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觀點:中國首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成功首航,開啟衛星網際網路商業運營新時代

2020-08-27 賽迪研究院

快評事件

7月7日,中國第一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成功首航,本次航班適配了基於國內首顆Ka頻段高通量衛星——中星16號的高速互聯繫統,由青島流亭國際機場起飛,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航班在萬米空中可以實現百兆以上的高速率聯網,為乘客帶來與地面上網一樣的網絡衝浪體驗。


賽迪觀點


一、衛星網際網路商業化進程加快,加速構建衛星通信發展新業態


當前移動通信服務的人口覆蓋率約為80%,但受制於經濟成本、技術等因素,仍有80%以上的陸地和95%以上的海洋區域無法接入行動網路,要真正實現萬物互聯,離不開覆蓋全球的衛星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可以有效解決海洋、森林、沙漠等偏遠地區船舶、飛機、科考等行業應用的寬帶通信問題,具備一定的覆蓋和成本比較優勢,是地面移動通信的有效補充,市場應用潛力廣闊。


隨著衛星網際網路商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未來衛星網際網路將不斷深化航空、航海、應急等領域的應用,同時推動開啟電商空中零售等新業態。


在航空方面,通過衛星網際網路,機上旅客可以使用個人手機連接空中網際網路,實現空地視頻直播,體驗數字生態客艙帶來的機上娛樂體驗,同時推動電商空中新零售發展,實現「一站式」空中購物支付。


在航海方面,通過創新發展船載通信,能夠著力服務遠洋運輸、海上漁業、海監執法、海上石油開採、郵輪、海防等應用領域。


在應急服務方面,衛星網際網路能夠實現為飛船發射、探月工程等重大專項,地震、泥石流等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提供衛星通信資源保障和技術支撐服務。


二、高通量衛星通信的應用推廣,將成為衛星網際網路行業增長點


高通量衛星是指使用相同帶寬的頻率資源情況下,數據傳輸量可達傳統衛星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新一代通信衛星,是通信衛星技術發展的重大革新。高通信衛星具有通信容量大、單位帶寬成本低以及終端設備靈活等優勢,能夠支持高速率的網際網路數據傳輸。高通量衛星通信系統工作頻段主要集中在Ku和Ka頻段,相比於Ku頻段,Ka頻段憑藉更高的天線增益、頻譜利用效率、數據傳輸速率及系統容量,已成為國際大多數高通量衛星的首選。


從應用市場看,傳統衛星通信主要應用於2B市場,不僅通信資源短缺,而且單位帶寬成本高昂,應用範圍極其有限。高通量衛星網際網路服務不僅面向2B市場,而且涵蓋2C市場,可以有效推動基於衛星通信的網際網路應用,為包括城鄉結合地區、農村地區、偏遠地區在內的電信基礎設施欠發達地區提供寬帶網絡接入服務,巨大的個人終端市場將成為衛星網際網路應用發展新的增長點。



三、空間軌道資源和頻譜資源稀缺,亟需加速低軌衛星網際網路統籌部署


國際電信聯盟(ITU)規則規定,軌道和頻率的主要分配形式為「先登記可優先使用」的搶佔和「公平」規劃兩種方式,申報較晚的衛星網絡系統不能對已登記衛星網絡資料、地位優先的衛星星座系統產生有害幹擾。此外,在低軌星座系統中不僅要按照ITU的規定將衛星發射升空,還要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比例,啟用低軌星座系統並向公眾提供服務,從而使頻率地位合法化。在此背景下,各國競相布局衛星網際網路生態圈,希望借衛星網際網路建設的契機搶佔空天資源高地。


面對稀缺的頻軌資源和動輒上千顆的衛星星座部署,我國亟需積極跟蹤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管理的國際規則,進一步著眼於空間戰略規劃,加強天地一體化的統籌協調,制定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的專項頻率軌道資源規劃,同時抓緊申報衛星頻率軌道資源,為我國衛星網際網路發展爭取更多更好的戰略資源。



四、全球衛星網際網路運營市場競爭激烈,亟需推動衛星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創新發展


衛星網際網路能廣泛服務於行業用戶和個人用戶,應用市場和前景廣闊。2019年,全球衛星產業總收入約為2860億美元,佔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約77%,同比增長3.2%,全球衛星產業整體呈穩步增長趨勢。從產業結構來看,衛星運營服務和地面設備製造構成了衛星產業的主體,其中衛星運營服務佔比最大,高達45.6%。在衛星運營服務方面,全球共有40餘家主要固定通信衛星運營商,按業務收入規模進行排名前三位分別是SES、Intelsat、Eutelsat,三者業務收入合計約佔行業收入總規模的54%。


