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太空競賽不可避免,馬斯剋星鏈計劃開啟:將發射12000顆衛星
近幾年來,全球各國都在不斷的往地球的外太空發射各種衛星,像是美國率先發射的衛星形成了衛星軌道,後面想要發射衛星的國家就得往後再退一步,美國可以說是佔到了最大的優勢,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
馬斯克的太空雄心:12000顆衛星上天,5G服務全球覆蓋
如果目標達成,SpaceX將改變傳統的高成本、低可靠性網絡服務,在全球提供可與光纖網絡相媲美的寬帶速度,基本上可在整個電磁頻譜上創建一攬子連接。 從2015年開始醞釀,SpaceX的目標是在2019年開始建造自己的4,425顆寬帶衛星,完成之後再建7518顆,總計近12000顆。 這麼多顆衛星是什麼概念呢?
-
12000顆衛星!馬斯克的太空星鏈搶佔資源,中美競爭不可避免
圖為外太空 星鏈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旗下的一個項目,該公司計劃在2019年到2024年之間將發射1.2萬顆衛星搭建「星鏈網絡」
-
馬斯克用42000顆衛星打造的是網際網路還是太空包圍網?
它設想向距離地面781公裡的低軌道發射66顆通信衛星組成網絡,使行動電話可以打到全球的任何一個角落。由於這個計劃過於超前,在總共發射了77顆衛星之後,「銥星」計劃宣告破產。相比於摩託羅拉,馬斯克的SpaceX則顯得「務實」許多,它在2015年宣布要在十幾年的時間內向太空發射12000顆小衛星,將這些衛星組成一個龐大的星座,以便「讓全世界的人」都有機會使用美國人搭建的太空網際網路。
-
美國要發射400顆星鏈衛星 被批是「太空殺手」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5日稱,這次發射的60顆衛星總重約18.5噸,堪稱SpaceX公司有史以來發射的最大載荷,甚至超過了「重型獵鷹」火箭的發射紀錄。該公司CEO馬斯克此前曾在社交媒體上公布過60顆衛星緊密排布在一起的照片(如圖)。按照規劃,它們屬於「星鏈」計劃中的第一批「預生產」型號,將運行在440公裡的軌道上接受測試。
-
SpaceX已發射60顆衛星,漫天星星也許是漫天衛星
可如果是19顆呢?這種情況前所未有,導致15%至20%的圖像「完全丟失」。更讓Johnson擔心的是,這可能將變成一種常態——黎明時分進行的所有天文觀測都將被衛星尾跡所幹擾。而地球則將很快被成千上萬的衛星覆蓋,它們的數量將遠不止9000顆——這是人類肉眼可見的恆星數量。這並非杞人憂天。
-
成功發射!SpaceX的58顆Starlink衛星和3顆行星衛星成功入軌!
是的,就在今天,SpaceX成功地將其首次「乘騎共享」任務送入軌道,發射了一批新的58顆Starlink網際網路衛星和3顆小型地球觀測衛星,然後鎖定了一枚「獵鷹9號」火箭在海上著陸。此次發射是本月迄今為止的第二次星際鏈路任務,另外一次發射計劃不早於6月22日。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09:00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在第23圈次成功跟蹤、接收到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精彩視頻 更多>> 現在...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
-
發射基地深夜傳出噩耗!60顆衛星升空失敗,「一箭五飛」有去無回
60顆衛星升空失敗 美國科技水平很先進,在太空領域也一直有著不錯成績,不過,太空的軌道資源是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美軍決定構建一個龐大的星鏈網絡,為了順利的推行這項計劃,不惜斥資100億美元準備將1.2萬顆低軌道衛星發射到太空中。如果成功,美國在太空領域的發展將再次邁出一大步。
-
太空垃圾:私有企業持續推動衛星發射引起天文學家擔憂
越來越多衛星的發射讓近地軌道變得越來越擁擠,這會阻礙對太空中遠處物體的觀察,也會對衛星和其他太空飛行器造成影響。採取措施清除現有碎片、多餘的衛星可以解決太空垃圾的問題,這樣人類通往太空的道路才能真正打開。
-
發射基地突傳噩耗!60顆衛星升空失敗,「一箭五飛」有去無回
事實上,由於一次性運載火箭發射成本很高,為降低發射成本,各國目前都在探索火箭回收技術。SpaceX創辦人馬斯克此前還在會議期間,與美國上將探討火箭回收技術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在這方面,美國已經取得一定突破。不過,美國再次進行火箭發射並試圖進行回收時,卻意外失手,這無疑給被疫情陰雲籠罩的美國帶來又一噩耗。
