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狂人馬斯克的星鏈即將公測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何時到來?

2020-10-17 車家號外


星途探索,浩瀚無垠,隨著商業航天發展,各國都將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不論是SpaceX公司CEO馬斯克的Starlink衛星系統(也稱星鏈計劃),還是國內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均讓該行業備受關注。

近日,「太空狂人」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稱,等最新一批衛星到達特定位置後,基於「星鏈」的衛星網際網路公開測試即可實施。銀河航天通信技術專家李建成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星鏈」大規模地聯合公開測試,意味著其初步具備對公眾服務能力,這為整個衛星網際網路打出第一個樣板,是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重要節點。

星鏈公測在即,衛星網際網路再度升溫。2020年,衛星發射進入密集階段。中國的「鴻雁」衛星系統、亞馬遜的柯伊伯項目等衛星網際網路項目的進展備受矚目。

「目前,中美兩國均屬於衛星網際網路第一梯隊,技術和成本方面的差距會逐漸縮小。」九天微星創始人兼CEO謝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衛星通信走向公眾,也要走向股市

北京時間10月7日,SpaceX公司在推特上宣布第12次星鏈發射完成,60顆星鏈衛星部署成功。至此,SpaceX已有775顆星鏈衛星位於北美上空。

受地域、環境、成本的影響,地面通信網絡難以覆蓋人口密度較低的區域,而為了解決農村等偏遠地區沒有網絡和在飛機上用網的問題,SpaceX公司CEO馬斯克在2015年首次提出「星鏈計劃」,即向太空發射1.2萬顆衛星組成「星鏈」衛星,對地面提供網際網路服務。2019年5月,SpaceX發射首批星鏈,之後SpaceX將原計劃的衛星總量由1.2萬顆增加到4.2萬顆。SpaceX也已經向國際電信聯盟提交了衛星申請。

馬斯克在2019年表示,衛星網際網路業務將成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並會在收入穩定增長的基礎上上市,即將到來的公開測試的商業意義十分重要。

針對星鏈與5G的關係,馬斯克在SATELLITE 2020的主題演講中表示,基於世界對帶寬的無限需求,星鏈不會破壞其他衛星的商業計劃;因為關注人口密度較小、網絡不通的農村地區,星鏈也不會對電信業及5G帶來「超級威脅」(Super Threat)。「5G對高密度的情況很好,但對農村等人口稀疏環境的地區不友好;星鏈則反之,將服務3%到4%最難接觸到的電信公司客戶。所以,它可以大大減輕傳統電信公司的負擔。」

李建成對記者表示,事實上,美國仍然有大量人群存在用網困難的問題。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2019年數據,當前仍有2100萬名美國人沒有任何寬帶連接。全球仍有近三十億人口不能連接網絡。

SpaceX將最新一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軌道 圖片來源:推特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7日的衛星發射完成後,馬斯克在推特上提及星鏈的公測計劃:「一旦這些衛星到達目標位置,我們將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推出一個相當廣泛的公測。一旦我們得到監管部門的批准,其他國家也會跟進。」

不過,根據一些國外專家的推測,衛星到達目標位置的時間可能要到明年2月。李建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星鏈自7月以來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的beta測試(一種在產品發布之前進行的軟體驗收測試活動),根據媒體公開測試數據可以看出,星鏈可以為終端用戶提供較好的網絡體驗。隨著星鏈公測計劃開展,意味著低軌衛星網際網路開始具備面向公眾的服務能力,這的確是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重要節點。

各路資本紛紛入局 搶佔「藍海」

近年來,各大公司陸續布局衛星網際網路,就連網際網路公司也紛紛推出計劃搶佔「藍海」。

放眼海外市場,2019年,亞馬遜推出柯伊伯全球衛星寬帶服務,計劃投入數十億美元發射3236顆衛星。此外,波音、空客、三星等公司也都在積極開展低軌通信衛星系統的研發工作。

縱觀國內市場,今年4月,衛星網際網路被國家發改委劃定為「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之一。業界認為,這意味著2020年衛星網際網路方面進展迅速。同時,商業航天發展的分水嶺因此形成,行業發展也從「遊擊戰」轉為「陣地戰」。

