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I 2021獨家爆料!錄取率21%、Oral取消、評審出現Bug、Reddit上...

2020-12-08 騰訊網

作者 | 耳洞打三金

終於!在近萬人的翹首企盼下,AAAI 2021論文錄取結果在昨天傍晚(北京時間)公布:

本次AAAI 2021一共收到9034篇論文提交,其中有效審稿的只有7911篇,最終錄取的數量為1692篇,接收率為21.4%。

圖1:AAAI 2021錄取郵件通知

1

AAAI 2021整體介紹

AAAI 的英文全稱是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美國人工智慧協會。該協會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主要學術組織之一,其主辦的年會也是人工智慧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在中國計算機學會的國際學術會議排名以及清華大學新發布的計算機科學推薦學術會議和期刊列表中,AAAI 均被列為人工智慧領域的 A 類頂級會議。

2021年的人工智慧頂級會議AAAI 2021(第 35 屆 )將於2月2日-2月9日首個全程線上舉辦。

以下是2010年-2021年十二年來AAAI大會的論文投稿量和接受率的統計圖,可以看出,無論是論文投稿量還是論文接受數量,今年都達到了一個新高,明年衝一衝,論文投稿量估計會破萬。

與此同時今年21%的論文接收率並不算低,反而比前兩年有所提高,相比IJCAI 2020百分十幾的錄取率更是高了很多。

圖註:AAAI歷年投稿總數、錄取總數和錄取率;圖源:Aminer

大會首次取消Oral評級

不同於以往AI頂會的錄取通知郵件(有Oral、Spotlight等級劃分),如下圖所示:

今年的AAAI 2021錄取郵件通知則是沒有看到oral等級劃分,大家都很好奇為何沒有呢,難道是大會組委會偷懶還沒完成工作,過幾天再發?

對於這一問題,推特上有熱心網友問到了AAAI 2021大會程序主席Kevin:「感覺今年評審標準提高了,今年還會有oral或poster等級的劃分嗎?」

Kevin表示道:「今年沒有等級劃分了,將不會再有差異。」

遺憾的是Kevin沒有說為何取消了orar等評級劃分,但三金這裡大概有以下幾個猜測:

1、疫情原因:都是全程線上舉辦了,何來以往線下Oral的正式感和儀式感?Poster掛到哪裡去?

2、Oral、Spotlight等評級本身就具有主觀性,另外AAAI往年的Oral比例也都不低,且去年AAAI 2020評選的Oral論文質量遭到過吐槽...

3、大會組委會善解人意、審時度勢、勇於創新、破Oral唯、勇做AI頂會新榜樣......

但是,不知道以後全球疫情徹底結束、AI頂會恢復下線後,Oral評級是否還會回來,看官,您覺得呢?

3

程序主席獨家爆料

大會審稿人情況

據大會程序主席Kevin表示,本次AAAI 2021共有9492位PC成員、606位SPC成員、以及246位領域主席......

納尼?有9492位程序主席???

┗|`O′|┛ 嗷~~!仔細分析了下這裡的C應該指的是committee(委員/成員)的意思。

審稿過程不易

Kevin表示:

每篇主track的第二階段的論文都至少收到3篇評審;超過93%的論文獲得4+分。每篇快速track論文都至少收到兩篇新的AAAI評審;超過95%的人獲得3+的評審。根據需要還徵集了其他專家評審,許多論文獲得了5條6條,甚至7條評審。

每篇論文還接受了由SPC,AC或程序主席撰寫的meta-review。四位共同的程序主席獨立審核了每篇論文,並標記了數百篇論文進行深入審核,並在評審偏離AC建議時,去除AC影響,以使論文保持統一的標準。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沒有在當天早些時候做出論文錄用決定的原因: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單獨查看數千篇論文並處理各種極端情況。我敢肯定,你們中的一些人仍然會不同意錄用結果,但是我們竭盡所能公平對待每篇論文。

論文被接收或拒絕並不完全取決於分數

Kevin在論文錄用通知發出後表示:

決定不僅僅取決於分數。我們沒有使用數字臨界值來決定接收或拒絕。被拒絕的第二階段論文的平均分數在2.0到7.0之間,被接受的論文的平均分數在4.5到9.3之間。

Kevin隨即又解釋道:

為什麼分數並不重要?因為討論經常導致審稿人改變主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經常改變分數。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是與多數意見不同,論文也只能基於一位專家意見被接收或拒絕。

3

Microsoft CM疑似出現技術Bug

在Reddit上也有作者吐槽說Microsoft CMT出現技術問題,

「我們的兩名審稿人(給我們打分5分和2分)聲稱他們沒有看到我們論文的任何附錄或代碼。

但是我們的代碼和附錄顯然已經附上,其他兩位審稿人提到它們(附錄或代碼)的clear&useful(給我們打分9和7)證明了這一點,它們在CMT中也很清晰可見。

這似乎是Microsoft CMT系統的技術問題,這非常不公平地使評審對我們產生了偏見。

如預期的那樣,我們與SPC聯繫..但是他們在這件事上幾乎沒有任何反應。

對於如此規模的會議來說,這真是荒謬,浪費了我們太多時間。」

對此,有網友回覆說這可能不是技術問題,而是UI設計不合理。

納尼?難道是UI設計不合理導致評審看不到附錄或代碼,那好得想辦法和作者、AC溝通反饋下不行嗎?

4

錄用通知前夜Reddit上驚現楊超越!

目前論文錄用結果已出,幾家歡喜幾家愁,但其實在錄用通知出來之前,搞AI的這群不論是學生還是老師,不論是本科生還是博士生,大都有一顆期待的、焦灼的心,畢竟大神只是少數,如果能中一篇A類頂會還是能開心蠻久的:

心情會突然放鬆,緩解好幾個月的壓力,走路都哼著歌帶著風,一蹦一跳地充滿了自信。

再稍微慶祝一下,回家炒上幾個拿手的小菜,叫上三五好友,酌幾杯小酒;追個劇、看個番、逛個街、摟著npy去到電影院看個電影、等到晚上了自然是...接著回到實驗室看論文做實驗?

時間回到一天多前,按照AAAI之前官網的顯示,大會應該在12月1日就應該發送錄取郵件通知,而直到12月2日,大會的另一位程序主席Mausam才在推特上發文稱還要等上幾個小時。

對此,有論文作者表示:「如果有任何延遲請讓我們知道,我好把時間用到別的地方去。」

另外還有網友表示:準備睡覺去了,希望郵件通知能趕到賽博朋克2077之前出來。

隨即有網友回覆說「Hi Man,不要對賽博朋克2077的再次推遲有任何懷疑。」

Reddit上驚現楊超越!

還是在AAAI 2021錄取前夜,有熱心網友在Reddit上題為 「AAAI 2021 Paper Acceptance Result"的一條貼子下驚奇地發現了「Please Chaoyue Yang bless me」的字樣:

隨即就有一位外國網友問到:Chaoyue Yang 是神意思?

「她是中國的一位幸運女神」,有中國網友一本正經的回覆到。

而在這之後,也不知道是中國友人還是外國友人都在帖子上面刷起來了:

Please Bless me!!!+1

Bless+10010

還有網友直呼這是文化輸出!

這樣的事情當然不只是發生在reddit上,在本土的QQ群上,有個AAAI 2021會議投稿450人匿名交流群:

在錄用通知出來之前,這個匿名群裡,大家自然是也要「楊超越」起來:

大家還紛紛發圖道:

三金我在這裡小聲問道一下:那些中稿的,說話還算話嗎?

另外,大家對論文評審難免會有一些吐槽:

雛菊吐槽到審稿人似乎是一位不講武德的69歲老前輩?