-
亞馬遜入局太空網際網路:將發射3236顆衛星,與SpaceX「星鏈」展開較量
周三,亞馬遜衛星網際網路計劃「柯伊伯」(Kuiper)項目獲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准,將斥資100億美元建設一個衛星網際網路網絡,與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衛星網際網路項目Starlink(星鏈)展開競爭。
-
日本欲打造首顆木製衛星 應對太空垃圾問題
參考消息網12月31日報導 據拉美社東京12月29日報導,日本住友林業公司和京都大學近日宣布將推出木製人造衛星
-
SpaceX發射60顆Starlink衛星,獵鷹9明晚起航
SpaceX計劃在北京時間9月3日下午20:45分左右,發射一批Starlink網絡衛星。搭載60顆Starlink網絡衛星的獵鷹9運載火箭,將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Starlink是備受關注的SpaceX衛星計劃,這個網絡衛星網絡,將至少由12000顆衛星組成。
-
「星鏈」發射將捎帶6顆「天星」衛星
「天星」衛星效果圖《航天新聞》5月13日報導行星公司5月13日宣布,其接下來的6顆「天星」衛星將隨太空探索公司今夏晚些時候的「星鏈」組網發射任務發往低地軌道。這6顆衛星將作為拼單載荷分兩次上天,每次3顆。前3顆,即「天星」16~18,將隨擬在6月份進行的第9次「星鏈」發射任務升空,而另3顆,即「天星」19~21,則將在隨後發射(「天星」衛星單星重約120公斤——譯註)。兩次發射都將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站進行。行星公司現有15顆「天星」衛星在用。這些遙感衛星採集高分圖像,讓該公司能夠參與國家安全市場角逐。
-
人類一直在發射衛星,但是你了解太空垃圾嗎?
根據外國媒體的報導,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警告我們太空垃圾造成的問題,但運載新衛星的新火箭仍以驚人的速度發射。從廢棄和燒毀的衛星到在不同任務中丟棄的火箭零件,這種太空垃圾包括各種各樣的物品。 破碎的衛星和其他太空垃圾最終將落回地球並在大氣摩擦中燃燒,但銷毀速度還不夠快。產生的新太空垃圾的速度快於銷毀舊垃圾的速度。許多航天局機構正在考慮如何處理這些碎片,包括使用網絡系統甚至魚叉捕獲更大的碎片。
-
SpaceX獲準發射4萬顆衛星!天文學家不幹了:都擋住了還看什麼?
1969年7月美國利用阿波羅11號飛船執行了人類歷史上第1次登月任務(當然當時的蘇聯同樣也有登月計劃,只不過他們用來運載載人飛船進行登月任務的N-1火箭發射4次全部宣告失敗),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拿出了一面美國國旗插在了月球表面。
-
衛星過多已阻礙科學家探索,美國不顧一切,還要發射3000多顆
>前段時間,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做了一件讓國際天文領域都感到震驚的事,竟然批准了亞馬遜公司的「柯伊伯計劃」,這項計劃,這項計劃未來將在地球周圍發射3000多顆近地軌道衛星,其中2026年之前,會先送近2000顆衛星上天。
-
又有60顆星鏈衛星進入太空,美國太空布局即將完成?
"星鏈計劃"計劃在2024年之前將約1.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目前,馬斯克對星鏈計劃的推進速度在不斷加快,僅今年10月份,SpaceX就向太空發射了3批"星鏈"衛星。10月的第一次部署在6號是SpaceX的第13批"星鏈"衛星進太空,第二次部署在10月18日,而距離第14批"星鏈"衛星發射時間還不到一周,馬斯克又發射了第15批60顆"星鏈"衛星,這樣的發射速度算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馬斯克又創造歷史了。
-
美GPS只用24顆衛星,為啥北鬥卻需要發射55顆?
GPS是曾經全球唯一一個能夠為所有國家提供定位服務的衛星系統,其上一共有24顆衛星。我國的北鬥系統是2020年才開始為全球提供定位服務的,不過,北鬥系統的全面搭建用到了整整55顆衛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專家早就回答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