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姊妹病毒,致死率可達90%的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被證實為蝙蝠

2020-11-27 騰訊網

摘要: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論文,首次證實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為埃及果蝠,馬爾堡病毒為伊波拉病毒的近親,病死率可高達90%。

科學家已在近200種蝙蝠身上發現超過4100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超過500多種蝙蝠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病毒庫之一,由於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和特殊的免疫系統,蝙蝠對大多數病毒表現出較強的耐受力,因此是許多病毒的天然宿主。

2003年爆發的SARS,以及現在正在我國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相關研究表明,這兩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均為中華菊頭蝠果蝠,以水果為食,是最大的蝙蝠,有些種類翼幅長達2米,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南方地區也有分布。由於體型較大,缺乏食物的非洲人也經常吃果蝠也有人養果蝠當寵物

馬爾堡病毒(MARV)可引起馬爾堡出血熱(MVD),最先在德國馬爾堡發現,因此而得名,它又被稱為伊波拉病毒的姊妹,同屬絲狀病毒。

絲狀病毒,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等,具有極高的傳染性,對人類危害極大,由於特有的生物學性質和致病力,這類病毒有可能用作生物戰劑,世界衛生組織也將其列為潛在的生物戰劑之一。

馬爾堡病毒伊波拉病毒都是源自非洲,通過動物傳播給人類,但病毒的最終來源仍然不明。

馬爾堡病毒伊波拉病毒感染後,會在體內迅速擴散、大量繁殖,襲擊多個器官,使之發生變形、壞死,並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內出血,繼而七竅流血不止,並不斷將體內器官的壞死組織從口中嘔出,最後因廣泛內出血、腦部受損等原因而死亡。

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雜誌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刊發了一篇有關馬爾堡病毒天然宿主的論文:Isolation of Angola-like Marburg virus from Egyptian rousette bats from West Africa。此項研究表明埃及果蝠是馬爾堡病毒的天然宿主

已知馬爾堡病毒有12次爆發,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在非洲烏幹達。2005年,有記錄以來最大的馬爾堡病毒疫情發生在非洲安哥拉,252個已知病例中有227人死亡,這是包括2013-2016年西非伊波拉病毒暴發在內的所有大型病毒暴發的最高病死率,病死率高達90%

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感染實驗中,馬爾堡病毒安哥拉病毒株似乎比所有其他馬爾堡病毒毒株具有更強的毒性。值得注意的是,安哥拉疫情是目前唯一一次東非地區以外的馬爾堡出血熱爆發,以前所有馬爾堡出血熱爆發都發生在烏幹達肯亞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地。

之前在烏幹達、肯亞、南非和加彭等地進行了廣泛的實地研究,並在美國和南部非洲進行了圈養蝙蝠的實驗室感染研究均表明:居住在洞穴中的埃及果蝠是馬爾堡病毒的主要天然病毒庫。研究推測埃及埃及果蝠通過排洩物或唾液等將馬爾堡病毒傳遞給非洲當地礦工,馬爾堡病毒由此進入人類社會,最終導致馬爾堡出血熱爆發。

馬爾堡病毒檢測與分離

研究團隊在西非獅子山的4個地區採樣,捕獲了42種蝙蝠,共1755隻。所有蝙蝠樣本均測試5種絲狀病毒(EBOV、TAFV、BDBV、MARV和RAVV),其中435隻蝙蝠被鑑定為埃及果蝠

通過real-time RT-PCR或consensus RT-PCR,435隻埃及果蝠中有11隻蝙蝠(2.5%)被檢測為活性馬爾堡病毒(MARV)感染陽性,陽性樣本包括6個肝臟/脾、5個淋巴結、2個口腔拭子、1個唾液腺和1個全血樣本。此外,研究人員還從陽性樣本以及活體埃及果蝠中共分離出4株馬爾堡病毒病毒株。

