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潰了!可可豆短缺 巧克力40年內絕種?

2020-12-07 騰訊大粵網

巧克力面臨絕種,巧克力控要崩潰了嗎?(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

【大粵網‧香港】下個月情人節將至,準備送巧克力嗎?惡秏來了!有研究指出巧克力有機會在未來40年內絕種,情人節便不可以送巧克力了,巧克力控要哭了嗎?這個震撼的消息其實已經不是近日才被發現的,事出必有因,而且原因有兩個。

1)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是其一原因令巧克力短缺?(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

可可豆的產量日漸下降,並造成短缺。(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

全球暖化的危機非常險峻,不但令全球多個地方有急速溶雪的情況,氣候的變化也令可可樹處於不穩定的生長環境。美國科學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預測到真菌病毒和昆蟲破壞開始威脅可可樹,若全球暖化持續,只會更危害可可樹的生長。

2)可可豆短缺

可可樹的生長面臨多方面的威脅。(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

人類對巧克力的需求日益上升。(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

可可樹是生長在熱帶的植物,但是近年來因為受其他熱帶作物如棕櫚的種植,影響到可可樹的種植空間。加上黑斑病菌對可可樹也構成生長威脅,因此令可可豆的成本增加,產量卻減少。而且,人類對可可豆的龐大需求日益上升,2014年可可豆市場短缺7萬公噸。著名巧克力製造商Mars預測2020年可可豆市場可能短缺100萬噸,2030年更可能短缺至200萬噸。當需求增加時,產量短缺,價格亦會飆升。

日後也要珍惜巧克力。(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

一眾巧克力迷也希望巧克力公司可以成功研究到可在不同環壞生長的可可樹。(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

有見及此,部分巧克力公司也在研究是否可在不同環境生長的可可樹,希望可以增加可可豆的產量以應市場的需求。知道這消息後,從此真的要好好正視環保問題,還要好好珍惜巧克力呢!

