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可樹消失了……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巧克力堪稱人間美味,製作巧克力的可可則是「幕後英雄」。象牙海岸、加納等西非國家,是世界上可可豆的主要產區,其可可樹的種植面積佔了全世界70%多。

  最近一則報導稱,隨著全球變暖,可可樹的生存環境將受到威脅,40年後,人們可能再也吃不到香甜絲滑的巧克力了。

  可可樹通常只能生存在炎熱多雨的環境,西非、中南美洲和東南亞,是可可豆三大主要產區。由於氣候變暖,未來30年全球氣溫有可能上升2.1攝氏度,導致目前可可樹種植區無法繼續保證水分供給。如果未來的氣候不再適合可可樹的種植,人們失去的,可能並不只是舌尖上的美味。

  首先對於西非可可出口大國而言,宏觀經濟將遭到重創。以全球第一大可可生產國象牙海岸為例,可可產業對其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高達15%,每年約有160萬噸的可可從象牙海岸的港口運往全球各地,佔其出口總額的40%。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示,2016年,象牙海岸以7.9%的經濟增長率位列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第二,可可種植和出口給了象牙海岸經濟堅實的支撐。

  事實上,可能遭受重創的不僅是種植國的經濟,還有巧克力生產商。美國最大的巧克力製造商好時去年第三季度的淨利潤為2.73億美元,零食和糖果巨頭億滋國際同期盈利9.92億美元,瑞士巧克力製造商瑞士蓮2016年總體銷售額同比增長6.8%,達到39億瑞士法郎(1美元約合0.96瑞士法郎)。沒有了可可,這些顯赫的數字也將化為烏有。

  20世紀90年代以來,巧克力市場解決了全球10億多人的就業問題。僅象牙海岸,從事與可可和咖啡經營活動有關的人員就超過40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25%;好時公司在2016年底時有全職員工1.63萬名,義大利的費列羅在全球擁有近2.2萬名員工……如果可可樹不在了,產業鏈上的這些就業者,未來都有失業之虞。

  全球變暖產生的連鎖反應,其實並不僅僅止於可可樹和巧克力,世界上還有很多產業都與氣候和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漁業也在此之列。英國《科學報告》雜誌2016年9月發表的文章指出,預計未來氣候變化將導致全球漁業收入損失100億美元。

  全球變暖早已不僅僅是一個氣候問題。美國史丹福大學此前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全球變暖的趨勢不改變,到2100年,全球經濟損失將更加顯著,77%的國家將受影響,全球人均GDP將下降23%。一旦氣候變化超出了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造成的後果也將遠遠超出經濟衰退的範疇。

  可可樹的生死存亡,並不是少吃或不吃巧克力這麼簡單。全球各國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最終拯救的,也不只是某一個國家的可可樹,獲益的,將會是整個人類。

(責任編輯:李焱)