在民營隊方面,以銀河航天、九天微星、星際榮耀、藍箭航天、翎客航天等為代表的民營航天公司加快布局,吸引眾多投資機構入場。其中,九天微星在河北唐山的衛星工廠已經開工,預計衛星年產能力達到100顆。

此外,在銀河航天於今年6月初進行的衛星網際網路與地面5G網絡的融合測試中,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6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與聯通公網中的5G基站及傳輸網絡實現互聯,成功完成了5G基站開通和5G用戶業務測試。測試過程中,用戶端5G手機實測下載速率382Mbps,上傳速率91Mbps。這也是全球首次通過低軌衛星網際網路鏈路完成運營商公網中5G基站的開通和測試。

衛星網際網路與地面5G網絡的融合測試數據 圖片來源:銀河航天供圖

在行業紅利下,上市公司也動作頻頻。例如,和而泰(002402,SZ)子公司目前對5G基站用射頻晶片以及低軌衛星網際網路射頻晶片業務進行研發布局;華力創通(300045,SZ)旗下有公司專注於衛星應用集成電路設計,重點開展北鬥三號、天通衛星、衛星網際網路等國家重大航天工程急需的晶片研究;海格通信(002465,SZ)正在研製衛星網際網路系統。

今年7月,中國衛通完成中國首架Ka寬帶衛星網際網路飛機首航;今年9月,達華智能(002512,SZ)全資子公司與合作夥伴籤訂合作協議,向其最終用戶提供寬帶衛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值得期待

全球企業競逐衛星網際網路,源於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政策驅動。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日前發布的2020年衛星產業年度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整體太空經濟增至366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了1.7%。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當前政策催化、資本入局和技術突破是衛星行業主要驅動因素,未來主要跟蹤產業鏈上企業融資及技術突破情況。衛星網際網路的受眾主要有:全球43億人次航空旅客與員工;全球3000萬~4000萬人次海航旅客與員工;全球衛星用戶;未連入網絡的通信較差或偏遠地區的40億人群中相對富裕的5%~10%群體;全球約3億人次每年戶外拓展、旅遊、科研等人群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市場對衛星通信系統設計能力、衛星批產能力、快速部署和低成本發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各方競速對衛星研製、應用模式都將帶來重要影響。

九天微星創始人兼CEO謝濤認為,從部署時間看,美國目前稍稍領先,一箭多星發射節奏、衛星批量化速度都比較快。而在成本方面,美國的一些網際網路衛星公司也通過技術革新形成單星成本優勢。但從長遠看,衛星網際網路不僅僅是追求單顆衛星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系統可靠性和降低成本模式。雖然國內部署時間稍微慢一些,但在調集國家隊、民營企業的情況下,相信會逐漸縮短在技術和成本方面的差距,展現中國衛星網際網路的獨特優勢。

銀河航天方面對記者表示,為了實現更廣泛的網絡覆蓋,還要加速低成本高性能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批量生產,儘早提供星座組網能力,助力中國的衛星網際網路建設。

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星鏈」採用的地面終端是一款固定終端產品,僅可滿足固定網絡接入場景。面對個人移動、車船機載等更加靈活和廣泛的移動衛星網際網路接入場景,星鏈還缺乏成熟方案。目前,多家國內外衛星網際網路終端企業在這一領域積極創新,推出了以人工透鏡相控陣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地面終端產品。隨著包括衛星製造、火箭發射、地面終端在內的國內衛星網際網路產業鏈布局逐步完善,相信中國低軌衛星網際網路時代將很快來臨。

