
    蝙蝠自古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一種帶有一點邪惡的神秘生物,事實上人類的整個文明中都有蝙蝠的痕跡,因為蝙蝠是自然界中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包括冠狀病毒在內,還有破壞力更強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都來自蝙蝠的傳播,科學家從全世界200種蝙蝠身上發現了4100種不同的病毒,其中各種冠狀病毒就超過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