百子蓮和長壽花兩朵花抱怨道有在後期冒出新的review,但是不給rebuttal進行反饋:

有一隻爬山虎表示道中了頂會不能出去開會旅遊感到憋屈:

5

2020年 AAAI 大事件回顧

1、楊強教授擔任國際人工智慧大會AAAI 2021大會主席

據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今年初消息,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慧官楊強教授擔任國際人工智慧大會AAAI 2021大會主席。

楊強教授的此次任職亦是AAAI大會歷史上第二位大會主席,同時屬華人首次。

周志華教授在微博中提到,2020年前AAAI僅設程序委員會主席(Program Committe e chair),沒有大會主席( General chair)。由於近來投稿量劇增,為了使程序委員會主席能把精力集中在稿件學術質量把控上,2020年起才開始設置大會主席。

楊強教授是人工智慧業界的國際專家,在學術界和工業界做出了許多貢獻,尤其近些年為中國人工智慧和數據挖掘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楊強教授是國際人工智慧界「遷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領域的發起人和帶頭人,同時也是國際「聯邦學習」(Federated Learning)的發起人之一及帶頭人。

他於2013年7月當選為AAAI Fellow,這也使他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之後又於2016年5月當選為AAAI執行委員會委員,是首位AAAI華人執委,2017年8月當選為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IJCAI)理事會主席,是第一位擔任IJCAI理事會主席的華人科學家。

由此可見,擔任 AAAI 2021 大會主席,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2、AAAI頒發第一屆百萬美元松鼠AI獎

2020年9月24日,麻省理工學院教授Regina Barzilay被宣布為AAAI松鼠AI獎的第一位獲得者,獎金100萬美元,該獎項旨在表彰她在癌症診斷和藥物合成方面的工作。

更多信息請查看「在患癌倖存後,她因AI癌症研究獲得首屆AAAI百萬美元大獎」一文。

3、AAAI/ACM SIGAI博士學位論文獎

11月6日,AAAI和ACM SIGAI聯合發布了首個博士學位論文獎,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吳佳俊獲得了2019年AAAI/ACM SIGAI博士論文獎。

另外還有兩位博士獲得了runners-Up獎項,分別是畢業於喬治亞理工學院的Aishwarya Agrawal和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的董力。

AAAI / ACM SIGAI博士學位論文獎由AAAI和ACM SIGAI聯合設立,以表彰和鼓勵人工智慧領域的博士生的出色研究和論文,提名者必須是ACM SIGAI成員和/或AAAI成員。該獎項將每年在AAAI上頒發,獲獎者將被邀請在大會上發表演講。

更多信息請查看「首屆AAAI/ACM SIGAI博士論文獎公布,姚班學霸吳佳俊獲獎」一文。

網址連結: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k3xycd/d_aaai_2021_paper_acceptance_result/

AAAI 2021 論文結果出爐以後,大家接下來就該期待今年各位的論文斬獲大獎吧!

另外如果各位有論文投稿報導需求,歡迎大家按照如下方式給AI科技評論聯繫!

暫時沒有投稿需求也可以先加上之後聯繫本文作者:

交個朋友聊聊天、也歡迎更多吐槽爆料和學術合作!

