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可豆將大量短缺,越南可可種植面臨巨大商機

2020-12-07 雨果網

高質量巧克力在全球市場的需求不斷攀升,然而,由於可可樹老齡化和其他問題,傳統的可可生產國家產量卻在不斷下滑。截至2020年,全球將出現100萬噸的可可短缺。在這一背景下,業內將目光投向越南,期望越南成為新的優質可可供應國。 雨果網日本媒體《日本時報》2月10日的

高質量巧克力在全球市場的需求不斷攀升,然而,由於可可樹老齡化和其他問題,傳統的可可生產國家產量卻在不斷下滑。截至2020年,全球將出現100萬噸的可可短缺。在這一背景下,業內將目光投向越南,期望越南成為新的優質可可供應國。

雨果網日本媒體《日本時報》2月10日的報導中了解到,法國人文森特和他的朋友在越南設立了一個手工巧克力製造公司Marou。文森特表示:「製造手工巧克力對原料要求很嚴格,我們會一袋袋地檢查可可豆的質量,因為可可豆直接關係到巧克力的質量。顏色、氣味、口感是衡量巧克力好壞的重要指標。」

對於法國人文森特來說,在越南設立高端的手工巧克力公司可能是一次冒險,但是他們專門使用越南可可製造的巧克力異軍突起,為高度同質化的巧克力市場注入新鮮血液。如今,Kraft、義大利Ferrero主導了巧克力市場。

文森特說:「規模化生產的巧克力缺乏『靈魂』,我們設立手工巧克力就是為了克服這一短板。如今,公司每個月向15個國家出口數噸手工巧克力。」

可可在19世紀晚期被首次引入越南,但是這一作物當時並沒有成為一種經濟作物。如今,高質量的巧克力在全球市場的需求不斷攀升,尤以新興市場的需求為甚。然而,由於可可樹老齡化和其他問題,傳統的可可生產國家的產量卻在不斷下滑,西非的象牙海岸。此時,巧克力行業將目光投向越南,希望越南成為新的可可供應國。

在今年一月底,可可價格上升至兩年半以來的新高,與此同時,業內對可可儲備量的下滑感到憂慮。一些被披露的業內數據警示,到2020年,可可短缺將達100萬噸。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hris Jackson表示,巧克力公司孜孜以求地尋找新的可可供應來源地,以降低因可可樹疾病、政治動蕩所致的供應短缺風險。

如今,越南可可產量僅為每年5000噸,與此對比的是,西非國家象牙海岸的可可出口量達140萬噸。

比利時和越南合資公司Puratos Grand-Place生產的巧克力主要供應給越南本土的酒店、麵包公司、冰激凌公司,同時公司還出口一部分高質量的巧克力和可可豆。 該公司的總經理Gricha Safarian表示:「依照越南的土地空間條件,越南可以成為中等規模的優質可可生產國。由於市場,尤其是亞洲市場,對巧克力需求看漲,因而優質可可豆將面臨短缺,可可價值也越來越高。」

用越南可可豆生產出來的巧克力擁有特殊的口味,因為越南可可豆與非洲可可豆截然不同。

Mars巧克力公司是越南可可豆的主要購買商。Mars巧克力公司希望越南可以種植更多的「認證」可可豆。Mars巧克力公司在越南設立了「越南可可發展中心,培訓本地農民種植可可並研究可可的新品種。

雨果網了解到,可可種植將為越南農民帶來良好的收入。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越南人對越南本土的巧克力持不信任的態度,他們更偏好進口巧克力,認為進口巧克力高質量更好、味道更美。隨著越南經濟的發展,迅速湧現的中產階級將成為巧克力的消費主力軍。

越南可可產業已經走在十字路口上,它完全可以走向高端化、規模化的道路。越南將提高可可產業的附加值,打造本土高端巧克力的聲譽,並成為優秀的巧克力出口國。(編譯:吳以輝)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