相關焦點

  • 巧克力將消失?全球變暖或使可可豆40年內絕跡
    浙江在線1月2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隨著全球變暖,製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面臨最快在40年內絕跡的危險。全球氣溫的上升將導致當前可可樹種植區域不再合適可可樹生長,而不得不向高山區域轉移。因此出口可可豆的國家,如象牙海岸、加納等或將陷入維持可可豆供應和保護生態系統的兩難境地。
  • 全球可可豆將大量短缺,越南可可種植面臨巨大商機
    高質量巧克力在全球市場的需求不斷攀升,然而,由於可可樹老齡化和其他問題,傳統的可可生產國家產量卻在不斷下滑。截至2020年,全球將出現100萬噸的可可短缺。在這一背景下,業內將目光投向越南,期望越南成為新的優質可可供應國。
  • 可可豆是如何變成巧克力的
    未加工的可可豆製作巧克力的第一步是獲取可可豆,種植園的工人們會在每年的10-12月份從可可豆樹上採摘下來可可豆莢,可可豆就包裹在豆莢內白色柔軟的果肉中。接下來,他們將可可豆連同白色的果肉一起取出,簡單的去除果肉後,把可可豆夾在兩層香蕉葉之間放置6天左右,讓殘留的果肉發酵,產生獨特的風味。然後經過幾天的日曬自然乾燥,可可豆就可以打包送往巧克力工廠加工了。運到工廠後,可可豆將通過傳送帶進入連續烘焙機,烘焙溫度和時間取決於想要得到什麼樣的風味,一般設置在120°C-135°C 30-90分鐘。
  • 感受來自AI的幸福:可可豆、巧克力與人工智慧
    2018年,英國《自然》雜誌在頭版刊登了關於5300年前厄瓜多人民嘗試馴化和食用可可果實的證據。通過碳14為遺留在出土陶片上的可可豆殘渣做年代鑑定,科學家感受了到數千年前人類對於這種熱帶水果的深沉迷戀。想一想古希臘埋藏在塵土下的智慧文明,人工智慧興盛於21世紀初似乎顯得有些姍姍來遲。
  • 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變身之旅,可可豆烘乾機及其焙炒太重要!
    巧克力是由可可製品(可可液塊、可可粉、可可脂)、白砂糖、乳製品和食品添加亮晶晶等基本原料,經混合、精磨、精練、調溫、澆模成型等科學加工而成。其中可可製品的加工非常重要,金澳君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可可豆成為巧克力之前的變身之旅吧!
  • 帶你到東京體驗「世界一流巧克力」,從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製作過程
    琳琅滿目的麵包展櫃 在烘焙市場領域,國人也在不斷的學習世界、學習日本,各種各樣的烘焙學校,烘焙的遊學班在國內應運而生,世界烘焙行業內的各種大咖都來到國內執教
  • 可可豆今後將減產,巧克力及糖果的價格或被推高
    雨果網從美國《洛杉磯時報》4月7日的報導中了解到,市場研究調查公司Mintel Group發布的數據表明,作為一個龐大的行業,全球巧克力每年的市場份額約為900億美元,僅僅美國一國的市場總額就高達190億美元。 在價格增長和產品革新的雙重推動之下,巧克力的市場總額從2007年到2012年增長了16%。
  • 吃那麼多巧克力,你知道巧克力是怎麼做的?帶你走進可可豆的世界
    小編總會想到蘇黎世,蘇黎世是小編最喜歡的一座城市,它是瑞士聯邦第一大城市,同時也是歐洲最富有的城市,連續很多年被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它著名景點有格羅斯大教堂、聖母教堂、聖彼得大教堂、班霍夫大街、婦女大大教堂、瑞士國家博物館、聖莫裡茨、中國園、奧古斯丁巷、尼德道爾夫。
  • 非洲奇葩怪象: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令人唏噓
    非洲自然資源得天獨厚,適合種植可可豆,盛產可可豆 而巧克力的原材料可可豆就是出自非洲。非洲的炎熱氣候,以及土壤都非常適合可可樹生長,要知道,可可豆可不是那麼容易長成的。新種植的可可樹樹苗,需要10年才能開始結果。而且一顆可可樹的結果的時間也就二十幾年,當這些可可樹失去結果的本能之後,就需要種植新的可可豆去替代它們。
  • 《創造與魔法》可可豆在哪裡有 可可豆位置分布
    巧克力醬(食物+40) 可可豆+牛奶+小麥 巧克力曲奇(+50食物) 柑橘+可可豆+小麥 柑橘可可蛋糕(+50食物) 可可豆+牛奶+小麥 巧克力蛋糕(食物 +65,水分-5)
  • 巧克力的原材料可可豆來源,印第安人最初把可可豆當貨幣用於交換
    瑪雅人、阿茲特克人除了食用之外,還把可可豆作為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哥倫布第四次美洲探險時(1502-1504),曾在宏都拉斯海域碰到一隻載有20多個瑪雅人的獨木舟。哥倫布發現他們對船上一堆可可豆特別珍惜。如果誰丟落了幾顆,他會立刻小心翼翼地撿起來(像拾錢幣一樣)。可可豆是製作可可脂和巧克力(朱古力)的原料。
  • 原來早在瑪雅人時期就開始吃巧克力了 你了解可可豆嗎
    繁榮的商業促進了瑪雅文明的繁榮,而商業的繁榮,需要錢能夠流通,不像其他文明,瑪雅貨幣不是金銀,也不是貝殼,而是可可豆。可可樹原產於中美洲的熱帶雨林,屬於常青樹。可可樹的果實形狀像橄欖球,長約20釐米。可可果的外殼很厚,果肉是白色的。果肉裡的種子是可可豆。每個可可豆含有40到50顆可可豆。瑪雅人採摘野生可可豆,帶回可可樹的種子,種在自己的庭院裡。
  • 非洲最「怪」現象:出口全球70%可可豆,為何當地人不知巧克力?
    因為,蜜和糖,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屬於珍貴的資源,它被看作是財富和權貴的象徵。一直到人們學會了從植物中提取蔗糖為止,才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甜這一滋味。如果說,甜蜜屬於財富和權貴,那麼留給底層人民的便只是苦澀了。甜蜜與苦澀,雖然是一對反義詞,但是在它們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在甜蜜的背後是苦澀,苦盡了之後也一定會迎來甘甜。
  • 可可豆生產陷危機 30年後可能吃不到巧克力
    30年後,可能吃不到巧克力了!嚇得我趕緊吃了一塊近年來,巧克力市場增長迅猛!有的國家,贈送巧克力的對象從戀人,擴大到了家人、朋友、同事等更大的社交圈。但是!英國專家帶來了一個「噩耗」:30多年後,巧克力可能要「滅絕」了!
  • 可可豆裡有巧克力味嗎?小夥切開嘗了一下,猜猜結果如何
    巧克力是人們很喜歡吃的一種零食,尤其是小孩子,幾乎對巧克力沒有半點的抵抗力,但是你知道這麼好吃的巧克力是怎麼製成的嗎?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巧克力是以可可豆為原料製成的,於是有很多人摘下可可豆,想品嘗一下可可豆裡到底有沒有巧克力味!
  • 40年內可可樹滅絕再也吃不到巧克力?專家:此說法並不準確
    40年內可可樹滅絕再也吃不到巧克力?年內「滅絕」的消息在網絡熱傳,網文稱可能30多年後我們就再也吃不到巧克力了。如此「一進一出」,因此專家預測,要不了40年我們可能就沒有巧克力可吃了。
  • 可可豆含有對大多動物有毒的物質,但人們把它變成了美味的巧克力
    巧克力巧克力,在各色各樣的甜食中處於不高不低的位置。不過,巧克力以其無比誘惑的美味徵服了一大波迷弟迷妹。它是許多小孩子的最愛,也是令喜歡零食的吃貨們愛恨不得的美食。巧克力作為零食,一般是以精包裝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眼中。一小條、一小塊的巧克力既精緻又美味。
  • 巧克力30年後或將滅絕!全球變暖威脅可可豆生產
    30年後,可能吃不到巧克力了!嚇得我趕緊吃了一塊)近年來,巧克力市場增長迅猛!有的國家,贈送巧克力的對象從戀人,擴大到了家人、朋友、同事等更大的社交圈。但是!英國專家帶來了一個「噩耗」:30多年後,巧克力可能要「滅絕」了!可能再也吃不到巧克力了!究竟咋回事?
  • 氣候變暖威脅可可樹生長 巧克力或30年內絕跡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日報導,隨著全球變暖,製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或將最快在30年內絕跡。全球氣溫的上升將導致當前可可樹種植區域不再合適可可樹生長,而不得不向高山區域轉移。因此出口可可豆的國家,如象牙海岸、加納等或將陷入維持可可豆供應和保護生態系統的兩難境地。
  • 非洲盛產巧克力,出口全球3分之2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卻吃不起?
    待到果實成熟,科爾特斯讓人把可可豆磨成粉,加入糖和水等,做成了升級版「可可飲料」,查理五世一喝,讚嘆不絕,於是「可可飲料」成為西班牙上流社會最流行的飲料,甚至還被皇室當成嫁妝,於是它傳到了歐洲各地,經過人們不斷加工,巧克力正式誕生,在當時,能吃得起巧克力的,非富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