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 - 光刻機,ASML,華為,臺積電,中芯...

2020-11-23 IT之家

中學課本上有一篇文章叫《核舟記》,講述了古人在桃核上刻出蘇軾泛舟赤壁圖的奇巧技藝。

幾百年後,半導體產業已經將這種細微處創造天地的技藝發展到超乎想像的境地。

本文要說的,就是讓半導體真正能夠妙至顛毫的工具,也是人類工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一、引子

從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裡誕生的點接觸型的鍺電晶體開始,晶片半導體產業迅猛發展,如今已精密到在一粒米上刻下整部《紅樓夢》不成問題。

這背後需要一個強大的工具——光刻機。

說到光刻機,這個一直低調隱匿在晶片產業幕後的人類偉大發明,仿佛一夜之間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今天,IT之家小編汐元就和大家聊聊光刻機的那些事。

二、貿易風雲裹挾下的半導體行業

中美貿易摩擦從2018年開始不斷升級,影響全球,其中技術封鎖和非法斷供是美國一系列施壓措施的武器之一,以打擊國內一批高科技企業。首當其衝就是晶片半導體產業。

2018年美國制裁中興的手段立竿見影,正是鎖住了國內企業在晶片產業上無法自主的咽喉。

而華為能夠抵擋到現在的關鍵,也是因為華為本身的海思晶片業務發展得風生水起。

但前不久,IT之家報導了臺積電因美國施壓可能無法向華為穩定供貨14nm晶片的消息,雖然還不確定結果,但不得不令人擔憂。

根據美國《出口管理條例》的限制,產品涵蓋硬體、軟體等的美國技術含量超過25%,就會被要求禁止銷售給中國。

哪怕國外製造,但源自美國的內容超過25%,也在限制範圍內。

報導中稱,臺積電內部評估,其7nm工藝源自美國技術比重不到10%,14nm比重大約15%。

這意味著若美國真的將「源自美國技術」的標準從25%下調至10%,那麼14nm晶片的供貨將受到限制。

作為臺積電重要客戶之一,華為將深受不利影響。更讓人擔憂的是,萬一未來7nm、甚至5nm晶片供應也被限制,那華為無疑也將被扼住7寸。

三、華為的難關

晶片行業的玩家大概能分成三種:IDM、Foundry和Fabless。

IDM意思是晶片的設計、製造、封測都能做,有完整能力,像三星;Foundry的意思是只做代工,例如臺積電;Fabless就是專注於晶片設計與銷售,例如華為海思。

是的,華為海思只負責做晶片的產品設計和銷售,不具備製造、封測的能力,所以要依賴代工廠。

而縱觀國際市場,能滿足華為代工要求的,只有三星和臺積電兩家。三星本身和華為有著競爭關係,所以一直以來華為和臺積電合作緊密。

但如果這次臺積電在美國的施壓下停止對華為14nm晶片供貨,後果很難想像。

並且最近市場還有傳聞,臺積電擔心華為過度建立庫存,因而減少華為7nm晶片的供貨,重新分配產能。

最終結果還未可知,但這些消息都在給我們敲響警鐘:一旦我們依賴的供應商斷貨,我們將束手無策。

而這一天很可能來得比想像中快,就像去年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幾天之後谷歌就暫停了安卓和其他服務對華為的支持。

風暴來臨的速度永遠會讓人措手不及。

四、中芯國際,買一臺EUV光刻機好難

還好華為意識到了這一點,IT之家之前也報導,華為正積極將14nm晶片訂單轉交給大陸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

▲圖自:中芯國際官網

中芯國際2019年已經成功實現第一代14納米FinFET工藝量產。2020年1月14日,中芯南方廠投產國內首條14nm生產線,月產能可達到3.5萬片。同時,他們的12nm技術已經進入客戶導入階段,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對於目前十分關鍵的7nm工藝,中芯國際早在2017年就開始布局,並打算在今年年內進行風險試產。