為推動我國衛星網際網路的商業化進程,亟需聯合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創新商業運營模式,構建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生態。


一是亟需積極與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形成寬帶衛星服務的網際網路應用商業模式,大力發展衛星電視直播、衛星通信廣播、空中電商購物等。


二是積極與國內電信運營商合作,探索形成網際網路接入傳統通信業務的分成運營模式。


三是積極與航空公司等行業企業合作,形成共同運營模式,拓展衛星應用服務領域,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衛星網際網路商業應用模式。


相關焦點

  • 由天地互聯獨家運營的中國首架國產高速網際網路飛機成功首航
    7月7日,中國首架國產高速網際網路飛機首航儀式暨空中直播發布會在青島盛大開幕,標誌著中國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高速網際網路飛機正式啟航,同時開啟了中國民航史上首次機載Ka衛星寬帶網際網路直播,近200名領導和嘉賓親臨現場,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 中國首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成功首航 低軌衛星成通信新寵兒
    消息面上,7日,青島航空QW9771航班完成我國首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首航。該航班適配的高速互聯繫統基於國內唯一一顆Ka頻段高通量衛星——中星16號。飛機在萬米空中可以實現百兆以上的高速率聯網,為乘客帶來與在地面一樣的上網體驗。
  • 首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首航、美國會拒絕為NASA月球計劃增加預算
    BIG5/n2/2020/0710/c194864-34147121.html我國首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成功首航7月7日,中國第一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青島航空QW9771航班在青島舉行首航儀式。與使用傳統Ku頻段衛星的網際網路飛機不同,本次航班適配的高速互聯繫統基於國內首顆且唯一一顆Ka頻段高通量衛星——中星16號。該飛機可在萬米空中實現百兆以上的高速率聯網,在飛機平飛階段,機上旅客可以使用個人手機連接空中網際網路,進行穩定的機上娛樂體驗。
  • 飛機上也能體驗百兆寬帶,國內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首航成功
    坐過飛機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在坐飛機時一般是不能上網的。起飛時空乘人員會要求乘客將電子產品調至「飛行模式」,而即使沒有關閉網絡在飛機飛行時手機也無法搜尋到信號。想要在飛機上上網,只能通過機上WiFi。但如今國內大部分航班都沒有搭載機上WiFi,即使有網速也並不理想,而且收費還不低。
  • 萬米高空中可雙向視頻通話 中國首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成功首航
    央廣網青島7月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7日,中國第一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青島航空QW9771航班在青島舉行首航儀式。飛機在萬米空中實現了百兆以上的高速率聯網,同時實現了實時雙向視頻電話直播。未來,我們乘坐飛機時會有怎樣的全新上網體驗?
  • 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來了 市佔率80%的中國衛通:抓住...
    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來了 市佔率80%的中國衛通:抓住「新基建」機遇「上天下海」   當前衛星通信行業全球市場規模約在1600億美元,未來,隨著衛星
  • 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來了,市佔率80%的中國衛通:抓住...
    當前衛星通信行業全球市場規模約在1600億美元,未來,隨著衛星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衛星通信的優勢將會持續凸顯。  無論身處荒野戈壁無人區的高速路上、漂泊在浩瀚無垠大海的漁船中、還是在盤旋高空的飛機裡,在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實時通信顯得格外重要。而衛星通信由於其受地理因素影響小、覆蓋面廣、成本更低等優勢在近年來強勢崛起,成為市場頻頻關注的熱點之一。
  • Ka 頻段網際網路飛機背後,是高軌衛星的革命性...
    這架飛機備受關注,不僅在於其成功實現了首航,還在於——作為我國第一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基於國內首顆高軌道高通量通信衛星「中星 16 號」,實現了我國民航史上第一次空中直播。而一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的核心自然是衛星,因此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QW9771 航班的核心——中星 16 號。中星 16 號衛星,又稱實踐十三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據悉,中星 16 號衛星既是中國首顆高軌道高通量通信衛星,也是國內首顆(目前是唯一一顆)Ka 頻段高通量衛星。
  • 衛星網際網路布局競爭升溫,中國電信開啟太空通信新時代
    近日,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成為中國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馬斯克SpaceX衛星網際網路服務Starlink,終於面向普通用戶開放小範圍測試,與此同時,中國電信運營的天通一號02星成功發射升空衛星網際網路是地面通信手段的重要補充,可有效覆蓋海上、沙漠、飛機等特殊場景,隨著5G與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我國「新基建」,空天地一體化網絡正加速落地,中國電信依託我國首個自主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有望成為排頭兵
