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星網際網路加速6G到來
在人跡罕至的荒漠戈壁,在地震等災害導致通信基站被破壞的災區,在基站信號薄弱的山區……4G、5G網絡覆蓋難以抵達,衛星網際網路將發揮作用,讓更多的人在這類環境中也能便捷、經濟地與外界通訊。記者從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衛星網際網路分會籌備會上獲悉,隨著產業鏈上下遊攜手發展低軌衛星通信技術,推動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落地,「5G+衛星網絡」模式下的6G通訊有望在中國加速落地。不久的將來,在人煙稀少、沒有基站信號覆蓋的區域,越野愛好者、中小企業也能用上萬元以內的衛星通訊終端。
-
太空狂人馬斯克的星鏈即將公測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何時到來?
至此,SpaceX已有775顆星鏈衛星位於北美上空。受地域、環境、成本的影響,地面通信網絡難以覆蓋人口密度較低的區域,而為了解決農村等偏遠地區沒有網絡和在飛機上用網的問題,SpaceX公司CEO馬斯克在2015年首次提出「星鏈計劃」,即向太空發射1.2萬顆衛星組成「星鏈」衛星,對地面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確實神奇,居然要用相控陣天線和雷射通訊技術
預計在本月內,星鏈在軌衛星數量將增至597顆。但按照馬斯克制定好的宏偉計劃,星鏈在軌衛星數量最終達到12000顆,也有可能是42000顆。近期在網絡上曝光的星鏈終端(原型),具體的特點有:一是操作簡單,用戶只要給星鏈終端接上電源,並且指向天空,便可使用;凡是能看到天的地方就可自動接入高速率、低延遲的網際網路寬帶網絡,用戶根本不用事先閱讀說明書或者接受操作培訓。
-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風起雲湧。但在地面移動通信系統迅猛發展的衝擊下,衛星星座由於建設成本過高,並未得到廣泛應用。得益於SpaceX成功的火箭設計、製造與發射能力,馬斯克在2015年提出了星鏈計劃。該計劃擬用4.2萬顆衛星來取代地面上的傳統通信設施,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價格低廉、高速且穩定的衛星寬帶服務。
-
衛星通訊或為6G利器 鋼鐵人馬斯克再度超前部署
實際上,衛星通訊享有諸多優勢,包括能耗效率更高、帶寬更大、延遲更低,且連接裝置量規模大等;這些特性對於物聯網(IoT)裝置連接來說特別有利,因連網裝置正加速成長,IoT Analytics預期IoT(連網車、智慧家居、工業物聯網等)和非IoT(智能型手機、PC、平板等)的連網裝置數量將由2019年的200億,成長至2025年的412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
-
6G時代到來?西方限制華為5G,中國發射了全球首個6G實驗衛星
正當很多國家正準備進入5G通信時代時,我國的6G通信時代已經拉開序幕。此次令全球都沒想到的是,我國率先發射全球第一個6G實驗衛星。這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願意看到的。這枚衛星與以往所發射的衛星截然不同。根據「電子科技大學」的官方媒體平臺發布的報導稱,這枚長徵六號衛星搭載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現已順利進入規定軌道運行,這枚衛星是由國內頂級實驗室共同研發出來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該衛星運用的是6G核心技術。雖說5G技術比4G就頗顯優勢。6G通信技術更具有頻譜資源豐富、傳輸速率高等突出優點。
-
政策利好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提速,北汽首款相控陣衛星通信車問世
據悉,裝有該款新型衛星網際網路終端的北汽BJ80越野車型已經在5月份通過了工信部汽車產品公告。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宇航學會衛星通信專委會委員季文濤對記者表示,區別於其他衛星網際網路終端,若森智能RUV-800A型相控陣衛星網際網路終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自動跟蹤、穩定性強及低仰角正常通信等特徵。
-
衛星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駛向星辰大海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從1994年北鬥一號立項,到6月23日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飛向太空,中國用2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55顆衛星的研製發射,開啟了屬於北鬥的全球化時代。衛星網際網路是基於衛星通信的網際網路,通過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從而輻射全球,構建具備實時信息處理的大衛星系統,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接入等通信服務的新型網絡。簡單來說,就是在我們的頭上布滿Wi-Fi,做到也不用擔心流量問題。
