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迎來利好消息,晶片和光刻機同時發力,意外補齊華為短板

2020-12-03 科技故人

圖文|科技故人

華為被美國無故打壓的事件,讓我們清醒的認知到晶片自主化的重要性,只有把最核心的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才能徹底避免被人魚肉的命運

作為最先意識到晶片重要性的少數中國企業之一,華為海思已經幾乎做到了它能力範圍內的最好,可是即便如此,仍然在指令集、EDA軟體、晶片製造方面受制於人

有人說為什麼華為不提前布局晶片製造?我想說你把華為太神話了,它只是一家民企而已,首要目的是活下來,在這個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的的做一些戰略性布局

晶片製造是重資產行業,臺積電一個5納米工廠投資就要1600億,而華為一年的利潤也才幾百億

即便強大如美國,二十年前活躍的幾十家晶片製造商,如今只有英特爾一家成功進入到了10納米以內,AMD早早投靠了臺積電、美國晶片製造格羅方德則徹底放棄7納米,這還是在光刻機啥都不缺的前提下,所以,晶片領域,不要輕言容易二字!

晶片和光刻機同時發力

好消息是,在華為事件的刺激下,中國科技企業紛紛放棄幻想、擺正位置和心態,盡一切可能加快中國芯自主化的腳步

其中有兩家中國企業帶來了讓人振奮的消息,龍芯中科宣布龍芯CPU將採用自研的LoongArch指令集,放棄美國的MIPS;

英唐智控則宣布自己收購日本先鋒微技術的方案已經獲得日本政府的批准,一同收購的還有先鋒微技術的光刻機設備

一個是自研指令集LoongArch,一個是獲得日本的光刻機技術,都將對中國實現晶片的國產替代產生積極影響

如果說晶片是一個人的話,指令集的重要性就相當於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所以龍芯宣布以後100%發力國產LoongArch指令集,代表了中國企業「不破樓蘭誓不還」的覺悟和勇氣!

需要說明的是龍芯的LoongArch指令集主要還是面向通用型CPU,指令集的易用性和擴展性與華為現在在用的ARM公版指令集還有不小差距,所以對華為沒有多少幫助

日本先鋒技術的光刻機可是個寶貝,不管是對華為還是對中國的晶片產業都有不小的幫助,因為它的光刻機是用來生產中國最短缺的模擬晶片的

意外補齊華為短板

如果把晶片細分的話,可以分為模擬晶片和數字晶片兩大類,其中數字晶片佔大頭,人類生產的晶片中有85%屬於數字晶片

像華為的麒麟晶片、高通的驍龍晶片都是數字晶片,可以把數字晶片理解為處理邏輯運算的晶片,在數字晶片領域中國的實力還可以

但是在模擬晶片領域,中國則相對落後比較多,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華為,在模擬晶片領域也嚴重依賴歐美企業,主要原因是模擬晶片嚴重依賴工藝經驗,沒有幾十年摸索是出不來活的

常見的模擬晶片主要由電阻、電容、電晶體等組成,用來處理連續函數形式模擬信號(如聲音、光線、溫度等),只有充分熟悉了解元器件特性、擁有成熟的拓撲結構設計與布線能力的「老司機」才能設計出性能優異的模擬晶片

長久以來,模擬晶片的市場主要被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英飛凌等公司所把持,最近幾年,華為為了突破模擬晶片的瓶頸,與意法半導體展開了深度合作,但是由於沒有光刻機等設備,即使華為設計出來了,國內企業也無法幫助其生產

這一次好了,有了日本先鋒技術的光刻機,再加上華為與意法半導體合作設計晶片,華為被斷芯的困局終於有了一絲曙光,而且模擬晶片的特點是製程要求低、使用壽命長,所以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即使不使用美國設備,也可以為華為代工

華為在模擬晶片上的短板,或許就此被補上了!

