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來啦!恐龍介紹之腕龍.

2021-01-19 星摩爾STARMALL

恐龍介紹:腕龍

腕龍Brachiosaurus是侏羅紀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龍,名字的原意為「有武裝的蜥蜴」。

腕龍(brachiosaurus) 是大型恐龍之一,生活在侏羅紀,你從腕龍的模型和其它恐龍分辨,可以輕易的從腕龍前肢較後腳要長這件事得知;它的肩膀離地大約5.8米,而它的頭當抬起舉高時,離地面大約有12米,雖然可能覓食高樹梢的枝葉,有些科學家認為它不會讓腦袋抬舉太久──那將造成非常困難的要將血液輸送上去。腕龍是有史以來陸地上最巨大的動物,目前雖然已經挖出超龍、特超龍、地震龍等可能比腕龍更巨大的恐龍,但是由於還沒有挖出完整的骨骸,因此還不能確定。腕龍、雷龍、梁龍的鼻孔都是長在頭頂上的。這麼高大的動物要採食高樹上的枝葉,當然是很容易的。與其他巨型食草恐龍一樣,它也是長脖子小腦袋,頭頂上的丘狀突起,就是它的鼻子。腕龍前肢高大,肩部聳起,整個身體沿肩部向後傾斜,這種情況在現在的某些高個動物如長頸鹿的身上還能看到。

腕龍有一個巨大的身軀,還有著長長的脖子,它們的身體過於笨重,身長23米,重達40噸。這些恐龍都是吃植物的,由於身體太重都是四足支撐。儘管這樣,行動依舊不便,只好在有水的地方活動,靠水的浮力來減輕一些體重,同時也躲避食肉恐龍的襲擊。侏羅紀期氣候溫暖,植物興旺,為恐龍的生長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爬行動物有個特點,身體終生都在不停的生長,各種類型的龍都在不停的吃不停的長,而腕龍這樣的大型恐龍生長速度更快,吃得也更多骨骼和頭骨骨骼和頭骨。身邊的植物吃完後,它們利用長長的脖子不用移動身體就能吃到遠處的植物,由於脖子很長轉動時很遲緩,要是再長個大腦袋就更加笨重了,所以它們的頭都非常的小,與整個身體都不成比例。用現在的眼光看,它們的身體都是奇特的。我們知道頭腦是指揮身體行動的「司令部」,腦量很少的話是不能協調身體運動的,而腕龍卻恰恰如此。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腕龍的中樞神經系統在腰部變大、膨脹,形成一個神經節,替大腦分管內臟和四肢的運動,這就是專家們所稱的「第二大腦」和「恐龍有兩個腦袋」的含義。

「水對腕龍來講是太重要了,水中的藻類、湖岸邊的叢林為腕龍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同時又部分彌補了腕龍體重過大、行動不便的弱點。更重要的是它保障了腕龍的安全,如果食肉恐龍來了,它們就迅速移到深水處,全身浸泡在水中,只把腦袋頂部的鼻孔露出水面呼吸,食肉恐龍只得望水興嘆。所以這些龍除了產蛋、轉移湖泊時上岸外,長期都是泡在水裡。腕龍的鼻孔長在頭頂上,就是為了方便在水裡泡著的時候換氣。腕龍潛水的本領可不小,它們可以長時間潛在水裡不用換氣,有些專家認為它們可以在水中潛20分鐘以上。」這是原本古生物學家的觀點,但現在有證據證明如果腕龍泡在水裡,水壓會壓碎它的心臟。

