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豆是如何變成巧克力的

2020-12-05 喵主子的日常
未加工的可可豆

製作巧克力的第一步是獲取可可豆,種植園的工人們會在每年的10-12月份從可可豆樹上採摘下來可可豆莢,可可豆就包裹在豆莢內白色柔軟的果肉中。接下來,他們將可可豆連同白色的果肉一起取出,簡單的去除果肉後,把可可豆夾在兩層香蕉葉之間放置6天左右,讓殘留的果肉發酵,產生獨特的風味。然後經過幾天的日曬自然乾燥,可可豆就可以打包送往巧克力工廠加工了。

運到工廠後,可可豆將通過傳送帶進入連續烘焙機,烘焙溫度和時間取決於想要得到什麼樣的風味,一般設置在120°C-135°C 30-90分鐘。之後將烘焙好的可可豆碾碎,去除表面的硬殼,只留下內部的豆仁。接著可可豆仁會被研磨成棕色的黏稠液體一可可原漿 (cocoaliquor),這是所有巧克力產品的基本原料,也可分離成固態的可可塊(或可可粉)和液態的可可脂單獨使用。向可可原漿中加入不同量的糖和牛奶,即可製成各種類型的巧克力。通常來說,偏苦的黑巧克力含有60%以上的可可原漿,而偏甜的牛奶巧克力最少只有10%,白巧克力則不含可可塊,只使用可可脂。

下步要對混合 好的原料進行「精煉」,讓巧克力質地更細滑。具體做法是將其放入溫度為49°C (牛奶巧克力)~82°C (黑巧克力)的大型儲罐中用滾筒揉壓數小時到3天,優質巧克力是需要長時間耐心揉壓的。最後一步是調溫一數次循環冷卻和加熱巧克力混合液,直到可可脂形成穩定的晶體結構,這能使巧克力成品變得質地硬脆,又入口即化。

完成調溫後,就可以將糊狀的巧克力混合液倒入模具中冷卻成型了。你熟悉的巧克力棒、巧克力塊等各種形狀的產品在流水線上被快速包裝起來,最後送到商場的貨架上。如果想做夾心巧克力(比如焦糖夾心),只需讓夾心部分經傳送帶運輸,裹上巧克力混合液,再冷卻包裝即可。

