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人工智慧頂級會議NeurIPS2020(Conference and Workshop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官方發布了接受論文列表。通信工程學院2016級本科生夏曉波作為第一作者撰寫的論文「Parts-dependent Label Noise: Towards Instance-dependent Label Noise」被該會議全文錄用,併入選Spotlight,將在大會上作口頭報告。
因為疫情原因,2020年6 月,NeurIPS2020組委會發布了公告,決定將原定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第34屆會議全程搬到線上舉行。今年,NeurIPS2020接受「審閱」的稿件數量又創了新高:9454。且有1900篇論文拿到了入場門票,其中錄取率約為20%,其中Spotlight論文為280篇,錄取率僅3%。
對比NeurIPS2019一共收到6743篇論文投稿,1428篇論文接收數量,21.1%的錄取率,NeurIPS2020的作者顯得異常艱難。另外,對比其他年份的錄取率,NeurIPS2020雖然投稿數量和接收數量創了新高,但是錄取率是史上最低。此外,作為全球備受矚目的 AI 領域頂會,這屆NeurIPS 在提交和評審機制上做出了一些重大更改,例如早期拒稿、作者即評審、更廣泛的影響等等制度的改革。對於作者來說,這一系列變化即是機遇也是挑戰。
夏曉波這篇論文是其在本科四年級期間完成的,在論文中提出了一種新穎的對instance-depentent label noise 進行建模的方法。從非負矩陣分解的角度,用parts-dependent label noise近似instance-depentent label noise,繼而提高了建模的準確性和分類器的魯棒性。
據了解,夏曉波為2016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學習刻苦,熱愛科研,保研排名位列通信工程專業第一。目前在通信工程學院王楠楠教授團隊擔任科研助理,其實他從大二就加入到ISN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王楠楠教授的指導下,進行科研活動,深度學習,為後續科研奠定了重要基礎。
從前期準備論文到最終投稿,王楠楠教授都給予了他極大的啟發和激勵。王楠楠教授擁有非常高的學術水平,在科研期間給予了他極大的幫助,包括思路上的耐心指導和計算資源的大力支持。文章編撰和構建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通過與老師的反覆討論,都能一一化解,老師指出的文章的結構嚴謹和邏輯等問題,對於他的學術思維,包括寫文章的方法也有很大幫助。除此之外,王楠楠教授為人熱情,對學生很好,在為人處事方面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儘管有時候會很忙,但也沒有放鬆對學生的教導,培養學生的時候張弛有度,深受學生愛戴。
「永遠有多遠,用心去創造。」這句話是夏曉波的座右銘,簡單卻深刻。或許在他身上這句話還有另一層含義:優秀的人一直努力地優秀著,這是他們的成長方式,或許熱烈,或許掙扎,每一步都印象深刻,在自己眼裡偶爾會熱淚盈眶,在別人眼裡你就是很厲害,他們總說,太急就沒有故事,太緩就沒有人生。正是保持著這樣的心態,才能驅使他不斷磨礪自己,勇攀高峰,在科研的路上不斷前進。
其他相關信息請參考王楠楠教授主頁:https://web.xidian.edu.cn/nnwang/
(來源:西電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