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會遊泳的雞」現身吉林市松花江

2020-12-01 網易新聞

鵝鴨喜歡在水中嬉戲本是天性,但有一種雞也生活在水裡,你知道嗎?3月26日,一位常在松花江邊拍攝水禽的攝影愛好者閻立波給吉林市林業科學研究院科研人員劉玉波發來一張類似「鴨子」圖片,問這是哪種「野鴨」。

圖為閻立波拍攝的在松花江面遊弋的骨頂雞

看完照片,劉玉波也很驚訝,因為他發現,這不是「野鴨」,而是雞,是世界上最會遊泳的雞——骨頂雞。詢問得知是在江城大橋下面拍攝的,3月28日,他便與閻立波相約,拿起相機,來到拍攝地。

在離江城大橋下不遠的上遊有5隻,像小野鴨,劉玉波、閻立波一陣狂喜,立即按下快門,將這群活潑有趣的小精靈一一定格。

劉玉波介紹說,骨頂雞又叫白骨頂雞、白骨頂,屬鶴形目,秧雞科,是中型遊禽,像野鴨子。頭具額甲,白色,是明顯識別特徵,端部鈍圓;嘴端灰色,嘴長度適中,高而側扁;虹膜紅褐色;體羽全黑或暗灰黑色,多數尾下覆羽有白色,兩性相似;爪黑褐色。

「別看骨頂雞沒有腳蹼,它的爪子很大,在水中遊起來快著呢!」劉玉波說, 骨頂雞善遊泳和潛水,一天的大部時間都遊弋在水中。能潛水捕食小魚和水草,遊泳時尾部下垂,頭前後擺動,遇有敵害能較長時間潛水。主要以植物為食,其中以水生植物的嫩芽、葉、根、莖為主,也吃魚、昆蟲、蠕蟲、軟體動物。

骨頂雞廣布於歐亞大陸、非洲、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我國,骨頂雞繁殖期生活於北方,遷南方過冬。每年3月下旬即開始北遷,是首批來吉「客人」(蒼鷺、鸕鷀等)中的一員。

劉玉波表示,自己在吉林林學院上學的時候,就查閱過相關資料,知道骨頂雞,但當時資料顯示,骨頂雞基本不來吉林市。

為此,他專門與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原秘書長唐景文、吉林市護鳥人任建國進行了電話溝通。他了解到,隨著松花江水質明顯的改造提升,近幾年春季,骨頂雞都會如約來到吉林市,夏天常看到骨頂雞孵出小雞一家遊玩,說明吉林市已成為骨頂雞的重要棲息地。

劉玉波說,滔滔的松花江把最美的一段留在了吉林市,他希望吉林市繼續改善生態,給這些特殊的「客人」——「會遊泳的雞」,提供更適宜的棲息環境,讓它們年年都來美麗的吉林市繁衍生息。

來源:

