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的後浪!南大博士攻克光刻技術,西電學霸為國創「芯」

2020-10-08 世魚說教育

近日,我國晶片製造巨頭中芯國際已經確定被美國列為「黑名單」了,這對國產晶片的發展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中國「芯」一直是我國晶片領域的難題,被美國卡住脖子,呼吸困難,掙扎求生。

而這個困難表面上看是晶片製造機器的落後,實際上是晶片人才的不足。

正是人才的流失,才導致了我國晶片關鍵領域的技術難與實現突破,長期以來,只能購買歐美的晶片和零件,據悉,晶片已經超過能源成為我國進口數量最多,花錢最多的大宗商品。

要想實現晶片技術的突破,就必須加強人才的培養,保證培養的人才為我所用。



好在最近我國晶片領域青年才俊的喜報連連。

南大博士攻克光刻技術,領先世界!

近日,南京大學博士胡瑞金同學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國頂級化學期刊《納米快報》上發表了突破平面光刻限制的超高密度均勻納米線堆疊生長集成技術。

這項技術解決了長期以來納米線生長技術一直無法規模應用於器件集成的問題,避免了對極深紫外光刻技術的依賴。而這個極深紫外光刻技術正是我國光刻機被卡脖子的難題。而胡瑞金博士的發現,給我國光刻技術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思路。

目前,這項技術的相關成果已經通過與華為的合作,共同提交了專利。有華為的加入,相信這項技術很快會進行商用。



西電學霸蟬聯國家晶片大賽,夢想是為國創「芯」!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7級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碩士研究生劉海珠獲得第二屆中國研究生創「芯」大賽全國特等獎。這項大賽舉辦以來,劉海珠已經包攬兩屆的特等獎。

劉海珠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高速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他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以及IEEE國際會議特邀報告各1篇,發表集成電路設計TOP期刊(IEEE TCAS-I)1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

其導師認為他是中國晶片領域不可多得的新生代人才。

對於未來,劉海珠表示要不忘初心,堅持科技強國和科學精神,勇做創「芯」中國的領頭人,為國創「芯」。



晶片人才的培養來源於教育,更多的是來源於基礎教育。

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已經比較成熟了,擁有著公立學校、民辦學校、培訓機構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但在教學內容上有點和時代脫節。

如今歐美等國已經把計算機編程等課程作為中小學必修課,而我國相對而言卻比較落後。無論是被卡脖子的晶片,還是開啟未來的人工智慧都必須要擁有計算機思維。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將來不懂計算機,連做工人的機會都沒有。可見計算機編程的重要性。國內江蘇、浙江等部分省市已經把計算機編程作為中小學的必修課,但關於這方面的教育主要還是培訓機構在做,如老師周圍很多小孩就在思瑪德教育學習編程課程,家長的反映都比較好。



如今,世界科技競爭日趨激烈,這也導致我們無法再依賴歐美等國家,必須要實現基礎科學的自主,這就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培養出一批批青年才俊,棟梁之才。