相關焦點

  • 【十萬個為什麼】如果可可樹滅絕.......
    可可樹原產美洲熱帶的常綠喬木,梧桐科,可可樹的種子是製造可可粉和「巧克力糖」的主要原料,營養豐富,味醇且香,是世界上三大飲料植物之一。可可也廣泛地分布在我國廣西、廣東的局部,福建的一小部,另外,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海南、雲南、臺灣也有種植。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朋友都非常喜歡飲用咖啡和可可。有些朋友還常常會混淆這兩種飲料的原料是一樣的,傻傻分不清。
  • 40年內可可樹滅絕再也吃不到巧克力?專家:此說法並不準確
    40年內可可樹滅絕再也吃不到巧克力?網傳文章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證發現,「可可樹將滅絕」的這個說法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去年曾被熱炒過一次,但已被加州大學闢謠。去年流傳較廣的是英國每日郵報的一篇文章《我們是不是快吃不到巧克力了?》,發布於2018年1月1日,稱「專家預測巧克力將在30年後消失」。
  • 科學家用真菌保護可可樹 —新聞—科學網
    據新華社電 巧克力好吃,可可樹難栽,它非常容易受病害侵襲。
  • 全球變暖危及可可樹生存,未來可能吃不到巧克力了?
    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危及可可樹生存,若沒了可可樹,巧克力就沒法做了。  但可可在美洲的文化史卻很悠久。當然那時候的人們對可可的認知,不是現在的可可飲品,更不是美味的巧克力,而是可可樹及其種子可可豆。如果這樣,美味的巧克力將成傳說。  如何拯救可可樹?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巧克力巨頭瑪斯公司向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個生物科學實驗室捐款,資助該實驗室的科學家改造可可樹基因,使這一物種能適應未來的氣候變化。
  • 非洲掠影之可可樹
    可可果實生長在樹幹或粗枝上,呈橢圓狀卵形,初期綠色,成熟後變成紅色或黃色此後,歐洲開始流行飲用可可飲料,直到1674年由法國人製造出固體巧克力。可可才逐漸變成一種大眾飲料和食品。可可樹根入地很淺,樹枝易折,工人不能爬樹摘果,多數人用大砍刀採摘。
  • 巧克力原料或絕跡 可可樹只在全球少數地點生長
    巧克力原料或絕跡 可可樹只在全球少數地點生長時間:2018-01-03 19: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巧克力原料或絕跡 可可樹只在全球少數地點生長 中新網1月2日電 據外媒報導,隨著全球變暖,天氣越發乾燥,製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或最快在40年內就將絕跡。
  • 氣候變暖威脅可可樹生長 巧克力或30年內絕跡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調查發現,全球氣溫在未來30年內將上升2.攝氏度,給可可樹種植和巧克力產業帶來巨大破壞。專家稱,到2050年熱帶雨林將不再適合可可樹生長,可可樹種植區域需向高山區域轉移,而那些區域大多是野生動植物保護區。2017年專家預測,由於發展中國家對巧克力的需求與日俱增,巧克力市場將供不應求。
  • 美媒:遮蔭種植可可樹 能生產巧克力還能「拯救」地球
    然而與露天種植相比,可持續性、遮蔭種植可可樹對環境更加友好,也對維持可可種植者的生計更為有利。據美國《科學美國人》網站2月12日報導,可可豆生長在常綠灌木的豆莢中,通常露天種植,但也能在雨林大樹的樹冠下茁壯生長。
  • 尋找可可的故鄉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喝一杯熱可可,溫暖頓生。獨特的香味既縈繞在鼻尖,又充盈於味蕾,可可不僅是老少皆宜的飲品,還是風靡世界的巧克力的主要原料。然而又有幾人知道,這種不起眼的棕色粉末,它的家鄉在哪裡?歐洲雖被譽為巧克力工廠,但細心的人卻發現,歐洲大陸並沒有可可樹種植園,幾乎全球的巧克力原料——可可皆來自拉美地區。
  • 可可--- 墨西哥美味之源!
    雖然當時人們種植可可樹已有百年的歷史,但瑪雅人的發現才使得巧克力文化變得完整且神聖。而墨西哥,才是可可豆故事真正開始的地方。 墨西哥擁有全世界最接近原始可可樹基因的樹種,也因此墨西哥可可樹所生長的果實數量少於其他地域的可可樹,
  • 巧克力這麼好吃,但是可可居然這麼難種?