相關焦點

  • AAAI 2021最「嚴」一屆發榜,1692篇論文中選,錄取率僅為21%
    聯合主席 Kevin Leyton-Brown 在Twitter上表示,接受的投稿論文總數達到「驚人的高技術水平」,已經超過了9000篇,共有1692篇論文被錄取,錄取率為21% ,僅比去年的20.6篇高0.4% 。
  • AAAI 2021論文接收列表放出,IJCAI 2020即將召開!AI頂會最新動態...
    論文接收列表地址:  https://aaai.org/Conferences/AAAI-21/wp-content/uploads/2020/12/AAAI-21_Accepted-Paper-List.Main
  • 回顧這一年,史上最低錄取率並不意外
    從杜克大學陳怡然老師微博上的消息也可以看出,今年共有9454篇論文提交,1900篇總接收,錄取率僅為20.09%,其中105篇被接收為oral,280篇被接收為spotlight,剩下的都被接收為poster。1史上最低錄取率很意外嗎?
  • 社交媒體和arXiv存在,讓雙盲評審形同虛設 | Reddit熱議
    白交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雙盲評審機制真的雙盲嗎?最近,Reddit上有這樣一個討論:社交媒體與arXiv是否損壞了頂會雙盲的機制?
  • 社交媒體和arXiv存在,讓雙盲評審形同虛設|Reddit熱議
    白交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雙盲評審機制真的雙盲嗎?最近,Reddit上有這樣一個討論:社交媒體與arXiv是否損壞了頂會雙盲的機制?而此時,這些大會的評審工作還沒有完全結束。這樣做不僅會給雙盲評審人員巨大壓力,還損壞了頂會雙盲評審機制。還沒有通過同行評審就放arXiv和社交媒體上,那雙盲豈不是在搞笑?影響力or接收,哪個更重要?先不論雙盲機制是否真的雙盲。對於一個研究團隊而言,每年頂會放榜,論文會被錄用?錄用幾篇?都是他們關注的問題。
  • 科技力集中爆發步入收穫期 京東數科成國際頂會AAAI 2021黑馬
    在AAAI今年整體錄取率僅為21%的激烈競爭中,京東數科的高入選量極為難得。一系列研發成果的集中爆發,也充分顯示了京東數科在以AI驅動產業數位化的實踐中,在人工智慧領域具備的國際頂尖技術實力,以及高科技人才儲備方面的領先布局。
  • 獨家深度解析:北大2021推免擬錄取數據
    北京大學本部(研究生院)2021年擬錄取推薦免試研究生公示名單出爐,3個劉威,2個李昊…太南了~擬錄取推免生2814本部數據詳情如下:擬錄取2814人 北大2021年擬錄取推免生2814名同學。較上年148所,增加3所。錄取本校推免生1087名同學。其中本部 1073人;醫學部14人。錄取外校推免生1727人。
  • ICLR 2021 正式放榜!接收率29%、高分論文被拒、評審遭質疑...
    本次ICLR 2021一共有2997篇有效論文投稿,最後一共 860 篇被接收,錄取率達到了 28.7% ,相比去年的26.5%有提升,與其他一些AI頂會大幅降低接收率相比,ICLR 似乎顯得更加友好。  被接收論文中有53篇論文被接收為 Oral(錄取率僅為6% )、114篇論文被接收為Spotlight、693篇論文被接收為Poster。
  • 京東數科16篇論文入選國際頂會AAAI 2021 包括社交推薦等研究領域
    【TechWeb】1月8日消息,近日,國際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學術會議AAAI2021(第35屆AAAI)論文收錄結果出爐,其中,京東數科16篇論文入選,其研究方向包含了聯邦學習、對抗學習、深度學習、序列推薦、社交推薦、圖神經網絡、風險管理的反因果推斷,以及智能城市領域的時空AI等尖端技術領域。
  • 螞蟻安全實驗室論文被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AAAI-21收錄
    螞蟻安全實驗室在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AAAI 2021中迎來雙喜臨門(603008,股吧)。螞蟻安全天筭實驗室、機器智能團隊端雲共享智能算法團隊成員申書恆(花名永巖),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的聯邦學習算法研究《STL-SGD:Speeding Up Local SGD with Stagewise Communication Period》成功被AAA1-21收錄。
  • 加州大學秋季新生錄取率 新生群體族裔比例有變
    (美國《世界日報》/丁曙 攝)中國僑網7月17日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當地時間7月16日,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宣布,2020年秋季錄取的加州居民新生人數創紀錄。今年新生整體錄取率提高了8%,約佔所有申請者的69%,在17萬2308名申請人中,有11萬9054名學生被錄取。