(以上信息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腕龍 - 腕龍- 恐龍世界專區 - 生物谷
    骨胳顯現的尺寸之大,超過了當時已知的任何一種恐龍,人們倍感驚奇。挖掘工作用了4年時間,共運出250噸化石到德國的首都柏林。這批材料經研究整理後,組裝了好幾具標本。其中一具相當完整,裝成的骨胳長23米,頭距地高達12米多,它就是腕龍。腕龍生活於侏羅紀早期至白堊紀晚期,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地區,是圓頂龍類恐龍中的一個特殊成員。說它特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腕龍:侏羅紀的巨大草食性恐龍
    體型:超巨型恐龍,體長24-26米,高12米,體重40-80噸食性:植食生存年代:距今1.56億 - 1.45億年前的晚侏羅紀>發現地點:北美洲,美國化石標本:幾幅不完整的骨骼,大部分頭骨缺少腕龍是侏羅紀時代大型的恐龍,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之一,它生活在如今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大河谷和非洲的坦尚尼亞的草原上
  • 大腳類恐龍,腕龍,圓頂龍等簡筆畫
    大腳類恐龍之常見恐龍,不包括上篇的泰坦巨龍類恐龍。波塞東龍auroposeidon,又名蜥海神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和腕龍科恐龍類似,前肢長於後肢,身體形態類似現代長頸鹿。是目前已知最高的恐龍,經估計有17米高;而身長接近30到34米,體重被估計為50到60噸之間。雷腳龍 Brontomerus,又名壯腿龍或雷腿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北美洲,是已知蜥腳類恐龍中大腿最粗的恐龍。根據研究人員的估計,成年個體的身長約14米,體重估計值約6噸。
  • 虎視探秘:阿根廷龍和腕龍哪個是最大的恐龍呢?
    恐龍是一種非常龐大的史前生物,出現在中生代時期,後來因為氣候變化以及火山和隕星等地殼活動原因,導致物種大滅絕,恐龍也因此從世界上消失。那麼阿根廷龍和腕龍哪個是最大的恐龍呢?
  • 神秘的恐龍來了,燕子磯中心小學熱情迎恐龍
    恐龍來啦! 10月25日下午揚子小記者攜手來自恐龍科普館的老師來到了南京燕子磯小學,燕子磯小學的一年級小朋友們的奇幻恐龍之旅,即將開始。
  • 研究證實恐龍是熱血動物 腕龍體溫約38.2攝氏度
    研究人員對生活在1.5億年前腕龍和長圓頂龍的11顆牙齒化石進行了研究分析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巨大的四腳恐龍並非此前所認為的冷血動物,事實上它們的體溫類似於現代鳥類和哺乳動物
  • 《與恐龍同行》參演恐龍種類介紹
    《與恐龍同行——震撼舞臺》中共有15隻恐龍,分別代表了10種不同種類的恐龍。  ■在宏大的舞臺演出中共有10類大型恐龍,它們是:  -板龍, 高10英尺(3.05米),長31英尺(9.45米);  -劍龍, 高18.5英尺(5.64米),長36英尺(10.97米);  -異特龍,高14.5英尺(4.42米)),長43英尺(13.11米);  -腕龍,成年腕龍高36英尺(10.97米),長56英尺(17.07
  • 文末福利|恐龍來啦!《侏羅紀世界》中國首展空降成都
    "恐龍"的好奇那麼,行走於只在電影中見過的腕龍、迅猛龍、霸王龍之間會是一種什麼感受呢?主辦方表示,本次為環球影業的王牌IP侏羅紀在中國的首展,成都在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最終成都大熊貓吸引來了侏羅紀恐龍,落戶成華區熊貓基地。這也是環球影業正式亮相中國之前,官方首次授權將環球影業中最受歡迎的侏羅紀區以「電影特展」的方式在國內呈現。說了這麼多,展廳是啥子樣子喃?
  • 《侏羅紀世界2》最呆笨的7種恐龍,趕不上船的腕龍只排第二!
    但是侏羅紀世界中還有一些恐龍,不要說和人相比,單就在恐龍中它們都不算聰明的。有的甚至有點呆甚至有點笨,有時連眼前的危險都看不到。今天卦姐就帶大家看看《侏羅紀世界2》最呆笨的7種恐龍,沒趕上船的腕龍也榜上有名哦!7、三角龍《侏羅紀世界2》最呆笨的種恐龍中三角龍排名第7。
  • 《小恐龍大冒險》一部有態度的恐龍動畫的年終盤點