寫在最後

突然想起了國產5納米蝕刻機的故事,蝕刻機跟光刻機都屬於晶片製造三個核心設備之一,在2017年之前,中國的高端蝕刻機嚴重依賴歐美,常常是我們給了錢,對方老是賴著不發貨,今天發洪水了、明天停電了

到了2017年,經過了13年努力後,海歸創業家尹志堯博士帶領團隊研發出了世界上首個5納米蝕刻機,引發了蝕刻機的大降價,歐美國家開始對我國不限量供應

如今國產蝕刻機已經用在了臺積電的5納米晶片生產線上,日本和韓國的40多條晶片生產線紛紛用上了中國的蝕刻機,這在五年前想都不敢想,現在不一樣實現了嗎?

從龍芯自研指令集LoongArch到英唐智控收購日本光刻機,中國企業正在用各種辦法彌補在晶片領域中的短板,沒有不透風的牆,晶片領域再難,也只是難在這一時,而中國為了再次崛起,已經等了一個多世紀,多等幾年又何妨?

相關焦點

  • 國產光刻機迎來嶄新突破,向荷蘭光刻機說再見,中國芯已強勢崛起
    今年最讓國人為之牽動的就是「中國芯」的問題,由於美國對於華為不友好的新聞佔據了各大頭條,所以也讓眾多老百姓都關注到了晶片的這一問題,就在大家對晶片的問題感到擔心之際,中國的晶片行業終於傳來了好消息!我國的國產光刻機迎來嶄新突破正是由於華為的相關新聞讓大家都知道了中國在晶片上的短板,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想要真正突破晶片的封鎖,最重要的是光刻機技術,而高端的光刻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之一。目前在光刻機技術上最為領先的是荷蘭的ASML公司,甚至可以說ASML公司相當於壟斷了這一技術。
  • 中科院正式確認,晶片設計突破2nm,但光刻機才是關鍵
    臺積電目前也只能5nm工藝製程生產,中芯國際也只能14nm的製程工藝,中科院突然發力,突破2nm技術這給我們的中國科技帶來春天。雖然我們在晶片突破了2nm技術,但是晶片能夠得到量產還有最大的因素那就是光刻機設備。
  • 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 - 光刻機,ASML,華為,臺積電,中芯...
    三星本身和華為有著競爭關係,所以一直以來華為和臺積電合作緊密。但如果這次臺積電在美國的施壓下停止對華為14nm晶片供貨,後果很難想像。並且最近市場還有傳聞,臺積電擔心華為過度建立庫存,因而減少華為7nm晶片的供貨,重新分配產能。最終結果還未可知,但這些消息都在給我們敲響警鐘:一旦我們依賴的供應商斷貨,我們將束手無策。
  • 美籍華人科學家一語擊中中芯國際的最大短板,差距何止是光刻機?
    導語:美籍華人科學家一語擊中中芯國際的最大短板,差距何止是光刻機?這段時間華為的消息一直牽動著我們的心,美國對華為連下的三道禁令讓華為的處境變得艱難,也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沉重,美國對著華為死穴的晶片下手,讓人憤怒又無可奈何。這種情況下大家寄希望於國產晶片,但是比起成熟的外國技術,中國晶片確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中科院突破2nm晶片瓶頸,榮獲全球第一,量產卻受制於光刻機
    然而,就現階段的狀況而言,特普朗的每一操作都被華為公司化險為夷的消除了。 殊不知,這一系列的事情,使咱們愈發意識到控制核心部分科技成果的重要意義。因為,時間也連續不斷提醒咱們落後就將會被打,唯有控制核心部分科技成果才可以不忍氣吞聲。 近期,中國芯連續不斷傳出利好消息。
  • 華為的第四場戰役:光刻機!
    近段時間以來,關於華為要上馬做光刻機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第一個消息,華為在網上公開發布了光刻工藝工程師的職位,很多國內廠家也接到大量配套產品的詢價。第二個消息,華為全國瘋狂挖人,此前國內唯一有能力造光刻機的上海微電子甚至打電話到高層投訴。
  • 沒有光刻機,我們的晶片製程真的無法向前推進嗎?華為轉變新思路