相關焦點

  • 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變身之旅,可可豆烘乾機及其焙炒太重要!
    巧克力是由可可製品(可可液塊、可可粉、可可脂)、白砂糖、乳製品和食品添加亮晶晶等基本原料,經混合、精磨、精練、調溫、澆模成型等科學加工而成。其中可可製品的加工非常重要,金澳君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可可豆成為巧克力之前的變身之旅吧!
  • 吃那麼多巧克力,你知道巧克力是怎麼做的?帶你走進可可豆的世界
    同時瑞士也被稱為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難怪這個國家的人喜歡巧克力,瑞士的巧克力種類非常豐富,價格也很適中,最適合作為禮物。牛奶巧克力就是瑞士發明的。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好了上面跑題了,小編今天是來教大家如何種可可豆的!
  • 可可豆裡有巧克力味嗎?小夥切開嘗了一下,猜猜結果如何
    巧克力是人們很喜歡吃的一種零食,尤其是小孩子,幾乎對巧克力沒有半點的抵抗力,但是你知道這麼好吃的巧克力是怎麼製成的嗎?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巧克力是以可可豆為原料製成的,於是有很多人摘下可可豆,想品嘗一下可可豆裡到底有沒有巧克力味!
  • 可可豆含有對大多動物有毒的物質,但人們把它變成了美味的巧克力
    巧克力巧克力,在各色各樣的甜食中處於不高不低的位置。不過,巧克力以其無比誘惑的美味徵服了一大波迷弟迷妹。它是許多小孩子的最愛,也是令喜歡零食的吃貨們愛恨不得的美食。巧克力作為零食,一般是以精包裝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眼中。一小條、一小塊的巧克力既精緻又美味。
  • 帶你到東京體驗「世界一流巧克力」,從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製作過程
    」的非常出色的巧克力製造商,能夠親眼目睹從可可豆一步一步變成巧克力的全部過程,同時我也把這個過程展示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了解、懂得、並喜歡巧克力的文化。 在前幾期的微頭條中,我也跟大家簡單介紹過巧克力的製作過程,可可豆一般經過收穫,發酵,乾燥,烤制,風選,磨碎,精煉和調溫後才變成最終我們入口的巧克力: 1、可可豆經過不同產地、廠商的粗加工,已經給我們完成了收穫、發酵,以及乾燥工藝;
  • 感受來自AI的幸福:可可豆、巧克力與人工智慧
    看到這裡你也許知道了,這種植物就是製作美味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圖2,切開的可可果實,圖片來自wikipedia今天,人們為了獲得足夠數量的原料、製造出優質的巧克力,在可可豆種植、培育、工業生產過程應用到了大量的人工智慧技術。
  • 一顆可可豆的的漫漫旅程
    大家好,我是一顆可可豆,我是如何變成巧克力的呢,這是一條漫漫長路啊。一.我還是一顆可可豆時。1.可可樹開花結果後,需要大約半年後才能收穫成熟的可可果。品種不同的果實顏色有所不同,同比如說黃色,橙色,紅色,一年大約能收穫兩次。
  • 非洲最「怪」現象:出口全球70%可可豆,為何當地人不知巧克力?
    可可豆——巧克力的原材料巧克力,這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常見的一種零食,在過去,年輕的情侶們會把送對方巧克力當作是甜美愛情的象徵。因為巧克力很甜很甜,就像熱戀中的彼此一樣,你儂我儂。而製作巧克力的原材料,是可可豆。
  • 可可豆短缺 巧克力40年內絕種?
    (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大粵網‧香港】下個月情人節將至,準備送巧克力嗎?惡秏來了!有研究指出巧克力有機會在未來40年內絕種,情人節便不可以送巧克力了,巧克力控要哭了嗎?這個震撼的消息其實已經不是近日才被發現的,事出必有因,而且原因有兩個。
  • 巧克力的原材料可可豆來源,印第安人最初把可可豆當貨幣用於交換
    瑪雅人、阿茲特克人除了食用之外,還把可可豆作為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哥倫布第四次美洲探險時(1502-1504),曾在宏都拉斯海域碰到一隻載有20多個瑪雅人的獨木舟。哥倫布發現他們對船上一堆可可豆特別珍惜。如果誰丟落了幾顆,他會立刻小心翼翼地撿起來(像拾錢幣一樣)。可可豆是製作可可脂和巧克力(朱古力)的原料。
  • 非洲奇葩怪象: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令人唏噓
    非洲自然資源得天獨厚,適合種植可可豆,盛產可可豆 而巧克力的原材料可可豆就是出自非洲。非洲的炎熱氣候,以及土壤都非常適合可可樹生長,要知道,可可豆可不是那麼容易長成的。新種植的可可樹樹苗,需要10年才能開始結果。而且一顆可可樹的結果的時間也就二十幾年,當這些可可樹失去結果的本能之後,就需要種植新的可可豆去替代它們。
  • 原來早在瑪雅人時期就開始吃巧克力了 你了解可可豆嗎
    繁榮的商業促進了瑪雅文明的繁榮,而商業的繁榮,需要錢能夠流通,不像其他文明,瑪雅貨幣不是金銀,也不是貝殼,而是可可豆。可可樹原產於中美洲的熱帶雨林,屬於常青樹。可可樹的果實形狀像橄欖球,長約20釐米。可可果的外殼很厚,果肉是白色的。果肉裡的種子是可可豆。每個可可豆含有40到50顆可可豆。瑪雅人採摘野生可可豆,帶回可可樹的種子,種在自己的庭院裡。
  • 非洲盛產巧克力,出口全球3分之2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卻吃不起?
    待到果實成熟,科爾特斯讓人把可可豆磨成粉,加入糖和水等,做成了升級版「可可飲料」,查理五世一喝,讚嘆不絕,於是「可可飲料」成為西班牙上流社會最流行的飲料,甚至還被皇室當成嫁妝,於是它傳到了歐洲各地,經過人們不斷加工,巧克力正式誕生,在當時,能吃得起巧克力的,非富即貴。
  • 巧克力將消失?全球變暖或使可可豆40年內絕跡
    浙江在線1月2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隨著全球變暖,製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面臨最快在40年內絕跡的危險。全球氣溫的上升將導致當前可可樹種植區域不再合適可可樹生長,而不得不向高山區域轉移。因此出口可可豆的國家,如象牙海岸、加納等或將陷入維持可可豆供應和保護生態系統的兩難境地。
  • 沒有好的可可豆 怎麼會有美味的巧克力?
    沒有好的可可豆怎麼會有美味的巧克力?
  • 《創造與魔法》可可豆在哪裡有 可可豆位置分布
    巧克力醬(食物+40) 可可豆+牛奶+小麥 巧克力曲奇(+50食物) 柑橘+可可豆+小麥 柑橘可可蛋糕(+50食物) 可可豆+牛奶+小麥 巧克力蛋糕(食物 +65,水分-5)
  • 情人節如何挑選巧克力?關於巧克力,看這篇就夠了
    又到情人節了 巧克力頓時成為了眾星捧月的對象 不過 面對市場上種類繁多的巧克力 我們該如何挑呢?
  • 巧克力密碼
    下面讓我們請出神秘嘉賓:它就是可可樹了,巧克力其實是由可可樹結的果實,果實裡面包裹著的可可豆製作而成的。下面我們先介紹一下可可這種植物。也是製造可可粉和「巧克力糖」的主要原料。為世界上三大飲料之一。可可豆是怎樣變成美味的巧克力的呢?我們接著往下講:可可樹全年都結果(或豆莢),而收穫卻通常是季節性的。採摘成熟可可豆莢的工作非常艱難,採摘工人配備了長把、手形鋼刀從樹上把可可果實一個個割下,然後全部放入袋中。最後從一個標準的豆莢裡可以挖出20到50粒乳白色的可可豆,確切地說製造1磅巧克力需用400粒可可豆。
  • 巧克力從「西洋名藥」變成愛情符號 一切都是商家的「陰謀」
    從情人節到婦女節,從生日到結婚紀念日,似乎每個甜蜜的節日,都可以拿巧克力當禮物。不過你知道嗎?早300多年前,巧克力可是作為西洋名藥,被羅馬來的傳教士送入大清皇宮的。那個時候的巧克力,可是與愛情呀、甜蜜呀,沒有半毛錢關係。那麼,巧克力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了愛情和甜蜜的象徵呢?
  • 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原因讓人沉默
    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原因讓人沉默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為什麼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呢?原因讓人沉默,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大家都知道,巧克力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食物,平時人們經常將其當作小零食來解解饞。非洲就是一個盛產可可豆的地方,可是當地人幾乎不會吃巧克力,這是因為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首先是經濟原因,非洲屬於熱帶氣候所以當地的資源比較豐富,每年可以向世界提供大量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