    最近有部優酷熱播的兒童動畫《小恐龍大冒險》可謂是看得讓人上頭,「浴霸」不能,這部由宏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引進的迪士尼定製恐龍冒險類動畫,用可愛的卡通形象將恐龍真實還原,誠意滿滿,再大再兇猛的恐龍都不怕啦,那麼劇中這些萌萌噠恐龍和真實的恐龍究竟有多少差別呢?
  • 幼兒摺紙腕龍圖解教程,侏羅紀晚期的巨大草食恐龍
    腕龍是曾經生活在陸地上的最大的動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龍之一。不光是脖子,腕龍的全身仿佛都在追求高度。大部分蜥腳類恐龍都是後肢比前肢發達,腕龍卻是前肢更長,從前腳掌到肩膀足有6米!現在小編就教大家折一隻腕龍吧,折法很簡單小朋友也能很好的學會噢!首先,找到一張正方形摺紙。
  • 恐龍霸主之爭,誰是真正的王者?
    但如果在王者排位來看,迅猛龍才幾十公斤,霸王龍最大也才十幾噸,這在恐龍家族都還是「小菜」。恐龍家族中真正的大塊頭,不是生性兇殘的肉食恐龍,反而是顯得溫順乖巧的植食性恐龍。如果僅從電影角度出發,當中的「王者」要數露臉次數較少的腕龍和馬門溪龍。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最終篇)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最終篇)誰是最大的恐龍?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 《侏羅紀世界2》滄龍跑了,腕龍沒了,網友:想看恐龍大戰
    腕龍沒了,大家都上了「世外桃源號」後晚來的長脖子巨龍唱響了納布拉爾島的「哀歌」。網友:想看恐龍大戰,導演劍走偏鋒一般的孤堡恐怖情結確實令人刮目相看。《侏羅紀世界2》這隻白堊紀的龐大掠食者在三年沒有出現在鏡頭之後也是慵懶地躍出了水面證明了下自己的霸主地位,只是滄龍吞這個小獵物是不是連塞牙縫也不夠呢?
  • 世界之最——恐龍之最
    最大的食肉恐龍——暴龍阿根廷的科學家於1983年在阿根廷內烏肯省境內發現了一種食肉恐龍的化石比我們知道的恐龍要大得多,這種恐龍就是暴龍。這種恐龍前腿比較短小,但後腿比較粗壯,所以它是靠兩條後腿的支撐來行走的。科學家在仔細研究後認為:這種恐龍的獵物主要是一種身長30多米、體重大約數十噸的素食恐龍。可見它的胃口有多大!
  • 恐龍來了!恐龍介紹之霸王龍
    恐龍介紹:霸王龍
  • 恐龍科普:如何用英語跟孩子介紹恐龍的類型以及15種常見恐龍的特點
    蜥腳類恐龍是體型最大的恐龍。它們用粗壯的四條腿行走。它們的頭很小,脖子和尾巴很長。腕龍、梁龍、迷惑龍屬於蜥腳類。Thyreophorans had bony body armors, sometimes including tail spikes.覆盾甲龍類恐龍身上有盔甲,有的尾巴上帶尖刺。
  • 《假如你是恐龍》:帶你發現不一樣的恐龍世界
    三歲的兒子對恐龍的喜歡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了。自從給他買了一箱恐龍玩具,每天下班就看到他和恐龍在自言自語:「我要吃掉你,我有大大的前臂爪子,我很厲害的……」。要麼就拿起每個恐龍開始「點名」:「這是美甲龍,這是腫頭龍,還有三角龍,雙冠龍……」。
  • 腕龍
    骨胳顯現的尺寸之大,超過了當時已知的任何一種恐龍,人們倍感驚奇。挖掘工作用了4年時間,共運出250噸化石到德國的首都柏林。這批材料經研究整理後,組裝了好幾具標本。其中一具相當完整,裝成的骨胳長23米,頭距地高達12米多,它就是腕龍。腕龍生活於侏羅紀早期至白堊紀晚期,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地區,是圓頂龍類恐龍中的一個特殊成員。說它特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恐龍來了!恐龍介紹之恐爪龍
    布郎當時主要是想發掘並處理腱龍的遺骸,但在他交予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1931年報告中,指出發現了一小型的肉食性恐龍,發現位置接近腱龍化石,但因陷在石灰巖而難以作清潔處理。他非正式地將之命名為"Daptosaurus",並準備描述及展示其骨骼,但他卻沒有完成。另外,布朗將一個恐爪龍的牙齒,與另一種較小型獸腳類恐龍的骨骸混淆在一起,並非正式命名為"Megadontosau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