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來自AI的幸福:可可豆、巧克力與人工智慧

2020-12-04 TechWeb

1

公元15世紀末,來自歐洲探險者們將遠航的船停靠在中美洲大陸海岸,好奇的船員走下甲板,雙腳第一次觸碰到這片溫熱的沙灘。哥倫布帶領的船員在「新大陸」上探索著稀奇的物種。

圖1,亞馬遜河流域地圖,來自wikipedia

溫暖溼潤的亞馬遜河流域叢林,造就了一種寬葉常綠植株,它的果實呈橢圓型,帶有厚厚皮夾,到了成熟的季節,如碩大的紅色皂莢懸掛在樹幹上。

船員們興奮的撥開這種果實外殼,看到裡面粘粘的果肉,隨之被撲面而來的甘甜的果香所徵服。

500年前的,當地生活的印第安人將這種植物的果肉曬乾、研磨,衝泡成飲料。由於這種植物稀疏分布在叢林中,在部落裡,只有首領級的人物才可以享用其美味。後來,這種原料被帶到歐洲、大量的被新定居的美洲人食用,製作成甜美而略帶苦味美食。

看到這裡你也許知道了,這種植物就是製作美味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

圖2,切開的可可果實,圖片來自wikipedia

今天,人們為了獲得足夠數量的原料、製造出優質的巧克力,在可可豆種植、培育、工業生產過程應用到了大量的人工智慧技術。人工智慧不再是停留在科幻小說中的一種暢想,它甚至存在與你情人節當天品嘗到的那塊香甜巧克力中。

2

最早的機械計算裝置誕生於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看著這塊不起眼、滿是綠色銅鏽的碎片,如果不是考古學家利用現代3D掃描技術對其復原,誰會想到它曾是古希臘人用來預測天文與佔星的儀器?通過計算與預測,人類可以有計劃的種植農作物,以在自然資源匱乏的土地上謀求生存。

圖3,古代機械計算器,圖片來自 wikipedia:

很明顯,今天的我們並不是第一代利用數學運算工具來解決自然問題的人類,也正如15世紀的美洲大陸的造訪者一樣,他們不會想到自己並不是最早品嘗到熱可可的那群人。

2018年,英國《自然》雜誌在頭版刊登了關於5300年前厄瓜多人民嘗試馴化和食用可可果實的證據。通過碳14為遺留在出土陶片上的可可豆殘渣做年代鑑定,科學家感受了到數千年前人類對於這種熱帶水果的深沉迷戀。

想一想古希臘埋藏在塵土下的智慧文明,人工智慧興盛於21世紀初似乎顯得有些姍姍來遲。而用來運行人工智慧算法的電子計算機原型誕生於上個世紀,依託於弱電技術與半導體製造工業,現代計算機發展速度之快,勢不可擋。

圖4,可可粉形狀雷射分析儀,圖片來自Chocol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60s,最初版本的計算機視覺代碼被實驗於MIT學生的假期作業中,當時的幾個MIT學生肯定不會想到,這種彩色圖像轉化成數字矩陣並運算的簡單操作會成為未來人工智慧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圖5,彩色圖像轉化成的矩陣,圖片來自:Computer Vision- A Modern Approach Set: Introduction toVision

從線性代數到微分幾何,從數值分析到概率論,即便今天最複雜的計算機視覺程序也離不開這些基礎數學理論。在技術演進的推動下,人工智慧逐漸與可可豆走到了一起。

3

厄瓜多,一個赤道以南的美洲沿海國家,與歷史記錄中哥倫布首次品嘗可可豆的登陸點相隔數千公裡。到了今天,厄瓜多種植可可豆的習俗依然存在。

21世界初,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譯培育出一種名為CCN-51的可可豆,這種可可豆產量高、不易受蟲害影響,只不過在味道上稍遜原始可可豆一籌。為了獲得產量上的成功,在過去幾年,CCN-51內被當地人大面積種植。十年前,正當厄瓜多的人民苦於可可產量只有8萬噸的時候,CCN-51使其全國可可產量一路飆升到240萬噸。但由於國際上對於基因農產品的限制加上不同品牌商對於可可獨特風味的追求,CCN-51一再面臨尷尬的地位。

