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垃圾:私有企業持續推動衛星發射引起天文學家擔憂

2020-09-03 天文在線

越來越多衛星的發射讓近地軌道變得越來越擁擠,這會阻礙對太空中遠處物體的觀察,也會對衛星和其他太空飛行器造成影響。採取措施清除現有碎片、多餘的衛星可以解決太空垃圾的問題,這樣人類通往太空的道路才能真正打開。

太空垃圾使近地軌道變得擁擠。

1957年,斯普特尼克1號(人造地球衛星1號)發射升空,從那時起,越來越多的衛星發射到太空,近地軌道愈加擁擠,時至今日至少有2200顆衛星環繞地球。那些衛星與運載火箭分解、碰撞和爆炸後的殘骸一起充斥著近地軌道,遠遠看去,這些太空碎片擁簇著,就像籠罩著一團霧氣。

如今,這一情況愈演愈烈。SpaceX星鏈計劃發射了最新一批60顆衛星,現已有總計超過500顆星鏈衛星漫步在近地軌道,這項計劃目的是為全人類提供低廉的衛星網際網路服務,最終將在地球近地軌道覆蓋12000顆衛星。

雪上加霜地是,亞馬遜的衛星計劃,加拿大Telesat公司的低軌星座項目以及同等規模的衛星星座規劃層出不窮,這將使地球近地軌道變得更加擁擠。

太空碎片的大小從幾微米到幾十米不等。斯克萊德大學的航空航天工程師斯圖爾特·格雷製造了一臺效果驚人的可視儀,通過這臺儀器找到了近地軌道上2萬多個超過4英寸(10米)的機械碎片。但是還有大量0.04英寸(1毫米)甚至更小的微粒存在。

探索宇宙的信息之窗將要關閉?

夜空中這些移動著的發光物體日益增加,業餘天文學家對此表達了擔憂,他們的疑慮也許對專業人士來說更值得關注。

對於在地面上觀察星空的天文學家來說,近地軌道愈加擁擠是不可避免的結局。衛星明亮的表面能夠反射太陽光——造成一束光直射地表的現象。像這樣集中且突然的光束要比弱光源強烈,從天文學家的觀測結果來看尤為明顯,而且阻礙了觀測遠地天體的視線。

人們在現有的光學望遠鏡上已花費數十億資金,在未來十年,將會在新平臺上投入更多資金,例如在智利阿塔卡馬高原正在修建的歐洲極大望遠鏡。在巨大財力的支持下,觀測時間的競爭尤為激烈,所以任何來自衛星反射的潛在威脅都需要嚴謹處理,否則某些觀測結果會使我們對宇宙產生曲解。

SpaceX已公開承諾星鏈計劃不會讓目前形勢更加嚴峻,並宣布他們已採取措施,降低衛星對天文觀測的影響——檢測黑色塗層是否能降低衛星的可見度,必要時調整部分衛星的軌道。

SpaceX已發射了計劃衛星的3%,不管怎樣他們回應了天文學家提出的疑慮,其他相關機構也正面回應他們的衛星星座規劃將不會對天文觀測造成更大的影響。這使得問題的解決有了希望。

近地軌道擁堵不堪也對衛星和太空飛行器有影響,其中也包括載人航天飛船。衛星需要達到一定速度以掙脫地球引力才能到達預定軌道,這一特定速度取決於距離地面的高度,距離地球越近,其軌道速度越快。

距離地面124英裡(200千米)的衛星,所需軌道速度約17000英裡/時(約7.4米/秒)。在同一軌道中衛星或是其他太空飛行器脫落的任一物體都保持相同的軌道速度。如果與脫落物體相撞,其綜合速度可能達到34000英裡/時(在正面相撞的情況下),其巨大的衝擊力會對太空人和空間站產生嚴重影響——就像2013年的電影「地心引力」中驚心動魄的開場一樣。

衛星和太空飛行器上裝有衝擊防護罩,在距離撞擊不到0.4英寸(1cm)時會使其停止運動。最好的情形是防護罩會發揮它的作用——即使產生的電磁脈衝會干擾太空飛行器的電子系統。而最壞的結果是巨大的太空垃圾碎片穿透太空飛行器,使其內部受損、崩裂,進而導致太空飛行器無法安全執行任務。

很多太空機構,諸如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ESA(歐洲航天局),為此而設立了軌道碎片研究項目,通過觀察這些碎片制定相應策略,以減少太空垃圾帶來的麻煩。

如今,還有一個問題亟待解決。我們不斷開發利用太空並使其商業化,同時也增加了風險——軌道碎片與太空飛行器相撞。因此,無論是國立機構還是商業機構,都必須正視這一問題,努力做到大力支持相關措施的實施,清除現存殘骸碎片,降低災難事件發生概率;清除多餘衛星及太空飛行器,減少隱患。例如,碎片清理(RemoveDebris)衛星利用其裝載的「魚叉」來捕獲太空垃圾。

