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龍是怎麼長成「巨無霸」的

2020-11-22 西部網

近日,電影《侏羅紀世界2》在內地上映,劇中碼頭邊被火山灰和巖漿吞沒的腕龍賺足了觀眾的眼淚,也讓人記住了這個悲傷無助的「大個子」。

腕龍屬於蜥腳類恐龍,這類恐龍都是植食性恐龍,也是地球歷史上最大的陸生動物。在蜥腳類恐龍中像腕龍這樣體型龐大的還有很多,目前已知最大的身長可達54米。雖然目前的研究還不能確定到底是什麼因素使得蜥腳類恐龍如此巨大,但研究人員從外部環境與恐龍自身特徵等角度對比得出了多種解釋。

解釋一:順應進化規律,長得大有生存優勢

一個多世紀前,美國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柯普通過觀察化石記錄的信息發現,動物的軀體隨著進化發展而不斷增大,剛開始時個體一般較小,隨著時間推移,後代會變得越來越大。生物學家把生物的這種體型趨於增大的進化趨勢稱為「柯普法則」。比如,馬是從和狗一般大小的動物持續進化而來的。

「依據『柯普法則』,很多動物的體型都有變大的趨勢,這是生存的需要,體型越大,自衛能力越強,越不容易成為被捕食的對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也就是說,可能是生存競爭使得蜥腳類恐龍長成了「巨無霸」,這樣它在攻擊、逃避、覓食、確立勢力範圍、爭奪雌性等時,都處於有利地位,同時也不用擔心自己受到食肉動物的攻擊。與此同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表示,蜥腳類恐龍主要生活在侏羅紀,那個時期的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比如銀杏、松柏類等,這些樹木高大,為了要吃到這些枝葉,恐龍也會逐漸進化出龐大的體型。

但是,也有人疑惑為什麼現在的動物沒有長到像蜥腳類恐龍那麼大呢?

解釋二:省去咀嚼時間,吃得多才能長得大

有觀點認為,現在的哺乳動物之所以沒有像蜥腳類恐龍一樣龐大的「身板」,是因為它們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長了。這與它們每天有限的進食量有關。比如,雖然大象每天用於進食的時間多達18個小時,但是它在進食時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咀嚼,這就決定了它每天的進食量是有限的,事實上大象每天吃掉的食物約為200千克。

然而,蜥腳類恐龍每天卻能吃掉1噸食物。「一般認為蜥腳類恐龍在進食時不需要進行咀嚼,它們用牙齒咬下樹葉和樹枝,然後將食物直接吞下,這樣就省去了大量用於咀嚼的時間,因而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吞下更多的食物。同時,它的腸道容積也很大,並且依靠一個龐大的菌群消化,整個腸道就像發酵池,這樣的特點使得它每天的進食量遠遠超過現在的哺乳動物。」徐星說。所以,它的體型也就長得特別大。

此外,在恐龍生活的時期,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與較高的氣溫使得當時的地球植物茂盛,這也為蜥腳類恐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供應。

解釋三:呼吸系統像鳥,氧氣足夠身軀所需

動物的生存、生長不僅需要食物,也需要氧氣。體型越大,其需氧量也就越多。因此,蜥腳類恐龍如此龐大的身軀沒有一個好的呼吸供氧系統是肯定不行的。

在徐星看來,蜥腳類恐龍獨特的呼吸系統是維持其龐大體型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呼吸的效率上講,現在的鳥類是呼吸效率最高的類群之一。蜥腳類恐龍擁有與鳥類一樣的肺部結構,呼吸效率遠高於哺乳動物。當它們吸氣時,肺部和氣囊中充滿空氣;當它們呼氣時,氣囊裡的新鮮空氣湧出取代肺部的空氣,這意味著肺部始終擁有新鮮空氣。鳥類每呼吸一次獲得的氧氣量是哺乳動物的2.5倍。」

與此同時,與鳥類十分相似的呼吸系統,對支撐蜥腳類恐龍龐大的身軀多有助益。氣囊位於脊椎附近,有利於減輕恐龍四肢所承擔的重量,有研究發現蜥腳類恐龍的脊椎骨上布滿了氣囊形成的空腔。

