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

2020-09-16 知天下雙創服務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


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風起雲湧。

據外媒消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的最新報告顯示,該公司計劃每月定期發射120顆星鏈衛星。此前,SpaceX成功發射了第12批星鏈網際網路衛星。


而在國內,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衛星工廠已在河北唐山開工。該項目初期工程建成後,將擁有年產100顆衛星的研製生產能力。這也是中國首個民營衛星研發製造工廠。

隨著今年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範圍,資本及產業迅速跟進。2020年也被業界稱為衛星網際網路「元年」。

低軌網際網路星座成競爭焦點

因SpaceX進入大眾視野的衛星網際網路其實並不新鮮。

航天專家黃志澄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衛星網際網路是繼有線互聯、無線互聯之後的第三代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它包括地球靜止軌道高通量衛星、地球中軌道網際網路星座和地球低軌道網際網路星座。「由於前兩者已經廣泛應用,當前業界關注的熱點是低軌網際網路星座。」他說。

黃志澄介紹道,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的小衛星技術,對星座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90年代初期,由於移動通訊和網際網路的發展,以「銥星」和「全球星」為代表的非地球靜止軌道的通信衛星星座發展迅速,掀起了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的第一個高潮。業界相繼提出了多個中低軌道網際網路星座的概念,其中包括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提出的「泰利迪斯」星座、法國阿爾卡特公司提出的「天空之橋」星座等。

但在地面移動通信系統迅猛發展的衝擊下,衛星星座由於建設成本過高,並未得到廣泛應用。

得益於SpaceX成功的火箭設計、製造與發射能力,馬斯克在2015年提出了星鏈計劃。該計劃擬用4.2萬顆衛星來取代地面上的傳統通信設施,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價格低廉、高速且穩定的衛星寬帶服務。

「相較於高軌道衛星,低軌網際網路星座傳輸延時更短、路徑損耗更少、成本更低,可以滿足地面網絡未通地區的需求,這也是國家的戰略需求。」九天微星聯合創始人彭媛媛分析。

據聯合國的最新數據,全球仍有57%的人口(約42億人)未實現網際網路連接,這意味著世界上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無法享受優質的手機通信和上網體驗。地面網際網路僅覆蓋了地球陸地面積的20%,地球表面的5.8%,衛星網際網路是一種很好的互補方案。

「低軌道大概能容納10萬多顆衛星,從國家層面看,頻率和軌位都是戰略資源。」彭媛媛說,正因如此,各國及各大商業巨頭近年來紛紛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此外,黃志澄補充道,衛星網際網路將是最重要的軍事指揮、控制和通信手段。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球在軌衛星數量約為2218顆,未來10年內預計數量將擴大10倍,增量部分主要來自低軌通信衛星。

全球衛星網際網路發展步入快車道

據外媒報導,過去兩年,SpaceX在星鏈項目上的投資超過百萬美元;如今每月可以生產120顆衛星;迄今已部署超過650顆衛星,是全球最大的衛星星群。SpaceX還透露,將加快星鏈星群的部署,計劃利用獵鷹9火箭發射系統每月將120顆星鏈衛星發送到軌道中。

此外,多個低軌網際網路星座計劃正在推進,包括計劃將3236顆網絡衛星發射到近地軌道的亞馬遜柯伊伯計劃、加拿大TeleSat公司的低軌衛星星座計劃等。

在我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虹雲工程」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鴻雁星座」成功發射試驗星。由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所屬行雲公司負責建設運營的我國首個自主投資建設的低軌窄帶物聯網衛星星座「行雲工程」,計劃在2023年前後建成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星座,以期解決物聯網業務因地面蜂窩通信網絡覆蓋不足導致的通信盲區難題。

民營航天公司也在該領域持續發力。以九天微星、銀河航天為代表的一批衛星網際網路企業正蓄勢待發。

九天微星智能衛星工廠近日在河北唐山市路南區開工建設。彭媛媛介紹道,作為九天微星衛星研發基地,這一工廠將於2021年初步建成投產,屆時計劃實現年產百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九天微星的衛星工廠不僅是衛星整星總裝生產基地,還是衛星技術與應用研發實驗室。

「我們將智能化、脈動式的工業生產線引入衛星製造領域,將改變傳統衛星製造模式,以批量化生產方式服務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的建設需求。」彭媛媛說。

據國泰君安證券相關研究測算,未來10年,國內低軌衛星系統中衛星規模有望達到3000—6000顆的水平。2030年,中國衛星網際網路總體市場可達到千億規模。

公開數據則表明,2020年上半年,中國衛星網際網路相關企業新註冊1128家,同比增長158%。

「未來幾年,國內網際網路衛星行業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百公斤以上通信衛星的批量化生產將成為行業剛需。」彭媛媛說,「從這個角度看,2020年不僅是衛星網際網路發展的『元年』,也將是中國商業航天的『分水嶺』。」

挖掘在各行業的深度應用是關鍵

得應用者得天下,在衛星網際網路領域同樣如此。地面終端及應用市場蓄勢待發。

彭媛媛認為,衛星網際網路的最大挑戰在應用。「地面終端的開發,加快企業端用戶的應用示範,突破產業化的前期瓶頸,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是關鍵。」