圖6,左:CCN-51,右:原產豆,圖片來自THE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OF CACAO CCN-51,by SHARON TERENZI

到了收穫的季節,廠商從可可豆農民手上交換來的原產豆中混雜著CCN-51,這種境況使部分品牌巧克力的質量受到衝擊。為了區分上千億顆可可種子的品種,巧克力工廠在流水線上融入人工智慧技術用來將它們篩選、區分。在可可豆篩選流水線上,計算機通過設定的程序,將快速移動的可可豆識別標記成「正常」與「CCN-51」兩種品類。

圖7,巧克力生產線,圖片來自ChocolateScience and Technology

高清的攝像頭、高速的運算卡與人工智慧程序結合在一起,來幫助人們解決惱人的工業問題。在計算機內部,上億次二進位運算模擬出人類大腦最基礎的運算單元--神經元,腦細胞之間交流的神經遞質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矩陣數組。如果是沒有這些通過0和1模擬出來的智能程序,巧克力工廠將在流水線上蒙受低純度製品造成的經濟損失。

4

新鮮的可可豆被果農採摘下來,經過去殼、曬乾脫水、發酵等簡單而考究的初步處理,晾曬發酵使得可可種子內天然的更高濃度的5-羥色胺。5-羥色胺,又稱血清素,存在於血小板和中樞神經系統中。 它被普遍認為是一種使人感到幸福和快樂物質,這也是為什麼情人節會選擇巧克力作為禮物原因之一,理解這種天然魔法背後的奧秘之後,你會不會迫不及待打開某寶選購一波?

今天,工業使得生活在現代化的角落裡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享用到巧克力帶來的幸福。而為了獲得更穩健的巧克力商業生態,人們嘗試利用AI技術對衝可可豆種植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圖8,即將授粉的可可花,圖片來自THE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OF CACAO CCN-51,by SHARON TERENZI

在哥倫比亞,許多的農民以種植可可豆為生。在人口密集的村莊裡,可可豆甚至成為了25,000個家庭的直接收入來源。但近年來,可可種植區產量常常受到多變氣候、不同土壤、水相風相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氣候驟變的時節,可可農民有可能辛苦一年卻最終顆粒無收。

計算機科學家為了改善當地農民的收入情況,嘗試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對哥倫比亞桑坦德地區可可豆生產進行分類、重新評估。這套系統可以將氣候和可可生產數據聯繫起來,讓計算機進行分類學習,尋找可可生產與氣候、雨水、土壤之間的最佳關聯,以便分配人力資源對抗自然的不確定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工智慧正在從農業上滲透到我們的生活。

在菲律賓,農業技術人員定期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監測可可豆莢的健康狀況。菲律賓曾經生產世界上20%的可可豆,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蟲害和疾病困擾著這些菲律賓農場,導致菲律賓可可市場的衰落。如今,菲律賓僅佔不到0.5%。菲律賓農業研究局的數據顯示,當地最常見的可可病蟲害:黑莢腐病、維管條紋枯病、可可莢蛀蟲和可可莖蛀蟲。僅黑豆莢腐爛就會造成20 - 30%的豆莢損失,同時每年有多達10%的樹木死於莖潰爛。

為了改善當地農場境況,研究人員利用K-means對成長過程中的可可豆莢進行觀測,從而快速提供的蟲害水平評估,對可可農場制定更準確疾病控制的決策。通過大量的圖像採集與模型訓練,這種算法已經將準確率提高到89.2%,應用這項技術的農場,配合高效精準的殺蟲工藝,可可產量逐漸有所改善。