    日前,科技君看到這樣一則消息,事關光刻機。消息稱,有AMSL專家曾表示,就是把光刻機圖紙擺在你們面前,你們也無法造出光刻機。這裡,姑且把我們是否能造出來放在一邊。科技君想說的是,圖紙拿來,我們來造。當然,此事純屬笑談。
  • 中企傳來好消息:獲批收購日本晶片半導體光刻機先鋒微技術
    中企傳來好消息:獲批收購日本晶片半導體光刻機先鋒微技術美國對於華為的打壓一直都沒有停止,自從18年聯合加拿大逮捕孟晚舟開始,美國跟華為的關係就越演越烈,而且美國對於華為的打壓手段也在不斷的升級。尤其是這半年以來,美國更是從不同角度對華為進行制裁,想要用這樣的方式抑制華為的發展。
  • 國內光刻機有戲?成功收購日本先鋒,華為晶片或不會絕版
    自臺積電宣布9月15日後不再接受來自華為的晶片代工訂單以後,華為的明天在哪裡就變得撲朔迷離。而晶片作為終端產品的靈魂所在,沒有其做基礎,無論什麼樣的奇思妙想都會變成泡沫煙花。失去臺積電代工後,最直觀的反應便是重要的手機業務能否繼續開展。
  • 量子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解決光刻機的難題?答案並不樂觀!
    量子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解決光刻機的難題?答案並不樂觀!國家手機當中使用的晶片,一直是我們心中的痛。只是在以前事情還沒有到緊急關頭,所以大家都還是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在大部分選擇臺積電以及高通的晶片。但現在不同,隨著美國方面華為進一步禁令升級,我們已經明顯感覺到晶片上存在的短板,並且在今後可能受到影響的還不只是華為。晶片發展緩慢的原因目前我們國家的晶片還暫時處於14nm這樣性能落後的階段,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國內的科技企業無法獲得ASML的高端光刻機。
  • 華為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真的要自研光刻機?
    ,本發明實施提供了一種光刻設備和光刻系統, 通過使用光開關和至少兩個光子器件在基材表面形成幹涉圖案,可以避免平移基材,從而提高了光刻處理的效率和幹涉圖案的精確度。IKKednc要自研光刻機?晶片製造過程共分為七大生產區域,分別是擴散、光刻、刻蝕、離子注入、薄膜生長、拋光、金屬化,所對應的七大類生產設備分別為擴散爐、光刻機、刻蝕機、離子注入機、薄膜沉積設備、化學機械拋光機和清洗機,其中金屬化是把集成電路裡的各個元件用金屬導體連接起來,用到的設備也是薄膜生長設備。
  • 晶片卡華為,光刻機卡晶片,我們就用雷射卡光刻機
    我國自主研發的KBBF單晶體製造技術,如果簡單概括一下,這個KBBF就是一種可以激發出短波長雷射的固體,這類光晶體最被人熟知的用途就是光刻技術,就是那個讓華為海思處處受到美國限制的光刻機。沒想到吧,這光刻機的研發可繞不開這些光晶體。
  • 中科院迎來好消息,5納米光刻機關鍵技術被攻克,要打破壟斷了嗎
    進入到現代社會,我們的科技能夠發展得這麼快,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環節就是晶片,由於我們在半導體領域起步較晚,西方國家在該領域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雖然目前國家也在加大力度扶持半導體領域的研發,也湧現出了類似於華為、中芯國際、中興等等優秀的企業,在晶片設計研發研發上,我們已經擁有了最為頂尖的技術,但是在晶片製程工藝上我們顯得那麼的無力。
  • 中科院正式官宣好消息!不等矽基晶片和光刻機了,比爾蓋茨說對了
    矽基晶片與光刻機有人曾說過,二十世紀是矽的時代,因為矽是一種優秀的半導體材料,可以用來生產對科技發展有重要意義的晶片。如今二十世紀早已過去了,但矽基晶片卻仍然是主流,全球各大科技公司或國家都想要掌握頂尖的矽基材料和相應的晶片技術。不過,雖然矽材料在大自然中很常見,但是想要製備矽基晶片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各種工藝技術和核心設備的支持。
