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讓新冠病毒傳播快10倍?專家:無直接關係

2021-01-10 央視網

  日前,有媒體報導,馬來西亞衛生部官員聲稱新冠病毒D614G變異毒株的傳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評論區表示擔心,還有人留言支招:「傳播快10倍……給孩子打這個疫苗別晚於10月……」

  傳播快10倍的說法靠譜嗎?D614G變異究竟會不會使得已經研發的疫苗失效?科技日報記者連線多名專家,他們表示,對「變異讓新冠病毒傳播快10倍」的說法並不認同。

  D614G變異與傳播快10倍沒有直接因果關係

  D614G變異是指新冠病毒S蛋白的第614號胺基酸由D(天冬氨酸)變為G(甘氨酸)。

  「出現D614G變異毒株不是件新鮮事,從我們監控的新冠病毒測序序列資料庫來看,這個位點的變異很早就出現了。」生物信息數據領域的一位專家表示,馬來西亞早在3月就出現過D614G變異毒株。

  該專家表示,現有的信息和數據沒有辦法支撐D614G變異使得傳播速度快10倍的結論。如果相關研究真的得出傳播快10倍結論,也不會是D614G變異這一單一因素引起,而是還有其他未被關注到的原因。

  「一些觀點可不可靠、值不值得採信和評論,應該有個判斷標準,比如是不是發表了學術論文。」該專家提示,經期刊發表的論文不僅有研究方法、詳細數據結論,還經過了同行評議、編輯審評,更有可信度。

  科技日報記者發現,被相關媒體用於佐證的題為《新冠病毒S蛋白上的變化:D614G增強傳染力的證據》的論文中明確表示,D614G變異可能與新冠肺炎患者較高的病毒載量有關,但與疾病嚴重程度無關,這一點卻鮮少在媒體報導中提及。

  傳播快10倍不太可能

  傳播快10倍,這個數怎麼算?

  肯定不可能像給短跑名將博爾特計時那樣掐表算。

  上述文章中採用了臨床和實驗室方法,一種是根據患者的病毒載量判斷,這裡隱含了一個假設,即患者攜帶了更多的病毒,傳染力更強,這就好比一麻袋大米撒出去與一小塑膠袋大米撒出去,散布的面積前者更大;另一種方法是在細胞水平的驗證,通過將變異毒株與武漢暴發的新冠病毒做對比,比較相同病毒滴度下感染細胞的數量多少。

  針對第一種方法,《細胞》最新在線發表的一篇題為《變異的意義:D614G突變對於大流行意味著什麼仍舊不清楚》的文章中表示:這個假設雖然有道理,但是在實際情況中,一些傳播可能是在前期(無法檢測到病毒)出現,因此病毒載量高可能不是傳播潛力的直接反映。

  針對第二種方法,該文章認為沒有考慮到其他病毒或宿主蛋白的影響,也沒有考慮到人作為整體與病原體的相互作用。

  「由細胞延伸到人,確實有些牽強。」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中心副教授李克峰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更不能通過細胞水平的實驗量化傳播力的大小。「如果使用動物試驗或許更可信。」李克峰說,細胞實驗出結論快,大家急於發表,但會使得結論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從另一個角度也可判斷這一結論是誇張的:新冠病毒R0值(註:R0值表明一個病人可以傳染的人數)大概在3—4,如果傳播快10倍,意味著R0值要達到30—40,這在目前人類認知的傳染性疾病中幾乎不存在。

  變異確實存在,影響疫苗可能性小

  「對現有8萬多條新冠病毒序列的分析表明,D614G變異的病毒序列數達到約80%。」前述生物信息數據領域的專家表示,排除一些測序但沒有公開收錄的情況,基本可以得出這類變異已成主導的結論。

  但是,對新冠病毒變化的總結應該是立體的,不應只關注傳播速度。例如有研究者根據一些國家新冠肺炎疫情的數據搜集和歸納分析,總結出有些國家兒童感染率急劇增高、重症人數在急劇減少等特點。

  關於D614G突變會不會影響疫苗效果的問題,上述專家解釋,614號位點雖然在S蛋白(該蛋白被認為是病毒進入人體的「鑰匙」)上,但並不在S蛋白的疫苗靶向區上,可以理解為它可能在「鑰匙柄」上。

