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新型衛星上天

2021-02-15 參考消息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由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二期)部署,2顆小衛星採用共軛軌道星座布局,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研究中子星、黑洞等緻密天體及其併合過程。此外,衛星還將探測太陽耀斑、地球伽馬閃和地球電子束等空間高能輻射現象,為進一步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科學觀測數據。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工程任務由中國科學院負責組織實施,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工程大總體和地面支撐系統的研製建設,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負責衛星系統研製,高能物理研究所為任務科學目標提出單位,並負責衛星有效載荷、科學應用系統研製建設,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科學數據的地面接收。用於此次發射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

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5次飛行。

縱覽更多媒體精彩文章,敬請掃碼訂閱《參考消息》⬇ ⬇ ⬇ 

來源 | 新華社客戶端

微信編輯 | 董磊

微信審核 | 丁揚

相關焦點

  • "墨子號"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墨學專家祝賀
    大眾網棗莊8月17日訊(記者 孟令洋)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一消息令人振奮。首顆量子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多年來一直堅持墨子文化研究和傳播的墨學專家歡欣鼓舞。
  • 新型衛星,上天!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終於上天啦,嗶哩嗶哩衛星發射成功
    也是繼嗶哩嗶哩衛星在7月10日搭乘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失利之後第二次發射,只是這一次,衛星終於成功上天了。「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是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視頻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就像從太空看世界的 「眼睛」,會在距地面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俯視地球、觀測天體。B站希望通過這顆衛星鼓勵年輕一代保持好奇,不斷探索。衛星所獲的海量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將被製作成科普視頻,定期在B站更新。視頻內容包含科技、人文、歷史、自然、公益、教育等多個領域。同時,「嗶哩嗶哩視頻衛星」還將為B站用戶定製拍攝任務,用衛星記錄美麗地球。
  • 「成都造」衛星又上天了,這次是「科幻世界號」
    「成都造」衛星又上天了,這次是「科幻世界號」 2019-12-21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天了!B站首顆衛星升空,終於實現「把世界拍給你看」了
    B站上天了。昨天早上,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成功升空。「把世界拍給你看」其實這並不是B站第一次「上天早在2個月以前,「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就曾經嘗試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但因火箭在飛行中出現異常情況,導致發射任務失敗。B站隨後對外表示,衛星計劃不會終止,將再次發射衛星。有了第一次的失利後,B站這一次更顯「謹慎」。
  • 又一枚「胖五」要上天: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也是看點
    原標題:又一枚「胖五」火箭要上天,快來劃重點!又一枚「胖五」火箭要上天,快來劃重點!這次長徵五號上天要幹什麼?和首飛相比有哪些新亮點?未來還有哪些計劃?為什麼「胖五」發射這麼受關注?此前我國液體運載火箭的箭體直徑大多為2.25米或3.35米,而長徵五號箭體直徑達到了5米。相比過去「苗條」型的火箭,長徵五號被人們暱稱為「胖五」。「胖五」是我國目前技術難度最複雜、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
  • 「攢」一顆衛星上天去
    6月26日12時20分12秒,搭載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上天的衛星——「翱翔之星」首次向地面傳送數據,並被西北工業大學衛星測控地面站「get」到。這顆衛星是西北工業大學陝西省微小衛星工程實驗室的12名老師和20多名學生們一起「攢」出來的。 「收到了嗎?」 「收到了,收到了……成啦!」 6月26日12時20分12秒,搭載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上天的衛星——「翱翔之星」首次向地面傳送數據,並被西北工業大學衛星測控地面站「get」到。
  • 往年今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往年今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2020-04-24 0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發射成功,小破站終於上天了
    今年7月份,B站就曾發射過一枚衛星,但由於快舟十一號火箭發射失利,火箭上攜帶的嗶哩嗶哩衛星未能成功上天。不過,對於B站發射衛星,粉絲們也非常好奇將來要用這顆衛星做什麼,總不能把衛星送上天就為了宣傳吧?「小破站終於上天了!」「厲害了,我的B站!