圖9,使用k-mean聚類算法對可可豆莢進行觀測,圖片來源A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Segmenting Infected Part of Cacao Pods

4

乾燥發酵後的可可豆將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巧克力生產工廠中,龐大的貿易網絡支撐起了這種美食的全球之旅。

義大利不種植可可樹,但在義大利中世紀古城裡,你有機會享受到全球最具有獨特風味的巧克力。因為這裡研磨著來自前文提到的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的成熟可可豆。

這裡有世界著名的美味生產源:貝魯加的巧克力工廠。創建於1907年的貝魯加巧克力工廠,傳承了義大利民族的浪漫:相傳,這家巧克力廠內有一個女孩,深深暗戀著一個男孩卻又羞於啟齒,於是她每天親手製作巧克力,並塞進一封小情書送給男孩,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個品牌藉此為他們的巧克力賦予愛的符號,希望可以藉此促成更多的佳偶,並也在每顆巧克力內附上一張寫著不同愛的箴言小紙條,包裹著濃厚的浪漫情意。

5

巧克力滿足了人們對於浪漫味覺的全部追求。到了今天,巧克力已經成了普通家庭習以為常的一種美食,從漫長的歷史歲月下重新審視這種深棕色、微微帶苦味越有又香滑無比的食物,它又是最奢侈、最珍貴的禮物。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為了持續享受可可帶來的魔法般魅力,從種植、收穫、再到製作都應用上了當下最先進的科學技術。2018年,AI成為了巧克力工廠一大福音。在AI技術的輔助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農民獲得收益。

撥開錫紙,將一塊巧克力放到舌尖下,體會淡淡苦味中,蘊藏著的可可濃鬱香甜。人類天生地迷戀可可豆,即使到了21世紀,這種迷戀仍然在延續,歷史與現代,正在可可豆的DNA鏈條上自由迴蕩、然後相遇。情人節這一天,巧克力又如500年前可可豆帶給航海探險者的感受:驚喜與幸福。

情人節那天,你感受到這份來自AI的愛了麼?