    可可這種植物它能夠做出很多各種各樣的東西來。比如說像巧克力這種東西就是由可可做出來的。這種東西是一種非常好吃的東西。小編今天就教大家如何來種植可可。雖然說方法比較難。但是種植時間長了之後你會發現非常的簡單。可可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產量僅次於咖啡和茶葉。
  • 如果蚊子滅絕的話,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那麼如果蚊子滅絕的話,世界將會發生什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如果明天蚊子突然從地球消失,後果不堪設想,就其傳播病菌來說對人類絕 對是一件好事,而對於自然界的生態系統來說,卻不是一件好事大量的蚊子已經成為動 物世界中食物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很多的昆蟲、爬行動物、鳥類以蚊子為食物,當蚊子消失後,它們的食物問題也會出現短缺,數量會發生銳減,它們可能隨著蚊子滅絕而滅絕。
  • 解密可可珍貴,不負珍稀
    比如多雨,可可豆酸味會明顯。法芙娜將影響可可種植的因素稱之為Terroir(譯為風土),包括陽光、溫度、土壤以及人為因素等,例如生長環境的溼度要不低於80%,對溫度要求在25℃以上的同時卻不能讓陽光直射。
  • 2050年巧克力恐消失!全球暖化造成巧克力種植量大減!
    而巧克力必須在高溼度和大量雨水中的環境中生長,但由於氣候變遷,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這些地區可能不再適合可可樹生長,巧克力將會供不應求。目前象牙海岸和加納的官員正在設法解決此問題,因為他們的生態系統也因為氣候變遷而面臨威脅。
  • 起泡配方的後起之秀:可可-葡萄糖苷
    它來源於植物糖和脂肪醇,與傳統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相比非常溫和。可可糖苷已成為一種受歡迎的表面活性劑,在液體清潔劑和洗髮水中起到發泡、清潔、調理和增稠作用。同時,它與糖脂和其他生物表面活性劑的結構相似,是可生物降解的綠色表面活性劑。
  • 歷史:可可豆在瑪雅以及歐洲的歷史!
    歷史:可可豆在瑪雅以及歐洲的歷史!可可植物馴化的最早證據可追溯到古典時期的奧爾梅克文化。奧爾梅克人將它用於宗教儀式或作為藥用飲料,沒有個人使用的食譜。關於如何處理飲料的證據仍然很少。Maya將烤好的可可種子糊與水,辣椒和玉米面混合在一起,在罐子之間反覆轉移混合物直到頂部被厚厚的泡沫覆蓋,從而調味巧克力。瑪雅人對可可有很多用途。它被用於官方儀式和宗教儀式,節日和節日,作為喪葬儀式,作為貢品和用於藥用目的。可可本身以及用於製備和供應可可的器皿和器具都被用作重要的禮物和貢品。可可豆被用作貨幣,從鱷梨到火雞再購買任何東西。
  • 越南可可產品首次出口到日本
    越南首批可可產品已抵達日本並將在衝繩和濱松兩個縣出售。這是首次越南有機可可產品首次通過官方貿易方式出口到日本。   這批產品由設在越南巴地頭頓省的亞馬孫食品公司生產。該公司經理胡士寶表示為了生產這批產品,公司已耗費了3年的時間跟農民建立達到美國USDA有機認證和日本JAS認證的可可種植區。   與此同時,公司還花了6個月的時間來完善相關手續、認證、包裝和接受日本各夥伴的檢查活動。這批產品由日本Cpoint集團通過其在越南的代表頭頓紅太陽公司購買的。
  • 書摘|人祭、春藥、金錢:阿茲特克人的可可痴迷症
    它是南方之樹,南方象徵著死亡之地,與血的顏色——紅色聯繫在一起。樹的頂端有一隻金剛鸚鵡,象徵著可可的來源地——炎熱之地;而樹的一面站著米克特蘭堤庫特裡(Mictlantecuhtli)——死亡之地的主宰。知識分子階層——祭司、詩人和哲學家,偏好用兩個詞或短語組成的隱喻來暗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 可可做成的?可可到底是什麼?
    可可來自亞熱帶可可樹之果實可可豆,營養豐富,可加工成多種美食。其特點是脂肪含量高,屬於高能食品。可可豆經發酵、粗碎、去皮等工序得到可可豆碎片(通稱可可餅),由可可餅脫脂粉碎之後的粉狀物即為可可粉,多用於咖啡和巧克力、飲料的生產,也是朱古力蛋糕的重要製作成分。
  • 從可可樹苗到巧克力,都經歷了什麼?最大的秘密藏在第6個環節
    文/咖啡小芝士從可可樹苗到巧克力,都經歷了什麼?如果說這個過程複雜,那麼還真的不簡單,從可可種植、採收、 處理、烘焙、研磨,再到最後的精煉,7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是成就巧克力最後口感的關鍵。1、可可樹的種植可可樹苗是巧克力整個生產過程的初始部分,小苗種類很多,大多喜歡溫度高、溼度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