  • 衛星網際網路邁入商業試用 中國衛通擬探索C端市場
    中國衛通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從事衛星運營服務業的核心專業子公司,具有國家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和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是我國唯一擁有通信衛星資源且自主可控的衛星通信運營企業。衛星網際網路邁入商業試用談及衛星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孫京如數家珍。
  • 衛星網際網路,把「基站」搬到太空
    衛星網際網路,把「基站」搬到太空(新技術 新進展⑤)7月上旬,國內首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完成首航,利用一顆高通量衛星在萬米高空完成了百兆以上速度的聯網,並實現了流暢的空中直播。早在今年4月,衛星網際網路就被明確列入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
  • 衛星網際網路,把「基站」搬到太空
    7月上旬,國內首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完成首航,利用一顆高通量衛星在萬米高空完成了百兆以上速度的聯網,並實現了流暢的空中直播。早在今年4月,衛星網際網路就被明確列入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信息基礎設施,從構想到發射組網,衛星網際網路的藍圖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 中國軌道網際網路衛星系統開始運行,高速網際網路時代即將來臨
    中國第一個低軌道寬帶通信衛星網絡宏運的開發和建設正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的快速發展。現在在軌的唯一的紅雲衛星將很快開始試運行,以證明太空高速網際網路服務如何發揮作用。在資訊時代,網際網路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並不總能獲得,特別是在偏遠或欠發達地區或海上。
  • 太空狂人馬斯克的星鏈即將公測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何時到來?
    不論是SpaceX公司CEO馬斯克的Starlink衛星系統(也稱星鏈計劃),還是國內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均讓該行業備受關注。今年7月,中國衛通完成中國首架Ka寬帶衛星網際網路飛機首航;今年9月,達華智能(002512,SZ)全資子公司與合作夥伴籤訂合作協議,向其最終用戶提供寬帶衛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 GNTC全球網絡技術大會——衛星網絡論壇召開,開啟我國衛星網際網路新...
    本次論壇以「開啟我國衛星網際網路新篇章」為主題,共同分享了中國衛星網際網路的創新實踐,並對未來衛星網際網路的發展模式與路徑進行了探討。衛星網際網路產業已經邁向了天地一體化發展的新時代,國內企業及產業專家在通信衛星、商業航天等多領域已經進行了眾多有益的探索。
  • 衛星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駛向星辰大海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從1994年北鬥一號立項,到6月23日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飛向太空,中國用2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55顆衛星的研製發射,開啟了屬於北鬥的全球化時代。人大代表雷軍在今年兩會期間也曾提出,建議將衛星網際網路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納入我國「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衛星網際網路相關商業航天企業是國家航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前衛星網際網路還被納入「新基建」範疇,獲得國家層面支持。
  • 宋哲:衛星網際網路時代的技術攻堅者
    衛星網際網路的建設,不僅提供了另外一種網際網路接入方式,彌補了地面通信覆蓋的不足,使得如偏遠地區、高空飛機上也可獲得不間斷的網絡服務;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廣覆蓋、大容量、高機動的優勢,在航海通信、應急通信、科考勘探等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航天夢助推中國夢,而衛星網際網路技術便是航天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國金證券:全球配置衛星網際網路 低軌衛星成寵兒
    經過1-2年的人才籌備和行業探索,衛星發射計劃將穩步推進,衛星產業鏈中衛星研製、火箭發射、地面設備製造以及衛星應用等子板塊都具有投資機會。當前主要投資機會在衛星的基礎設備建設,建設完成後,衛星星座不僅可補充地面通信未能覆蓋的49%的人群、海上、沙漠、飛機等特殊場景,衛星通信+5G+北鬥定位系統的融合也將迸發新應用,衛星運營及應用相關企業將受益。
  •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正式開啟星座時代
    2020年9月28日,銀河航天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為南通開發區)正式籤署落地協議,銀河航天將在南通開發區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銀河航天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將向年產能300-500顆衛星邁進。
  • 融合5G+衛星網際網路 海能達打造天地一體通信能力
    在國外,10月底,美國商業航天公司SpaceX正式宣布邀請部分早期用戶參加其星鏈(Starlink)網際網路服務的公開測試版測試。按照SpaceX的測試計劃,到2021年將迅速擴大到幾乎覆蓋全球人口的水平。除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2019年3月,美國商業航天領域受矚目的公司之一OneWeb也成功發射了6顆網際網路衛星。此外,亞馬遜也開啟叫作「柯伊伯項目」的太空網際網路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