  • 令美國震驚: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內幕
    大約半個世紀過去了,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壯舉早已垂青於史冊。  但是,幾乎沒有人會想到,當時的蘇聯政府其實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發射的那顆人造地球衛星是全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會讓「蘇聯」二字譽滿全球;它也沒有料到,那一次發射竟然會成為人類步入太空的第一步。
  • 「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發射成功,小破站「上天」了
    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終於成功發射了!此前的一次發射失敗的經歷著實也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這次終於成功發射,小編不得不說,如今B站不能再被叫做「小破站」了,已經發展得紅紅火火,完全已經出圈了呀!9月15日,B站方面透露,由B站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成功升空。該衛星由中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B站衛星上天!這些A股公司歡聚朋友圈
    9月15日,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搭載「嗶哩嗶哩視頻衛星」,自海上成功發射升空。小破站「上天」,網友們紛紛發來賀電:「恭喜阿B上天成功。」嗶哩嗶哩副董事長兼COO李旎表示,B站希望通過這顆衛星鼓勵年輕一代保持好奇,不斷探索。衛星所獲的海量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將被製作成科普視頻,定期在B站更新。
  • 衛星很「忙」,B站衛星也成功上天了
    9月15日,我國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嗶哩嗶哩,簡稱B站)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成功升空。該衛星由中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這些高校厲害,真的衛星上天了:鄭大號,電子科大號北航號
    衛星上天,給人一種很牛,很厲害的感覺,衛星這類高大上的高科技,一般大學玩不轉,不過咱中國是航空航天大國,航空航天強國,發衛星和下餃子沒啥區別。,比如哈工大,西工大,清華,北大等,尤其航天第一校哈工大已經放了6顆衛星了。
  •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風起雲湧。該項目初期工程建成後,將擁有年產100顆衛星的研製生產能力。這也是中國首個民營衛星研發製造工廠。隨著今年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範圍,資本及產業迅速跟進。2020年也被業界稱為衛星網際網路「元年」。低軌網際網路星座成競爭焦點因SpaceX進入大眾視野的衛星網際網路其實並不新鮮。
  • 高分十三號順利升空,印度網友發來賀電:祝賀中國
    至今為止,我國已經發射了多顆衛星。不久之前,我國航天還再次傳來了好消息,國人對此也是相當興奮。長徵三號乙在長徵三號甲和長徵二號E火箭基礎上研製而來,有效提高了長徵三號系列火箭高軌道的運載能力,如今已是中國用於商業發射服務的主力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重型衛星、輕型衛星一箭多星、北鬥導航衛星及它軌道衛星的發射。
  • 厲害又軟萌~銀河航天首發星攜福上天!為中關村科學城的他們點讚
    祝賀!,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軟萌~帶著定製「福」字上天、天鯤衛星、行雲衛星、虹雲衛星、空間飛行器等航天元素。這不,1月16日,一顆衛星又上天了!原始創新、自主創新正在引領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
  • 祝賀!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海洋二號C衛星、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自然資源部為該衛星工程牽頭主用戶部門。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7次發射。【浙江新聞+】海洋二號C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國家航天局負責海洋二號C星工程組織實施管理,自然資源部為牽頭用戶部門,自然資源部所屬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負責地面系統和應用系統建設、運行。
  • 祝賀!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九號04星搭載發射清華科學衛星
    【祝賀!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九號04星搭載發射清華科學衛星】2020年8月6日12時0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4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清華科學衛星。高分九號04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
  • 浙大皮衛星研究20年,揭秘「袖珍衛星」飛上天的幕後
    皮衛星,指重量為公斤級的微小衛星,與幾百公斤重的大衛星相比,可謂「袖珍」。2010年,浙大研製的兩顆「皮星一號A」星發射成功,填補了中國在皮衛星研究領域的空白。在決勝全面小康關鍵之年、中國首顆皮衛星發射成功10周年之際,讓我們走近浙大微小衛星研究中心,揭曉「袖珍衛星」組隊飛上天背後的故事,以及皮衛星研發團隊的20年……2000年,由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發的世界首顆皮衛星發射成功並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