  • 2021Fall申請人看過來,普林斯頓、哈佛等美國名校調整研究生錄取...
    前兩天,我們等來了7月TOEFL/IETLS/GRE/GMAT等各類出國留學考試復考的好消息,激動之餘又陷入了「搶不到考位」「時間緊出不了分」的憂傷之中,美國大學考慮到疫情給申請人帶來的挑戰,也紛紛針對計劃2021年入學的申請人調整了錄取要求,今天,一起來看看部分名校/院系做出了哪些「人性化」的調整。
  • 錄取率僅3%!西電本科生在國際頂級會議NeurIPS2020發表論文
    通信工程學院2016級本科生夏曉波作為第一作者撰寫的論文「Parts-dependent Label Noise: Towards Instance-dependent Label Noise」被該會議全文錄用,併入選Spotlight,將在大會上作口頭報告。
  • 螞蟻安全實驗室與中科院聯合論文被AAAI-21收錄
    摘要:以創新的雙維度時序建模框架提升交易風險評估效率人工智慧領域的國際頂級學術會議AAAI於近期公布了2021年會議的審稿結果,螞蟻安全天筭實驗室安全專家、安全機器智能團隊成員宋博文(花名千輕)與中科院計算所莊福振副研究員團隊的聯合研究論文《Modeling the Field Value Variations and Field
  • 常年霸佔低錄取率排行榜首史丹福大學果真如此傲嬌嗎?
    近些年,史丹福大學被貼上了一個又一個的label: 拒絕面試大陸地區申請者、不再公開錄取數據、一再降低的錄取率... ——難道史丹福大學真的如同坊間傳言的那般傲嬌嗎? 最近,一篇題為「為什麼很多人名校畢業,卻終身碌碌無為?」
  • 螞蟻安全實驗室論文被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AAAI-21收錄—中國經濟網
    螞蟻安全實驗室在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AAAI 2021
  • 哈佛、MIT等美國大學相繼調整2021年錄取政策,不看標化了?
    今年可謂是準留學生們最為迷茫焦慮的一年,託福、雅思、SAT、GRE、GMAT等一系列標化、學術考試多次宣布推遲甚至取消。不過大家也無需擔心,雖然目前疫情仍未解除,但仍有不少好消息,例如競賽、標化考試開啟線上模式、美國籤證調整等。相關閱讀》》》美國加州宣布今年9月前不再開學?好在美國籤證宣布調整!凌晨4點考試?
  • 北京交通大學2021年高水平藝術團招生簡章
    最終模擬投檔線為錄取時當地省級招生考試部門確定的相應投檔參考線。  2.對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的省區,要求高考成績達到當地省級招生考試部門確定的相關最低錄取控制參考分數線上X分及以上,具體X值如下表:對不符合測試要求的作品,不予評審。  五、認定、籤約及公示  (一)認定  本著「擇優錄取、寧缺毋濫」的原則,結合學生藝術團發展建設的需要,學校將組織專家對符合報名要求的考生提交的個人作品演奏視頻進行評審。分項目依據評審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進行認定,認定考生的評審成績須不低於400分(滿分500分)。
  • 麻省理工學院零錄取內陸學生,史丹福大學取消大陸面試,真的嗎?
    但是,近日有人卻爆出了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區別對待中國內陸的學生,因為麻省理工學院零錄取中國內陸學生,史丹福大學也取消了大陸的面試。這到底是獠牙暴露,還是斷章取義,到底是真是假呢?有人發文稱中國留學生在麻省理工學院的錄取工作中全軍覆沒了,七百多名被錄取的學生當中無一人來自大陸中學。而史丹福大學也是被爆料說區別對待中國大陸學生,僅僅只是取消了中國大陸地區的面試,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則依舊可以進行面試工作。因此,有人對此做法表示不理解,一堂堂世界名校,為何要做出如此有爭議性質的行為呢?這是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
  • 冒充北大學生,被清華取消錄取資格,卻被加州理工錄取,學術造假
    今年加州理工在國內僅錄取了1人,淘汰率相當之高。而這人便是南京郵電大學畢業生黃同學。按道理說,被加州理工錄取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和祝賀的事,但是自從黃同學被錄取的消息被他本人以「勵志」經驗分享出來的時候,卻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質疑,於是與他相關的諸多負面消息開始被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