總而言之,清除太空垃圾迫在眉睫,唯有到真正解決的那一天,我們望向太空的視野才會更加清晰明亮,通往太空的道路才會更加寬廣無阻。

作者:

FY:夏月星夕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多衛星進入太空,電磁輻射殃及射電天文學,引發天文學家擔憂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衛星進入太空軌道運行,目前,一些公司還計劃發射成千上萬的衛星到軌道,然而,或許他們不了解的是,太多的衛星在軌道上運行不僅會帶來光汙染,還會嚴重幹擾射電天文學的研究環境。天文學家表示,天空中的衛星會嚴重影響望遠鏡的觀測環境,對大量發射衛星這一做法
  • 發射的衛星有3%成了太空垃圾,馬斯克該咋辦?-虎嗅網
    之前轟轟烈烈一次次發射之後,就有天文學家投訴影響正常觀測。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的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不僅影響別的國家探索太空,而且萬一地球有「危機」,出路就這樣被堵死了。
  • 業餘天文學家們對夜空中明亮移動體的增多表示擔憂
    太空垃圾:民營航天公司推進衛星發射,引發天文學家擔憂。太空垃圾正在關上我們觀察宇宙的窗戶?業餘天文學家們已經對夜空中明亮移動體的增多表示擔憂。對平臺觀測時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因此必須重視任何衛星反射可能帶來的潛在威脅,否則一些觀測結果將無法推動人們對於宇宙演化的認知。
  • 把太空垃圾拖入大氣層燒毀 首顆"太空清潔工"衛星發射成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3日報導,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首次向太空發射了微型衛星。它的主要任務是收集太空垃圾碎片並將其燒毀在地球大氣層裡。因此,我們需要在太空垃圾『閃光'的時候將其『捕捉'到,而探頭將以正確的角度對其進行觀測。"按照天文學家目前的估計,在地球軌道上存在大約18000個人造物體。至於它們的位置,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和世界上主要的航天機構都很清楚。暫時還沒有太空垃圾中的多個開放部分增大數倍的情況,即使是和當中的任何一個部分相撞,都可能會變成大多數衛星、國際空間站和載人飛船的災難。
  • 射電天文學家開始擔憂 Starlink 寬帶衛星
    starlink衛星造成的 彗星觀測嚴重幹擾數以萬計的寬帶衛星將向地面發射大量的無線電波。SpaceX 公司已經發射了數百顆 Starlink 寬帶衛星,因為其在光學望遠鏡視場中留下明亮的條痕而招致了天文學家的憤怒。現在射電天文學家也對此表達了擔憂。 上圖是starlink衛星造成的 彗星觀測嚴重幹擾 平方公裡陣發表報告,分析了 Starlink 等寬帶衛星星座對射電天文觀測的影響。
  • 人類一直在發射衛星,但是你了解太空垃圾嗎?
    根據外國媒體的報導,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警告我們太空垃圾造成的問題,但運載新衛星的新火箭仍以驚人的速度發射。 火箭實驗室執行長彼得·貝克(Rocket Lab CEO Peter Beck)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太空垃圾已經開始影響航空機構和初創公司的發射計劃和策劃
  • 太空垃圾汙染嚴重 同步衛星軌道受到威脅
    現有太空飛行器老化、報廢和毀壞致太空垃圾「自我繁殖」   有關太空垃圾的話題在近幾年持續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太空垃圾也被稱為軌道碎片,是圍繞地球軌道運行的無用人造物體,既包括已經「壽終正寢」,但仍在空間軌道兜圈子的各類衛星、被遺棄的運載火箭推進器殘骸等,也有太空飛行器意外爆炸或者碰撞形成的碎片,還有一些螺絲和墊圈之類的零部件。
  • 馬斯克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影響其他國家太空探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0/419751.htm  之前轟轟烈烈一次次發射之後,就有天文學家投訴影響正常觀測。  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
  • 中國發射了一顆清掃太空垃圾的衛星,為什麼會讓美國孤枕難眠?
    中國發射可以清掃太空垃圾衛星 曾經,中國就發射過一顆可以清掃太空垃圾的衛星 眾所周知,太空領域一直被各國視為是下一步戰略重點。於是,隨著各種衛星和飛行器進入太空,太空中也留下了很多垃圾碎片。不同於地面上的垃圾,它們處理起來非常困難,因為在太空中以一定的軌道運行著,所以有很大可能會和現役衛星設備相撞。一旦這種事故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 為何俄網友說:美發射的星鏈衛星會成太空垃圾?只因擔憂一俄武器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人造衛星的依賴越來越嚴重,人造衛星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為了更進一步提高各項實力,因此,他們提出了星鏈計劃,近日,美國再次發射了一批「星鏈」衛星。到目前為止,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累計向太空發射了773顆「星鏈」衛星,據了解,這次發射任務的「獵鷹9號」火箭已經執行過了兩次發射任務,在今年的5月30日,這枚「獵鷹9號」火箭搭載載人