序列和系統發育分析

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測序方法,從10隻PCR陽性埃及蝙蝠中獲得了馬爾堡病毒的NP和VP35基因片段的序列,並將其與之前研究獲得的128個馬爾堡病毒的NP/VP35序列進行最大似然法的系統發育分析。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從獅子山獲得的馬爾堡病毒序列與加彭和安哥拉獲得的序列關係最密切。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從不同埃及果蝠中獲得的序列是完全相同的

馬爾堡病毒感染埃及果蝠的統計學和血清學結果

研究人員統計發現,捕獲的435埃及果蝠中,227隻為幼體,208隻為成體,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MARV-PCR陽性的埃及果蝠均為幼體,即馬爾堡病毒陽性埃及果蝠存在明顯的年齡偏差(χ2=10.341,p=0.001),但無明顯的性別偏差(χ2=0.003,p=0.954)。檢測埃及蝙蝠體內MARV特異性IgG抗體,也表現出明顯的年齡偏差,而無性別偏差。

本研究通過實地採樣系統發育分析血清學檢測等技術手段證實了埃及果蝠是馬爾堡病毒的天然宿主,並且這些研究結果提供了西非馬爾堡病毒流行(此前大部分為東非地區)的證據,具有病原學監測和防範潛在馬爾堡病毒威脅的價值。

蝙蝠是許多人類致死性病毒的天然宿主,包括當年的SARS,以及如今正在流行的2019-nCoV

此次證實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為埃及果蝠,那麼馬爾堡病毒的近親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也極可能是埃及果蝠。2019年在剛果金爆發的伊波拉疫情的第一位患者就曾接觸過埃及果蝠。

蝙蝠仿佛是一個裝滿了各種病毒的潘多拉魔盒,有些人認為,既然如此,那麼消滅蝙蝠不就好了?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非洲烏幹達消滅了一個金礦中的十萬隻蝙蝠,幾年後,蝙蝠又回來了,新來的蝙蝠攜帶馬爾堡病毒的比例提升了一倍以上,緊接著,這裡爆發了烏幹達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馬爾堡出血熱

然而,事實證明,消滅蝙蝠的這種簡單粗暴的辦法,不但沒用,反而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病毒疫情。更何況蝙蝠在生態環境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消滅蝙蝠只能增加人類的健康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蝙蝠等野生動物。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4327-8