相關焦點

  • 巧克力將消失?全球變暖或使可可豆40年內絕跡
    浙江在線1月2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隨著全球變暖,製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面臨最快在40年內絕跡的危險。全球氣溫的上升將導致當前可可樹種植區域不再合適可可樹生長,而不得不向高山區域轉移。因此出口可可豆的國家,如象牙海岸、加納等或將陷入維持可可豆供應和保護生態系統的兩難境地。
  • 可可豆短缺 巧克力40年內絕種?
    1)全球暖化全球暖化是其一原因令巧克力短缺?(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可可豆的產量日漸下降,並造成短缺。(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全球暖化的危機非常險峻,不但令全球多個地方有急速溶雪的情況,氣候的變化也令可可樹處於不穩定的生長環境。美國科學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預測到真菌病毒和昆蟲破壞開始威脅可可樹,若全球暖化持續,只會更危害可可樹的生長。
  • 全球暖化造成巧克力種植量大減!
    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二的可可豆都來自西非,象牙海岸則是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產國。而巧克力必須在高溼度和大量雨水中的環境中生長,但由於氣候變遷,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這些地區可能不再適合可可樹生長,巧克力將會供不應求。目前象牙海岸和加納的官員正在設法解決此問題,因為他們的生態系統也因為氣候變遷而面臨威脅。
  • 感受來自AI的幸福:可可豆、巧克力與人工智慧
    圖2,切開的可可果實,圖片來自wikipedia今天,人們為了獲得足夠數量的原料、製造出優質的巧克力,在可可豆種植、培育、工業生產過程應用到了大量的人工智慧技術。人工智慧不再是停留在科幻小說中的一種暢想,它甚至存在與你情人節當天品嘗到的那塊香甜巧克力中。
  • 專家:氣候變化將致許多土地不再適合可可豆種植
    世界可可基金會環境部主任伊桑·布迪安斯基(Ethan Budiansky)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世界氣候變化將導致許多土地變得不適合種植可可豆,但現在談論巧克力消失還為時尚早。   他說:「從2013年開始,媒體上開始出現一系列文章,稱種植可可豆的農民和巧克力愛好者開始擔心巧克力會在未來幾十年內」消亡「。但這些僅部分反映了國際熱帶農業中心進行的研究。 好消息是,我們計劃與巧克力說再見還為時尚早。但由於氣候變化,越來越清楚的是,一些土地將不太適合種植可可豆。」
  • 全球變暖危及可可樹生存,未來可能吃不到巧克力了?
    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危及可可樹生存,若沒了可可樹,巧克力就沒法做了。目前最重要的可可產地,如西非的象牙海岸、加納等國,可可種植者從來不擔心銷路,可可成熟採摘時,旁邊就跟著收購者,且有多少收多少!  並且,目前全球可可產量已經處在了供不應求的狀態中。
  • 尋找可可的故鄉
    儘管如此,可可的身世依然存疑。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面積約佔全球總面積的13.5%,在2000多萬平方公裡的大陸上,究竟哪裡才是可可的家?一種主流觀點認為可可最初種植於委內瑞拉或秘魯,雖然依舊未成定論,但可可與印第安農業文明間的淵源卻毫無疑問。  可可的種植以美洲熱帶地區為主,地跨多個拉美國家,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尼加拉瓜和瓜地馬拉的部分省份和亞馬孫地區。
  • 解密可可珍貴,不負珍稀
    答案或許與任何一道好的料理都相通,取決於用來製作它的原材料是否最優質,而巧克力的基本原料便是可可豆用傳統的方式種植 | 法芙娜可可樹運用傳統的方法,將土壤的味道、當地的文化、熱帶微風的香氣,或是河水的力量,轉化成口味出眾味道濃鬱的巧克力。像葡萄以及其他農作物一樣,同一種豆子在不同的風土環境(比如氣候、土壤)也會呈現不一樣的氣質,也會受當年天氣影響。
  • 巧克力30年後或將滅絕!全球變暖威脅可可豆生產
    可可豆生產陷危機!巧克力30年後或將滅絕看著香甜的巧克力,是不是叫人食指大動。但是,英國專家帶來了一個「噩耗」,30多年後可能就沒有巧克力吃了!據英國媒體報導,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巧克力可能要走向滅絕了,因為生產巧克力的原料可可樹在日益變暖的氣候條件下越來越難以生存。全球變暖如果持續下去,對於可可樹來說,這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 氣候變暖威脅可可樹生長 巧克力或30年內絕跡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日報導,隨著全球變暖,製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或將最快在30年內絕跡。全球氣溫的上升將導致當前可可樹種植區域不再合適可可樹生長,而不得不向高山區域轉移。因此出口可可豆的國家,如象牙海岸、加納等或將陷入維持可可豆供應和保護生態系統的兩難境地。