  蛋白是一個立體結構,一個位點的變化也可能導致蛋白立體結構的調整,比如「塌方」,因此變異產生的效果仍需跟進。

  相關研究者表示,如果上傳序列中能夠包含該序列所來源患者是否死亡、是無症狀感染者還是輕症患者等信息,將能夠幫助研究人員獲得更有用的、更接近真實世界的分析。

相關焦點

  • 多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8月16日20時27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累計超2148萬例,累計死亡逾77.1萬例。近期,多國通報發現新冠病毒發生了變異。印度報業託拉斯15日報導,印度東部奧裡薩邦的研究團隊對1536個樣本進行了測序,最終首次在印度報告了兩個新的病毒譜系,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變種。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16日也稱,該國現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確認了4例D614G變異毒株。並且,這一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與此同時,新冠疫苗的研究也在加速推進。
  • 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是一種什麼樣的變異?
    「研究: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這篇熱點文章並沒有提及新冠病毒在美國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異。 新冠病毒的這個突變可沒有少製造新聞。 此前與之相關的新聞就是XX地發現了傳染性增加10倍(9)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由此看來,這次新聞報導的美國所發生的新冠病毒的「神秘」變異並非新鮮事,這種變異最早發現於2020年1月底,首先在歐洲發現。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不過與流感病毒等其他RNA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穩定性更高。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的說法,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有關新冠病毒變異的報告早已有之。此後,在南非、西班牙、丹麥、瑞典、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也都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新毒株為何「搶頭條」英國新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被命名為「VUI-202012/01」。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說,這種變異病毒正成為在英國流行的主要病毒變種。
  • 世衛專家稱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對疫苗無重大影響
    據新華社電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12月21日在日內瓦總部說,儘管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已出現數次基因突變,但包括英國近期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在內,目前已知變異對新冠藥物、療法、檢測手段及疫苗有效性都尚未構成重大影響。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變異新冠病毒有哪些新特點?病毒變異是病毒複製過程中發生的常見現象。新冠病毒作為RNA病毒,變異會更加頻繁。病毒在變異過程中,傳染力和毒性會發生變化,一些病毒變異後表現出傳染力增強、毒性減弱的趨勢。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變異新冠病毒有哪些新特點?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在複製過程中,DNA病毒存在一種「校正機制」,就像用塗改液糾正錯別字一樣,能自動修正錯誤複製,降低變異機率;RNA病毒無此機制,單鏈RNA病毒尤其易在複製過程中變異。楊佔秋說,流感病毒由8條獨立的RNA單鏈組成,新冠病毒只有1條RNA單鏈,在遺傳複製過程中,8條單鏈混雜的流感病毒的變異速度,必然遠遠快於新冠病毒。此外,流感病毒的宿主動物和傳播媒介有禽、豬等幾十種,變異風險相對更高。
  • 世衛專家: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對疫苗有效性尚無重大影響
    新華社日內瓦12月21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專家21日在日內瓦總部說,儘管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已出現數次基因突變,但包括英國近期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在內,目前已知變異對新冠藥物、療法、檢測手段及疫苗有效性都尚未構成重大影響。
  • 不同種變異新冠病毒在多國傳播 我國正開展傳播風險等研究
    據《每日郵報》報導,截至11月中旬,倫敦有28%的病例是由這一新變株產生的,12月9日當周這一比例更是達到了62%。變異的病毒已經傳播到英國之外。12月20日,義大利媒體報導稱,與該國高等衛生研究院合作的切利奧軍事醫學院從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樣本中提取出了近日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新變種的基因。
  • 29%新冠病毒樣本出現D614G變異更易傳播?專家解讀什麼是病毒變異
    此前,黃愛龍團隊於4月29日、6月5日和6月18日短時間內在國際頂級期刊 《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了三篇論文,針對新冠病毒患者的抗體反應和無症狀感染者的臨床和免疫學特徵展開研究。此次研究中,黃愛龍團隊詳細闡述了新冠病毒S蛋白在614位置的顯性突變(D614G突變)。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所屬的RNA病毒突變率極高,這可能助長傳播和毒性。
  • 變異新冠病毒最高或使傳染率增70%!已在美國傳播?
    初步分析表明,該變體或使傳染性增加40%至70%,傳播指數增加0.4在1.5至1.7之間。  此前於10月5日至12月13日,英國14天新增確診的通報率增加了3倍以上,英格蘭東南部檢出超50%的毒株均為該變體。截至12月13日,英國檢出1108例感染該變異病毒的病例。
  • 新冠病毒變異在英已失控,中國專家稱:不必恐慌
    原標題:新冠病毒變異在英已失控,中國專家稱:不必恐慌!(健康時報記者 林敬)聖誕節臨近,國際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疫情令人擔憂。「實際上,新冠病毒出現變異並不意外」,浙大一院感染科主任盛吉芳教授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國外之所以出現大面積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與其本身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基數過大有關」。據英國政府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國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確診病例35928例,累計確診2040147例,位居全球排名第三。
  • 新冠病毒出現新的變異?複製更快,傳播更強?
    歐洲等地發現的早期病毒基因序列中就已出現該變異,有研究顯示29%的新冠病毒樣本都出現了該變異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 · 斯瓦米納坦表示,新冠病毒 D614G 變異可能導致病毒加速複製,意味著可能加強其傳播性。
  • 南極洲首次出現新冠確診病例!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對疫苗有效性尚無重大影響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日內瓦12月21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專家21日在日內瓦總部說,儘管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已出現數次基因突變,但包括英國近期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在內,目前已知變異對新冠藥物、療法、檢測手段及疫苗有效性都尚未構成重大影響。
  • 英國專家:大多數歐洲國家或已存在變異新冠病毒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外媒23日報導,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尼爾·弗格森表示,變異的新冠病毒或已存在於大多數歐洲國家。弗格森說,在丹麥這樣一個新冠病毒感染率相對較低的小國,都能發現10例變異病毒感染病例,「這表明……目前這種病毒已經傳播到絕大多數歐洲國家」。根據世衛組織的報告,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等國已出現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而在歐洲以外,澳大利亞也報告了4例相關病例。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12月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新冠病毒為什麼會變異
    專家稱,病毒遺傳物質侵入細胞,瘋狂複製中出現的錯誤便是突變,但目前變異程度並不高受訪專家: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副教授陳捷亮本報記者 王冰潔近期,英國、日本、法國等相繼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讓不少國人再次擔心起我們的安全,同時也會疑惑,新冠病毒為什麼會變異
  • 英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 專家:其致病性有待評估
    版權聲明: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未經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解說】近日,一種新變異的新冠病毒在英國部分地區蔓延。目前包括丹麥、荷蘭等多國已出現感染變異病毒的病例,多國緊急限制英國人員往來。英國政府相關部門介紹,變異病毒的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病毒快70%,但暫無證據表明變異病毒更致命或疫苗對其效力會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