相關焦點

  • 又是蝙蝠!伊波拉姊妹病毒,致死率可達90%的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
    2003年爆發的SARS,以及現在正在我國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相關研究表明,這兩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均為中華菊頭蝠。果蝠,以水果為食,是最大的蝙蝠,有些種類翼幅長達2米,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南方地區也有分布。由於體型較大,缺乏食物的非洲人也經常吃果蝠,也有人養果蝠當寵物。
  • 又是蝙蝠!伊波拉姊妹病毒,致死率可達90%的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終於被發現了,還有人養它當寵物
    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為埃及果蝠,馬爾堡病毒為伊波拉病毒的近親,病死率可高達90%。馬爾堡病毒(MARV)可引起馬爾堡出血熱(MVD),最先在德國馬爾堡發現,因此而得名,它又被稱為伊波拉病毒的姊妹,同屬絲狀病毒。
  • 致死率90%,已剝奪10萬人的生命!死神伊波拉病毒
    目前絲狀病毒只有三種:1.馬爾堡病毒:2.約維爾病毒;3.伊波拉病毒;目前人們已經發現了五個不同的伊波拉病毒亞型,特性和致死率各不相同,接下來會詳細講到其中的兩種:致死率高達90%的薩伊伊波拉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雷斯頓伊波拉病毒。
  • 病毒小百科(第3期)——馬爾堡病毒:毒力與伊波拉病毒媲美的病毒
    2014年9月,西非的伊波拉病毒正在肆虐,烏幹達又出現了一起類似出血熱症狀(起病急,高熱、嘔吐、多部位劇痛、多器官大量出血)的死亡病例,確診為與伊波拉病毒為同一家族的馬爾堡病毒感染
  • 伊波拉病毒:比新冠厲害,致死率是SARS病毒的9倍
    它也屬於病毒。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既不是新型冠狀病毒,也不是SARS病毒,而是一種更加可怕的,可以稱之為病毒之王,只要感染上基本就會被判定為死亡的病毒——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伊波拉病毒的可怕程度:伊波拉病毒也稱作伊波拉病毒,當年的SARS病毒已經非常可怕了,致死率達到11%。
  • 和伊波拉十分相似的馬爾堡病毒,名氣略小,威力卻一點不差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恐怖的伊波拉病毒,相信看過那篇文章的朋友,都對伊波拉病毒的致死率和患者的慘狀有了深切的感受。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伊波拉病毒的「兄弟」,和它齊名的恐怖病毒——馬爾堡病毒。我們作過介紹,人們根據病毒的危險性將病毒分為四個等級,級數越高,代表危險性越高。即便是愛滋病和SARS,都只能排在3級,而馬爾堡病毒和伊波拉病毒並肩,歸類為4級病毒。那麼,馬爾堡病毒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事情還要從1967年說起。當時,德國的一些醫藥醫療機構從非洲採購了一批非洲綠猴,以用於研究治療小兒麻痺的藥物。
  • 蝙蝠身上的病毒竟然多到數不清?卻有人覺得美味
    蝙蝠身上到底有多少病毒?研究得出的數量高達上百種!說到攜帶可以轉移到其他物種的病毒,即所謂的「人畜共患」病毒,蝙蝠可能是獨一無二的。研究顯示,這些會飛的哺乳動物是60多種可以感染人類的病毒的宿主。而它的來源被證實是蝙蝠。雖然有些病毒的來源尚未完全證實就來自蝙蝠,但蝙蝠攜帶大量高危病毒是毫無疑問的。除了蝙蝠,很多野生動物都攜帶病毒細菌。而它們的營養價值卻並不比家禽家畜高。吃蝙蝠這類無檢驗武安全保證的野生動物,首先傷害的就是自己。不僅不值得炫耀,反而是愚蠢無知的表現。
  • 《血疫:伊波拉的故事》:人類也許才是地球的「病毒」
    其中,最致命的薩伊伊波拉病毒被稱為「人命的黑板擦」,致死率高達90%。 1994年,理察 普雷斯頓出版了《血疫:伊波拉的故事》,敘述了非洲伊波拉病毒的緣起以及美國本土一次出現的疫情,這部作品成為了有關伊波拉病毒最具影響力的非虛構經典之作。
  • 果蝠, 吃水果的蝙蝠伊波拉病毒宿主
    近年來持續發生吸血蝙蝠咬人致死事件,所以吸血蝙蝠在人們心目中也留下陰影。而且吸血蝙蝠主要就是以吸血為生,所以讓人覺得十分恐怖.....【查看詳情】  關島大蝙蝠    關島大蝙蝠是空中飛行的哺乳類動物中最大的一種,體重為1公斤多,張開翅膀可達1.7米。大蝙蝠的外表十分可怕,像是長了翅膀的魔鬼。它們以水果為食,因為香蕉很柔軟,吃起來很方便,所以香蕉是它們最愛吃的水果。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亞洲蝙蝠體內存在與伊波拉病毒同類絲狀病毒!
    蝙蝠被認為是這類病毒的自然儲存宿主,非洲和歐洲的蝙蝠體內均檢測或分離到相關病毒,但在亞洲的蝙蝠中尚未發現該病毒存在。科研人員利用病毒宏基因組學技術,從雲南的棕果蝠體內發現了絲狀病毒,對其進行分析發現,該病毒與伊波拉病毒和馬堡病毒歸為一類,但與它們的核酸同源性僅為50%左右,表明可能是一種新型的絲狀病毒。
