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歐拉,相信喜歡數學的朋友們不會陌生,他就是數學史上被公認為最偉大的四大數學家之一(其餘三人:阿基米德、牛頓、高斯)。歐拉對於數學的貢獻可謂是人盡皆知,在數學的每一個領域裡,幾乎都可以看到歐拉的名字,而歐拉也被人稱讚為最為全才的數學家。
眾所周知,高斯從小就極具計算天賦;牛頓因為蘋果讓眾人熟知,阿基米德因為「撬動地球」的名言而聞名世界。唯獨歐拉似乎並沒有什麼故事讓我們熟知,然而,歐拉卻是歷史上最為多產的數學家。其在數學、力學上的成就讓人嘆為觀止。
其實,並不是說在歐拉的身上就沒有故事,只是有些小故事並不是人知而已。今天,小磊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道數學題,其實是改編自一道國際智力名題,而這道國際智力名題,就曾驚動了當時的大數學家歐拉先生。話不多說,讓我們先看看這道題吧。
國際智力名題
話說,有一天,屠夫王大錘與屠夫張小剪二人前去市場賣豬肉,二人一共只帶了84斤豬肉,等到天黑的時候,二人剛好都賣完了手裡的豬肉。巧合的是,二人在清點銀子的時候發現,他們賣的總錢數是相同的。
張小剪於是便對王大錘說到:「你這不行啊,如果你的豬肉給我賣,我能賣1.6兩銀子。」
王大錘不悅地說到:「哎,確實如你所說啊,我比不過你,如果你的豬肉給我賣,我卻只能賣0.9兩銀子。」最後,在王大錘的嘆息聲中,二人結伴回家了。
請問,張小剪的豬肉每斤比王大錘的多多少銀兩呢?
小磊點評:以上就是「這道題來頭不小,改編自一道國際智力名題,還曾驚動了數學家歐拉」的所有內容。這道數學智力題改編自18世紀歐洲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個問題,相傳,當時有個自認為比較聰明的人給出了解析過程,然而這個解析過程過於繁雜,但是別人又沒有更好的辦法去解決。於是眾人聯名寫信給當時的大數學家歐拉,幾天後,歐拉便給眾人回了信息,並且附上了一個比較簡單的計算過程。
其實,現在看來,這道題的解法有很多,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設置四個未知數,分別列出四個等式,逐一解決即可。然而,歐拉當時卻用了另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解答了出來,非常令人敬佩。雖然說這道小小的數學題並不能說明太多問題,但是,卻顯示出了歐拉的卓越的數學才能。
那麼,各位讀者,對於今天這道數學智力題,你們又是如何解答的呢?你們又是否知道當時的歐拉是用什麼方法解答出來的呢?歡迎在下方發表留言,說出你的解析過程,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