  • 太空垃圾雲正不斷擴大 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
    有關太空垃圾的話題在近幾年持續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太空垃圾也被稱為軌道碎片,是圍繞地球軌道運行的無用人造物體,既包括已經「壽終正寢」,但仍在空間軌道兜圈子的各類衛星、被遺棄的運載火箭推進器殘骸等,也有太空飛行器意外爆炸或者碰撞形成的碎片,還有一些螺絲和墊圈之類的零部件。
  • 地球探測到神秘信號,來自失聯46年的衛星,這個的背後讓人擔憂
    不管是資源傾向還是科技技術,都無法滿足對所有領域同時發力,但是我們在對外太空的的探索一直是處於重要的位置。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世界上就有發射過人造衛星,那個時候還處於美蘇「交鋒」的時期,所以兩國在各個方面競爭。那個時候因為技術不夠先進,所以許多的衛星上天沒多久就報廢,變成了「太空垃圾」。
  • 讓天文學家魂牽夢繞好幾年的太空「神秘信號」,原來是太空垃圾……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趣聞 讓天文學家魂牽夢繞好幾年的太空
  • 撞毀衛星、逼迫國際空間站多次變軌……太空正垃圾成災
    圖源NASA)太空垃圾:數以萬計的「衛星殺手」1978年,美國科學家凱斯勒就提出「凱斯勒症候」警告,稱當低地球軌道上的垃圾實在太多時,人造衛星和太空飛行器會經常被撞擊,由此產生更多的太空垃圾,惡性循環,最後使得發射新的太空器都幾近不可能。2009年,NASA官員就透露,國際空間站為避開太空垃圾已經變軌十多次。
  • 美國批准柯伊伯計劃,將發射3000多顆衛星引公憤,太空垃圾太多了
    ,不止是國家官方可以發射衛星,如今很多商業公司也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衛星。不過,如今地球周圍的人造衛星越來越多,天文學家們也都擔憂不已,這是怎麼回事呢?根據資料顯示,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預計將發射3236顆近地軌道衛星,這些衛星在未來也將陸續發射,預計2026年之前,將會先發射近2000顆。加上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未來地球軌道周圍的人造衛星數量,將突破2萬顆,這是非常驚人的,天文學家紛紛表示,日後再想在地球上觀測太空,將會因為這些人造衛星的遮擋,而變得非常困難。
  • 中國發射了一顆清掃太空垃圾的衛星,為什麼會讓美國孤枕難眠?
    曾經,中國就發射過一顆可以清掃太空垃圾的衛星,名叫「遨龍一號」,據媒體報導,這種衛星的主要用途,就是抓取太空中被廢棄的衛星和碎片,然後將其帶回大氣層進行銷毀眾所周知,太空領域一直被各國視為是下一步戰略重點。於是,隨著各種衛星和飛行器進入太空,太空中也留下了很多垃圾碎片。不同於地面上的垃圾,它們處理起來非常困難,因為在太空中以一定的軌道運行著,所以有很大可能會和現役衛星設備相撞。一旦這種事故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 世界首個木質衛星於2023年發射!太空垃圾處理技術新革命
    圖為太空垃圾 自從1969年美國阿波羅號飛船登上月球時,就開啟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時代,截至目前為止,世界各國已經執行了4000多次的發射任務,當衛星不幸發生撞毀或者退役時,會產生許多的太空垃圾,然而就算是其中一個細小的碎片都會對航天飛行器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 廢棄衛星成軌道垃圾 新發射衛星面臨危險
    在高高在上的地球同步軌道上,廢棄衛星也存在著類似情況,大量廢棄衛星正堆滿了地球同步軌道。除非衛星所屬機構把它們徹底清除,否則,新發射的衛星將面臨同這些軌道垃圾相撞的危險。同步軌道衛星運行在赤道上空,與地球轉動同步,看起來相對於地面固定不動。因此,同步軌道是通信衛星的首選軌道。低地軌道中的廢棄衛星,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會最終掉到地球表面。
  • 馬斯克放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最壞能「鎖死」地球人
    之前轟轟烈烈一次次發射之後,就有天文學家投訴影響正常觀測。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如果故障率沒有改善,那麼星鏈未來最多能產生1200多顆「死」衛星……如此數量的太空垃圾,足以讓各國宇航局都「膽戰心驚」,沒準哪天自己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就會被撞壞了。
  • 馬斯克放的衛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最壞可能「鎖死」地球人
    之前轟轟烈烈一次次發射之後,就有天文學家投訴影響正常觀測。其後太空愛好者也擔憂,如果這些衛星成為擠佔軌道、成為太空垃圾,甚至成為「鎖死」地球的外殼怎麼辦?如此數量的太空垃圾,足以讓各國宇航局都「膽戰心驚」,沒準哪天自己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就會被撞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