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豚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荷蘭豬,大家可能會立刻聯想到那肥嘟嘟的身體,可愛的腦袋,或者是,聯想到了「小豬佩奇」?
其實,豚鼠最早是被安第斯山脈地區的古印第安人當作食物來馴養的。既然是鼠類嘛,好養活,什麼都吃,而且繁殖能力超強,肉也不少,好像什麼條件都符合那個落後的時代和地區的飼養標準,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餐桌上的美味啦。可能有人會說,這麼萌的動物,他們怎麼會忍心去殘害它們呢?你設身處地的去想一下,在那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年代,可愛跟填飽肚子比起來,還是後者比較重要一些吧。
就這樣,以至於後來當地的人們就離不開這道菜了。如果你去到秘魯,還會品嘗到這道美食。
秘魯曾經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而豚鼠,也就是由西班牙人把它們帶到了歐洲。起初,在新鮮感的驅動下,歐洲人民還是願意品嘗一下這遠道而來的小動物的,但後來可能是新鮮感過了或者不太符合歐洲人的口感,豚鼠在餐桌上的地位下降了,漸漸的無人為津了。上面也說了,這些傢伙們繁殖能力超強,沒有能消耗它們的地方,豚鼠也就越積越多,成了一種麻煩。後來有個聰明的販賣豚鼠的人,覺得不如另闢蹊徑,豚鼠肉嘟嘟的樣子實在是可愛,既然沒人願意吃它了,倒不如把它們精心打扮一番,當作寵物去賣。
他把它們打理得乾乾淨淨,給它們配上精緻的籠子和一些小飾品,拿到市場上去推銷。很快,這些萌萌的小動物就俘獲了萬千女士們的心,好多家庭裡面開始出現了豚鼠的身影,當然,這時候它們的身份已經變成了被觀賞的寵物,而不是準備被端到餐桌上的美味。
很快,它們就風靡了整個歐洲。荷蘭人把它們又帶到了亞洲,在亞洲也得到了廣泛的歡迎,可能是由於是荷蘭人把它們帶來的吧,而且肉嘟嘟的像一隻小豬,所以亞洲好多地方也稱之為「荷蘭豬」。不知道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沒有興趣去飼養一隻可愛的豚鼠,更有甚者,去品嘗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