解釋四:新陳代謝旺盛,幼年增長速度驚人

有些研究發現,蜥腳類恐龍體型龐大也可能與其生長速度有關。「在某個特定時期,恐龍的生長速度特別快,每年增加的體重很多,而且也有證據顯示,其高速生長期較長,新陳代謝旺盛。」徐星說。

他表示,研究發現恐龍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生理現象。幼年恐龍新陳代謝效率與成年恐龍差別非常大,差距遠大於其他動物雖然幼年哺乳動物與成年哺乳動物在新陳代謝上也有些差別,但不會太大。而幼年恐龍新陳代謝率卻明顯高於成年恐龍,也從側面反映了恐龍在幼年時生長速度極快。

為了解恐龍增長速度,古生物學家利用顯微鏡對恐龍骨骼的切片進行了研究,發現大多數恐龍的骨骼上都有類似樹木年輪的生長線。根據這些生長線,古生物學家們能夠推測恐龍的年齡,用結合體重數據,就能推測恐龍的生長速率。德國波恩大學古生物學家馬丁·桑德的研究團隊在系統研究蜥腳類恐龍後,認為它們的新陳代謝很快,使它們可以相對快速地獲得龐大體型。他說:「其它類型的恐龍都沒有蜥腳類恐龍這麼高的增長速度。」

他們對一種名為馬門溪龍的亞洲蜥腳類恐龍的研究結果表明,馬門溪龍體重一年最多可以增加2噸,而非洲象的體重一年不過增加200千克。

解釋五:產卵繁殖後代,「能生」很重要

20世紀90年代,美國布朗大學古生物學家克裡斯丁·賈尼斯研究發現,蜥腳類恐龍身軀龐大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其獨特的繁殖方式。和其他恐龍一樣,蜥腳類恐龍也是卵生。賈尼斯說:「大型恐龍可以同時擁有許多蛋和幼崽。雖然恐龍體型在不斷增長,可幼崽的數量並沒有減少。」

一般來說,哺乳動物的體型越大,其後代的數量就越少,繁殖間隔期也越長。這樣一旦生存環境變得惡劣,就容易導致種族滅絕。如今,地球上最大的陸生動物非洲象每4年會產下一頭幼崽,而在相同的時間裡,恐龍則能夠產下數百個蛋。在蜥腳類恐龍面臨危機時,這種繁殖方式能夠使它們的數量快速反彈。

支持賈尼斯這一論斷的證據來自於對恐龍蛋化石的研究。蜥腳類恐龍留下了令人吃驚的恐龍蛋和窩的詳細記錄,有時裡面還有保存完好的胚胎。

以上這些解釋可能都對,也可能有些因素並不重要。或許蜥腳類恐龍如此巨大並不是單一因素決定的,而是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它們才擁有了無與倫比的龐大身軀。(陸成寬)

 

