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類恐龍之常見恐龍,不包括上篇的泰坦巨龍類恐龍。
波塞東龍auroposeidon,又名蜥海神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和腕龍科恐龍類似,前肢長於後肢,身體形態類似現代長頸鹿。
是目前已知最高的恐龍,經估計有17米高;而身長接近30到34米,體重被估計為50到60噸之間。
雷腳龍 Brontomerus,又名壯腿龍或雷腿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北美洲,是已知蜥腳類恐龍中大腿最粗的恐龍。根據研究人員的估計,成年個體的身長約14米,體重估計值約6噸。
盤足龍 Euhelopus,化石發現於山東省。過去被認為生存於侏羅紀晚期啟莫裡階。身長約15米,重約15到20噸。盤足龍是中國國內發現的第一種蜥腳類恐龍,但其化石現位於瑞典,已不在中國。
腕龍Brachiosaurus,生活於侏羅紀晚期的北美洲。它的前肢長於後肢,是腕龍科恐龍的特點,是最聞名的恐龍之一,在泰坦巨龍類恐龍沒發現前,早先認為是最大最重的恐龍。前腳的第一趾及後腳的前三趾,具有趾爪。腕龍的體重則約為28.7噸,身長可能大於25米。
長頸巨龍 Giraffatitan,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東非,最初被視為腕龍屬的一個種,現已經獨立出來,由於大型恐龍的化石很難完整保存,如果以化石完整度為準,長頸巨龍是已知最長的化石較完整恐龍,身長被估計可超過26米,頭部可高舉至離地面13米。一些近年的研究,將骨頭體積、氣囊系統、肌肉列入計算,估計長頸巨龍的體重約為23噸,或37噸。
葡萄牙巨龍 Lusotitan,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葡萄牙。葡萄牙巨龍的前肢長,是腕龍科的特徵之一。身長估計為25米。
歐羅巴龍 Europasaurus,歐羅巴龍被認為是種因島嶼環境隔離而造成的侏儒物種,化石來自於超過11個個體,身長範圍從1.7米到6.2米。下圖為腕龍和歐羅巴龍頭骨對比,會小很多。
歐羅巴龍和腕龍頭骨對比圖,大的是腕龍
文雅龍 Abrosaurus,生活在中侏羅世,化石是在中國四川省,體型為小型,身長不大於9米長。它的頭呈方型。
圓頂龍 Camarasaurus,是北美洲最常見的大型蜥腳類恐龍,但成年體型只有約18米長及體重18噸。
巧龍Bellusaurus,生存於侏羅紀中期。巧龍是種短頸的小型蜥腳類恐龍,身長約為4.8米。它的化石發現於中國準噶爾盆地東北的石樹溝組。在同一挖掘地點共發掘出17頭蘇氏巧龍,被認為是一群巧龍被突發性的洪水溺死。一些特徵顯示它們全是幼龍。可能是克拉美麗龍Klamelisaurus 的幼年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