黃志澄持同樣觀點。「應用方面,最大的技術難點是接收終端的開發,要達到普通消費者能用的程度,開發出手機大小的終端是比較困難的。」黃志澄說。

「衛星發射可能是個千億級市場,衛星網際網路的終端產品是萬億級的,而應用則是個沒有天花板、充滿想像力的市場。」彭媛媛分析,為了迎接這一市場,九天微星人才團隊、技術儲備等方面均已提前部署。

「我們的技術人員除了衛星製造方面的,還有來自國際巨頭的資深通信人員,以及來自石油勘探等不同領域的從業者。」彭媛媛說,如此配置的目的,就是未來挖掘衛星網際網路在各行業的深度應用。她舉了個例子。「前段時間,西雙版納的人象衝突引起大家關注,後來客戶把這個項目交給了我們。我們就給大象套上項圈,通過衛星監測,實時跟蹤其軌跡,一旦它進入人類活動區域就會報警。」類似的應用可以拓展到遠洋船舶的全程追溯、霧霾監測等各領域。

黃志澄透露,目前國家層面的衛星網際網路工程計劃正在部署中,「前期的基礎設施建設可能還是以國家隊為主,民營企業可以在終端和地面站設計製造、發掘應用模式、降低成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匯聚各方面的資金和人才,做好工程的頂層設計和方案優化,大力創新,儘快建成天地一體化的衛星網際網路,必將促進我國的航天技術和太空經濟,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黃志澄說。

