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提速,北汽首款相控陣衛星通信車問世

2021-01-08 驅動中國
作者: 藍鯨財經   2020-06-29/18:12

日前,北汽越野公司推出的越野車,裝配了全球首款龍伯透鏡組陣的相控陣衛星網際網路終端--若森智能RUV-800A。據悉,裝有該款新型衛星網際網路終端的北汽BJ80越野車型已經在5月份通過了工信部汽車產品公告。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宇航學會衛星通信專委會委員季文濤對記者表示,區別於其他衛星網際網路終端,若森智能RUV-800A型相控陣衛星網際網路終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自動跟蹤、穩定性強及低仰角正常通信等特徵。

業內專家表示,這也是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範疇後,首款相控陣衛星通信車問世,或將推動整體衛星網際網路終端市場全產業鏈布局加速。

2020年是中國衛星網際網路發展的元年,衛星通信產業鏈有望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所謂衛星網際網路,簡單說,它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接入的新型網略。具有廣覆蓋、低延時、高帶寬、低成本等特點。隨著我國的4G、5G等地面行動網路建設突飛猛進,衛星網際網路也從互補合作、融合發展邁入了3.0時代,即寬帶網際網路時代。

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將衛星網際網路作為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一部分,納入了「「新基建」的範疇,標誌著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正式升級為國家戰略。衛星通信作為與移動通信、地面光通信一樣成為現代通信重要方式之一,廣泛應用於軍、商、民等多個領域。根據麥肯錫預測,預計2025年衛星網際網路產值可達8500億美元。

中國通信學會衛星通信委員會主任委員姚發海表示,發展衛星網際網路不僅能確保信息基礎設施自主可控,提升安全通信能力,還可以引領航天技術創新,搶佔科技制高點。同時,有利於推動我國網絡強國建設。在中國,有數據顯示,5年內,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至少有15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帶動上下遊產業市場規模可達500億-800億美元。

衛星網際網路產業鏈包含了衛星製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其中,衛星地面設備主要包括固定地面站、移動式地面站(靜中通、動中通等)以及用戶終端。

據了解,此次由北汽越野車公司定製的BJ80衛星通信車為市面上首款完全自主研發,並達到實用水平的相控陣動中通衛星網際網路終端,它既可以為行動網路覆蓋薄弱的地區提供基本的網際網路通信服務,也可以在地面網絡中斷的極端情況下承擔起應急通信保障的重任。

若森智能總經理桂萬如表示:作為網絡信號收發與處理的關鍵部件,與傳統同類產品相比,它的體積與重量均減小近一半,功耗要降低一多半,口徑效率提高近一倍,最高可支持8M帶寬,可以非常方便地搭載於車頂行李架並直接依靠車載電源供電。通過智能化的設計和精準的電子掃描技術,該終端可以滿足一鍵自動尋星連星,轉彎、顛簸、爬坡路段時精準鎖星,經過建築、隧道、山體、橋梁等遮擋物後瞬時重連等高技術要求,為用戶提供連續、可靠的網絡支持。

談及這款新發布的衛星通信車,北汽越野車公司表示:「北汽越野作為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越野車品牌,一直致力於探索麵向未來的越野車新生態。以「空地一體化」為願景的衛星網際網路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能為車輛創造全覆蓋的網絡連接,是未來智能化、全域車聯網的重要基礎設施。本次推出的衛星通信車是北汽越野在衛星網際網路+汽車領域的一次創造性嘗試。我們著眼於應急指揮、森林消防、電網野外巡線等較為成熟的衛星通信應用市場,藉助最新的衛星網際網路終端技術,打造出了這款外形靈巧、性能優越、運維簡便、性價比高的產品,顛覆了業界對於傳統衛星通信車體積笨重、操作複雜、價格高昂的刻板印象。未來,我們還將繼續肩負起民族車企的責任,持續研發和推出相關車型,助力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戰略的實施,滿足不同類型車主用戶對於智慧出行的需求,讓更多普通用戶享受汽車和網絡技術革新所帶來的便利。」

