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外太空
星鏈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旗下的一個項目,該公司計劃在2019年到2024年之間將發射1.2萬顆衛星搭建「星鏈網絡」,來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其中的1584顆將部署在距離地球的550千米的近地軌道,這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成本較低的網際網路服務。
圖為SpcaeX的太空星鏈計劃
Starlink比傳統衛星快得多
國外有一些網友已經開始在社交網站和技術論壇上分享他們使用Stalink「星鏈」衛星服務的體驗,來證明馬斯克的衛星服務可以覆蓋在偏遠地區,並且提供快速的寬帶服務和網速的低延遲。
在2020年十月份的時候,Stalink的平均下載速度為79.5Mbps,平均上傳速度也有13.8Mbps,同樣還有相關數據證明,地球低軌道的衛星在等待時間大大優於較高軌道的衛星,這兩者之間相差近42毫秒。
SpaceX表示在未來的時間裡,會對Starlink系統進行增強,數據傳輸速度將從50Mbps上升到150Mbps,延遲時間也會縮短到20毫秒。
圖為馬斯克
衛星發射,搶佔軌道資源
SpaceX計劃向地球低軌道發射4萬顆衛星,其中的1.2萬顆已經獲得美國政府的批准,其中的800顆將滿足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的基本網際網路需求。
隨著發射衛星的增多,地球低軌道和頻率資源就會慢慢減少,根據國際上遵循「先佔先得」的理念,馬斯克的星鏈計劃龐大的衛星發射量將會佔據大部分的低地軌道,這對中國來說,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壓力的,截止2017年中國才發射了187顆。
馬斯克之所以能夠發射數量如此多的衛星,關鍵在於還是打破了壟斷,可以接受美國軍方和NASA的巨額訂單,此外研製出低成本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星鏈衛星製造太空垃圾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曾經被天文學家投訴,原因是其巨大的發射量造成太空垃圾倍增,這些漂浮在太空的垃圾,會對其他國家探索太空造成障礙,對於地球也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影響。
SpaceX計劃的1.2萬顆衛星,被爆出存在3%的故障率,雖然說不是很高,但是發射失敗產生的垃圾碎片是數以萬計的,而且倘若不加以完善和有效地解決,未來將會是成為人類探索太空最大的威脅。
最後,有人會擔心,美國的星鏈計劃會不會取代5G,使中國失去了目前全球5G的領導地位?從未來的科技發展趨勢來看,是用更少的能量來傳輸更多的信息,只能是6G取代5G,用衛星來取代5G顯然不符合規律。
中國發展更多的民營商業航天是大勢所趨,也希望中國未來也有自己的星鏈計劃。(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