但是,目前有一個問題橫亙在面前:他們缺少一臺7nm EUV光刻機。這是決定能否大規模量產7nm晶片的關鍵設備。

根據日媒披露,中芯國際在2018年就向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訂購了一臺EUV光刻機。

ASML是目前全球唯一能生產這種設備的廠商。雙方計劃的是2019年初交付設備。

然而,這臺光刻機的交付之路可謂崎嶇多舛,但直到目前,仍然沒有在中國落地。

2018年末,就在接近7nm EUV光刻機向中芯國際交付的時間點上,ASML的元器件供應商Prodrive突遇火災,工厂部分庫存、生產線被燒毀,2019年的交貨計劃也被迫延遲。

然後,英國路透社稱援引不具名的知情人士消息,美國政府從2018年開始就與荷蘭官員至少進行了4輪會談,企圖阻止ASML向中國出售EUV光刻機。為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甚至親自遊說荷蘭政府。

這中間,還有荷蘭當地媒體報導稱ASML美國子公司的中國員工竊取ASML的技術並洩露給中國企業的事件。

……

不過好在,ASML方面都及時作出了澄清,他們表示媒體有關「延遲交貨」的說法是存在錯誤的,所謂「中國間諜」竊取技術的事件也存在誤讀,ASML只是在幾年前被矽谷的一小部分員工侵犯了智慧財產權,其中恰好部分涉案員工是中國人而已。

他們表示:不會對中國斷供光刻機。

同時ASML解釋了EUV光刻機目前還沒有交貨的原因:

根據瓦聖納協議,ASML出口EUV到中國,必須取得荷蘭政府出口許可,但該出口許可在今年到期,所以ASML在到期前重新進行申請,目前正等待荷蘭政府核准。

只是到目前,這臺EUV光刻機究竟何時交付,還是未知數。

五、從沙子到晶片

說到這裡,可能有IT之家小夥伴仍然不清楚光刻機對於晶片行業的重要意義,它到底是什麼?汐元利用這一節給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要從一枚晶片到底是什麼製造出來的說起。

我們經常聽說,晶片是沙子做成的。沒錯。晶片製造第一步就是將沙子液態化,然後去除雜質,提取高純度的矽。

▲高溫熔化的沙子

接著通過精密控制溫度和旋轉的速度,將矽拉成矽棒。然後將矽棒切成一片一片的,形成晶圓。

▲拉矽棒

▲切成晶圓

晶圓需要進一步處理,包括在表面形成矽化合物、植入離子、化學氣相沉積等各種操作,最後在晶圓表面覆蓋光阻(一種光敏材料)。

▲形成化合物

▲植入離子

這些通常被統稱為「光刻膠」。

▲形成光阻材料

然後,關鍵的操作來了,我們需要將晶片設計師設計的電路圖寫到很多層的光罩(掩膜)上,然後用光源透過光罩,像幻燈機一樣把光罩上的電路圖顯影在晶圓表面。

▲投影

由於光敏材料和光的反應,等於將電路圖「畫」在了晶圓上。

這個過程就是光刻,需要符合要求的光刻機才能完成。

接下來,還要對已經顯影了電路圖的晶圓進行蝕刻、物理氣相沉積等操作,就是給晶圓表面的元件加入金屬導線。

▲蝕刻

然後,就是對晶圓進行化學機械研磨,使晶圓表面的材質平坦化。

最後,就是對晶圓進行切割、封裝、測試等,最終形成我們使用的晶片。

雖然汐元幾句話說完了,但是實際生產的時候,前後可多達5000道工序,極度複雜。

回到剛才說到的光刻環節。光刻光刻,是把光當作刀子一樣在晶圓表面刻畫電路圖。所以,這裡的光源,非常重要。

光源的精密程度,決定了寫入晶圓的電路的精密程度,也就決定了晶片上的電晶體能做多小,這,也就和我們掛在嘴邊的XX納米工藝直接相關。

怎樣定義這個精密程度呢?答案就是光源的波長。

翻一下電磁波的波譜,可以發現在所有的光線中,紫外線的波長几乎是最短的了。

所以,整個半導體製程的進化過程就是考慮怎麼使用波長更短的紫外光的過程。

給大家看一張表格:

在此之前,行業裡主流的光刻機使用的是DUV深紫外光源。深紫外光源就是波長短於300nm的紫外光線,主要使用的是KrF和ArF兩個波段,他們製造40nm製程以下半導體已經比較吃力了。

但是科技廠商們發揮聰明才智,一直讓DUV的支持延續到了10nm甚至7nm(也就是所謂的第一代7nm工藝),但是再往下,DUV就真Hold不住了,只能使用波長為13nm左右的EUV極紫外光線。

我們知道,工藝製程越小,技術挑戰的難度就越高,當工藝製程小於10nm的時候,逼進物理極限,摩爾定律也面臨失效,這種極限挑戰下,需要投入的技術資源以及研發資金是不可想像的,全球其實沒有多少家半導體企業能支撐。

而當今世界,唯一能夠造出EUV極紫外光刻機的,就是ASML。所以它被人們譽為「摩爾定律的拯救者」。

六、EUV光刻機,到底難在哪裡?

可能有IT之家小夥伴會問:為什麼只有ASML能造出EUV光刻機呢?這個EUV光刻機到底難在哪裡?

我們首先需要明白EUV光刻機的工作原理。當然,細節極度複雜,汐元儘量用簡單的話講清楚。

上一節我們講過,光刻這部分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光透過寫有電路圖的多層光罩,將電路圖顯影在晶圓上。

▲再看一遍這個圖

所以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光源,一個是光罩。

極紫外光源怎麼產生?方法不止一種,ASML的辦法是,用強烈的雷射光兩次轟擊「錫液滴」,就可以產生波長13.5nm的極紫外光。

▲轟擊錫液滴

然後,利用複雜的光學結構將極紫外光變成極紫外光雷射。

具體的方法大家不用了解,涉及高端的化學知識和光學知識。

變成的雷射光還要經過一段複雜的照明光學系統,目的是將雷射光整形成需要的樣子,然後通過光罩來成像。

▲圖自ASML官方

這裡有一點,前面我們說的,過去的光刻機是光線穿透光罩成像,像幻燈機一樣。

但是極紫外光不一樣,它很脆弱,會被光罩的材料吸收。這是個難點,對光學系統的要求極高。

為了避免極紫外光被吸收,EUV光刻機中,必須使用反射式光罩來成像。

EUV光刻機的原理基本就是這樣。說起來簡單,但實際有很多難點:

首先,如何讓雷射準確擊中錫液滴?而且是前脈衝和主脈衝能夠擊中錫液滴2次,同時每秒鐘擊50000次。怎麼樣,嚇人吧。

再就是剛才說的,EUV光產生後,還需要經過複雜的光學系統,怎麼樣讓光不被光學鏡片吸收,保證轉換效率?這需要極端強大的光學技術支持。

還有一個問題是電源,目前的電源無法產生足夠的功率讓EUV大幅度提高效率。

然後,還有光刻膠光阻的敏感度、光子散射噪音引起的隨機現象等,都是EUV光刻機面臨的問題。

有數據說,每臺EUV光刻機有超過10萬個零件、3千條電線、4萬個螺栓、2公裡長的軟管等零組件,最大重量達180公噸。

製造難度可想而知。

這樣一臺光刻機多少錢呢?

根據媒體報導,此前中芯國際訂購的EUV光刻機是1.2億歐元,相當於人民幣9億多元,而先進的EUV光刻機可以達到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這比美國第四代戰鬥機F35的價格還貴!

雖然這麼貴,但想買EUV光刻機還不止是錢的問題,關鍵是它的產量極低,ASML一年也就能生產十幾到二十臺EUV光刻機,全球那麼多半導體企業,爭破頭皮也不一定買得到。

七、ASML,捨我其誰的背後

那麼ASML憑什麼能造出這種設備呢?