相關焦點

  • 衛星網際網路再度升溫!太空狂人馬斯克:「星鏈」即將公測
    而說到衛星網際網路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人,那就是美國的「太空狂人」馬斯克,作為SpaceX公司CEO的他,在衛星網際網路項目上的投入那絕對是一個豪橫,最近他的星鏈計劃也在緊羅密布的進行,並且初具規模。SpaceX又發射了60顆星鏈衛星,算上本次發射,SpaceX的近地軌道衛星達到了驚人的784顆,並且每一個衛星的體積大概有桌子那麼大,相關技術配備都是很完善的。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開始全球公測,中國大陸全部可覆蓋
    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根據Space X公司在社交媒體上的消息,60顆網際網路衛星已經全部部署到初始軌道上,未來幾天,這些衛星通過搭載的離子推進器,將軌道提升到400英裡的工作高度後,將使得星鏈計劃在軌衛星數量達到775顆,已經初步具備商用規模,而根據馬斯克的說法,一旦這些衛星部署到位,北美和加拿大南部地區將能夠進行更加廣泛的公開測試,如果其他國家允許的話,星鏈計劃現在已經可以進行全球公測。
  • 衛星網際網路:SpaceX星鏈預公測「空天網際網路」,帶來萬億新市場
    ,馬斯克放話6個月內公測衛星網際網路星鏈計劃第七批衛星入軌,馬斯克放話6個月內公測衛星網際網路。新浪科技顯示,4月22日,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基地發射,將第七批的60顆衛星送上了太空。SpaceX發射衛星總數已達到422顆,SpaceX計劃要在今年年底前將1000多顆衛星送入太空。4月23日,馬斯克在推特上公布星鏈最新目標:「星鏈內測差不多三個月後開始,公測六個月以後。最初的測試將適用於高緯度地區。
  • 馬斯克稱「星鏈計劃」將在六個月內公測,跳過5G直接進入6G時代
    一聲令下,SpaceX獵鷹9號搭載著60顆星鏈衛星緩緩升入天空。雖然全球還在操心新冠,但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計劃(Starlink),依舊緊鑼密鼓的進行。目前,馬斯克發射衛星總數已達到422顆。
  • 太空狂人馬斯克宣誓火星主權
    衛星送上了天。至此,地球周邊的近地軌道已經覆蓋了約900顆星鏈衛星,可以初步搭建起衛星網絡服務。一大批天文學家曾對此表示反對,認為星鏈計劃阻礙了科學家對太空奧秘的探索,衛星發出的網絡信號將幹擾來自宇宙的信號。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 」要來了?
    最近馬斯克又上了熱搜,這次他成了「宣誓火星主權第一人」。 一位網友曬出 SpaceX 星鏈( Starlink )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條款,稱馬斯克已經開始為火星殖民地制定法律框架。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陳山枝指出,若星鏈要替代 5G,實現與 5G 相當的通信容量,至少要提供相當於 5G 基站數量的衛星。 我們看到目前星鏈公測的下載速度可以達到 160Mbps,但卻很少有人提到接入星鏈的用戶數量。如果以 5G 最低網速標準 1Gbps 計算,4.2 萬顆衛星的總帶寬只能為 84 萬名用戶提供服務。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要來了?
    最近馬斯克又上了熱搜,這次他成了「宣誓火星主權第一人」。一位網友曬出 SpaceX 星鏈(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條款,稱馬斯克已經開始為火星殖民地制定法律框架。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陳山枝指出,若星鏈要替代 5G,實現與 5G 相當的通信容量,至少要提供相當於 5G 基站數量的衛星。我們看到目前星鏈公測的下載速度可以達到 160Mbps,但卻很少有人提到接入星鏈的用戶數量。如果以 5G 最低網速標準 1Gbps 計算,4.2 萬顆衛星的總帶寬只能為 84 萬名用戶提供服務。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將中美技術之爭從5G引向太空網際網路!
    衛星通信波段頻率對照表星鏈計劃,因其龐大衛星規模,引起世界集體關注!這就是「狂人」馬斯克的風格,驚世駭俗!OneWeb計劃通過「低軌衛星網際網路星座計劃」以構建高速、低延時的網絡連接。到2020年3月,他已經發射了74顆衛星,可是新冠疫情的到來,打亂了OneWeb的計劃,2020年3月27日,OneWeb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可見發展低軌網際網路星座將面臨諸多風險。
  • 馬斯克用42000顆衛星打造的是網際網路還是太空包圍網?
