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電本科博士聯手在人工智慧頂級會議發表論文

2020-10-07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第34屆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NeurIPS,https://neurips.cc/)將於12月06日—12月12日,通過線上舉行。該會議是跨學科的,主要包括人工智慧和自然神經信息處理,代表著熱門科研領域的最前沿,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力。NeurIPS會議每年舉辦一次,是國際公認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研究領域頂尖會議,也是中國計算機學會 (CCF) A類top會議,代表著當今機器學習人工智慧領域的最高水平,受到來自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共同關注。本屆neurIPS錄用率僅為20.09%,因此在該會議發表相關工作表示了機器學習領域對作者工作的高度肯定。

今年,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陳渤教授課題組的兩篇文章被NeurIPS2020錄用。一篇為博士生陳文超,王超傑以及本科生劉毅成的工作《Bidirectional Convolutional Poisson Gamma Dynamical System》;另一篇為博士生王超傑,王東升的工作《Deep Relational Topic Modeling via Graph Poisson Gamma Belief Network》。

陳文超與王超傑發表的研究,基於團隊在深度概率統計模型方面的系列工作,提出了一種新的層次化動態概率統計模型Bidirectional Convolutional Poisson Gamma Dynamical Systems(bi-CPGDS),針對one-hot編碼的文本數據,不僅能夠充分利用one-hot序列數據的稀疏性,並且將文本數據的word-sentence-document的層次化結構融入到模型中。使得模型不僅可以從文本中挖掘單詞之間的時序性組成短語層次的結構化神經元,並且可以捕捉到這種結構化神經元在不同句子之間的轉移關係。該模型結構相似於現有的卷積-動態層次化神經網絡,包括了卷積層、概率池化層和循環網絡層,但在解碼部分,利用全概率生成模型對數據建模,從而賦予隱變量概率解釋以及緩解網絡對數據量的依賴性。

(a) bi-CPGDS模型的整體結構;(b) bi-CPGDS的生成模型(左)與推理模型(右)的具體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此工作是本科生參與合作完成的,來自電院16級的劉毅成同學於2019年因為對相關方向的濃厚興趣加入陳渤教授團隊從事概率統計模型科研實習,本篇論文也是他繼今年人工智慧頂級會議IJCAI2020之後參與的又一篇成果。這也體現了電子工程學院對本科生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視,反映了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對本科生科研的支持與幫助。對電院所有在讀和即將步入學院的本科生是一種鼓勵,希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在本科階段接觸科研,培養對科研的興趣。

另一個工作則由王超傑和王東升合作完成,在圖網絡研究日趨火熱的背景下,針對非歐式空間下的圖網絡數據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深度概率圖網絡模型 Graph Poisson Gamma Belief Network,能夠將非歐式空間下樣本間的邏輯關係融入到樣本的隱層表示中,從而得到表徵能力更豐富的樣本隱層表示。相比傳統圖模型只考慮單一層次的邏輯關係,該模型能夠發掘樣本之間位於不同語義層次下的邏輯關係,即對觀測到的樣本間的邏輯關係按照語義層次進行分解,並將層次化的邏輯關係融入到相應語義層次下的樣本表示中。同時為了使模型更加實用做到實時預測,作者們引入了兩種不同形式的圖神經網絡逼近樣本隱層表示的後驗分布,與上述深度概率圖模型結合,進而提出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深度概率圖自編模型,並在圖網絡分析一系列任務中取得了不錯的性能。