相關焦點

  • 可可豆是如何變成巧克力的
    未加工的可可豆製作巧克力的第一步是獲取可可豆,種植園的工人們會在每年的10-12月份從可可豆樹上採摘下來可可豆莢,可可豆就包裹在豆莢內白色柔軟的果肉中。接下來,他們將可可豆連同白色的果肉一起取出,簡單的去除果肉後,把可可豆夾在兩層香蕉葉之間放置6天左右,讓殘留的果肉發酵,產生獨特的風味。然後經過幾天的日曬自然乾燥,可可豆就可以打包送往巧克力工廠加工了。運到工廠後,可可豆將通過傳送帶進入連續烘焙機,烘焙溫度和時間取決於想要得到什麼樣的風味,一般設置在120°C-135°C 30-90分鐘。
  • 非洲最「怪」現象:出口全球70%可可豆,為何當地人不知巧克力?
    是情人節時戀人贈與的巧克力,怎麼看都是甜美而浪漫的?還是你午後一杯暖暖的奶茶,擁有了它仿佛都快樂了起來?甜,無論是在哪個時空,都意味著物質的富庶。仿佛每次人們品嘗到甜食的時候,心底幸福的喜悅就藏不住了,整個人也開始變得快樂起來。
  • 吃那麼多巧克力,你知道巧克力是怎麼做的?帶你走進可可豆的世界
    六一兒童節沒多久,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和小編一樣,每年過六一都覺得自己老了,六一是絢麗繽紛的,小朋友們歌唱、舞蹈、各種歡聲笑語,不知不覺小編已經十多年過六一了,記得很小的時候每到六一兒童節小編的媽媽總會給小編買很多零食,而小編最喜歡的一種食物就是巧克力,回憶起當年,坐在電視機旁邊看著少兒頻道,吃著甜甜的巧克力,心裡不知道有多幸福,多麼滿足,但是提到你愛吃的巧克力是用什麼原料做的
  • 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變身之旅,可可豆烘乾機及其焙炒太重要!
    巧克力是由可可製品(可可液塊、可可粉、可可脂)、白砂糖、乳製品和食品添加亮晶晶等基本原料,經混合、精磨、精練、調溫、澆模成型等科學加工而成。其中可可製品的加工非常重要,金澳君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可可豆成為巧克力之前的變身之旅吧!
  • 巧克力將消失?全球變暖或使可可豆40年內絕跡
    浙江在線1月2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隨著全球變暖,製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面臨最快在40年內絕跡的危險。全球氣溫的上升將導致當前可可樹種植區域不再合適可可樹生長,而不得不向高山區域轉移。因此出口可可豆的國家,如象牙海岸、加納等或將陷入維持可可豆供應和保護生態系統的兩難境地。
  • 帶你到東京體驗「世界一流巧克力」,從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製作過程
    」的非常出色的巧克力製造商,能夠親眼目睹從可可豆一步一步變成巧克力的全部過程,同時我也把這個過程展示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了解、懂得、並喜歡巧克力的文化。 在前幾期的微頭條中,我也跟大家簡單介紹過巧克力的製作過程,可可豆一般經過收穫,發酵,乾燥,烤制,風選,磨碎,精煉和調溫後才變成最終我們入口的巧克力: 1、可可豆經過不同產地、廠商的粗加工,已經給我們完成了收穫、發酵,以及乾燥工藝;
  • 可可豆短缺 巧克力40年內絕種?
    (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大粵網‧香港】下個月情人節將至,準備送巧克力嗎?惡秏來了!有研究指出巧克力有機會在未來40年內絕種,情人節便不可以送巧克力了,巧克力控要哭了嗎?這個震撼的消息其實已經不是近日才被發現的,事出必有因,而且原因有兩個。
  • 原來早在瑪雅人時期就開始吃巧克力了 你了解可可豆嗎
    在農村市場上,鄰居之間出售和流通多餘的食物,比如幾十個雞蛋或一袋袋玉米,是當地的貿易;區域貿易是為來自可能屬於不同生活領域或由不同專業工匠生產的社區的商品進行的;以及銷售原產地有限但需求量大的產品。活動屬於長途貿易。
  • 巧克力的原材料可可豆來源,印第安人最初把可可豆當貨幣用於交換
    瑪雅人、阿茲特克人除了食用之外,還把可可豆作為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哥倫布第四次美洲探險時(1502-1504),曾在宏都拉斯海域碰到一隻載有20多個瑪雅人的獨木舟。哥倫布發現他們對船上一堆可可豆特別珍惜。如果誰丟落了幾顆,他會立刻小心翼翼地撿起來(像拾錢幣一樣)。可可豆是製作可可脂和巧克力(朱古力)的原料。
  • 非洲盛產巧克力,出口全球3分之2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卻吃不起?
    待到果實成熟,科爾特斯讓人把可可豆磨成粉,加入糖和水等,做成了升級版「可可飲料」,查理五世一喝,讚嘆不絕,於是「可可飲料」成為西班牙上流社會最流行的飲料,甚至還被皇室當成嫁妝,於是它傳到了歐洲各地,經過人們不斷加工,巧克力正式誕生,在當時,能吃得起巧克力的,非富即貴。