相關焦點

  • 繼7納米技術突破後,光刻膠也被攻克,中國「芯」真的來了!
    國產晶片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難以攻克的一大難題,本著「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僥倖心理,一直以來我們在晶片上也是沒有投入太多。不過隨著華為事件的持續發酵,讓整個中國逐漸意識到了晶片的重要性。國內的中芯國際目前已經掌握了量產7納米晶片的技術,國產7納米晶片即將上市,此次的N+1工藝晶片已經正式通過了流片測試,並且整個過程完全實現了國產化,現在只需要靜靜等待量產就可以了。技術上的瓶頸已經突破,接下來就是設備上的支持了。這裡所說的技術上的支持其實就是光刻機。
  • 國產光刻機迎來嶄新突破,向荷蘭光刻機說再見,中國芯已強勢崛起
    今年最讓國人為之牽動的就是「中國芯」的問題,由於美國對於華為不友好的新聞佔據了各大頭條,所以也讓眾多老百姓都關注到了晶片的這一問題,就在大家對晶片的問題感到擔心之際,中國的晶片行業終於傳來了好消息!在前不久,荷蘭ASML公司的總裁曾說,中國永遠也製造不出最高端的光刻機!光刻機是晶片製造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設備,但是我國目前在光刻機技術上比較依賴於外國進口。因此,我國想要在晶片技術上有所突破,首先就要突破光刻機技術。失之千裡差之毫厘,突破光刻機有多難?
  • ASML光刻機或延遲出貨?中芯國際:影響不大
    此前,成都光機所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光刻裝備研製」通過驗收,SP光刻機採用汞燈(365nm i-line)做光源,光刻分辨力達到22nm,結合多重曝光技術後,可用於製造製程小於10nm的晶片。就技術路線來說,SP光刻機另闢蹊徑,沒有採用國外主流方案,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不過,SP光刻機只能加工小尺寸晶片,只能加工特殊領域晶片,不適合商用,無法替換ASML的光刻機。
  • 媒體: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中國的"芯"病
    (原標題: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咱們的「芯」病!)消息傳著傳著,就成了謠言——《國產光刻機偉大突破,國產晶片白菜化在即》《突破荷蘭技術封鎖,彎道超車》《厲害了我的國,新式光刻機將打破「晶片荒」》……筆者正好去中科院光電所旁聽此次驗收會,寫了報導,還算熟悉,無法苟同一些漫無邊際的瞎扯。中科院研製的這種光刻機不能(像一些網媒說的)用來光刻CPU。它的意義是用便宜光源實現較高的解析度,用於一些特殊製造場景,很經濟。
  • 突破5nm光刻技術瓶頸,中科院再次傳來好消息,中國芯未來可期
    最近,中科院再次傳來好消息,我國的光刻技術有了新的突破,有了先進的光刻技術,未來中國人通過光刻機就可以研發自己的晶片5nm光刻技術獲重大突破不得不說,2020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我國先是成功研製出了28nm的光刻機,後來經過多次試驗又突破了10nm和7nm的光刻技術,而在最近,世界上最頂尖的5nm光刻技術也被我國科學家成功突破。
  • 中芯國際缺少EUV光刻機,拿什麼生產7nm工藝?此人是關鍵
    關鍵點是:沒有高端EUV光刻機的中芯國際,7nm工藝拿什麼生產、何時能量產?最新消息稱,在7nm工藝技術上,在今年第四季度中芯國際將實現小規模生產,,而這個消息比之前的爆料要好了很多,進度更快。可是前不久全球唯一一家能夠生產EUV光刻機的荷蘭ASML,因受美國的壓力而無法無期,無法向中芯國際交付EUV光刻機。
  • 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咱們的「芯」病!
    原標題: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咱們的「芯」病! 科技觀察家 11月29日,中科院研製的「超分辨光刻裝備」通過驗收。消息傳著傳著,就成了謠言——《國產光刻機偉大突破,國產晶片白菜化在即》《突破荷蘭技術封鎖,彎道超車》《厲害了我的國,新式光刻機將打破「晶片荒」》…… 筆者正好去中科院光電所旁聽此次驗收會,寫了報導,還算熟悉,無法苟同一些漫無邊際的瞎扯。 中科院研製的這種光刻機不能(像一些網媒說的)用來光刻CPU。它的意義是用便宜光源實現較高的解析度,用於一些特殊製造場景,很經濟。
  • 中國5納米光刻機關鍵技術被攻克,未來將會打破壟斷嗎
    他們突破了5nm光刻機的製造工藝,他們能有這麼樣的好成績,也是離不開強有力地支持半導體領域的研究與開發,所以才湧現出了華為,中芯國際,中興通訊等優秀公司,我們已經在晶片設計,研究和開發方面擁有最先進的技術。
  • 差距並非光刻機?美籍華人院士吐露真相,這才是中芯國際的短板
    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是中芯國際,目前快要達到量產7nm工藝晶片的技術,而華為下一代的晶片採用的是5nm水平,光是這點中芯國際就很難企及了。而臺積電已經觸摸到3nm晶片的門檻了,可見中芯國際和臺積電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 直寫光刻設備供應商芯碁微裝衝刺科創板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楊潔光刻技術對於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直寫光刻設備供應商合肥芯碁微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芯碁微裝」)擬登陸科創板的申請獲得受理。構築技術壁壘 招股書介紹,芯碁微裝專業從事以微納直寫光刻為技術核心的直接成像設備及直寫光刻設備的研發、製造、銷售以及相應的維保服務,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PCB直接成像設備及自動線系統、泛半導體直寫光刻設備及自動線系統、其他雷射直接成像設備以及上述產品的售後維保服務,產品功能涵蓋微米到納米的多領域光刻環節