  • 中國5nm晶片蝕刻機面世,華為迎來最強助攻,蘋果高通誰也離不開
    導讀:中國5nm晶片蝕刻機面世,華為迎來最強助攻,蘋果高通誰也離不開眾所周知,對於科技企業的發展來說,晶片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東西,中國作為全球知名的製造業大國,每年我們所消耗的半導體晶片也是全球最多的;雖然說中國對晶片的需求巨大,但是一直以來,我們的晶片產業基礎都是比較薄弱的,而國產科技企業生產所需的晶片都是依賴於從美國高通等科技企業進口而來
  • 中科院首創2納米晶片關鍵技術,還要依賴光刻機嗎?
    那麼如今中國晶片技術究竟發展到了哪一程度,有消息稱中科院首創了2納米晶片的關鍵技術,這一技術在生產過程中是否還要依賴先進的高端光刻機,中國晶片是否就此迎來轉機,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一一揭秘。中國晶片的發展與幾大企業密切相關,首先此次晶片危機事件的主角,同時也是我國優秀的晶片研發企業的華為。
  • ASML來了,能夠製造7nm等先進位程晶片的光刻機也來了
    據了解,EUV光刻機是生產7nm以下晶片的必要設備,還能大大提升晶片的良品率,而臺積電到2021年底將安裝超50臺EUV光刻機,佔全球市場的一多半。 也就是因為差距巨大,而EUV光刻機目前只有ASML能生產,所以三星李在鎔親自前往ASML,協商購買更多EUV光刻機,目的是改善晶片良品率。 也因為ASML的EUV光刻機很搶手,很多企業晶片製造至今都沒有一臺EUV光刻機,自然也無法研發生產更為先進的晶片。
  • 華為有能力造出自己的光刻機嗎?
    憑華為的技術和資金實力,當然有,但是:光刻機比研發晶片在技術要複雜許多,資金更大,光刻機生產技術可以說是目前光學科技領域最尖端技術;    可能有人要說了,我們中國不是有企業研發並製造出光刻機了嗎簡單說,我們的光刻機還處在小學文化水平,別人已是高中甚至大學文化水平了。因此,即便華為有能力、有資金研究光刻機,但在幾年甚至幾十年內也無法生產、製造出當前最尖端的光刻機。----這就是現實!
  • 難倒華為的「EUV光刻機」 究竟有多難製造?
    眾所周知,華為Mate40系列或許是麒麟晶片的「絕唱」之作,原因不是麒麟晶片不行,而是無法繼續生產,敗給了「EUV光刻機」。究竟可以製造5nm,甚至是7nm、10nm晶片的光刻機,生產難度有多高?如今,智慧型手機、電腦、平板、汽車等智能設備都需要CPU晶片,才能確保正常運行。而猶如指甲蓋小的晶片商別有洞天,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微觀世界」。諸如,麒麟9000上有153億根電晶體,而蘋果A14處理器有118億根電晶體。這些電晶體在晶片之上,各自擔負起自己的任務,如果有一根電晶體出現問題,整個晶片便會不起作用。保證這些電晶體同時工作,便需要極為精細的光刻機。
  • 中科院突然宣布晶片設計突破2nm 但批量生產受到光刻機的限制
    為了鞏固半導體在美國的地位,美國限制了晶片的出口,開始對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進行追逐和阻擊。在美國的圍攻下,中國的科技發展到了非常關鍵的時刻。要打破這一僵局,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據國內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近日傳來好消息,中科院突破了2nm晶片的瓶頸,成功掌握了2nm晶片的設計技術。只要機器就位,2nm晶片就可以批量生產。好消息的傳來,讓國內科技企業大呼過氣。要知道,沒有一個國家掌握了2nm晶片的技術。中國科學院這次走在世界前列。