(a) 深度概率圖網絡模型; (b) 深度概率圖自編碼模型

繼本次NeurIPS2020發表針對時序數據的Convolutional Poisson Gamma Dynamical Systems和針對圖網絡數據的Graph Poisson Gamma Belief Network後,陳渤教授團隊的深度概率統計框架在實際應用方向上再次取得了重要成果。概率統計深度網絡框架旨在將概率統計模型與傳統深度網絡相結合,進而將概率模型的可解釋性融入到深度網絡中,並提高深度模型在實際應用上的性能。在2015年至今的五年時間裡,陳渤教授團隊已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概率統計深度模型族,其中包括概率深度全連接生成模型(NIPS2015、ICML2017、JMLR2016)、概率深度全連接自編碼模型(ICLR2018、TPAMI2020)、概率深度卷積網絡(ICML2019)、概率深度多模態模型(ICLR2020)、概率深度動態網絡(NIPS2018、ICML2020, NIPS2020)和圖概率深度網絡(NIP2020),為概率模型與傳統深度網絡的結合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此次兩篇論文的錄用,意味著國際學術界對學校研究成果的認可。通過這兩篇文章,一方面,我們可以向國際同行展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師生在機器學習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擴大學校的學術影響力,另一方面還能促進實驗室與該領域頂尖學者的交流以及對該領域最新研究進展的了解。