這家公司的崛起之路其實也頗為曲折,日後有時間汐元可以詳細為大家講一講。

簡單來說,其實早期的光刻機製造並不複雜,最早是日本的尼康和佳能進入這個領域,但後來讓美國的Perkin Elmer和GCA公司捷足先登。

不過尼康和佳能也不是吃素的,在上世紀80年代,逐步擊敗前面兩家美國公司。

那個時候,還沒有ASML什麼事,他們在1984年成立,當時只是飛利浦的一個小部門。

不過他們很給力,第二年就和蔡司合作改進光學系統,1986年就推出了自家很棒的第二代產品PAS-2500。

到了八十年代末,GCA衰亡,Perkin Elmer賣身給美國另一家巨頭光刻機SVG。但後來,SVG發展也不行了,在2000年被ASML收購,ASML在這次收購中獲得了關鍵的反射技術。

90年代末21世紀初,行業需要超越193nm的解決方案,這實際上是ASML和尼康的決戰。ASML在2002年接受臺積電提出的浸入式193nm的技術方案,光源也就是DUV深紫外光。

而尼康作了一回死,它和英特爾合作一起研發了一個非常超前的技術,結果失敗了。

於是ASML從此逐漸超越尼康,成為光刻機領域的霸主。後來英特爾離開了尼康,轉身投向ASML陣營。

至於EUV光刻機,其實最早是英特爾牽頭搞的,還聯合很多公司以及實驗室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EUV的組織,其中就包括ASML。

後來這個組織解散了,就剩ASML還篤定要做EUV。

2012年,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分別以41億、5.03億、8.38億歐元入股ASML,因為要打造EUV光刻機,耗資巨大。

當然,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也沒吃虧,後來事實證明,他們不僅享有EUV光刻機的優先供貨權,並且由於ASML股價暴漲,在後來出售或減持ASML股份時,這三巨頭都獲利頗豐。

從這簡短的發展歷程能看出,之所以只有ASML能造出EUV光刻機,汐元總結,有三個原因:

一是幾十年技術積澱,足夠耐心。

這個積澱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自身研發投入,另一個是併購,例如前面說的,收購SVG獲得了關鍵的反射技術,還有收購美國光學技術供應商Cymer得到了光源技術,收購蔡司半導體公司24.9%的股權,並與之共同研發最頂尖的光學技術。

二是賭對了技術方向,能製造7nm工藝的晶片技術不止一種,但EUV是比較可行的;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不缺錢,不缺資源。

ASML有一項獨特的規定,就是要想獲得光刻機的優先供貨權,必須入股自己,這樣就等於將半導體巨頭們綁定成利益共同體,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資源,都有保證。

其實,ASML光刻機設備90%的零部件都依賴外購,正是因為和眾多技術供應商形成利益共同體的關係,ASML才能整合最頂尖的資源來辦大事。

八,國產光刻機,走在曲折但奮進的路上

ASML雖然偉大,但畢竟是別人家的。

本文開頭對當前局勢的分析,相信IT之家小夥伴們也很清楚,對於中國來說,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科技,才能不被外界掣肘。

所以最後一節,我們回到文章開頭所說情勢,聊一聊國產光刻機目前的發展現狀。

中國對光刻機的研究起步並不晚,大概在上世紀70年代,早期的型號主要是接觸式光刻機。所謂接觸式光刻機,也就是光罩貼在晶圓上的。中科院1445所在1977年研製出了一臺接觸式光刻機,比美國晚了二十年左右。

1985年,機電部45所研製出了第一臺分步投影式光刻機,而美國在1978年研製出這種光刻機,當時使用的是436nm G線光源

90年代的時候,國內光刻機在技術上和國外其實相差還不遠,大概相當於國外80年代中期的水平。

不過要知道,光刻機這種東西,工藝(即採用光源的波長)每向前進一個臺階,製造的難度、需要的資金,都是指數級增長的,越往後越難搞。

2000年開始,我國開始啟動研究193nm ArF光刻機的項目。正如前文所說,那個時候ASML已經正在研究EUV光刻機了。

2002年,光刻機被列入國家863重大科技攻關計劃,由科技部和上海市共同推動成立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來承擔。