  • 非洲奇葩怪象: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令人唏噓
    非洲自然資源得天獨厚,適合種植可可豆,盛產可可豆 而巧克力的原材料可可豆就是出自非洲。非洲的炎熱氣候,以及土壤都非常適合可可樹生長,要知道,可可豆可不是那麼容易長成的。新種植的可可樹樹苗,需要10年才能開始結果。而且一顆可可樹的結果的時間也就二十幾年,當這些可可樹失去結果的本能之後,就需要種植新的可可豆去替代它們。
  • 可可豆含有對大多動物有毒的物質,但人們把它變成了美味的巧克力
    巧克力巧克力,在各色各樣的甜食中處於不高不低的位置。不過,巧克力以其無比誘惑的美味徵服了一大波迷弟迷妹。它是許多小孩子的最愛,也是令喜歡零食的吃貨們愛恨不得的美食。巧克力作為零食,一般是以精包裝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眼中。一小條、一小塊的巧克力既精緻又美味。
  • 做巧克力沒那麼容易,可可豆有它的脾氣,從選材到加工都讓人著迷
    法國人Vincent和Samuel,在胡志明市經營著越南唯一一個Bean to bar巧克力品牌。為了做出最好的巧克力,他們不但要掌握整個製作流程,還要回到叢林,認識巧克力最初的模樣。一早,Vincent和Samuel,為了獵取製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再次踏上旅程。「幾千公裡,我們開了幾千公裡的車,去尋找可可。」
  • 可可豆裡有巧克力味嗎?小夥切開嘗了一下,猜猜結果如何
    巧克力是人們很喜歡吃的一種零食,尤其是小孩子,幾乎對巧克力沒有半點的抵抗力,但是你知道這麼好吃的巧克力是怎麼製成的嗎?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巧克力是以可可豆為原料製成的,於是有很多人摘下可可豆,想品嘗一下可可豆裡到底有沒有巧克力味!
  • 沒有好的可可豆 怎麼會有美味的巧克力?
    沒有好的可可豆怎麼會有美味的巧克力?
  • 世界上僅5%可可豆屬高端,而這個地方供應其70%。吃不胖的巧克力
    國產很多巧克力都是代可可脂,不是純可可豆!它的危害你要知道!厄瓜多的可可豆,全球最佳。早在前哥倫布時期,厄瓜多就開始種植可可豆。在世界上只有5%的可可豆被貼上了精美香氣的標籤。厄瓜多生產該品類的可可豆佔全球產量的近70%(其總生產量佔全球可可豆出產量3%)。國際和博學的巧克力師都喜歡這種特殊的花香,果味的香氣,以區分頂級深色優質巧克力的標準。厄瓜多巧可可豆的高品質歸因於該國多樣的地形和地處赤道的優越位置。
  • 《創造與魔法》可可豆在哪裡有 可可豆位置分布
    巧克力醬(食物+40) 可可豆+牛奶+小麥 巧克力曲奇(+50食物) 柑橘+可可豆+小麥 柑橘可可蛋糕(+50食物) 可可豆+牛奶+小麥 巧克力蛋糕(食物 +65,水分-5)
  • 吃巧克力也能減肥?你不知道的巧克力冷知識
    很多人都很喜歡吃巧克力,尤其是女孩子,巧克力絲滑濃鬱的口感,每吃一口都是幸福的感覺~巧克力雖然好吃,它的熱量卻讓人望而卻步,德某芙的牛奶巧克力每100g的熱量就有542大卡……對於減肥的人來說,巧克力更是「減肥食物黑名單」中碰也不敢碰的東西
  • 巧克力密碼
    看見下面的巧克力是不是想流口水呢!巧克力誘人的味道讓愛它的人流連忘返,醇香絲滑的口感讓人深深著迷,小朋友一進超市更是對巧克力蛋愛不釋手。春節快到了,每個家庭都會備一點糖果過年,意寓甜蜜幸福。可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巧克力是怎麼來的呢?今天,小編就帶你們看看巧克力具體是什麼做出來的。
  • 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原因讓人沉默
    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原因讓人沉默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為什麼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呢?原因讓人沉默,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大家都知道,巧克力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食物,平時人們經常將其當作小零食來解解饞。非洲就是一個盛產可可豆的地方,可是當地人幾乎不會吃巧克力,這是因為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首先是經濟原因,非洲屬於熱帶氣候所以當地的資源比較豐富,每年可以向世界提供大量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