  • 斷供後的中芯國際
    根據TrendForce統計,目前晶圓代工市場以臺廠以65%市佔居冠,其次為韓國的16%及中國的6%。中芯在全球晶圓代工市佔率約為4%,全球排名第五,在中國地區位列第一,也是中國目前唯一在14納米以下先進位程發展藍圖較為明確的晶圓製造商,作為中國半導體製程領頭羊,面臨上遊設備及原物料斷炊危機,將對其先進位程的發展以及中國半導體設備自製之路造成嚴重的衝擊。
  • 可用於7nm晶片光刻膠通過客戶驗證,南大光電巨量收漲8%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尹哲)在集成電路製造領域,光刻機被稱為是推動製程技術進步的「引擎」,而光刻膠就是「燃料」。 未來幾年,隨著中芯國際、長江存儲、長鑫存儲等晶圓廠進入產能擴張期,高端光刻膠的國產化替代迎來重要窗口。
  • 中芯國際新工藝亮相,正式取代7納米光刻機,多久後完全自主?
    ,據悉,中芯國際此次新研發了N+1工藝,該工藝將正式取代7納米光刻機,使用該工藝製造的N+1晶片在性能上相比14納米晶片,有較大的提升,那麼多久後中國晶片能夠迎來自主發展呢?看到這一幕,估計這個時間點已經快了,對此,網友驚呼張召忠語言果然成真,因為張召忠此前預言3年後滿大街都是中國芯,如今在中芯國際推出N+1晶片後,這一預言即將成真,而美國企業現在只能紛紛大鬧白宮來解恨。
  • 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 - 光刻機,ASML,華為,臺積電,中芯...
    四、中芯國際,買一臺EUV光刻機好難還好華為意識到了這一點,IT之家之前也報導,華為正積極將14nm晶片訂單轉交給大陸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圖自:中芯國際官網中芯國際2019年已經成功實現第一代14納米FinFET工藝量產。2020年1月14日,中芯南方廠投產國內首條14nm生產線,月產能可達到3.5萬片。
  • 中芯國際管理層動蕩背後:不能簡單定義為「內訌...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芯國際的事情,外界不能簡單定義為「內訌」、「鬥爭」,這與當下國際形勢、中國產業需求、如何更好地為中國產業服務、公司未來發展、年輕人才培養等都有關。  顧文軍認為:「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讓中芯國際必須做出改變。
  • 突破「卡脖子」技術 「小紐扣」彌補「中國芯」短板
    湖南啟泰建成國內首條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壓敏晶片生產線,攻克「國產芯」生產全流程的難題,填補了這一領域工廠化生產線的國內空白。一顆直徑不過五六毫米的「小紐扣」,可以非常精確地把壓力數據轉換為電子信號,傳送到接收處理終端。這就是湖南啟泰潛心鑽研10餘年攻克研發的壓敏傳感晶片,其作用是完成力信號採集,是信息產業第一關,可廣泛應用於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汽車、消防、智慧城市、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領域。
  • 科技日報:中科院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咱的「芯」病
    消息傳著傳著,就成了謠言——《國產光刻機偉大突破,國產晶片白菜化在即》《突破荷蘭技術封鎖,彎道超車》《厲害了我的國,新式光刻機將打破「晶片荒」》……筆者正好去中科院光電所旁聽此次驗收會,寫了報導,還算熟悉,無法苟同一些漫無邊際的瞎扯。中科院研製的這種光刻機不能(像一些網媒說的)用來光刻CPU。
  • 芯碁微裝科創板IPO獲受理,立志成為國產光刻機世界品牌
    據披露,芯碁微裝專業從事以微納直寫光刻為技術核心的直接成像設備及直寫光刻設備的研發、製造、銷售以及相應的維保服務,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PCB直接成像設備及自動線系統、泛半導體直寫光刻設備及自動線系統、其他雷射直接成像設備以及上述產品的售後維保服務,產品功能涵蓋微米到納米的多領域光刻環節。
  • 再次確認,碳基晶片無需高端光刻機!中國芯彎道超車
    目前全球能生產5nm工藝製程光刻機的唯有荷蘭的ASML,其大部分產能都給了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由於ASML所製造的光刻機含有大量的美國零件與技術,在晶片禁令的限制之下,我們是一機難求。  顯而易見,我國若想在高端智能領域實現晶片自主,就必須突破高端光刻技術。  需要強調的是,光刻技術的研發堪比原子彈,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閉門造車的難度可想而知。
  • 中芯國際A股「小夥伴...
    中芯國際此時便宣布擬登陸科創板,其意義不言而喻。 資料顯示,中芯國際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圓代工企業。其主要業務是為客戶提供14納米至0.35微米晶圓代工和技術服務。當前,中芯國際是國內企業中,唯一能夠提供14納米製程的晶圓代工企業。今日,中芯國際港股股價大漲,截至午間收盤飆升10.75%,A股相關概念股同樣爆發,長電科技、兆易創新、江化微等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