上海微電子基本上也代表了目前國產光刻機的最高水平。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其自主研發的600系列光刻機可以實現90nm製程工藝晶片的量產,使用的還是193nm ArF光源。

很明顯,從製程工藝的角度上看,國產光刻機目前和ASML差距非常大。不過,國際上其他國家也基本沒有量產157nm及以下光刻機的,從這個角度看,國產光刻機和除ASML之外的國際水準也並未落後多少。

目前上海微電子還在研究為65nm製程晶片服務的光刻機,什麼時候能夠做出來,還不好說。

還有的,就是一些實驗室取得的成果,以及一些媒體誤讀。

例如2019年4月,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甘棕松團隊成功研發出9nm工藝光刻機,這個就還是實驗室裡取得的成果,使用的也不是ASML的那一套方案。

再例如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超分辨光刻裝備研製」項目通過驗收,實現了22nm的解析度,引起媒體一陣沸騰。

但其實,這個設備基本上可以說並不是用來製造晶片的,距離製造晶片也非常遙遠。

所以這裡也說明一下,光刻機不僅是用來製造晶片的,也可以用來製造一些光學領域的其他器件等。

總之,目前國產光刻機能實現的製程水平還卡在90nm,和ASML差距明顯,高端光刻機還是要靠進口。

九、結語:半導體行業沒有捷徑

世界局勢風雲變幻,現實不斷催促我們必須儘快在半導體技術領域有所突破。

但是,在這個產業裡,其實也沒有什麼捷徑或者彎道超車的路可走,只有一個製程節點一個製程節點地去攻破,積澱技術。想要追趕國際領先的水平,只有付出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資源。

光刻機,當然至關重要,但並不是說,花錢買來一臺EUV光刻機,中國半導體產業就能一躍而上。

同時,這個行業進化節奏之快,對於科研人員來說,也沒有太多成績上的激勵,必須十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地沉下心來去做。