來源:科技日報,作者:操秀英;南京知天下諮詢科技諮詢事業部 編輯整理僅供分享;溝通郵箱:1370599688@qq.com

相關焦點

  • 衛星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駛向星辰大海
    據SpaceX公司2018年5月估計,該計劃總成本約為100億美元,預計耗時10年時間,最終目標是發射總數多達42000萬顆衛星,編織成一個無縫的太空衛星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是基於衛星通信的網際網路,通過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從而輻射全球,構建具備實時信息處理的大衛星系統,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接入等通信服務的新型網絡。簡單來說,就是在我們的頭上布滿Wi-Fi,做到也不用擔心流量問題。
  • 全球數十萬顆衛星預計發射!衛星網際網路會是泡沫嗎?
    星鏈的低軌衛星發射計劃分兩期,第一期計劃發射4425顆衛星,第二期計劃發射7518顆,兩期累計達到1.2萬顆,根據最新的申請信息,SpaceX遠期規劃將再次發射3萬顆衛星,目標是完成全球星座組網,逐步由服務美國加拿大提高到全球, 按照目前平均每兩到三周發射一次「一箭60星」算起,預計今年年底星鏈計劃將擁有1600顆左右衛星,短短幾年時間,spaceX
  • 上天之前,認真聊一下衛星網際網路的安全問題
    2,000顆激增到2030年的15,000多顆。在過去的幾年裡,Pavur利用自己在歐洲大陸的有利位置,開展了一個跨陸、空、海三個領域攻擊衛星寬帶通信的實驗性研究,總共攔截了18顆衛星發出的信號,這些衛星是向1億平方公裡範圍內的人員、船隻和飛機發送網際網路數據,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勒比海、中國和印度等
  • 國金證券:全球配置衛星網際網路 低軌衛星成寵兒
    、銷售獨立的衛星電話或上網終端與地面電信運營商競爭用戶。當時發展的低軌星座主要有兩類:一類主要提供語音和低速數據為主的星座,如銥星、全球星和軌道通信;另一類主要以網際網路接入為主的星座,如泰利迪斯和天空之橋。但是由於當時地面通信市場還未興起,市場與用戶培育不夠成熟,另衛星星座系統投資過大導致入不敷出,這5大系統在2000年前後紛紛宣布破產。
  • 「大運號」AI衛星:明年上天 將提供空天地一體化網際網路服務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雷茲)8月18日報導「通過衛星影像展現運動場館、城市變遷,全面助力智慧大運,同時兼備直播地球APP這樣的AI衛星網際網路平臺與廣大用戶互動。」今日晚8點,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將在成都隆重舉行,作為活動中的重磅環節,「大運號」AI衛星將在現場揭幕。作為全球首顆以賽事命名的衛星,「大運號」AI衛星的命名有何緣由?
  • 中國將建156顆衛星天基網際網路 WiFi信號覆蓋全球
    中國將建156顆衛星天基網際網路 WiFi信號覆蓋全球 2018-03-04 08:28:32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SpaceX955顆星鏈衛星上天,獵鷹9號首次一箭七飛
    SpaceX上天的「星鏈」衛星超950顆,還誕生一箭七飛七回收火箭。美國東部時間11月24日21時13分,SpaceX第16批60顆「星鏈」衛星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並得到部署。發射約8分40秒後,一級火箭著陸在大西洋裡「當然我仍然愛你」回收平臺上。
  • 衛星網際網路——太空生意的「新風口」
    而現在的你,可能稍微遠離城市,就要忍受沒有信號的煩惱。 大洋彼岸的馬斯克同志指了指天上的人造衛星說:「來連我們的衛星Wi-Fi(星鏈)吧,走到哪裡都有信號。」 通過衛星打電話似乎不稀奇,但用衛星來上網,這聽起來就是一件很科幻的事情,而這也是衛星網際網路的目的。
  • 中國首顆6G衛星上天啦!一箭13星
    >升空的「一箭多星「技術再次以令人驚嘆的姿態再次刷爆了各大媒體的科技板塊,其中兩大元素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是這次發射的是中國首顆、全世界第一顆用於6G網絡通信的實現衛星,另一個是這一次我們總共一次性發射了13顆衛星!
  • 衛星網際網路,把「基站」搬到太空
    地球半徑只有6378公裡,用高軌衛星實現通信服務,相當於從地球表面發信號到3.6萬公裡以外,一來一回,再加上信號處理等過程,導致時延不小。對於一般的通話或訪問網頁來說還可接受,但對實時性要求高的應用如聯網遊戲、無人機遙控等則無法滿足需求。此外,地面接收高軌衛星信號的終端必須做得比較大,才能良好接收如此遠距離的信號。因此,人們把目光投向了500—2000公裡範圍內的近地軌道。
  • 衛星網際網路,把「基站」搬到太空
    地球半徑只有6378公裡,用高軌衛星實現通信服務,相當於從地球表面發信號到3.6萬公裡以外,一來一回,再加上信號處理等過程,導致時延不小。對於一般的通話或訪問網頁來說還可接受,但對實時性要求高的應用如聯網遊戲、無人機遙控等則無法滿足需求。此外,地面接收高軌衛星信號的終端必須做得比較大,才能良好接收如此遠距離的信號。
  • Space X將再發60顆星鏈衛星,今年有望成為衛星網際網路元年?丨牛熊眼
    據媒體報導,馬斯克旗下的私人航空公司Space X本周將會有非常密集的火箭發射任務
  • 一文揭秘新基建背景下衛星網際網路的新機遇 | 衛星網際網路報告
    幾千上萬顆衛星上天,繞著地球滴溜溜轉,把信號覆蓋到地球任何任何一個角落,不管在何處你都可以通過它們連接上網際網路。上網的質量還一點都不差,速度和延遲甚至比普通有線網絡更好。讓你在地球上真正隨時隨地都能連接上網際網路。
  • 衛星網際網路加速6G時代到來,驢友也能用上衛星通訊終端
    為期三天的2020中國衛星應用大會昨天在京舉辦,記者從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衛星網際網路分會籌備會獲悉,隨著產業鏈上下遊攜手發展低軌衛星通信技術,推動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落地,「5G+衛星網絡」模式下的6G通訊有望在中國加速落地。
  • SpaceX第15批60顆星鏈衛星升空,10月發了三批
    馬斯克又發衛星了,10月放出3支「獵鷹」送180顆「星鏈」衛星上天。美國東部時間10月24日11時31分,SpaceX第15批60顆「星鏈」衛星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63分鐘後60顆衛星被送入軌道。
  • 上天了!B站首顆衛星升空,終於實現「把世界拍給你看」了
    B站上天了。昨天早上,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成功升空。這是我國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衛星由中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隨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悉,這顆「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是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視頻衛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重量、高分辨等特點,可獲取解析度優於1.2m,覆蓋面積不小於14.4Km×6km的彩色視頻影像。
  • 建設新一代衛星網際網路,SpaceX計劃發射星鏈衛星,關注2股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的最新報告顯示,該公司計劃每月定期向軌道發射120顆星鏈衛星,還計劃每月生產數千臺用戶終端。早在2015年1月,SpaceX CEO馬斯克就宣布了衛星網際網路服務計劃,這一項目被命名為「星鏈」。SpaceX計劃將約1.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為地球上的用戶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服務。除了這已經獲得批准的近1.2萬顆衛星,該公司還申請發射3萬顆衛星。
  • 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提速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開工
    作者:田瑞穎隨著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我國商業航天發展從 「遊擊戰」轉為「陣地戰」。9月1日,商業航天公司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在河北省唐山市正式開工。這是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之後,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項目。
  • 發射1萬顆衛星上天,組建國產「星鏈計劃」,星河工程不愧大手筆
    對於科技狂人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我們都不陌生,該計劃是打算在2024年之前,在地球的近地軌道部署4.2萬顆通信衛星,給全人類提供低成本、高速度、全覆蓋的網際網路連結服務。,時間最近的一次發射是2020年6月13日,一枚獵鷹9型火箭把61顆星鏈衛星送入了太空。
  • 馬斯克用42000顆衛星打造的是網際網路還是太空包圍網?
    相比於摩託羅拉,馬斯克的SpaceX則顯得「務實」許多,它在2015年宣布要在十幾年的時間內向太空發射12000顆小衛星,將這些衛星組成一個龐大的星座,以便「讓全世界的人」都有機會使用美國人搭建的太空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