編輯: 宋娟玲

相關焦點

  •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 地震龍重100噸(圖)
    原標題: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 地震龍重100噸(圖)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地震龍重100噸(圖)   來源:新民網查看評論  地震龍是恐龍中超大恐龍的代表龍
  • 腕龍
    其中一具相當完整,裝成的骨胳長23米,頭距地高達12米多,它就是腕龍。腕龍生活於侏羅紀早期至白堊紀晚期,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地區,是圓頂龍類恐龍中的一個特殊成員。說它特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的前肢比後肢更長,脊背由前向後傾斜,這與其它所有的蜥腳類恐龍都不一樣。
  • 腕龍 - 腕龍- 恐龍世界專區 - 生物谷
    其中一具相當完整,裝成的骨胳長23米,頭距地高達12米多,它就是腕龍。腕龍生活於侏羅紀早期至白堊紀晚期,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地區,是圓頂龍類恐龍中的一個特殊成員。說它特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的前肢比後肢更長,脊背由前向後傾斜,這與其它所有的蜥腳類恐龍都不一樣。其次,腕龍的頭骨雖然與圓頂龍相似,但鼻梁朝前高高拱起,復原後的腕龍頭看上去像是多了頂"雞冠",非常特別。
  • 教程|高大的腕龍
    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們以體型高大和外形富有特點的腕龍為繪畫主體,它的造型簡潔,小朋友們易於掌握,同時以奇思妙想展開對背景環境的創作,激發小朋友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將線描和色彩結合起來,使畫面中充滿線條疏密的對比的同時,又富有童趣。你知道哪些恐龍呢?有主龍、暴龍、異齒龍、梁龍、霸王龍、翼龍、三角龍....等等,今天我們課堂上的主角是非常高大的腕龍。
  • 家裡養盆龍舌蘭,比蘆薈好伺候多了,呼呼長成巨無霸!
    在野外的龍舌蘭從來不需要誰去給它施肥,一樣能長成巨無霸,所以說咱們平時不用特地給它施肥。平時在給其他花施肥的時候,剩一點之後兌點水給它澆上就算是可以了。養龍舌蘭有個最主要的訣竅,那就是「漫不經心」,越隨意,它長得越好~你家裡有龍舌蘭嗎?
  • 這3種觀葉植物長成巨無霸,葉子比成年人都大,你見過嗎?
    這3種觀葉植物長成巨無霸植株比較高並不是它的特點,最讓人驚訝的是它的葉子,很多人將葉子稱之為巨無霸。因為葉子平鋪在地面的面積能達到3~4平方米,是不是特別的大呢?
  • 這3種觀葉植物長成巨無霸,葉子比成年人都大,你見過嗎?
    這3種觀葉植物長成巨無霸,葉子比成年人都大,你見過嗎?我們常說觀葉植物的欣賞價值在於葉子,不同種類的品種葉子的大小會有著天壤之別。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觀葉植物植株最高的時候也只有一米左右。但小花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有些觀葉植物的葉子非常的大,甚至僅僅一片葉子就超過成人的身高。
  • 腕龍:侏羅紀的巨大草食性恐龍
    中文名稱:腕龍1.56億 - 1.45億年前的晚侏羅紀發現地點:北美洲,美國化石標本:幾幅不完整的骨骼,大部分頭骨缺少腕龍是侏羅紀時代大型的恐龍腕龍英文名(brachiosaurus)的含義是「長臂蜥蜴」。它是已知有完整骨架的恐龍中最高的。腕龍體長23-30米,高達12米,體重40-80噸。腕龍的鼻孔是長在頭頂上的,可以推測出腕龍可以長時間的在潛在水裡,這樣可以減輕體重帶來的壓力,也可以避免食肉恐龍的攻擊。
  • 恐龍介紹之腕龍.
    腕龍(brachiosaurus) 是大型恐龍之一,生活在侏羅紀,你從腕龍的模型和其它恐龍分辨,可以輕易的從腕龍前肢較後腳要長這件事得知;它的肩膀離地大約5.8米,而它的頭當抬起舉高時,離地面大約有12米,雖然可能覓食高樹梢的枝葉
  • 《侏羅紀世界2》卡通,腕龍得到了安慰,網友:冥河龍太逗