-
賽迪觀點:中國首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成功首航,開啟衛星網際網路商業運營新時代
賽迪觀點一、衛星網際網路商業化進程加快,加速構建衛星通信發展新業態當前移動通信服務的人口覆蓋率約為80%,但受制於經濟成本、技術等因素,仍有80%以上的陸地和95%以上的海洋區域無法接入行動網路,要真正實現萬物互聯,離不開覆蓋全球的衛星網際網路
-
衛星網際網路——太空生意的「新風口」
屆時所有的衛星會組成像星座一樣的體系,當地面設備提出申請後,就可以提供網際網路連接服務,這會極大地提高全球範圍內網際網路的覆蓋率,尤其是地面網絡設備無法覆蓋的「空白」地區。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衛星通信網絡的網際網路化就已經開始研究,多家美國公司提出自己的衛星星座方案:通過建立天基網絡、銷售獨立的衛星網絡與上網終端,從而與地面通信運營商競爭。
-
OneWeb 發射首批衛星,太空網際網路時代來了
2月28日,據外媒消息,商用航天公司 OneWeb 當地時間周三(2月27日)在「法屬圭亞」向太空發射了首批 6 顆網際網路衛星,OneWeb 還計劃在今年秋天向太空發射更多網際網路衛星,旨在 2021 年實現全球網際網路無縫覆蓋的目標。
-
詳解低軌衛星通信與5G/6G的關係
66顆衛星分布在6個極軌平面上,在780公裡高的軌道上,每顆星100分鐘左右繞地球一圈,可以提供全球任何地點(包括南北兩極)的電話通信業務。然而,此時2G移動通信系統(GSM和CDMA)已經在光傳輸助攻下,用戶數快速增長,佔領了很大市場。而銥星只獲得了5萬多用戶,與達到盈虧平衡的60多萬用戶相距甚遠;並且只能在室外打電話,室內沒有信號;數據業務能力也很弱,沒有考慮到當時正在興起的網際網路需求。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要來了?
籌劃多年的衛星網際網路計劃星鏈(Starlink)也正式向用戶提供服務了。按照馬斯克的計劃,星鏈將由 4.2 萬顆衛星組成,讓網絡信號覆蓋全球每一個角落,無論你在北極還是亞馬遜叢林裡都能連上 WiFi。不過在便攜性和信號穩定性上,星鏈的表現只能說差強人意。因為要用上星鏈提供的網絡服務,首先需要安裝一個平板鍋大小的終端和配套的路由器。如果你要在移動中聯網,也必須將這些設備帶上。一位叫做 Wandering-coder 的 Reddit 用戶,在距離服務地址約 24 公裡的國家森林對星鏈進行了測試,這是個沒有任何運營商覆蓋網絡的地區。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 」要來了?
籌劃多年的衛星網際網路計劃星鏈( Starlink )近日正式向用戶提供服務了。 按照馬斯克的計劃,星鏈計劃將由 4.2 萬顆衛星組成,讓網絡信號覆蓋全球每一個角落,無論你在北極還是亞馬遜叢林裡都能連上 WiFi。
-
中國低軌道衛星行業運行現狀,低軌道衛星系統將是未來6G技術基礎
關口地球站,移動地球站(車載站、船載站、機載站等),手持機以及無線電定位終端等組成。在低軌道上運行的衛星,距地面的高度是變化的,每顆衛星的覆蓋面積也在改變,所以在切換和覆蓋需要進行調整。從行業未來競爭格局來看,低軌衛星網際網路資源壁壘高、前期投入 金額大、建設周期長,未來星座網際網路將成為一個寡頭壟斷的市場。
-
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來了 市佔率80%的中國衛通:抓住...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衛星通信的優勢將會持續凸顯。 武超則認為,長期來看,隨著發射衛星行業成本的逐漸下降,以及物聯網時代所帶來的更加廣域覆蓋的需求,高通量衛星的帶寬大、成本低、覆蓋廣、終端小等優勢特點將強勢凸顯,已在歐美國家實現了商業化運營。
-
...專家表示2025年有望商用】為期三天的2020中國衛星應用大會28日...
【衛星網際網路加速6G時代到來,專家表示2025年有望商用】為期三天的2020中國衛星應用大會28日在京舉辦,參會的業界專家認為,下一代6G通訊將在5G基礎上集成衛星網絡的「5G+衛星網絡」模式來實現全球覆蓋,並有望在2025年得到商用。
-
衛星網際網路布局競爭升溫,中國電信開啟太空通信新時代
衛星網際網路是地面通信手段的重要補充,可有效覆蓋海上、沙漠、飛機等特殊場景,隨著5G與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我國「新基建」,空天地一體化網絡正加速落地,中國電信依託我國首個自主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有望成為排頭兵
-
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來了,市佔率80%的中國衛通:抓住...
當前衛星通信行業全球市場規模約在1600億美元,未來,隨著衛星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衛星通信的優勢將會持續凸顯。 無論身處荒野戈壁無人區的高速路上、漂泊在浩瀚無垠大海的漁船中、還是在盤旋高空的飛機裡,在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實時通信顯得格外重要。而衛星通信由於其受地理因素影響小、覆蓋面廣、成本更低等優勢在近年來強勢崛起,成為市場頻頻關注的熱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