論文工作詳情請參考陳渤教授主頁:http://web.xidian.edu.cn/bchen/

(來源:西電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本科博士聯手!西電陳渤團隊兩篇論文被頂級會議錄用
    該會議是跨學科的,主要包括人工智慧和自然神經信息處理,代表著熱門科研領域的最前沿,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力。NeurIPS會議每年舉辦一次,是國際公認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研究領域頂尖會議,也是中國計算機學會 (CCF) A類top會議,代表著當今機器學習人工智慧領域的最高水平,受到來自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共同關注。
  • 西電本科生在國際頂級會議NeurIPS2020發表論文
    近日,國際人工智慧頂級會議NeurIPS2020(Conference and Workshop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官方發布了接受論文列表。
  • 西電密碼學博士獲得多項國家級創新競賽獎項,發表論文7篇
    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7篇,其中3篇發表在計算機網絡領域頂級會議INFOCOM(CCF A),1篇發表在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TSC),1篇發表在資料庫領域重要會議DASFAA(CCF B), 2篇發表在國內著名期刊《通信學報》。
  • 西電焦李成教授榮獲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省部級一等獎以上獎勵十餘項,他出版的專著獲得中國圖書獎、國家教委優秀學術專著獎等五個國家獎項,所發表的論著H指數為82,連續六年入選愛思唯爾高被引學者榜單,培養的十餘名博士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提名獎及陝西省優秀博士論文獎。
  • 首屆國際頂級分布式人工智慧學術會議DAI開幕 Conflux CTO伍鳴博士...
    10月13-15日,首屆國際分布式人工智慧學術會議DAI(Distributed AI)在北京隆重舉辦,這也是繼JCAI2019、IROS2019、EMNLP等學術會議之後,又一花落中國大陸的世界頂級學術會議。本次大會上,Conflux CTO伍鳴博士作為區塊鏈行業唯一代表受邀發表主題演講。
  • 理學院數學系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計算機視覺國際頂級會議ECCV2020發表論文
    近日,計算機視覺國際頂級會議ECCV2020(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接收結果公布。理學院數學系應用數學和人工智慧研究團隊在ECCV2020上發表題為SingleImage Super-Resolution via a Holistic Attention Network論文。
  • 高瓴人工智慧學院2篇論文被CCF-A類會議AAAI(2020)接收
    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慧學院竇志成教授指導的2019級博士研究生胡安文的論文「Leveraging Multi-token Entity in Document-level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和盧志武教授指導的2017級碩士丁明宇的論文 「Every Frame Counts: Joint Learning of Video Segmentation
  • 人民中科疫情期間在國際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兩篇論文
    近日,人民中科(山東)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民中科」)聯合中科院自動化所、人民網內容風控團隊提出了一種基於物體關係圖和教師推薦學習的視頻描述算法,被2020年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錄用接受。
  • 中山大學這位本科畢業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MICCAI論文!
    日前,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2016級大四本科生郭宜鋒同學,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的論文被 MICCAI 2020接受。MICCAI是醫學圖像分析領域國際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會議,本科生以一作身份在國際頂會發表論文十分難得。
  • ...兩名大四ACM班本科生在人工智慧頂級期刊TPAMI上首次發表一作論文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TPAMI) 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頂級期刊,影響因子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期刊中常年位居榜首,高達17.730,在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期刊會議推薦列表中為A類。
  • 西安交大本科學子論文被國際頂級會議NeurIPS2020錄用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2016級本科生汪宇豪作為主要參與人撰寫的論文「Amortized Variational Deep Q Network」,被國際人工智慧頂級會議NeurIPS2020(Conference and Workshop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的Deep Reinforcement
  • 螞蟻安全實驗室論文被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AAAI-21收錄
    螞蟻安全實驗室在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AAAI 2021中迎來雙喜臨門(603008,股吧)。螞蟻安全天筭實驗室、機器智能團隊端雲共享智能算法團隊成員申書恆(花名永巖),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的聯邦學習算法研究《STL-SGD:Speeding Up Local SGD with Stagewise Communication Period》成功被AAA1-21收錄。
  • 西電2020年優青獲資助5人 立項創新高
    學校人才項目立項成績突出,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張逸群、通信工程學院教授項水英、人工智慧學院教授吳金建、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教授鄧敬亞、微電子學院副教授劉術彬共5位教師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直接經費均為120萬元,創西電歷史優青立項數最高。
  • 南大博士攻克光刻技術,西電學霸為國創「芯」
    南大博士攻克光刻技術,領先世界!近日,南京大學博士胡瑞金同學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國頂級化學期刊《納米快報》上發表了突破平面光刻限制的超高密度均勻納米線堆疊生長集成技術。這項技術解決了長期以來納米線生長技術一直無法規模應用於器件集成的問題,避免了對極深紫外光刻技術的依賴。
  • 螞蟻安全實驗室論文被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AAAI-21收錄—中國經濟網
    螞蟻安全實驗室論文被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AAAI-21收錄 2020
  • 好未來7篇學術論文學術論文被四大國際頂級會議收錄
    近日,好未來AI工程院機器學習團隊的7篇學術論文連續入選國際人工智慧教育大會(AIED 2020)、教育數據挖掘國際會議(EDM 2020)、國際聲學、語音與信號處理會議(ICASSP 2020)、國際網際網路大會(WWW 2020)等多個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AI+教育的發展潛力
  • 上海交大電院本科學子在人工智慧頂級期刊 IEEE TPAMI 上發表論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學子陳思哲基於畢業設計內容撰寫的學術論文《Universal Adversarial Attack on Attention and the Resulting Dataset DamageNet》(合作者為自動化系本科生何正保、碩士研究生孫程錦、楊傑教授、黃曉霖副教授)被人工智慧頂級期刊IEEE
  • 92年的小哥,985的特聘教授:3年博士期間發表40篇SCI
    齊教授致力於將人工智慧以及機器學習應用於傳統礦業領域,所發表論文也多與AI相關。如何評價這位90後教授?來新智元 AI 朋友圈和AI大咖們一起討論吧。「90後」教授、博導越來越多,刷爆朋友圈的同時,也刷新著大家對「牛人」的認識。
  • 福州小夥2篇論文入選國際頂級學術會議
    東南網6月5日訊(福建日報APP-新福建記者 張穎)日前,由國際機器學習學會(IMLS)主辦的年度機器學習國際頂級會議——ICM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即國際機器學習大會)2020公布了1088篇入選論文名單。
  • 西交利物浦大學數學系本科生研究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
    西交利物浦大學數學系本科生研究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推薦系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購物網站或者視頻網站等的首頁推薦。推薦系統通過分析用戶的行為,比如歷史購買記錄、觀看記錄等信息,得出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並在此基礎上為用戶進行推薦。但如果是沒有任何歷史記錄的新用戶,系統該如何進行推薦呢?針對這一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西交利物浦大學數學科學系的科研團隊在一篇論文中給出了一種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