相關焦點

  • 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提速 高新區企業若森智能牽手北汽越野推出相控陣...
    合肥高新區種子基金投資企業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若森智能」)與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越野車分公司(以下簡稱「北汽越野」)聯合推出的相控陣衛星通信車正式亮相,該車於2020年5月通過工信部汽車產品許可公告。
  • 相控陣衛星通信車正式亮相!我區企業聯合北汽越野推出!
    合肥高新發布日前,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越野車分公司聯合推出的相控陣衛星通信車正式亮相,該車於2020年5月通過工信部汽車產品許可公告。據悉,這是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範疇後,首款相控陣衛星通信車問世,或將推動衛星網際網路終端市場全產業鏈布局加速。
  • 衛星網際網路產業深度報告:新基建下產業鏈機遇幾何
    ,在新一代衛星網際網路的建設中,SpaceX、OneWeb 等高科技企業紛紛入局,電信運營商也由競爭對手轉變成為產業鏈中的重要合作夥伴。新一代衛星網際網路相比於地面通信系統,其優勢在於:①覆蓋範圍廣:目前,地面網絡只覆蓋陸地面積的 20%、地球表面的 5%,衛星網際網路容量大、不受地域影響,可實現全球無縫覆蓋,解決偏遠地區、海上、空中用戶的網際網路服務需求;②建設成本低:相比於地面 5G 基礎設施及海洋光纖光纜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組網成本更低,且隨著研製集成化、標準化、平臺化技術的持續推進,未來衛星製造及發射成本將持續下降
  • 超700顆「星鏈」衛星升空!馬斯克加速布局,亞馬遜虎視眈眈,衛星網際網路已成「必爭之地」
    全球科技大佬競相角逐馬斯克「星鏈」布局提速的同時,衛星網際網路領域已迎來了多方勢力角逐。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的柯伊珀計劃(Project Kuiper),剛剛獲得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批准,是僅次於星鏈計劃之後,全球最受關注的衛星網際網路項目。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參與領投了對衛星服務公司Kymeta的8520萬美元的融資。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確實神奇,居然要用相控陣天線和雷射通訊技術
    第四,星鏈太空網際網路全面建成後,將真正做到寬帶網際網路遍布世界,地球全覆蓋,全球無死角。地球上任何地方任意時間,至少會有三顆星鏈衛星與之連結。只要能看到天的地方就可輕鬆接入星鏈寬帶網絡,為每個終端提供最高與5G相當的速率、延遲時間在20毫秒以內。第五,星鏈終端特別適用於廣大偏遠地區、寬帶網際網路尚沒有接入地區、無法自由享受全球網際網路區域、航海航空公司、高頻交易金融機構等用戶。
  • 國金證券:全球配置衛星網際網路 低軌衛星成寵兒
    Space X等巨頭穩定發射衛星,已經逐步證明了巨型低軌通信衛星星座的可行性和優越性。國內企業紛紛跟進,大力申請星座計劃,未來衛星網際網路星座的建設將帶來衛星通信商用的新氣象。當前政策催化、資本入局和技術突破是衛星行業主要驅動因素,未來主要跟蹤產業鏈上企業融資及技術突破情況。我國商業航天從2014年開放,2020年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範疇,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提速。
  • Space X將再發60顆星鏈衛星,今年有望成為衛星網際網路元年?丨牛熊眼
    據媒體報導,馬斯克旗下的私人航空公司Space X本周將會有非常密集的火箭發射任務
  • 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提速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開工
    作者:田瑞穎隨著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我國商業航天發展從 「遊擊戰」轉為「陣地戰」。9月1日,商業航天公司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在河北省唐山市正式開工。這是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之後,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項目。
  • 行業深度】衛星網際網路按下加速鍵,剖析新賽道紅利風口
    國內衛星網際網路發展進入導入期 3.2.1. 衛星網際網路列入新基建範疇 最近幾年,我國出臺一系列針對性政策和指導意見,積極發展衛星應用產業,推進商業衛星發展。如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我國衛星及應用產業作出更全面細緻的戰略部署。
  • 宋哲:衛星網際網路時代的技術攻堅者
    與導師安建平合影(右後方為宋哲)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將「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這標誌著:2020年將成為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元年,並預計其將成為貫穿「十四五」的重要投資陣地。衛星網際網路顧名思義,就是靠衛星來提供網際網路服務。一般來講,地面網絡通信主要依靠基站,而衛星網際網路則是基於衛星接入網際網路,是衛星通信與網際網路相結合的產物,也是信息通信網絡從平面到立體的重要拓展。
  • 我國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系統「虹雲工程」開啟發射...