而這,是ASML能夠崛起的原因,也是我們想要實現追趕的唯一途徑。

參考

相關焦點

  • ASML 將於 2021 年推下一代 3nm EUV 光刻機
    IT之家2月19日消息  IT之家獲悉,ASML正在研發新一代EUV光刻機EXE:5000系列,最快會於2021年面世。這兩款EUV光刻機屬於第一代,物鏡系統的NA(數值孔徑)為0.33。在光刻機的解析度公式中,NA數字越大,代表光刻機精度更高。ASML現在在研發新一代EUV光刻機EXE:5000系列,NA為0.55。主要合作夥伴有Carl Zeiss AG和IMEC比利時微電子中心。
  • 90nm國產光刻機對比5nm ASML光刻機,差距很大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 眾所周知全球最大的兩個晶片代工廠是三星和臺積電,雖說臺積電和三星如果斷供,像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可能就會癱瘓,但三星和臺積電也沒有自己的光刻機,只能跟荷蘭ASML公司購買。
  • 不用頂尖光刻機,中芯國際一樣能製造7納米晶片,臺積電已實現
    中芯國際的光刻機到底怎麼樣?中芯國際成立於2000年,是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龍頭,說起它的發展,也很不容易。被譽為「中國半導體之父」的張汝京先生放棄掉所有臺積電的股份,帶領自己的好兄弟,跑到上海張江創辦中芯國際。
  • ASML明年推2nm光刻機,國內光刻機停留在90nm,差距真大
    隨著智慧型手機全面普及,讓很多消費者開始了解到手機晶片的重要性,現在具有高端手機晶片研發能力的企業很多,比如三星,蘋果,高通,聯發科,華為這五個巨頭,然而在全球數十家手機廠商中,只有那麼三家能研發自己的晶片,國內只有華為做到。
  • 華為有能力造出自己的光刻機嗎?
    憑華為的技術和資金實力,當然有,但是:光刻機比研發晶片在技術要複雜許多,資金更大,光刻機生產技術可以說是目前光學科技領域最尖端技術;    可能有人要說了,我們中國不是有企業研發並製造出光刻機了嗎簡單說,我們的光刻機還處在小學文化水平,別人已是高中甚至大學文化水平了。因此,即便華為有能力、有資金研究光刻機,但在幾年甚至幾十年內也無法生產、製造出當前最尖端的光刻機。----這就是現實!
  •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為啥造出頂尖光刻機的偏偏是荷蘭ASML?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為啥造出頂尖光刻機的偏偏是荷蘭ASML?華為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因為臺積電不再為華為代工晶片產品,所以華為手機可能面臨沒有晶片可用的局面。眾多網友痛定思痛,一致支持我們國內大力研發光刻機產品,用於組建我們的晶片生產線。光刻機是什麼呢?光刻機號稱是人類最精密複雜的機器,全球能夠生產頂尖光刻機的廠商只有一家,那就是荷蘭的asml,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光刻機產品都來自於asml。晶片是怎麼形成的?光刻機是怎麼工作的呢?
  • 為什麼光刻機比原子彈還難造?
    阿斯麥公司生產的 EUV 光刻機 | www.asml.com光刻機,這臺可以賣到上億歐元的精密設備,是通過紫外光作為 " 畫筆 ",把預先設計好的晶片電子線路書寫到矽晶圓旋塗的光刻膠上,精度可以達到頭髮絲的千分之一。舉個例子,華為海思成功設計開發了麒麟系列晶片,想要真正做成手機晶片,就需要臺積電利用光刻工藝來進行代工製造。
  • ASML光刻機或延遲出貨?中芯國際:影響不大
    其實,當下中芯國際最大的問題倒不是EUV光刻機,而是如何使用現有的設備攻克12/14nm工藝。e1nednc雖然一些輿論將中芯國際在工藝上落後於臺積電歸咎於中芯國際無法採購到最先進的光刻機,並認為如果中芯國際也有了EUV光刻機,那麼在工藝上就會迅速追上臺積電。但鐵流要說,這種觀點是片面的。事實上,目前中芯國際的光刻機和臺積電用來加工10nm晶片的設備是一個等級的。
  • 華為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真的要自研光刻機?
    IKKednc由於光刻、刻蝕、沉積等流程在晶片生產過程中不斷循環往復,是晶片前端加工過程的三大核心技術,其設備價值也最高。IKKednc而中國目前在其餘六大設備上都已經達到了全球主流水平,尤其是蝕刻機,更是達到了5nm,處於全球先進行列,唯有光刻機,目前上海微電子在封裝光刻機和LED光刻機領域都取得了突破,公司的封裝光刻機已在國內外市場廣泛銷售,國內市佔率達到80%,全球市佔率40%,但是用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目前才掌握90nm光刻機,目前上海微電子在攻克45nm的工藝技術。
  • 臺積電憑什麼這麼牛?手握半數EUV光刻機,ASML是關鍵
    而且華為是在多個領域發展,臺積電則把研發費用基本全部投資在晶片製造上,當然這也說明晶片製造的確是個燒錢的產業……但除了投入研發資金之外,臺積電能在技術和規模上有這麼大的領先優勢,關鍵還是在晶片製造最重要的一環——光刻機這部分,臺積電實在是比其他晶片製造廠商強出太多了,特別是在世界最領先的EUV光刻機上,目前沒有任何一家廠商能和臺積電相比。