江城日報全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最近吉林市松花江邊和街頭出現大量「似飛蛾」到底是什麼?
    最近幾天在吉林市松花江邊,特別是在黃昏傍晚時,在慢步人行道和木廊棧道上,時常遇到大量的飛舞昆蟲,聽到一些行人說飛蛾。在岸邊的個別區域這種「飛蛾」類似疾風暴雨時的雨點,拍打到行人面部,粘附在衣服表明,引起行人的恐慌。那麼,這些令人恐慌的「似飛蛾」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對人體和環境有沒有危害?
  • 松花江水汙染事件責任認定塵埃落定 多個單位擔責
    中新網11月24日電 日前,國務院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雙苯廠「11·13」爆炸事故及松花江水汙染事件作出處理,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及吉林石化分公司責任人員,對吉林省有關方面責任人員給予相應的黨紀、行政處分。
  • 吉林市夏季文旅宣傳口號徵集開始啦!
    吉林市夏季文旅宣傳口號徵集開始啦!吉林市是滿族的發祥地,滿語名為「吉林烏拉」,意為「沿江的城池」,清康熙皇帝東巡吉林城,作《松花江放船歌》,詩曰:「連檣接艦屯江城」,故吉林市又被稱為「江城」。吉林市先後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傾國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紹的十大中國名城」「中國書法城」「中國十大休閒城市」「中國最佳避暑旅遊目的地城市」「冰雪旅遊十強市」等殊榮。
  • 吉林市華大基因庫建設項目
    並且,開發建設功能性農產品基地,研發生產食用的功能性食品,從生活飲食中去探討生命的奧妙,從營養學的觀念上,了解人體每天所必須攝取的最基本且最低營養素及其含量。   健康產業是國民經濟中極具發展前景的產業,從全世界範圍來看健康產業面臨著日益增加的需求,具體體現在各國的醫藥工業都是快速發展的行業,健康產業已經成為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從某種程度上說健康產業同其它生產要素一樣,促進了經濟增長。
  • 水質改善魚類增多江風清新 記憶裡的松花江又回來了
    20年遊泳愛好者講述松花江水質變化8月31日,寬闊的松花江從哈爾濱市區流過,岸邊是成排的垂釣者,臺階上坐著很多人,看著蕩漾的江水、吹著江風,非常愜意。「10年前,我有一次出差來過哈爾濱,在當地朋友的帶領下去了防洪紀念塔,那時松花江沒有現在寬,江水有股腥臭味,不好聞。」
  • 松花江「變」人間仙境,雲霧繚繞若隱若現,網友:真天空之城
    雖然現實生活中的人間仙境都在深山或者偏遠地區,不過近日在吉林市松花江沿岸「變」成仙境了。 現在的城市早已被高聳的樓房佔據,哪裡有什麼仙境啊,先別著急,松花江沿岸在雲霧纏繞之下,仿佛就是仙境一般
  • 松花江捕具裡救出透明魚!可能是二次「逃生」
    12 日,哈爾濱生態保護志願者團隊在巡護松花江水域時,從清理的一處 「 魚掛子 」 捕具裡發現了幾條這樣的 「 神奇小魚 」。 巡護中,志願者於一處半露出水面的地籠中,成功解救並放飛了一隻黑水雞幼鳥。
  • 世界上最要命的水域 還敢下水遊泳嗎?
    它最深處有485米,而讓它致命的地方在於水裡含有的超過250立方千米的二氧化碳和65立方千米的甲烷。目前,水中的壓力是氣壓的兩倍,意味著發生爆炸的風險還較低,在裡面遊泳暫時還安全。4. 印尼的芝塔龍河河裡充滿了不可降解的垃圾和有害化學物質,被稱為世界上最髒的河。河兩岸有超過200間紡織廠,含有砷和汞的染料和化學物質都被直接排入水中。另外,居住在附近的幾百萬居民也把這條河當成巨大的垃圾場,因此肯定沒有人會瘋狂到引用這裡的水。5. 俄羅斯的卡拉恰伊湖
  • 從「會」種到「慧」種——「智慧農業」助力吉林市鄉村振興
    ↑這是在吉林市孤店子鎮大荒地村拍攝的高標準水田(8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吉林省吉林市大力發展「智慧農業」,以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為抓手,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科技種子」,讓農民從「會」種地到「慧」種地,保障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
  • 世界上最黑的雞—蘭博基尼雞,除了血液渾身黑色,最貴600萬一只
    是世界上最黑的雞了,不要小看這種雞,它可是雞中的「蘭博基尼」,而且也叫做蘭博基尼雞。世界上最黑的雞—蘭博基尼雞,除了血液渾身黑色,最貴600萬一只!從上圖中也是能看到,這種蘭博基尼雞渾身都是黑色的,從嘴巴到雞冠,從身上的羽毛到雞爪都是黑色的,這種蘭博基尼雞並不是我國的,來自於印度尼西亞,是當地的超級大烏雞,雖然都是烏雞,但比我們中國的烏雞要黑太多。
  • 吉林市: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未來教育模式
    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找準教育扶貧和網絡扶貧的結合點,滿足學生及家長課後服務需求,解決公立學校教師私自有償補課的社會問題,吉林市教育局通過創建吉林市網際網路學校,實施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
  • 「飛雞」上樹,會飛的富硒雞,廣西最土的三烏雞
    俗話說「雞飛上樹,喜上眉梢!」,雞有翅膀但為什麼不能飛,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會飛的雞,它們是廣西最土的雞,廣西東蘭三烏雞,這裡的雞和其它雞真的不一樣,不僅會飛,還會上樹,不僅如此哦,它們身上還有寶。
  • 動物科普:世界上最會遊泳的貓科動物——漁貓
    漁貓分布在南亞和東南亞,分布比較碎片化,最為集中在尼泊爾南部,最近漁貓被認為在許多歷史棲息地中消失了,包括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漁貓和沼澤,蘆葦叢,茂盛的草原,河岸林地和紅樹林等棲息地緊密相關,它們出現在緊靠沼澤,緩水河流等水域的常綠林或乾旱森林,它們有時也會出現在人工的棲息地。它生活在海拔0-1000米範圍內,但海拔一千多米的地方也曾經發現它們的身影。
  • 世界上最密集的群島:每年都會有人遊泳可以到達的新島嶼出現
    世界上最密集的群島:每年都會有許多島嶼在遊泳時可以到達的新島嶼出現群島密度最高的球類:每年還會出現許多新的島嶼,許多島嶼都可以遊泳到達。作為北歐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芬蘭被認為是國際旅遊愛好者們趨之若鶩的地方。歸根結底,這裡完美的生態環境和舒適的旅遊體驗是全球一流的。
  • 講述吉林市文旅故事(十一)——吉林的城郭
    只有東、西、北三面牆,每面各有門一個,南面因為面臨松花江,所以沒有修牆。北面的城牆長二百八十九步,東、西兩面牆各長二百五十步。在松木牆之外,又修一道儲水的壕溝。外邊的城牆叫作「邊牆」, 是用土修的,也同內牆一樣,只有東、西、北三面和三個門,邊牆的外周為七華裡零一百八十步(南面沒計算在內)。乾隆七年(1742) 城牆重修一次,形式沒有變動。
  • 世界上最危險的潛水池,遊客可以和鱷魚一起遊泳,是不是超刺激!
    海洋世界通常是遊客到達城市時參觀的地方,這裡會有各種各樣的魚,不是危險的就是可愛的,都在厚厚的玻璃後面,遊客可以透過玻璃觀看魚的遊動和生活習性,很少近距離接觸,小編今天要介紹的「海洋世界」伴隨著危險的時刻,你敢來嗎?
  • 世界上最奇特的魚,身體扁圓像個大碟子,總是側著身體遊泳
    每年暑假,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海底世界旅遊,觀看海洋生物,也認識到各種各樣生活在海底的魚。世界上最奇特的魚,是翻車魚,身體扁圓,好像後面被削去了一塊似的,像個扁扁的大碟子,它們總是側著身體遊泳,還喜歡翻轉身體,浮出海面,仰著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