    在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高速發展的當今世界,如何用更加自如、廉價、高效、便捷的方式讓大眾接入網際網路的世界?12月22日,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虹雲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衛星網際網路布局競爭升溫,中國電信開啟太空通信新時代
    (記者 杜峰)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提速。衛星網際網路是地面通信手段的重要補充,可有效覆蓋海上、沙漠、飛機等特殊場景,隨著5G與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我國「新基建」,空天地一體化網絡正加速落地,中國電信依託我國首個自主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有望成為排頭兵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衛星導航軍技民用,並廣泛應用於農林牧漁、交通、無人機、航海、金融、軍事等各個領域,未來交通領域有望成為主要市場,預計2019-2029年衛星導航產業累計營收中,交通場景佔比將達55%。車聯網的加速發展和相關政策的頒布發揮聯動作用,為衛星導航在交通場景的推廣和市場空間的提升奠定基礎。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2018 年我國寬帶網絡全面提速,70.3%以 上的固定網際網路寬帶接入速率達 100Mbps 以上,我國網民規模達 8.29 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 59.6%。五、投資機會:我國低軌網際網路星座建設迫在眉睫,重點關註上遊製造業低軌網際網路衛星星座的頻率軌道資源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
  • 融合5G+衛星網際網路 海能達打造天地一體通信能力
    星途探索,浩瀚無垠,隨著5G商用正式啟動,衛星網際網路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衛星網際網路最新進展無論從國外「矽谷鋼鐵俠」馬斯克雄心勃勃的「StarLink星鏈計劃」,還是國內的天通衛星商用、鴻雁計劃、虹雲計劃亮相。
  • 太空狂人馬斯克的星鏈即將公測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何時到來?
    星途探索,浩瀚無垠,隨著商業航天發展,各國都將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時代值得期待全球企業競逐衛星網際網路,源於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政策驅動。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日前發布的2020年衛星產業年度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整體太空經濟增至366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了1.7%。
  • 「成都造」衛星明年量產 一期衛星工廠預計年產200顆衛星
    不到兩年,國星宇航快速成長為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的準獨角獸企業。造星工廠一期衛星工廠預計年產200顆衛星中國的民營商業航天起步於2014年。彼時,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從政策層面釋放出對民營航天領域的利好信號。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範圍——包含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內容。其中,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了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可以看到,衛星網際網路被明確納入了「新基建」。
  • 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備受關注,相關概念股或將持續受益
    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另據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上周日成功發射了第14批星鏈(Starlink)網際網路衛星。此次發射使得入軌衛星總數達到833顆,如果包括2018年發射的2顆原型衛星,入軌衛星總數則為835顆。
  •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正式開啟星座時代
    2020年9月28日,銀河航天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為南通開發區)正式籤署落地協議,銀河航天將在南通開發區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銀河航天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將向年產能300-500顆衛星邁進。
  • 全球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與進展
    國內企業紛紛跟進,大力申請星座計劃,未來衛星網際網路星座的建設將帶來衛星通信商用的新氣象。當前政策催化、資本入局和技術突破是衛星行業主要驅動因素,未來主要跟蹤產業鏈上企業融資及技術突破情況。我國商業航天從2014年開放,2020年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範疇,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提速。當前我國衛星行業還處於初級階段,產業鏈上的公司大多成立在2015年之後,眾民營企業融資規模均不超過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