  • 為什麼荷蘭ASML可以壟斷光刻機?
    美國又一次升級了實體清單,在半導體方面開始限制中國。在這種情況下,華為只能被迫給臺積電追加訂單,因為很有可能在120天之後,臺積電就會拒絕給華為代工生產。根據數據顯示,目前臺積電以華為為主,可能會將其他廠商的部分訂單挪用給華為,按照這種發展模式的話,華為的麒麟1020晶片應該不成什麼問題。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華為已經成功實現了自主研發晶片,但是截至到目前為止,我國都沒有成熟的半導體解決方案,因為華為僅僅能夠設計晶片,像晶片的封裝生產測試這些環節都需要進行外包,目前我國並沒有廠商能夠滿足華為最新的需求。
  • ASML雪中送炭,承諾繼續供貨,向中國展示7nm光刻機!
    在意識到中國科技產業突飛猛進之後,美國對中國科技開始忌憚,並且已經採取封鎖措施,限制本國晶片企業對華為出口技術,就連海外市場的晶片廠商都被牽連。和華為合作二十年之久的臺積電也是和華為分道揚鑣,無法繼續為華為提供晶片代工服務!
  • ASML都要推出2nm晶片光刻機了,我們的光刻機卻還在90nm水平!
    ,對於臺積電應該是有所了解,他們和三星由於能夠生產製造高精端晶片,從而被稱之為晶片生產巨頭,如今在晶片的生產工藝上,他們已經達到7nm,並且今年上半年還要上線5nm,而反觀我們大陸的晶片生產企業中芯國際,在生產工藝方面,也只是在2019年12月,剛剛能夠量產14nm工藝的晶片,這種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 什麼是光刻機?一臺上億的ASML光刻機工作原理分享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之一,按照用途可以分為好幾種:有用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有用於封裝的光刻機;還有用於LED製造領域的投影光刻機。用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是中國在半導體設備製造上最大的短板,國內晶圓廠所需的高端光刻機完全依賴進口,本次廈門企業從荷蘭進口的光刻機就是用於晶片生產的設備。
  • 中科院正式確認,晶片設計突破2nm,但光刻機才是關鍵
    ,就在這時我們中國自己研發晶片的聲音就漸漸多了起來,從事生產晶片製造的我們國內有臺積電、聯發科、中芯國際,後面oppo公司也開始走向了自研晶片品牌。對於晶片的研發我們都習慣把關注點放在了中芯國際、臺積電等企業,中科院卻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驚喜。
  • 中國科技迎來利好消息,晶片和光刻機同時發力,意外補齊華為短板
    晶片和光刻機同時發力好消息是,在華為事件的刺激下,中國科技企業紛紛放棄幻想、擺正位置和心態,盡一切可能加快中國芯自主化的腳步其中有兩家中國企業帶來了讓人振奮的消息,龍芯中科宣布龍芯CPU將採用自研的LoongArch指令集,放棄美國的MIPS;
  • 荷蘭ASML公司的頂尖光刻機都賣給了誰?
    由於光刻機的製造過程非常複雜,且技術含量極高,全球可以生產光刻機的公司並不多,能夠生產頂尖光刻機的廠商更是寥寥無幾,而荷蘭ASML公司就是全球可以生產頂尖光刻機的廠商,沒有之一。除了荷蘭的ASML公司,日本的尼康、佳能,中國的上海微電子,都是具備光刻機製造能力的廠商。
  • 差距並非光刻機?美籍華人院士吐露真相,這才是中芯國際的短板
    其實華為也有考慮過這點,但是目前國內的晶片代工廠實在是難堪大任! 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是中芯國際,目前快要達到量產7nm工藝晶片的技術,而華為下一代的晶片採用的是5nm水平,光是這點中芯國際就很難企及了。而臺積電已經觸摸到3nm晶片的門檻了,可見中芯國際和臺積電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 全球半數EUV光刻機都在臺積電手上,半導體技術領先秘密在ASML!
    臺積電在半導體生產上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但其背後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ASML(艾司摩爾),其 EUV 光刻機(光刻機)所帶來的優勢功不可沒。ASML 的 EUV 極紫外光微影技術光刻機,幫助臺積電在製作工藝上得到領先,甚至左踢三星、右踢 Intel、雙拳猛打格羅方德。臺積電目前擁有 ASML 總量一半的 EUV 光刻機,並達成整個半導體產業,累計總共 60% 的 EUV 晶片產量。
  • ASML突破1nm光刻機,留給國產光刻機的時間還有多久?
    關注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2020年的半導體市場雲波詭譎,臺積電、高通、華為、中芯國際、三星等一眾巨頭都深受影響。在半導體領域有一個經典理論,即「大約每兩年,電晶體密度就會增加1倍」,業內人通常把這個定律稱之為摩爾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