    ,以此為基礎,美國誕生出許多瘋狂的科技公司、高科技狂人以及瘋狂的想法。馬斯克和「星鏈計劃」便是其中之一。相比於摩託羅拉,馬斯克的SpaceX則顯得「務實」許多,它在2015年宣布要在十幾年的時間內向太空發射12000顆小衛星,將這些衛星組成一個龐大的星座,以便「讓全世界的人」都有機會使用美國人搭建的太空網際網路。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已成太空垃圾,國家探索太空已受限
    1.故障的衛星何去何從據顯示,Spacex計劃製造1.2萬顆衛星,從而在太空和地球之間搭建星鏈,用於為全球網際網路服務。而在這龐大的衛星數量背後,如今卻被曝出存在著3%的故障率。雖然McDowell教授表示3%的故障率不是很高,但如果故障率一直得不到完善和有效的解決,那麼這對於整個太空來說,也即將成為極大的安全隱患。
  • 史上最瘋狂網際網路計劃:一萬多顆衛星包圍地球!為什麼馬斯克的星鏈...
    很多人稱2020年為空天網際網路元年。這一年,美國強勢推進星鏈計劃,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從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 馬斯克開建超級「太空網際網路」
    之所以這次看似常規的發射任務如此引人關注,就在於即將被送入軌道的那60顆「星鏈」衛星——一旦發射成功,就意味著該公司「可在全球任意角落連上WiFi」的網際網路衛星計劃邁出實質性的關鍵一步。「可以隨處連接全球WiFi」美國太空網站15日介紹稱,馬斯克在2014年11月就曾提出搭建全球衛星網際網路的設想。2015年1月,他正式宣布「星鏈」計劃,將用超過4000顆運行在地球低軌道的小型通信衛星組成大型衛星網絡,為全球提供高速網絡服務。
  • 【英翻】馬斯克面向所有人的星鏈網際網路即將問世
    埃隆·馬斯克表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雄心勃勃的「星鏈」衛星網際網路計劃已經在為先前的低優先級地區提供優質網際網路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最終將在軌道上部署4萬顆衛星來實現覆蓋全球的網際網路,遠遠超過任何現有的衛星網際網路服務。
  • 12000顆衛星!馬斯克的太空星鏈搶佔資源,中美競爭不可避免
    Stalink「星鏈」衛星服務的體驗,來證明馬斯克的衛星服務可以覆蓋在偏遠地區,並且提供快速的寬帶服務和網速的低延遲。4萬顆衛星,其中的1.2萬顆已經獲得美國政府的批准,其中的800顆將滿足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的基本網際網路需求。
  • 星鏈將於加拿大展開公測,SpaceX與微軟打造太空協作
    而微軟更是打算率先跟馬斯克的SpaceX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以此來將自己的雲服務紮根於太空通信領域。10月20日,微軟對外公布的最新計劃中,就有Azure Space項目,即通信雲服務連結太空衛星,打造整體太空通信接收系統。當然,從全球來說,亞馬遜在太空通信接收方面做得更好,所以有這些企業共同構建太空通信,也直接打消了許多用戶對通信接收方式的顧慮。
  • 一次發射60枚衛星!馬斯克「星鏈」計劃會顛覆5G嗎?
    2020年4月22日,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發射獵鷹9號火箭(Falcon 9),成功將計劃以來第七批60顆衛星送上太空。星鏈(Starlink)發射衛星總數已達到422顆,而計劃最終要發射42000顆。
  • 又有60顆星鏈衛星進入太空,美國太空布局即將完成?
    10月24日,SpaceX第15批60顆星鏈衛星成功發射,世界震驚:馬斯克又發衛星了,這已經是10月的第三批發射了。目前,馬斯克對星鏈計劃的推進速度在不斷加快,僅今年10月份,SpaceX就向太空發射了3批"星鏈"衛星。
  • 剛剛,馬斯克的SpaceX成功發射第十批星鏈衛星
    美國太空公司SpaceX從甘迺迪航天中心起飛一枚獵鷹9號(Falcon 9)火箭,成功發射第十批星鏈任務,本次任務由57顆網際網路衛星以及2顆BlackSky地球照相衛星組成。「1」馬斯克無疑是世界上擁有衛星最多的男子了。
  • 衛星網際網路——太空生意的「新風口」
    大洋彼岸的馬斯克同志指了指天上的人造衛星說:「來連我們的衛星Wi-Fi(星鏈)吧,走到哪裡都有信號。」 通過衛星打電話似乎不稀奇,但用衛星來上網,這聽起來就是一件很科幻的事情,而這也是衛星網際網路的目的。
  • 馬斯克「星鏈」計劃即將成真!「大鍋」設備曝光,秋季開始測試
    星鏈(Starlink),是太空服務公司SpaceX計劃推出的一項通過近地軌道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2015年,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在西雅圖宣布推出一項太空高速網際網路計劃——星鏈計劃,旨在為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