  • 帕爾馬市街頭驚現被列為生物性危害第四級病毒-伊波拉病毒?
    近日,在馬略卡帕爾馬市市中心附近出現疑似伊波拉病毒感染的血液試管!昨日,巴利阿里112救援中心向外界透露,試管樣本由馬略卡Son Espases醫院微生物中心送往馬德裡國家微生物學研究中心,位於的Majadahonda,進行具體的樣本分析,現在可以明確的證實該試驗瓶並未帶有「伊波拉病毒」。可以成功解除病毒感染警報了。
  • 菲律賓巨型蝙蝠走紅網絡:體型足有成人大小,被視為伊波拉病毒宿主
    菲律賓巨型蝙蝠走紅網絡:體型足有成人大小,被視為伊波拉病毒宿主  olivia chan • 2020-07-07 17:
  • 嚴防伊波拉病毒全球擴散 最兇險病毒株致死率為90%
    儘管如此,ZMapp還是為抗禦伊波拉帶來了希望和曙光。   四級病毒   伊波拉的死亡率在50%-90%,是一種致死性極強的烈性傳染病,足以與歷史上的鼠疫相比。伊波拉於1976年最先在薩伊發現,此後在加彭、蘇丹、賴比瑞亞、象牙海岸和烏幹達等非洲國家也先後發生。自從發現伊波拉病毒以來,總共記載了2000多個病例,1400多人死亡。
  • 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有多可怕?
    作為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性疾病,自然儲存宿主可能為狐蝠科的果蝠,「借刀殺人」是兩病毒慣用的伎倆,感染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的大猩猩、黑猩猩、猴、羚羊、豪豬等野生動物可為首發病例的傳染源,伊波拉/馬爾堡病的「受害人」為本病主要傳染源。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牟丹蕾介紹,接觸傳播是兩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 病毒從何而來?蝙蝠為何不受病毒侵擾?
    為了研究病毒的進化史,專家們必須研究宿主的基因組。病毒必須感染宿主細胞才能進入其組織內,病毒通過組織來複製DNA,然後感染組織來繁衍後代;宿主細胞被迫繁殖新病毒,然後離開並尋找新的宿主寄生,病毒和宿主並不是一直完全分離的。有時候,病毒的染色體組也可以成為宿主的DNA的一部分。只要他不發生對宿主細胞有害的基因突變,這部分病毒的信息可能會永久地保留。
  • 為什麼新冠肺炎、SARS、伊波拉這些恐怖病毒都來源於蝙蝠?
    近年來,一些最嚴重的病毒性疾病——SARS、MERS、伊波拉、馬爾堡病,以及新出現的新冠肺炎——都起源於蝙蝠,這並非巧合。 他們發現,蝙蝠對病毒的強烈免疫反應可能會促使病毒更快地複製,因此當傳播到免疫系統正常的哺乳動物(比如人類)身上時,病毒就會造成致命的破壞。 一些蝙蝠——包括那些被認為是人類感染源的蝙蝠,它們的免疫系統永遠準備著防禦病毒,並迅速反應將病毒隔離在細胞外。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亨德拉病毒,3年後又暴發了梅南高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暴發尼帕病毒以及Tioman(馬來西亞島嶼)病毒;後來暴發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亨德拉病毒,3年後又暴發了梅南高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暴發尼帕病毒以及Tioman(馬來西亞島嶼)病毒;後來暴發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 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注意是所有)病毒的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引來如此多可怕病毒的青睞?儘管無單個蝙蝠包含與人類SARS冠狀病毒一模一樣的毒株,但是分析表明這些毒株頻繁重組。這一發現基本證實了袁國勇教授的蝙蝠起源猜想。中華菊頭蝠最近爆發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因為與SARS病毒具有較高的相似性,因此目前科學界也懷疑蝙蝠是武漢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不過還要進一步的研究確定。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能引來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02實際上,蝙蝠在病毒的生物鏈裡地位非凡,被尊稱為「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SARS僅僅是眾多居住在蝙蝠體內的一種而已。 1994 年,澳大利亞亨德拉鎮的一個賽馬場爆發了一場疫情,殺死了14匹賽馬和1個人。導致此次疫情的病毒被稱為亨德拉病毒,被懷疑來自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