    腕龍得到了安慰,在這部科幻片中大脖子龍的下場十分悽慘,但是在粉絲的畫作中它被接離了納布拉爾島。網友:冥河龍太逗,救了男主的腫頭龍呆頭呆腦讓人十分疼愛。玻璃心的恐龍迷於是運用自己細膩的筆觸畫了一張屬於自己內心的美好結局,畫面中的小藍被歐文帶回了家好生照顧,枕頭前還有星爵的照片,小龍上面還有腕龍、滄龍、棘龍和副櫛龍等可愛的玩偶。
  • 養了近二十年 小河蚌已經長成巨無霸
    程顯祥,今年70歲,他說的「巨無霸」其實是一個河蚌,別小看這隻河蚌,它與程顯祥已經有近20年的交情。程顯祥說,儘管河蚌不會說話,但是近二十年來,看著它從小個子變成了「巨無霸」,他感到特別的開心,雖然近二十年來,只見過三次面,他心裡好像有了一份不一樣的感情
  • 《侏羅紀世界2》滄龍跑了,腕龍沒了,網友:想看恐龍大戰
    腕龍沒了,大家都上了「世外桃源號」後晚來的長脖子巨龍唱響了納布拉爾島的「哀歌」。網友:想看恐龍大戰,導演劍走偏鋒一般的孤堡恐怖情結確實令人刮目相看。《侏羅紀世界2》這隻白堊紀的龐大掠食者在三年沒有出現在鏡頭之後也是慵懶地躍出了水面證明了下自己的霸主地位,只是滄龍吞這個小獵物是不是連塞牙縫也不夠呢?
  • 《侏羅紀世界2》尖叫時刻,霸王龍老調子,網友:腕龍讓我哭了
    網友:腕龍讓我哭了,很少有科幻片演出苦情戲的感覺。《侏羅紀世界2》食肉牛龍就跟它的名字一樣是一個暴脾氣,不僅打起星爵的主意,而且還不顧自身安危和彪悍的中國角龍纏鬥,後來被霸王龍幾下ko,也是讓人十分感嘆。牛龍的叫聲雖然沒有暴龍那麼綿長,但卻也是十分渾厚的。
  • 大腳類恐龍,腕龍,圓頂龍等簡筆畫
    腕龍Brachiosaurus,生活於侏羅紀晚期的北美洲。它的前肢長於後肢,是腕龍科恐龍的特點,是最聞名的恐龍之一,在泰坦巨龍類恐龍沒發現前,早先認為是最大最重的恐龍。前腳的第一趾及後腳的前三趾,具有趾爪。腕龍的體重則約為28.7噸,身長可能大於25米。
  • 變形金剛——巨無霸福特
    巨無霸福特是汽車人的第三代領袖,屬於頭領戰士派系,平時的時候叫福特,和一般變形金剛差不多大小,需要的時候可以和基地飛船組合成巨無霸福特,自帶究極武器瑪斯塔之劍,所向無敵(在薩克巨人造出薩克盾之前)。他自帶頭領戰士班底,強勢加入汽車人,怎麼看都是來奪權的。
  • 虎視探秘:阿根廷龍和腕龍哪個是最大的恐龍呢?
    那麼阿根廷龍和腕龍哪個是最大的恐龍呢? 體型上的差別 腕龍是史前最恐怖的10種生物之一,它存在於侏羅紀晚期,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第一個恐龍場景,出現的就是腕龍。
  • 海賊王:腕龍對大媽效果特好,期待喬巴與烏索普對大媽的極限反殺
    結合之前的場景腕龍對大媽的效果特別好,或許喬巴與烏索普有可能完成對大媽的極限反殺,下面來看詳細的分析吧!說到腕龍相信很多海迷第一反應想到的便是三災次席奎因,奎因正是龍龍果實「腕龍」形態。在兔碗奎因可是狠狠地展示了下其果實能力的抗揍性。我現在懷疑奎因看見大媽立刻變身就是為了保命的。
  • 幼兒摺紙腕龍圖解教程,侏羅紀晚期的巨大草食恐龍
    腕龍是曾經生活在陸地上的最大的動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龍之一。不光是脖子,腕龍的全身仿佛都在追求高度。大部分蜥腳類恐龍都是後肢比前肢發達,腕龍卻是前肢更長,從前腳掌到肩膀足有6米!現在小編就教大家折一隻腕龍吧,折法很簡單小朋友也能很好的學會噢!首先,找到一張正方形摺紙。
  • 推薦現言文,軟萌可愛又兇殘爆表虎鯨vs高冷優雅巨無霸藍鯨!
    推薦現言文,軟萌可愛又兇殘爆表虎鯨vs高冷優雅巨無霸藍鯨!小說:海洋之王!可他低估了虎鯨的「王霸基因」,他還是毫不意外的長成了海中大佬抹香鯨為他巡邏海域,最美白鯨為他唱鯨歌跳舞,大白鯊被他嚇得四處逃竄……潘都:我有那麼可怕嗎?我不是海洋小可愛嗎?侖:你只能是我的小可愛。軟萌可愛又兇殘爆表虎鯨vs高冷優雅巨無霸藍鯨
  • 多肉中的「巨無霸」,個個撐滿盆,越養越值錢
    來幾盆多肉「巨無霸」,個個撐滿盆,越養越值錢!晚霞之舞晚霞之舞顏值很高,葉片向內聚攏,呈粉紫色,像個嬌羞的小姑娘一樣。超級能長個,隨隨便便能長到比臉還大,需要用大盆種,小盆根本沒法裝下它。容易爆頭長成老樁,莖杆促進,容易質化。春秋季節生長速度很快,需要保證充分水分和養分,在夏季進入休眠狀態。不要用小花盆,根系會受到限制,大盆可讓根系充分舒展,容易躥成大高個,又大又好看。中斑蓮花掌中斑蓮花掌是景天科蓮花掌屬多肉植物,喜溫暖偏乾燥的生長環境,光照要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