  • 巧克力原料或絕跡 可可樹只在全球少數地點生長
    巧克力原料或絕跡 可可樹只在全球少數地點生長時間:2018-01-03 19: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巧克力原料或絕跡 可可樹只在全球少數地點生長 中新網1月2日電 據外媒報導,隨著全球變暖,天氣越發乾燥,製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或最快在40年內就將絕跡。
  • 美媒:遮蔭種植可可樹 能生產巧克力還能「拯救」地球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美媒稱,通常認為,可可豆種植對環境不利——特別是對西非的雨林。然而與露天種植相比,可持續性、遮蔭種植可可樹對環境更加友好,也對維持可可種植者的生計更為有利。據美國《科學美國人》網站2月12日報導,可可豆生長在常綠灌木的豆莢中,通常露天種植,但也能在雨林大樹的樹冠下茁壯生長。一片管理良好的遮蔭種植可可樹能夠儲存的碳含量顯著高於玉米或其他一年生作物能夠儲存的碳含量——每公頃可可能夠儲存最多可達150噸碳,每公頃玉米儲存的碳則為10噸或更少。
  • 我的世界可可豆簡介 告訴你怎麼種植可可豆
    食用:可可豆可以和小麥一起合成曲奇,兩份小麥一份可可豆就能合成8分曲奇。高產是顯而易見的。由於曲奇是糕點的一種。所以每片曲奇回復的飽食度只有1點。其實就算如此曲奇依然是十分給力的食物了。   種植:和其它種在土裡的作物不同,可可豆是種植在樹上的,而且只能種在叢林木上。更準確的說法,其實並不是一定要種植在樹上,只要是叢林木就可以了。一個叢林木的四周都可以種植。總的來說還是十分容易種植的。小編計劃著出一個視頻教學,教大家製作可可的大型農場。
  • 如果可可樹消失了……
    巧克力堪稱人間美味,製作巧克力的可可則是「幕後英雄」。象牙海岸、加納等西非國家,是世界上可可豆的主要產區,其可可樹的種植面積佔了全世界70%多。  最近一則報導稱,隨著全球變暖,可可樹的生存環境將受到威脅,40年後,人們可能再也吃不到香甜絲滑的巧克力了。
  • 非洲奇葩怪象: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令人唏噓
    非洲自然資源得天獨厚,適合種植可可豆,盛產可可豆 而巧克力的原材料可可豆就是出自非洲。非洲的炎熱氣候,以及土壤都非常適合可可樹生長,要知道,可可豆可不是那麼容易長成的。新種植的可可樹樹苗,需要10年才能開始結果。而且一顆可可樹的結果的時間也就二十幾年,當這些可可樹失去結果的本能之後,就需要種植新的可可豆去替代它們。
  • 非洲掠影之可可樹
    我曾長期在非洲工作,非洲的自然風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積累了大量圖片素材,現在有閒暇時間來與感興趣的人分享。可可樹原產地是美洲赤道附近,後在非洲、東南亞和美洲南部廣泛種植,我國海南和雲南南部也有種植。
  • 一顆可可豆的的漫漫旅程
    大家好,我是一顆可可豆,我是如何變成巧克力的呢,這是一條漫漫長路啊。一.我還是一顆可可豆時。1.可可樹開花結果後,需要大約半年後才能收穫成熟的可可果。品種不同的果實顏色有所不同,同比如說黃色,橙色,紅色,一年大約能收穫兩次。
  • 越南可可產品首次出口到日本
    越南首批可可產品已抵達日本並將在衝繩和濱松兩個縣出售。這是首次越南有機可可產品首次通過官方貿易方式出口到日本。   這批產品由設在越南巴地頭頓省的亞馬孫食品公司生產。該公司經理胡士寶表示為了生產這批產品,公司已耗費了3年的時間跟農民建立達到美國USDA有機認證和日本JAS認證的可可種植區。   與此同時,公司還花了6個月的時間來完善相關手續、認證、包裝和接受日本各夥伴的檢查活動。這批產品由日本Cpoint集團通過其在越南的代表頭頓紅太陽公司購買的。
  • 非洲盛產巧克力,出口全球3分之2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卻吃不起?
    16世紀初,西班牙探險家荷南多·科爾特斯在墨西哥發現了一款特別的「飲料」,它由可可豆和各種香料混合製成,十分香甜,頗有經商頭腦的科爾特斯詢問了原材料後,立馬把它帶回西班牙,並在西非的某個小島上種植了可可樹。
  • 可可豆今後將減產,巧克力及糖果的價格或被推高
    專家預測,近幾年可可減產將推動巧克力和糖果價格上漲。雨果網從美國《洛杉磯時報》4月7日的報導中了解到,市場研究調查公司Mintel Group發布的數據表明,作為一個龐大的行業,全球巧克力每年的市場份額約為900億美元,僅僅美國一國的市場總額就高達19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